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王豪 《医药与保健》2007,15(6):24-25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少数可急起发病。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临床上肺结肺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结核菌初次感染而在肺内了生的病变,称为原发性肺  相似文献   

2.
郝玉军 《职业与健康》2011,27(9):1072-1073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少数可急起发病。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1]。X线表现主要为中上肺点片状阴影,易并存肺部其他疾病而误诊,使病人得不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3.
结核病是有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本病病理特点是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易于形成空洞。临床上多呈慢性进程,少数可急起发病,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和咳嗽、咳血等呼吸系统表现。结核病治疗中虽然抗结核药物是控制结核病的关键,但传统的休息和营养疗法也能起着很重要的辅助作用,护士应着重教会病人以下知识。  相似文献   

4.
沈姝丽  张秋季 《中国保健》2009,(19):913-913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本病病理特点是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易形成空洞。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少数可急起发病。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50年代以来,我国结核病疫情总的发病率虽有下降,但由于人口众多,各地区控制疫情不均衡,它仍为当前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全国十大死亡病因之一,应引起严重关注。因此对肺结核的治疗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院共收治肺结核患者43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以肺结核为多见,其病理特点是结核结节、干酪样坏死和空洞形成。临床上呈慢性过程,少数可急性发病,常低热、盗汗、乏力、咳嗽、咯血等表现。主要临床观察及护理包括:药物治疗的护理、心理护理、症状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教育与出院指导。认为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做好肺结核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结核咯血合并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方法对19例肺结核咯血合并糖尿病病人予以人文关怀及心理、咯血、用药、饮食的指导和护理。结果患者对肺结核咯血合并为糖尿病的诊治有了正确的认识,能积极配合治疗。结论提高了治愈率,减轻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肺部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肺结核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症状有潮热、盗汗、咳嗽、咳痰、咳血、胸痛等,全身症状包括乏力、食欲减退,夜间盗汗、发热,主要表现为午后到傍晚的低热,还有一些女性患者会有月经不调甚至闭经的表现。很多患者在患上肺结核之后不戒烟,导致咳嗽症状加重,而长期咳嗽会导致患者的肺内压升高,进而出现血管的破裂以及咳血的情况,给患者的生命带来严重威胁。本文针对引起肺结核的原因以及患上肺结核后如何治疗进行叙述。  相似文献   

8.
管理和教育在肺结核督导化疗病人生活质量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提高肺结核病人的生活质量而对肺结核病人及其家属采取的管理和教育。方法:通过填写肺结核病人生活质量量表,对首次确诊和初次进行督导化疗(DOTS)的肺结核病人及其家属采取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措施。结果:有效的管理和教育能明显改善病人的生理机能、心理状况、社会机能和主观健康状况。结论:切实可行及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能提高肺结核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农村肺结核病人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有80%的结核病病人在农村~([1]).肺结核不仅给病人带来躯体健康的伤害,而且给病人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肺结核咯血病人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98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2组病人在住院期间均接受常规护理,而试验组增加护理干预。并分别采用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量病人焦虑情绪。结果早期心理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中、重度焦虑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心理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中、重度焦虑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心理干预可以减轻或消除病人焦虑情绪,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肺结核是结核杆菌侵入肺脏后引起的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以及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老年肺结核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也在逐年升高[1]。自2011年1月-2012年5月,我院结核科共收治196例老年肺结核患者。通过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心理分析,根据其特点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使患  相似文献   

12.
肺结核大咯血来势凶猛,随时威胁患者生命,再加上原有的肝硬化腹水使病人绝望、恐惧感剧增,及时有效地心理护理尤其重要.为护理好此类病人,我们采取病人入院后即对其进行心理状态分析,有针对性地实施全方位护理,自1998年2月~2003年10月,我院共收治肺结核大咯血合并肝硬化腹水患者120例.其中24 h咯血量大于30 ml者85例,120例患者均为肝硬化腹水因肺结核大咯血而收治住院.通过对120例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全面护理,效果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肺结核咯血患者存在着大量的心理问题,虽然咯血本身不是由于情绪变化引起的,但却贯穿于疾病的全过程.因此,心理护理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应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变化进行心理护理,对临床治疗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肺结核咯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15例肺结核咯血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8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57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入院时及出院前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内比较,护理后患者SDS和SAS评分均优于护理前(P<0.05);两组间比较,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除BP评分外,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估指标均明显高于入院时(P<0.05)。结论对肺结核咯血患者实行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许丽萍 《现代医院》2007,7(10):153-154
运用健康教育程序,针对结核病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对肺结核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对患者树立健康观念,提高用药依从性,增强自我保健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肺结核患者抑郁焦虑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本院在2016年1月至6月收治的150例老年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护理后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实施不同护理方式后,研究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0%)明显高于对照组(72.0%),且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方式进行干预,能有效改善其抑郁焦虑的心理状态,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8例老年肺结核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后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SF-36各项目评分以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缓解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肺结核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科2010年1月-2013年5月就诊的120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心理护理组(60例)和常规护理组(60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心理护理组中的患者心理健康情况和生活质量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对肺结核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合理的心理护理措施,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实施综合干预模式提高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方法:在糖尿病、肺结核知、信、行等问卷调查基础上,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立体化、普适化和个体化健康教育,将饮食、用药、运动、心理、血糖监测有机地整合为一体,通过综合干预,提高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对102例病人干预前后进行自身对照,得出:①干预前、后空腹和餐后血糖控制达标率比较,P值均<0.01;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分别是14.9%、50.8%,x2=14.49,P<0.01;②干预后6个月痰菌阴转率83.3%,肺部病变明显吸收占71.6%;③经随访病人自我管理能力达到理想水平占13.4%、合格61.2%;④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1]评分分别是:55.15、39.53分,下降28.3个百分点.结论:通过综合干预,提升病人自我管理的责任、能力、信心、情感状况以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老年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特点以及心理护理方法.方法 给从2009年4月~2010年5月到本院就治的80例高龄肺结核患者提供优质的心理护理服务.结果 老年肺结核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8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经医师治疗及护理人员护理后均治愈出院,进行为期6个月~2年的随访发现,并未有相关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结论 老年肺结核患者容易产生消极、悲观、恐惧等不良情绪,给老年肺结核患者提供适宜、有效的心理护理服务,能提高肺结核的治愈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