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12”汶川8.0级特大地震发生后,我部于2008年5月13日凌晨接军区命令紧急飞赴地震灾区执行抗震救灾卫生防疫任务,随即部署于四川重灾地区——彭州市,成为全军第一支到达灾区的外援专业卫生防疫力量。在开展消杀灭、疾病控制、卫生监督检测和健康教育工作中,我们走村人户,冒着余震危险、穿梭于瓦砾之上,发挥专业和人才优势,对重点场所、重点部位开展消毒、杀虫,对重点人群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牢牢抓住卫生防病关键环节,做好饮食、饮水卫生监督和传染病症状监测,创造性地开展卫生防疫工作,确保了中央提出的“大灾之后无大疫”目标的实现,被灾区群众誉为“防疫铁军”和“带不走的防疫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2013年4月20日芦山7.0级地震发生地距汶川(2008年5月12日8.0级地震)约90公里,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上。两次地震发生季节、灾区卫生状况、灾后卫生防病形势十分相似,灾后卫生防疫工作具有一定的共性。  相似文献   

3.
抗震救灾部队伤病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灾害是突发性自然灾害,而部队则是承担地震救援的重要力量。深入研究地震救援中部队伤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对合理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有重要的指导作用。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后,医院立即抽组3支30人抗震救灾医疗救援队,于5月14日飞赴灾区在都江堰市执行抗震救灾医学救援任务,7月底撤离。  相似文献   

4.
1998年全国性洪涝灾害、2005年东南亚的海啸、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等大规模自然灾害,引发了我国卫生防疫系统的大规模救援活动,也带给我们很多对救援相关问题的思考.卫生防疫工作人员在前往自然灾害地区开展救援工作时,要面对自然灾害引发的生活饮用水污染、食品污染及环境污染等造成的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毒和基本设施的毁坏等公共卫生问题[1].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同时,开展大量卫生防疫工作,预防"大灾"之后发生"大疫",首先就要有充分的救援物资作保障,才能在灾区顺利开展防疫工作.笔者现从救援装备的现况、选择与使用等方面就地震灾害所需的卫生防疫救援装备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对我军参与汶川、玉树地震救援的做法进行对比分析,有利于更加深入了解和把握地震灾害应急救援的规律。这是指导我军地震灾害医学救援的迫切需求,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笔者从四个方面着手对比分析:一是组织指挥方面,二是医疗后送方面,三是防疫防护方面,四是药材保障方面。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我军在参与玉树地震救援时比汶川地震救援有了全面进步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胡鸿宝 《职业与健康》2009,25(12):1314-1315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震惊世界的里氏8.0级强烈地震,地震灾区满目疮痍,一片悲惨景象,重灾区面积波及四川、陕西、甘肃省等18个县市。地震发生后,卫生部迅即从全国各地抽调医疗救护、卫生防疫人员赶赴灾区开展卫生应急救援工作。作为首批代表江苏省的卫生防疫救援人员,笔者于5月16日随队直接赶往重灾区绵阳市北川县开展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等工作,现将在灾区工作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后,全国动员、全民参与抗震救灾。医疗卫生救援有如下启示。  相似文献   

8.
陈萍 《现代医院》2009,9(9):100-101
地震是突发、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2008年5月12日14:28,四川汶川发生8.0级强烈地震。灾难的突发性、破坏性、震憾性,对人类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和危害。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护理人员作为灾害护理救援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使救援更有成效。汶川大地震在给人们带来灾害的同时,也给灾害护理提出了很多新的思考。但迄今为止,国内仍无灾害护理学的系统发展。何谓灾害护理?日本护理学会定义为:  相似文献   

9.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8.0级地震发生后,全国上下齐心合力,共赴困难。医务人员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一线救援,全情投入,忘我奉献,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典型。当下,虽然医疗救助已经不是灾后工作的重点,但是卫生防疫、心理干预、伤员救治等工作依然繁重,医疗系统仍然发挥着秉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地震震级高、破坏力强、受灾面广、灾情严重,医学救援任务非常紧急。根据上级指示,兰州军区疾控中心抽组成25人的野战卫生防疫队,从5月26日至7月21日,历时57d,在30km2的范围内,为40多万灾民服务,同时也保障了绵竹、江油责任分区的疾控工作,圆满完成了抗震救灾任务。现就抗震救灾卫生防疫中消毒与媒介生物控制工作的措施与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四川省境内多处受灾,什邡市也成为重灾区之一。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5月21日,安徽省援川抗震救灾防疫队淮北小分队奔赴什邡市隐峰镇按照卫生部《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方案》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2.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后,深圳市卫生防疫二队于2008年5月30日,赶赴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南坝镇实施抗震救灾,至6月16日返回深圳。实践证明,灾区需要的卫生防疫队正如王声涌的观点:“卫生防疫救援队伍应该是一支有独立作战能力的野战部队”,“卫生防疫救援应急队伍的物资储备必须满足自给自足的要求,应急物资应该齐全……”。现结合南坝镇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的实际情况,就抗震救灾救援应急阶段的卫生防疫队作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3.
2008年汶川地震,军区先后派两批次卫生防疫分队,赴灾区开展卫生防疫工作,按照“专群结合,包乡进村,不留死角,达到全覆盖”的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部署要求,结合灾区实际,在防疫工作中摸索出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取得防疫阶段性成果,同时防疫队积极拓展防疫功能,深化防疫工作服务内涵,为灾区打造一支不走的防疫队伍,达到了灾后无大疫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指挥下,全市13000余名医疗防疫人员与国际、国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及解放军武警共5084名医疗队疫人员并肩作战。实现了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两个全覆盖,确保每一位地震伤员得到了及时有效救治,创造了灾后百目无大疫的伟大奇迹,取得了抗震救灾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决定性胜利。医疗救援筑起数万名地震伤员的生命通道:截至8月20日,德阳全市各类医院共收治灾区伤病员846847万人次。成功实施了“黄金72小时”紧急救治。开创了“两结合、两分开”全程质控救治模式,创造性地贯彻了“集中伤员、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收治”的“四集中”救治原则,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残率.全民防疫实现灾后百日无大疫:截止8月20日,全市共出动卫生防疫人员50万人次,出动车辆21500余台次,累计消杀面积13.95亿平方米。在灾后卫生防疫工作中,坚持遵循“依法、科学、有序、规范”的防疫原则,突出“重点人群、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疾病”四个防控重点,抓住“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关键环节,提出了“宣、消、切、保、测、报、学、建”八字方针,创立了灾后卫生防疫“三环节四重点五覆盖”德阳模...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世界各地大地震不断发生,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2010年1月13日海地发生7.3级地震、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特大地震、3月4日高雄发生6.7级地震、4月14日我国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地震专家说,最近频繁发生的大地震与地壳进入相对活跃期有关,以后一段时间内还可能会发生类似的甚至更强烈的地震,但具体什么时候会发生、  相似文献   

16.
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笔者所在医院所在地乐山有强烈震感。地震发生后,医院迅速启动《武警四川总队医院破坏性地震灾害应急预案》,并立即派出多支应急医疗队奔赴灾区,执行抗震救灾任务。为切实做好“大灾之后防大疫”,医院迅速制订《破坏性地震灾后疾病预防控制应急预案》,展开卫生防疫工作,现将笔者所在医院抗震救灾中卫生防疫工作具体工作办法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汶川地震卫生防疫救援的做法,探讨震后灾区防疫工作的重点和经验。方法对灾区开展水质快速分析、症状群监测并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通过卫生防疫实践,恢复重建了当地防疫体系,查明震后水源水质状况,开展持续疾病监测,控制污染和病媒滋生条件,有效控制震区灾后疫情。结论震灾后早期的卫生防疫工作要坚持科学防疫、群专结合、统一协调三个原则,把住病从口入、疫情发现和病媒滋生条件控制三个重点。  相似文献   

18.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地震灾区居民的安置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随着应急救援工作的结束,卫生防疫成为了灾区工作的重点问题.为了解灾民安置点的公共卫生状况,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赴四川抗震救灾公共卫生队在进行救援防疫的同时,对四川省什邡市师古镇集镇灾民安置点的公共卫生现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汶川“5·12”地震发生后,军事医学科学院(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抗震救灾卧龙防疫分队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主导当地卫生防疫工作,进行技术监管,协调统筹多支卫生防疫力量,迅速改善了灾后卫生状况,确保灾区没有发生传染病疫情,为落实温总理“灾后九十天无大疫”的指示要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 做好抗震救灾卫勤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汶川里氏8.0级特大地震,造成四川6个市(州)、21个县(市)区、254个镇受灾,超过6.9万人遇难、37.4万人受伤,住院9.1万余人,灾区超过一半的卫生机构受损严重。在军区联指和联指联勤部的统一领导下,全军194支卫勤分队3622名医务人员奔赴北川、汶川、青川、什邡等35个灾区县市和乡镇,积极救治后送伤员,开展灾后卫生防疫,进行心理疏导和应激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