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应用于外科严重创伤急救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70例外科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方法进行急救,观察组在常规救治的基础上采用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记录两组救治情况,对比两组抢救成功率、急救反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急诊反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的应用可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致残率及致死率,缩短外科严重创伤患者的抢救时间,促进抢救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外科严重创伤急救行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的抢救成功率情况。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外科收治的96倒严重创伤患者,按照抢救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患者予以常规急救模式抢救,研究组48例患者予以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抢救,分析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及围手术期相关数据。结果:研究组患者确诊、ICU停留、住院等时阊均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致残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严重创伤急救行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的抢救成功率高,且患者的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析综合创伤急救模式在外科严重创伤急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到2014年月中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和自愿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为40例。对于治疗组患者采用综合创伤急救模式进行治疗,而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救模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统计分析,治疗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达到了95%,而对照组成功率仅有8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确诊时间、急诊到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发生并发症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创伤急救模式在外科严重创伤急救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促进治疗工作顺利进行,降低死亡率,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进行抢救的86例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根据急救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4例,常规急救护理模式)与观察组(42例,常规急救护理模式+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比较两组的急诊抢救时间及抢救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院前急救时间、多科会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能够缩短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在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严重创伤患者按入院时间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行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比较两组的抢救结局、各阶段救治时间及急救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观察组的急诊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严重腹部创伤急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在临床急救中采取出血控制、污染控制、关闭腹腔等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ICU复苏后,再行确定性手术,观察本组患者的急救效果。结果 DCS组中,95例在ICU复苏治疗后实施确定性手术,均痊愈出院,治愈率86.4%,15例死亡,死亡率为13.6%。DCS组患者ICU复苏后的Apache-Ⅱ单项评分(APS、YS、CPS)及总评分均较复苏前显著降低,P〈0.05;DCS组ICU复苏后的血氧饱和度、体温、pH值均显著高于复苏前(P〈0.05),PT值显著低于复苏前(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DCS组ICU复苏后的血氧饱和度、体温、pH值、PT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重腹部创伤急救过程中采取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有助于减轻创伤应激、节省手术时间、纠正创伤三联征、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具有重大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梁爱华 《药物与人》2014,(4):136-136
目的 :分析严重腹部创伤院前院内急救中的全程优化护理模式。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严重腹部创伤患者82例,利用奇偶数字法分为优化组(41例)和常规组(41例),分别给予全程优化护理模式和常规急救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优化组护理质量、急救护理意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急救入院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严重腹部创伤院前院内急救中采取全程优化护理,可明显缩短患者急救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丁杰 《医疗装备》2020,(2):21-23
目的分析综合创伤急救(CTFA)在严重胸腹外伤(ST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来院治疗的48例STT患者(试验组)和2014年10月至2016年9月来院治疗的48例STT患者(对照组),试验组行CTFA模式,对照组行传统急救模式,比较两组急救效果。结果试验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就诊-确诊时间、急救时间、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器官衰竭评分、病情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昏迷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T患者行CTFA治疗可提高急救成功率,且能够缩短救治时间,确保治疗安全性,患者预后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505例严重创伤病人在急诊科的抢救与护理。方法:对505例严重创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抢救脱险456例,成功率90.3%;死亡49例。结论:严重创伤病人早期有针对性和预见性的急救护理可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阐述严重创伤的伤情评估,综述严重创伤的急救护理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方法,以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01年5月我院急诊急救严重创伤病人19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90例严重创伤病人中,治愈188例,死亡2例,抢救成功率为98.9%.结论 对于严重创伤性患者来说,进行连续性及有针对性的急救护理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创伤急救一体化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论述了创伤救治新理念,阐述了创伤急救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即急诊科创伤急救模式由“全科型”向“专业化”转变、创伤医师培养模式由“通科型”向“专业型”转变。通过我院急诊科在创伤急救的快速临床反应机制、急诊创伤重点救治机制、创伤急救院内衔接机制和协调机制、急诊创伤病房规范化管理机制及创伤急救小组运作机制的实践,探讨了构建基于“三环理论”急诊科创伤急救一体化模式。  相似文献   

14.
根据我国现有的医疗技术条件,结合国内外严重创伤急救模式和存在的问题,将模式研究的方法引入到创伤急救程序的研究,研究如何建立严重创伤院内急救程序.我院进行了严重创伤院内急救程序的探索与实践,以组织高效救治、缩短术前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为基本原则,建立了以院内救治时间控制模式为特征的急救程序.该方法可有效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伤残率,并能有效促进严重创伤院内救治的整体化、系统化与专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验证程序—时间控制在外科急诊的严重创伤临床急救中的效果。方法:按照时间顺序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2013年1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48例作为实验组,采用程序—时间控制急救模式,通过实证对比,获得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对比结果显示,程序—时间控制模式下的急救效果明显高于常规急救的对照组。结论:程序—时间控制模式在严重创伤的临床急救中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的提升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李东 《中国卫生产业》2013,(28):152-153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严重创伤合并休克早期急救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2年3月该院收治的严重创伤合并休克患者88例,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液体复苏抢救,观察组46例,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抢救。观察抢救成功率,MODS、ARDS的发生率;比较两组复苏后4 h PLT、HCT、PT、血乳酸结果。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RDS、MOD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4 h观察组PLT、HCT高于对照组,观察组PT、血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严重创伤合并休克早期急救措施中应用效果较好,能为后续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一体化救治模式在急诊科严重胸部创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采用一体化救治模式以后的患者手术资料与采用传统救治方法的患者进行对比,比较治疗中各环节需要时间以及漏诊率、死亡率情况,结果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在确定治疗所需时间(t=8.946,P=0.000)、急诊室滞留时间(t=6.338,P=0.000)、入院至急诊手术时间(t=7.021,P=0.000)、早期漏诊率(χ2=4.054,P=0.041)、早期死亡率(χ2=4.559,P=0.039)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体化救治模式提高了危急、危重胸部患者治疗成功率,还大大提高了我院医生的诊断水平,利于多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能够及时、准确协调各科室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工作。  相似文献   

18.
李琦 《工企医刊》2006,19(6):77-78
严重创伤常常是多发伤和复合伤,其临床特点:应激反应严重、伤情复杂多变、大出血、休克,护士应争分夺秒进行抢救,稍一延误即可造成伤员的迅速死亡,而护士的抢救工作是挽救伤员生命的关键,积极主动及时有效的配合对抢救工作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我院急诊科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共抢救严重创伤患者76例.现将护理体会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理念在严重创伤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急诊收治的45例严重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即观察组,其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14~74岁,平均36.8岁;在急救护理中采取损伤控制理念.以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43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  相似文献   

20.
贝娟丽 《时尚育儿》2016,(2):182-182
目的:分析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急救采取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48例急诊急救严重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并对临床会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患者在经过抢救之后,48例患者中有46例抢救成功,2例患者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5.8%,其抢救有效时间为24-65 min。结论:严重创伤患者予以急诊急救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抢救的成功率,还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