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在X线辐射损伤小鼠睾丸生精上皮中Ghrelin表达变化的意义.方法 采用辐射剂量1.0 GyX线对成年小鼠进行全身照射,于照射后16 h、2 w和4 w取小鼠睾丸组织制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Ghrelin的表达及变化.结果 正常小鼠睾丸Ghrelin表达主要集中在睾丸间质的间质细胞,生精上皮呈阴性反应,照射后Ghrelin间质细胞为阴性,而生精上皮内出现阳性反应,阳性反应定位于精原细胞、精母细胞和早期变形精子细胞,支持细胞未见阳性反应.但随照射时间延长,Ghrelin表达逐渐减少.结论 在X线辐射损伤小鼠睾丸生精上皮中Ghrelin表达的变化,表明Ghrelin及其受体GHS-R系统在小鼠睾丸辐射急性损伤及损伤后修复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p38MAPK在小鼠不同发育阶段胚胎和围植入期子宫内膜的表达。方法取小鼠早期胚胎、动情期未孕、真孕及假孕1~8d小鼠子宫,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图像分析法,检测p38MAPK在不同发育阶段早胚及围植入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和变化规律。结果① p38MAPK在小鼠胚植入前各细胞期均呈阳性表达,随着妊娠进展,其表达逐渐加强;② 真孕组孕3d,小鼠子宫内膜腔上皮p38MAPK呈阳性表达,孕4d呈强阳性表达,此后腔上皮表达逐渐减弱;腺上皮p38MAPK的表达一直维持在阳性水平,而蜕膜细胞的表达从孕5d开始逐渐增强。假孕组只有孕4?d呈弱阳性表达。结论① p38MAPK可能参与了小鼠植入前胚的发育分化。② p38MAPK参与胚泡植入过程,并可能参与子宫内膜的蜕膜化反应。③ p38MAPK 在子宫内膜中的表达不仅受母体因素调控,还与胚泡的刺激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Rad18敲除雄小鼠生殖细胞的变化。[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6、12月龄Rad18-/-雄小鼠生精小管生殖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TRA98的表达及分布,并与野生(WT)雄小鼠比较;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Rad18在1周龄WT雄小鼠生精小管未分化精原细胞中的表达。[结果]缺失TRA98标记的早期精原细胞的生精小管比例在12月龄Rad18-/-和WT雄小鼠中分别为39.50%和2.7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Rad18-/-退化生精小管中保留正常的Sertoli细胞,其附睾中未见TRA98阳性的生殖细胞,且精子形态正常;1周龄WT小鼠睾丸未分化精原细胞中有Rad18蛋白表达。[结论]Rad18可能对精原干细胞有维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骨桥蛋白(OPN)在小鼠睾丸、附睾、精子中的表达,探讨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OPN在正常小鼠睾丸及附睾中的表达情况,免疫细胞荧光法检测OPN在小鼠精子中的表达情况,分析OPN与雄性小鼠生殖能力的关系。结果:OPN在小鼠睾丸、附睾组织及精子上均具有特征性表达。在睾丸中,OPN表达于Sertoli细胞、Leydig细胞以及各级生精细胞,尤其是精原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的胞质中;附睾内,OPN的表达主要见于各段上皮主细胞胞质中,部分基细胞、亮细胞中也可见到免疫阳性反应。并且附睾头部的免疫阳性染色相对较弱;免疫荧光染色则将OPN定位于附睾尾精子的顶体帽区及鞭毛。结论:小鼠睾丸、附睾及精子中均存在OPN的特异性表达,OPN可能参与精子的发生及成熟过程,并与精子的活力和受精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验证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 (programmed cell death 4,PDCD4)在小鼠雄性生殖细胞中的表达。方法:RT-PCR检测PDCD4在不同周龄小鼠睾丸的基因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PDCD4在不同周龄小鼠睾丸中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PDCD4在雄性生殖嵴以及在不同周龄小鼠睾丸的定位情况。结果: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PDCD4在0周龄小鼠睾丸中开始有表达,并持续表达至成年;免疫荧光显示PDCD4在胚胎期雄性小鼠生殖细胞中也有表达;在出生后0周和1周龄小鼠睾丸中,PDCD4特异表达于精原细胞;在2周龄小鼠睾丸中,PDCD4分布于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而在3、4和5周龄小鼠睾丸组织中,PDCD4主要分布于精原细胞、精母细胞与圆形精子细胞。结论:PDCD4分布于胚胎期和出生后各阶段生精细胞,这为进一步研究PDCD4在精子发生中的作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切除颌下腺及术后给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小鼠精原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雄性小鼠切除颌下腺和/或给予HCG后,用光镜观察不同期的生精小管精原细胞和静止期精母细胞数量。结果 去颌下腺组与假手术组相比,I-Ⅵ、Ⅶ-Ⅷ期生精小管的精原细胞和Ⅶ-Ⅷ期生精小管的静止期精母细胞明显减少(P<0.05)。去颌下腺给药组与去颌下腺组相比,I-Ⅵ、Ⅶ-Ⅷ期生精小管的精原细胞和Ⅶ-Ⅷ期生精小管的静止期精母细胞明显增加(P<0.05)。结论 (1)切除颌下腺导致体内表皮生长因子(EGF)缺少,抑制精原细胞增殖;(2)HCG可调节睾丸内EGF合成,以促进精原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通过研究丝氨酸/精氨酸蛋白特异激酶2(serine/arginine-rich protein specific kinase 2,SRPK2) 基因mRNA及其编码蛋白产物在小鼠睾丸组织中的表达特征,探讨该基因在精子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 方法 分别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杂交(Western blotting)分析该基因mRNA及蛋白产物在小鼠多种组织中的表达;利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分析SRPK2 mRNA在不同发育阶段小鼠睾丸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观察SRPK2蛋白在小鼠曲精小管中的细胞定位和生精细胞内的亚细胞定位。 结果 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SRPK2 mRNA和蛋白在小鼠睾丸组织中均大量表达;实时定量PCR分析发现SRPK2 mRNA在5周及8周龄雄性小鼠睾丸组织中显著表达,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异性表达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SRPK2蛋白阳性着色主要位于曲精小管中的长形精子细胞核;间接免疫荧光分析显示SRPK2蛋白定位于长形精子细胞核表面。 结论 SRPK2基因在小鼠睾丸组织中大量表达,并且具有显著的阶段特异性表达特征和明确的细胞核定位,极有可能在小鼠精子发生的变态成形期参与mRNA前体分子的剪接过程,其作用机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人睾丸组织发育过程中EGF表达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EGF(表皮生长因子)在人胚胎睾丸组织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方法:收集30例12-32周龄胎儿睾丸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观察。结果:EGF在人胚胎睾丸组织间质细胞呈阳性表达,在曲细胞精内精原细胞,支持细胞,管周肌样细胞未见阳性表达,EGF在12周龄睾丸组织未见阳性表达,16周时是表达的高峰,此后呈逐渐下降趋势(P<0.01),结论:EGF在人胚胎睾丸组织发育过程中可能起着形态学和生理学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53、p63在SD大鼠隐睾中的表达及其在隐睾所致生精障碍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本实验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隐睾组和假手术组,建立单侧隐睾模型.术后7天脱颈椎处死大鼠,留取各组大鼠双侧睾丸称湿重,常规组织学切片观察各组睾丸生精上皮形态,免疫组化分别检测p53、p6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术后第7天,与正常侧睾丸相比,隐睾侧睾丸重量明显减轻,生精小管内生精细胞排列紊乱,生精细胞与精子的数量减少,可见较多多核巨细胞;免疫组化显示p53在各组睾丸的生精小管的各级生精细胞的胞质中均有表达,尤其是在精母细胞胞质中,但在隐睾中表达最强;p63在假手术组表达较少且较弱,而在隐睾组中表达较多且较强.结论 隐睾能导致睾丸内p53、p63表达增高,从而促进生精细胞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凋亡相关基因Bax在正常骺板软骨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结果:Bax的免疫反应阳性物在正常骺板软骨的各个区中有不均衡的表达,在骺板软骨膜下的软骨细胞中没有Bax表达;在骺板的静止区Bax的免疫反应阳性物在软骨的细胞质中表达;在骺板的增殖区位于细胞质中的Bax免疫阳性反应增强;在骺板的肥大区Bax的免疫反应强度达到最大值,免疫反应阳性物位于软骨细胞的胞质和胞核中。结论:Bax可能通过数量的积累促使骺板软骨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朝医麻黄定喘汤对支气管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中p38蛋白激酶(p38MAPK)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卵清蛋白腹腔注射致敏和反复超声雾化吸入方法刺激复制小鼠哮喘模型,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和麻黄定喘汤小、大剂量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总数(EOS)、白细胞介素5(IL-5)含量和肺组织磷酸化p38MAPK表达的变化.[结果]朝医麻黄定喘汤小、大剂量组小鼠肺组织磷酸化p38MAPK表达水平、IL-5含量及EOS计数均较哮喘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而且p38MAPK表达水平与IL-5含量和EOS计数呈正相关.[结论]朝医麻黄定喘汤可能通过p38MAPK信号转导途径对哮喘起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38MAPK蛋白在体外培养神经元中的激活及钙调蛋白抑制剂W-7的干预作用.方法:神经元原代培养并采用NSE免疫细胞化学技术鉴定神经元.取原代培养7 d的大鼠皮质神经元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仅用DMEM/F12完全培养基;NMDA组,去除正常神经元培养液,加入NMDA 50 μmol·L-1,处理时间10...  相似文献   

13.
张艰  李圣青  戚好文  吴昌归  李焕章 《医学争鸣》2004,25(15):1353-1355
目的:观察磷酸化的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p38 MAPK)在脂多糖(LPS)引起的大鼠急性肺损伤中在体原位的表达.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磷酸化的p38 MAPK在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气道和肺组织的表达,并同时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其表达的影响. 结果:对照组气道和肺组织无或偶见反应极弱的p38 MAPK阳性细胞,散在分布于气道上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 LPS致伤组p38 MAPK阳性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主要分布于浸润的炎症细胞、气道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胸膜间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 NAC治疗组气道和肺组织中阳性细胞数较LPS致伤组明显减少(P<0.01),Western-blot结果验证了上述结果. 结论:LPS诱发的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中,磷酸化p38 MAPK在气道和肺组织内表达增加,p38 MAPK的激活见于肺组织内多数细胞,提示肺内炎性和非炎性细胞均有p38 MAPK信号分子的激活. NAC是有效的抗氧化剂,其对急性肺损伤的炎症抑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38 MAPK的激活起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Wnt/β-catenin及p38MAPK信号通路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患者病理情况、化疗后预后生存期情况、相关多药耐药因子之间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7年11月至2013年7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癌根治术后病例共91例,应用免疫组化法,对已行胃癌根治术、相同化疗、随访的91名病例的病理标本进行检测,收集Wnt/β-catenin及p38MAPK表达情况和患者一般及病理情况、多药耐药因子ToPoⅡ和GST-π表达情况、预后生存期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Wnt/β-catenin及p38MAPK阳性表达率与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分期无相关性;相同化疗后,中位生存时间Wnt/β-catenin阴性表达患者(26.5个月)比阳性表达患者(14.9个月)延长(P<0.05),p38MAPK阳性表达患者(29.1个月)比阴性表达患者(9.2个月)延长(P<0.05),经Log-Rank分析,Wnt/β-catenin阳性表达率与患者预后生存期呈负相关,p38MAPK阳性表达率与患者预后生存期呈正相关(P<0.05);p38MAPK阳性表达率分别与ToPoⅡ及GST-π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及负相关性(P<0.05),而Wnt/β-catenin阳性表达率与二者均无相关性(P>0.05);Wnt/β-catenin与p38MAPK阳性表达率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Wnt/β-catenin 及p38MAPK 阳性表达率与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分期无关;Wnt/β-catenin 阳性低表达及p38MAPK 阳性高表达与胃癌化疗预后生存期成正相关,可能降低了化疗药物的多药耐药性.  相似文献   

15.
韩怀钦  梁锦屏  周娅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11):1006-1009,F0002
目的探讨内毒素(细菌脂多糖,LPS)肺损伤小鼠肺组织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表达的变化以及槐定碱对其影响。方法 60只BALB/c小鼠,除正常对照组、槐定碱对照组外,内毒素肺损伤模型组(LPS模型组)、槐定碱治疗高(12mg.kg-1)、中(6mg.kg-1)、低(3mg.kg-1)剂量组的BALB/c小鼠均尾静脉注射LPS制备急性肺损伤模型,注射后30min再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槐定碱12、6、3mg.kg-1,各组均处理后6h取材,肉眼及光镜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肺组织中总p38、磷酸化p38的表达,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NO含量。结果 LPS模型组肺脏病理改变明显加重,肺组织总P38和磷酸化p38的表达均增多和增强(P〈0.01);血清NO显著升高(P〈0.01);槐定碱三个剂量治疗组病理损伤均不同程度改善,总P38表达与LP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磷酸化p38表达均显著小于模型组(P〈0.01),血清NO含量显著低于LPS模型组(P〈0.01)。结论 p38MAPK参与了内毒素肺损伤的发病过程,槐定碱的抗内毒素肺损伤机制可能与下调p38MAPK的表达,抑制NO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建立大鼠1周耐力运动模型,颈后包埋DHT缓释药片方法进行雄激素刺激,探索MAPK信号通路在雄激素和运动对大鼠骨骼肌蛋白合成中的作用.方法 24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安静对照组(NC)、运动对照组(SP)、安静+雄激素组(NCD组)、运动+雄激素组(SPD组);NC组及SP组实施假手术,NCD组和SPD组通过颈后包埋手术方法放置DHT缓释药片;NC组和NCD组安静饲养,SP组和SPD组实施7 d跑台训练.造模结束后,抽提大鼠右侧腓肠肌总蛋白并定量,Western Blot检测各组p38、ERK、JNK总蛋白及磷酸化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NC组、SP组、NCD组和SPD组总蛋白含量逐渐增加,且NCD组和SPD组同NC组相比,NCD组增加了16.16%,SPD组增加了19.63%,因此,腓肠肌总蛋白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组、NCD组和SPD组同NC组相比,MAPK信号通路中p38、ERK蛋白磷酸化水平均有升高,且运动和雄激素协同处理组升高最为显著(P<0.05).结论 雄激素和运动都增加了骨骼肌总蛋白的合成,且雄激素加强了运动对骨骼肌总蛋白的合成作用;雄激素和运动都有增加骨骼肌p38、ERK、JNK磷酸化趋势,提示雄激素和运动可能通过MAPK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研究含红芪或黄芪玉屏风散对快速老化模型(SAMP8)小鼠脾淋巴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实验分别以含黄芪玉屏风散、含红芪玉屏风散及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青龄小鼠14d制备含药血清,将含药血清与SAMP8小鼠脾淋巴细胞共培养。体内实验分别以含黄芪玉屏风散、含红芪玉屏风散、胸腺肽溶液及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SAMP8小鼠14 d后取血和脾脏制备成血清及脾淋巴细胞悬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及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脾淋巴细胞中CD28分子、p38MAPK mRNA表达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其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血清组及生理盐水组比较,含药血清组上清液及血清中TNF-α含量均增高,脾淋巴细胞中CD28分子、p38MAPK mRNA及其蛋白表达量均增高。其中体外实验中含红芪玉屏风散组TNF-α含量及CD28分子、p38MAPK mRNA表达均高于含黄芪玉屏风散组(P0.01),体内实验中含黄芪玉屏风散组TNF-α含量高于含红芪玉屏风散组(P0.05),含红芪玉屏风散组CD28分子、p38MAPK mRNA表达均高于含黄芪玉屏风散组(P0.05),中药组效果均不及胸腺肽组(P0.05)。结论含红芪或黄芪的玉屏风散对SAMP8小鼠脾淋巴细胞的活化均具有增强作用,起到一定的抗免疫老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干燥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SS)小鼠泪腺组织注射p38丝裂原活化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p38MAPK)通路抑制剂SB203580后对小鼠干眼的改善情况,以探索今后临床治疗SS干眼的新方法。方法 选用20只雌性BALB/c小鼠(10~20周龄)和20只雌性MRL/lpr小鼠(18周龄),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不同作用时间的实验组;MRL/lpr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和不同浓度SB203580注射组。Western blot法检测IL-1β对BALB/c小鼠泪腺作用不同时间后P-p38 MAPK的表达;不同浓度SB203580对MRL/lpr小鼠泪腺组织注射7天后检测酚红棉丝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UT)、荧光素染色情况,光谱分析法检测注射前后泪腺组织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表达量,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随着BALB/c小鼠泪腺在10 ng/mL IL-1β中孵育时间延长,P-p38 MAPK的表达量逐渐增加;空白对照组MRL/lpr小鼠泪液分泌功能低下,泪膜破裂时间短,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高,经SB203580注射后,泪液分泌逐渐增加,泪膜破裂时间延长,角膜荧光素染色范围显著缩小,泪腺组织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量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多;病理切片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SB203580注射组淋巴细胞浸润程度显著减轻。结论 IL-1β下游p38MAPK通路激活在SS小鼠干眼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阻断p38MAPK通路对SS小鼠干眼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9.
p38MAPK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MMP-9表达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孝文  吴小候  余晓东  李俊 《重庆医学》2007,36(14):1368-1370
目的 探讨p38MAPK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后MMP-9表达的调控情况及它们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组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各组实验大鼠血清肌酐水平的变化,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p38MAPK、MMP-9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各组血清肌酐水平升高,缺血45min再灌注,24h达高峰(P<0.01).MMP-9蛋白在假手术组呈少量散在表达或不表达,缺血45min再灌注6h有少量表达,再灌注12、24h及72h呈阳性表达,在24h达高峰(P<0.01);p38MAPK蛋白在假手术组呈少量散在表达或不表达,缺血45 min,再灌注6、12h及24 h呈阳性表达,12h达高峰(P<0.01).p38MAPK,MMP-9蛋白的表达与血清肌酐水平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肾缺血再灌注可激活p38MAPK,活化的p38MAPK可以上调MMP-9蛋白的表达,可能促进了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