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古镇走过不下十几个了,唯有查济,成为最有生命质感的内心的寻找,一个人,捎上灵魂的一次出游。有文记载:皖南胜地有查济一村,取查氏之姓,济阳之名,建于隋而兴于清。携黄山,揽九华,临太平,望桃花。四顾环山,三溪并流。茂林修竹,千峰竞翠。山有脉,  相似文献   

2.
晨光熹微,燕子三三两两栖于屋檐。除了鸟啼声外,闻不见任何其他嘈杂的声音。这是一片没有人烟的荒原,这是油田人常年驻守的另一个"家"。一个身着红色工作服的女人,拿起桌上孩子的照片,轻轻摩挲着。那是她的女儿,许久未见的女儿。推门而入的,正是女人的丈夫。他看到妻子凝望着照片,便问,"你又想玲玲了?"  相似文献   

3.
吉化炼油厂分析车间曲有、于建红夫妻,生活上感情融洽相濡以沫,工作中爱岗敬业携手共进。双双成为公司分析工种中的佼佼者。有人说,他们夫妻恩爱、相濡以沫,是令人羡慕的一对。他们说,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目标,成就了共同的事业。  相似文献   

4.
《中国石油》2013,(5):3-3
早春的天气多变,乍暖还寒。刚刚从亲朋团聚的氛围中走出,转眼又纷纷回到了工作岗位。节日是短暂的,春天是短暂的,2月更是出奇的短暂。吃过正月十五的元宵,无论还有多少懒散的理由,也必须抖擞精神,迎接那莺飞草长的3月了。3月的头一件大事便是全国两会。今年的两会格外引人关注,因为恰逢换届,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国务院的领导层,均将实现新老交替,  相似文献   

5.
烟雨凤凰     
初遇凤凰,是从沈从文的小说《边城》、从黄永玉的画室"夺翠楼"开始的。我知道了滂沱、清冽的沱江,浆声舟影、山歌互答的古镇,还有长着"清明如水晶的眸子"的翠翠。于是,带着多年的夙愿,远踏着一路风尘,来到这凝重却又明净的古城……进入古城已经是掌灯时分。青青的石板路,蒙蒙细雨,带着潮湿的清凉扑面而来,还没来得及抱怨旅途的劳顿,另类格调的美不容缓神便把人带入空蒙的烟雨之中。隔着依稀的薄雾,心中神往已久的凤凰就这样羞涩的呈现在眼前了。古城很小,沈从文的笔,将这座静默深沉的小城推向了世界。因城西南,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飞的凤凰而得名。沈从文先生  相似文献   

6.
2011年,化纤行情跌宕起伏。决定行情的不再是原料的助推,而是下游持续低迷的需求情况。2011年,化纤行业最关键的制约因素,不再是原料的助推,而是下游持续低迷的需求情况。由于终端制造开机率大幅下挫,对原料需求降低,市场人士对后市普遍看空。加上外贸订单萎缩严重,导致厂家出货不畅,库存积压严重。  相似文献   

7.
4月20日8时2分,7.0级大地震。四川雅安、芦山……大地骤然震动,灾难瞬间袭来。这里距离5年前汶川大地震仅85公里,这里曾经罹患灾难,这里曾经汇聚爱心与温暖。一时间,世人的目光再度聚集四川。地震袭来。凝望雅安,百万石油员工感同身受。在地震灾区,有中国石油企业的生产企业,有中国石油企业援建的医院和学校,有我们的员工和家属……地震袭来,灾情就是命令。抗震救灾,中国三大石油公司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按照相关应急预案要求开展工  相似文献   

8.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以全球气候变化规则的制定为标志,世界经济正处在一个新的转折点。从国际动向看,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正由科学共识转变为实际行动,全球经济向低碳转型的大趋势日渐强劲。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国家权益和人类命运的全球性革命。在这场全球性革命中,全人类将共同完成一次最重要的历史性转型。低碳经济决定着新一轮国家竞争力。低碳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是循环经济的体现,是绿色产业的前提,是生态文明的基础,是科技革命的核心,是持续发展的必然。建设生态文明,发展低碳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已经确定,应对气候变化的任务艰巨而光荣。石油石化行业,既是能源生产大户,又是排放和耗能大户。在低碳经济浪潮中,如何搞好节能减排增效、抓住机遇谋取更好更快发展,是石油石化企业必将完成的重要答卷。  相似文献   

9.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国庆喜气未尽,中俄油气合作又传佳讯。10月15日,中俄签订40余亿美元的经贸合作协议。这当中,能源合作成为当之无愧的主角,天然气合作更是取得破冰式的突破。业界评价,这一揽子协议的签订创造了中俄能源合作的新模式,也开创了中俄能源合作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0.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国庆喜气未尽,中俄油气合作又传佳讯。10月15日,中俄签订40余亿美元的经贸合作协议。这当中,能源合作成为当之无愧的主角,天然气合作更是取得破冰式的突破。业界评价,这一揽子协议的签订创造了中俄能源合作的新模式,也开创了中俄能源合作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1.
针对濮城特低渗断块油田的地质特点,在开发过程中采用了双靶定向井钻井、油层保护、注采井网部署等系列配套技术。在进行综合开发方法探讨的同时,介绍了该油田沙三中6-10层系的成功开采方法,对同类油藏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2 3油藏的研究与分析.以更新侧钻、大修等手段恢复和完善注采井网,以重点井区的水井深度调驱为主.加大层间调整力度,提高大厚层内动用程度和注入水波及体积.增加水驱控制储量,增加可采储量,减缓老井递减.从而提高了该油藏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3.
综合应用地质、测井、录井及岩心分析等资料,对濮城油田沙三段低阻油层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评价该低阻油层的复合岩性混合地层水新方法,并利用建立的解释标准对濮城油田沙三段测井资料重新进行了二次处理,见到了明显的地质效果,证明了该方法的筒捷有效。  相似文献   

14.
通过岩石学、岩石粒度、沉积构造及沉积背景综合分析,确定濮城油田沙三中6-10油组为水下扇沉积,且主要为扇中到扇缘沉积,发育沟道、沟道间、席状砂、泥石流等沉积微相。微相平面分布具有扇形结构特征。在单井微相及微相平面分析基础上,建立了沙三中水下扇沉积模式。对水下扇形成机制进行了讨论,认为构造及沉积地形、气候、基准面变化控制了水下扇形成。  相似文献   

15.
依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将濮城油田Es_3~中6~10油藏划分为3类27个流动单元。Ⅰ类流动单元物性好,储量和储量丰度大;Ⅲ类流动单元物性差,储量及储量丰度小;Ⅱ类介于Ⅰ类与Ⅲ类之间。Ⅰ类和部分Ⅱ类流动单元是目前开发的重点层位,动用较好,采出量较大,是目前剩余潜力集中的层位;Ⅲ类流动单元动用较差,但由于其本身的储量和可采储量较小,剩余潜力较小。  相似文献   

16.
停注深抽和单井吞吐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濮城油田沙一下油藏从1980年投入开发,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实施停注深抽和单井吞吐后,综合含水下降、递减得到了缓解,节约了成本,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达到了降水稳油的目的,从而探索出了一条适合特高含水油藏后期开发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7.
沙三中1~5油藏调剖技术的研究改进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濮城油田沙三中1~5油藏属于低孔低渗裂缝型油藏,是濮城油田的主力油藏之一,由于层间非均质性强、渗透率级差大,使得油藏层间动用状况差异大,主力油层采出程度高、水淹严重,非主力层水驱动用低,采出程度低,油藏递减大,开发效果变差。从1996年开始了旨在改善剖面、降低对应油井含水的调剖作业,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存在施工困难、处理半径较小、有效期短等许多不足。为此,针对此油藏调剖存在的难点,研究改进并应用了NAL可控凝胶调剖技术。简述了应用区块的地质特点、存在问题,介绍了该技术的作用机理与室内评价情况,确定出适合的调剖剂配方,并在沙三中1~5油藏整体实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濮城油田西区沙二上2+3油藏为大厚层、严重非均质块状油藏,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使储层孔隙结构改变.注采失调,油藏层间和层内矛盾突出,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表现为高渗透层采出程度高、含水高,二、三类层动用程度低、剩余可采储量较大。因此,在油藏精细描述和剩余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地质开发方案,开展了应用分层技术测试XP2—89、濮2—283、濮2—138井3口井的小层启动压力,通过测试成果量化认识层间非均质性,确认潜力层。通过将测试成果应用于区块改造、井网重组细分、认识剩余油分布,以及濮城南区沙二上2+3油藏的分注分采治理.油藏地层压力回升.动液面和生产压差相对稳定,地层能量保持与利用状况得到改善,达到了控水增油的目的。该技术对高含水油藏后期注水开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是重新识别油藏的又一工艺思路,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实时可视决策系统在渤海湾旅大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实时可视决策系统可以将接收到的现场数据实时传输到陆地,井眼轨迹和随钻测井资料可实时在三维地质油藏模型中显示,供钻完井和地质油藏专家综合分析、判断并及时下达指令指导现场施工。旅大油田运用实时可视决策系统成功钻成了6口水平井和4口水平分支井,实现了不钻领眼、井眼轨迹在最佳油层内成功着陆,并使水平井段尽可能沿着油层最佳位置钻进。例如在LD10—1-A25m水平分支井段的钻井过程中,利用实时可视决策系统,控制水平井眼轨迹在油层最佳位置钻进,获得了日产810M^3。的高产油气流。  相似文献   

20.
水驱废弃油藏注二氧化碳驱室内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进一步提高高温、高盐水驱废弃油藏采收率潜力,以河南濮城沙一下亚段油藏为目标,开展了注入CO2流体性质变化、细管驱替、长岩心驱替室内试验。试验验证了注入CO2可改善原油流动性、有效增加地层能量和可动油等驱油机理;油藏原油性质好,混相压力低,目前油藏条件可达到混相;优选CO2/水交替驱为最佳注入方式;优化了注入段塞组合;组分检测分析认为CO2/水交替驱波及到了水波及不到的原油。研究结果为濮城沙一下亚段油藏CO2驱矿场试验提供了技术支持,并对其他特高含水期油藏注CO2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