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准确得出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采用KJ24型支架压力监测系统,实现了综采工作面支架工作数据实时监测。通过对支架运行特征与工况分析,验证了支架选型的合理性,为综采工作面安全高效的生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结合某矿巨厚冲积层薄基岩特性,并充分考虑了地层的蠕变特性、顶板结构、顶煤顶板的厚度及压力以及高位岩层的附加压力等,计算出每台支架需要提供12777 k N的工作阻力才能满足巨厚冲积层薄基岩工作面对支架的需求。该文所体现的计算过程也为其他类型工作面支架选型提供一种思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付强 《煤》2014,(11):69-71
主要设备合理选型配套是阜生煤业15号煤层采用一次采全高大采高综采技术实现安全高效开采的基本条件之一。由于现代综合机械采煤工作面的液压支架具有很强的专用性,占用投资比重大,这使得液压支架的选型设计在整个工作面的设计和设备配套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工作面液压支架的基本架型和主要技术参数,特别是液压支架额定工作阻力尤为重要,它对工作面单产水平和生产效率、安全生产状况、其他主要设备配套选型、以及工作面设备投资效益都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金刚  徐军见 《现代矿业》2014,30(2):119-120,122
以七五煤矿201综采工作面的地质条件为基础,对液压支架选型设计各基本参数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并对液压支架进行了选型。同时,在工作面生产过程中,对顶板压力进行实时监测,结合矿压显现规律,验证并确保了液压支架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松散含水层采煤工作面压架突水灾害的防范,首先需要结合松散承压含水层下采煤压架突水灾害的发生条件,对工作面内的支架进行合理的选型设计。通过对松散含水层采煤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选型的研究,通过2种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把工作面3段分开研究,可以看出在松散承压含水层条件下开采,采煤工作面的支架工作阻力至少为10 000 kN,能力满足工作面正常的安全生产,可防止工作面突水压架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煤矿机械》2021,42(8):202-205
通过对国内众多煤矿海量矿压实测数据、工作面地质条件和支架参数进行归纳和整理,设计开发了支架选型系统。构建了一套可扩展的支架选型数据库,开发了支护强度匹配、支架适应性评价及工作阻力计算功能。该系统能够通过输入多种参数快速匹配支架支护强度记录,再通过适应性评价最优结果来计算支架工作阻力。将该系统应用于支架选型实践,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为工作面液压支架选型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大数据工程类比手段。  相似文献   

7.
采场压力的监测对工作面支架的选型、工作状态及性能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在综采工作面顶板初次来压、周期来压等不同时期内,通过对液压支架压力分布的监测,计算顶板动载系数,统计分析液压支架工作阻力的变化情况,并结合采场围岩地质特性等因素,对工作面支架的初撑力、平均工作阻力及平均循环末阻力值等性能做出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
高韧性煤层综放开采矿压显现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高韧性煤层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采用ZDYJ-ⅡB红外式综采支架压力监测仪,对宁夏磁窑堡二矿C142高韧性煤层综放工作面矿压进行了监测.研究表明,高韧性煤层综放工作面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明显,压力峰值高位稳定,高于其它综放工作面,动载系数小,工作面前柱工作阻力明显小于后柱,为11.9%.指出ZFS6800/18/35型液压支架实际工作阻力仍有部分超过设计工作阻力,高阻力支护是控制高韧性综放工作面顶板的主要措施.该研究为类似工作面生产管理、支架选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高韧性煤层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采用ZDYJ-ⅡB红外式综采支架压力监测仪,对宁夏磁窑堡二矿C142高韧性煤层综放工作面矿压进行了监测.研究表明,高韧性煤层综放工作面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明显,压力峰值高位稳定,高于其它综放工作面,动载系数小,工作面前柱工作阻力明显小于后柱,为11.9%.指出ZFS6800/18/35型液压支架实际工作阻力仍有部分超过设计工作阻力,高阻力支护是控制高韧性综放工作面顸板的主要措施.该研究为类似工作面生产管理、支架选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鲁西煤矿1516工作面液压支架强度与乳化液泵站型号合理匹配的问题,以实现节约成本和安全生产的双赢效果。本文对工作面的液压支架和乳化液泵站进行选型研究,结果显示,选定的液压支架符合要求,其工作阻力大于工作面合理的支护强度;选定的乳化液泵站符合要求,应保证泵站压力不小于30MPa,乳化液配比浓度为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