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7 毫秒
1.
铝在NaCl-AlCl_3熔盐体系中的电化学沉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铝在融熔氯化钠—氯化铝体系中的阴极电化学沉积过程。在碱性熔体中阴极还原质点为AlCl4在酸性熔体中还原质点为Al2Cl7,而AlCl4通过溶剂平衡反应来影响铝的沉积过程。Al2Cl7的还原反应是准可逆的,反应机理复杂,可能是前置化学步骤或自催化反应。  相似文献   

2.
在175℃下实验测得MnCl2在NaAlCl4熔体中的溶解度为0.086±0.006mol%。锰可以在阴极上与铝发生共电沉积,生成含锰量为8atom%~10atom%的二元合金。铝锰共电沉积可以显著地加快电化学成核步骤,从而完全消除低电流密度下絮状沉积产物的生成,且对高电流密度下枝晶产物的生成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氯化物熔体中镱铜中间合金的形成和电解制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Yb(Ⅲ)在等摩尔NaClKCl熔体中Cu电极上还原的电化学行为及扩散系数。结果表明:Yb(Ⅲ)第一步可逆还原为Yb(Ⅱ),Yb(Ⅱ)进一步还原并与Cu形成合金:Yb3++e=Yb2+,Yb2++2e+nCu=YbCun。测定了Yb(Ⅲ)和Yb(Ⅱ)在973KNaClKCl熔体中的扩散系数分别为1.5×10-5和1.0×10-5cm2·s-1。用自耗阴极法在1123K,阴极电流密度20A·cm-2,KClYbCl3(30%)熔体中制取了YbCu合金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Fe/H2SO4,Fe/H2SO4+Na2SO4,Fe/HSO4+Fe2(SO4)3和Fe/H2SO4+NaCl种体系在磁场或/和缓蚀剂作用下的极化曲线,指出腐蚀的主要控制是阴极过程,H2SO4中加入少量Na2SO4不影响其结果,但加入Fe2(SO4)3,NaCl会因Fe^3+,Cl^-的作用而影响结果,分析了磁场、缓蚀剂、Cl^-和Fe^3+单一和联合对Fe/H2SO4阴极和阳极极化行为的  相似文献   

5.
将氟硼酸钾加入99.7%Al熔体,使它与铝反应,制得了高浓度硼的铝-硼中间合金。铝与氟硼酸钾的反应是激烈的放热反应,计算求出的反应生成热为559.0千焦耳/克分子,必须控制反应温度,使之不超过830℃。观察Al-B合金的显微组织查明,合金熔体的粘度高是由于形成网状结构的AlB_2晶体所致。用K_2TiF_6作为熔剂可以破坏此种网状结构,从而改善合金熔体的流动性。讨论了关于生成硼化铝,随后用K_2TiF_6处理使网状结构遭致破坏,并使AlB_2相完全晶体化的过程和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6.
自蔓延还原合成BN反应机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结合差热分析,通过研究B2O3和Al在不同温度下的反应以及在不同氮气压力中的自蔓延实验,搪塞了B2O3-Al-N2体系自蔓延还原合成BN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铝热还原B2O3的反应是一个分步过程,低于820℃时,B2O3与Al2缓慢反应生成Al4B2O3;高于820℃时,B2O3与Al剧烈反应生成Al4B2O9;高于1050℃时,Al与在低温生成的Al4B2O9反应生成Al18B4O33;在更高的  相似文献   

7.
将氟硼酸钾加入99.7%Al熔体,使它与铝反应,制得了高浓度硼的铝-硼中间合金。铝与氟硼酸钾的反应是激烈的放热反应,计算求出的反应生成热为559.0千焦耳/克分子,必须控制反应温度,使之不超过830℃。观察Al-B合金的显微组织查明,合金熔体的粘度高是由于形成网状结构的AlB2晶体所致。用K2TiF6作为熔剂可以破坏此种网状结构,从而改善合金熔体的流动性。讨论了关于生成硼化铝,随后用K2TiF6处  相似文献   

8.
伯胺N1923和三苯基氧化膦萃取Au(III)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柴金岭 《贵金属》1993,14(4):10-16,9
在198±1K下,于恒温搅拌池中考察了伯胺N1923和三苯基氧化膦两个一元萃取剂体系和二元萃取剂体系从盐酸介质萃取AuCL^-4的平衡,得协同萃取反应为RNH3Cl.2TPhPO(0)+AuCl4-Kex,sAUCl4RNH3.2TPhPOI(0)+Cl-协萃常数Dex,s=6.61×10^3。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KClLiCl熔体中Ti(Ⅳ)的电化学还原机理和钛沉积及沉积动力学,计算了各还原步骤传递的电子数。结果表明,Ti(Ⅳ)的电化学还原为三步电荷传递反应,即:Ti4+→Ti3+→Ti2+→Ti。Ti(Ⅳ)的电化学还原速度由离子扩散速度来控制。在一定熔体组成及温度下,沉积物的性质依赖于电解时间及电解电位。在KClLiCl熔体中阴极电位为500mV(相对钼电极),电解时间为4h时,可获得粘附性能好的钛沉积物,并观察到沉积物为细小结晶堆积起来的多孔体。钛的纯度可达99.9%。  相似文献   

10.
研究指出,Fe/0.05mol.L^-1HCl体系中引入不同的缓蚀剂有可能产生不同的阴极过程和阳极过程。磁场一般不影响Fe的阳极溶解过程。但在成膜过程中会增大阳极电流密度。磁场也不影响阴极过程中O2扩散,Sn^2+还原,Sn^2+扩散,镀Sn层上氢还原等反应,但会影响Fe上氢还原反应。动态分析了缓蚀剂和磁场同时存在下,阴极析氢过程中磁场效应与缓蚀剂的交互作用,给出此时覆盖度与磁场作用系数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1.
曾潮流  郭建亭 《金属学报》1994,30(9):B398-B402
研究了Na2SO4沉积盐引起的Ni3Al-Fe于700-820℃空气中的腐行为,结果表明,Ni3Al-Fe遭受自持性的热腐蚀,热腐蚀的发生似可归因于Fe与Na2SO4反应的产物Na2O与Na2SO4形成了Na2O-Na2SO4共晶熔融盐,随中金中Mo的氧化产物MoO3参与电化学阴极还原反应,从而引发合金快速的热腐蚀,此外,熔盐中Na2SO4与MoO3反应生成的SO3导致了熔盐的高酸度和合金的内硫化  相似文献   

12.
玻璃组分与Cu—Ni熔体过冷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真空下,研究了50 % (79 % Si O2 + 12 .5 % B2 O3 + 2 .2 % Al2 O3 + 0 .6 % Ca O + 5 .7 % Na2 O) ( 简写为 Na Ca Al B Si) + 50 % ( Na2 B7 O4) 对 Cu50 Ni50 和 Cu70 Ni30 合金熔体循环过热过程中过冷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0 %( Na Ca Al B Si) + 50 % ( Na2 B7 O4) 玻璃对合金熔体的净化过程为物理—化学复合净化, 且在( Na Ca Al B Si) 净化剂中加入( Na2 B7 O4) 玻璃形成的净化剂粘度适中,因此合金熔体在2 ~5 次循环过热过程中可以获得稳定深过冷。  相似文献   

13.
Al-Ti-C系中TiC形成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作贵  刘相法  边秀房 《金属学报》2000,36(10):1025-1029
研究了在用熔体反应法制备Al-Ti-C中间合金过程中TiC形成的热力学与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在850℃的Al熔体中,石墨颗粒周围的K2TiF6与Al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在熔体中形成大量的局部高温微区。在这些高温微区内,熔体中的Ti或TiAl3达到了与C形成TiC的热力学条件,从而在石墨颗粒周围生成大量TiC粒子,根据熔体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条件,提出了850℃下在Al-Ti-C中间合金中  相似文献   

14.
含H2S的强酸性溶液中Cl^—对铁腐蚀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化学动电位扫描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H2S的H2SO4溶液中Cl^-对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含H2S的0.5mol/LH2SO4溶液中,Cl^-1能同时抑制铁腐蚀的阴,阳极反应,且Cl^-的抑制作用存在浓度极值现象,极值点为1moo/L;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一个估算在盐酸溶液中交流电解腐蚀铝箔时阴极半周铝表面液层酸度变化和预测腐蚀膜沉积的数学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电极表面液层酸度仅取决于盐酸本体浓度,外加阴极电流密度和交流电频率,如果腐蚀条件满足C0/iapl≤587f/(f+10.4)^2则Al^3+就可能沉淀形成腐蚀产物膜。  相似文献   

16.
冰晶石熔体中Al热还原法制备Al-Sc合金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在nNaF·AlF3KClNaCl熔盐体系中,用液体Al还原Sc2O3成功制取了AlSc中间合金。最佳工艺条件为:Sc2O3加入量约2%,温度1093K左右,反应时间2h。合金中Sc含量最高为1%,金属收得率接近80%。此工艺操作简单,反应温度低,同时避免了金属的烧损,可大大降低合金生产成本。实验结果及热力学分析表明,在冰晶石熔体中,Al还原Sc2O3的过程并非是简单的一步还原过程,而是由复杂的多步反应(如络合等)构成的。  相似文献   

17.
用电沉积-热解方法在合金表面获得了厚度为0.1-0.5μm的单一Y2O3,Al2O3或不同Y2O3含量与Al2O3或Cr2O3混合的氧化物薄膜涂层,研究了在1100℃,10^4PaO2的条件下各类OTFC对Al2O3形成Fe25Cr5Al合金恒温氧化和循环氧化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薛向欣  段培宁  李正平 《金属学报》2000,36(11):1172-1174
实验研究了CaO-SiO2-Al2O3-MgO炉渣在不同温度和氧分压下,三价和四价Ti氧化物间的氧化还原平衡。结果表明:在ωCaOωS〈2时,ωTi^4+ωTi^4++ωTi^3+与ωCaOωSiO2近似呈线性关系,并可用ωTi^4+ωTi^4++ωTi^3+来判断炉渣碱度;xTi^3+xTi^4+随全二氧化钛摩尔分数xTiO2,Tot的增大而增大;升高温度有利于渣中高价Ti氧化物的还原(ω为质量  相似文献   

19.
吸附还原计时电位溶出法测定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晓良  王曙 《贵金属》1997,18(2):45-48
用悬汞电极在HAc-NaAc介质中(pH4.2),用还原计时电位溶出分析法研究了Pd(Ⅱ)-1-(2-吡啶偶氮)-2-萘酚(PAN)络合物。其适宜条件为:NaCl0.16mol/L,PAN6.0×10^-6mol/L,乙醇10%(V/V),电解电位0.00V(vs.SCE)。线性范围为2.4×10^-11 ̄9.4×10^-8mol/L,络合物组成为Pd(Ⅱ):PAN=1:1。试验了20多种金属离子  相似文献   

20.
固—液反应自生Al2O3/Al复合材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涛兴  吉元 《铸造》1997,(12):11-13
通过氧化物(MeO)与液态铝在1000~1200℃的固-液氧化还原反应,制造出Al2O3和Al两相都是连续的新型自生复合材料。采用石英玻璃粉与液态铝反应,在反应动力学上是有利的,借助于无定形SiO2与液态铝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使石英玻璃粉预制件直接转变成Al2O3/Al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