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来发展的NMR测井技术可以使我们获得多等待时间和多回波间隔的CPMG回波串。因为不同流体的T1弛豫时间和扩散系数不同,视T2谱分布也随孔隙介质中流体类型而变化,因此根据视T2谱的变化来分析流体类型和流体性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
用核磁共振测井方法识别流体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核磁共振成像测井方法可探测和定量测量盐水,天然气和原油的特征参数,用以识别流体类型,不同流体间参数的差值用于测量各种流体的孔隙度。方法包括横向弛豫时间或自旋回波时间的谱差分法,增强扩散法、谱位移法、总孔隙度测量和注入对比溶剂法。文中介绍并讨论了这些方法的原理、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磁共振测井确定流体特征的方法在各种油田的应用情况.并举例说明了最近取得的进展;主要阐明了核磁共振的主要概念及其扩散测量的原理是所有独立的核磁共振流体特征法的形成基础。MRF磁共振流体特征法的现场应用实例证明了该方法能分离油、水信号、测量饱和度、测定原油粘度等。磁共振流体法与新的扩散核磁共振技术相结合,可以推断部分含油岩心样品的湿润性。墨西哥湾及北海深水油田的现场应用实例证明:在复杂的多流体环境中,二维核磁共振图中弛豫时间和分子扩散率能识别流体、并判断其性质,如油基泥浆滤液、轻质油和气。  相似文献   

4.
通过发展井下多功能核磁共振流体分析实验方法,达到对储层条件下地层流体污染程度的监控和流体特性的量化评价。以实验样机为基础,着重研究了在线获取样品信息探测的方法。建立单线圈模型研究流动测量纵向弛豫时间,从信号检测的物理机制入手,研究运动测量对信号的影响;发展了一种测量处理扩散系数的方法;利用制作的样机进行了验证性实验,实现了纵向弛豫时间(流动流体)、横向弛豫时间和扩散系数(静止流体)参数在线测量。  相似文献   

5.
MREx 核磁共振测井技术一次可以采集双TW、多TE 的CPMG回波序列 ,根据孔隙内不同流体的纵向弛豫时间和扩散系数的差异进行流体类型划分和流体特性评价。双TW 多倍G·TE(MGTE)评价方法是在深度域对不同的T2 谱进行综合分析 ,计算原油体积和原油粘度。给出了这种方法在大港油田的应用实例与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6.
7.
英东油田流体类型测井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东油田是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发现的位于中浅层的中孔中渗砂岩储层的油气田,油气层跨度长、累计厚度大、层数多、地层水矿化度高、岩性相对细,导致油气层测井响应特征复杂多变,油层与气层的区分比较困难。为此,在四性关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试油资料,综合利用常规测井曲线,并结合核磁共振、模块式地层动态测试仪(MDT)测压等新测井方法,较好地区分了大部分油层与气层。该研究成果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为油气藏的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核磁共振波谱法、自旋一晶格弛豫时间谱法和质子密度成像法分别测定了砂岩样品的孔隙度,建立了用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岩石中两相和三相饱和度的方法,并且研究了饱和油或水的砂岩样品的弛豫特征及其与岩石物性参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测井和地震资料宽带约束反演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利用地震解释层位作为控制,从井点出发,内插外推,建立反射系数序列或初始波阻抗。通过正反演结合,迭代求取反射系数序列或波阻抗,从而获得既有较高的纵向分辨率.又有较好横向连续性的波阻抗反演剖面。进行这种反演,除了对地震资料要做“三高”(高信噪比,高分辨率和高保真度)处理外,还应该重视测井资料的处理,即测井资料的环境校正,如果有条件还应该对测井资料重新做标准化。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一个成功的实例。  相似文献   

10.
核磁共振测井流体识别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磁共振测井流体识别方法分为3类.常规识别方法包括差谱法(DSM)和时域分析方法(TDA),利用流体的纵向弛豫时间T1的差异识别评价流体,适合于含轻质油和天然气储层的识别;移谱法(SSM)和扩散分析法(DIFAN)利用流体扩散系数的差异识别评价流体,适合于含中等黏度油和天然气储层的识别;MRF、GIFT和SIMET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于低渗透储层而言,孔喉细小,孔隙连通性差,仅测量孔隙度与渗透率不能全面地反映岩石的渗流能力,还需考虑可动流体在饱和流体中所占的比例.为了准确获得低渗沉积岩可动流体饱和度,通过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测得了低渗沉积岩在饱和水与离心状态下的核磁共振兀谱,并以此为基础对岩样进行了可动流体饱和度评价研究.分析了低渗沉积岩可动流体的分...  相似文献   

12.
MREx核磁共振测井流体性质评价技术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MR Explorer核磁共振测井技术一次性可以采集双Tw、多G·TE的CPMG回波序列,通过结合孔隙介质中不同流体的纵向弛豫时间T1和扩散系数D的差异进行流体类型划分和流体特性评价.双TW、多G·TE(MGTE)评价方法是在深度域对不同的T2谱进行综合分析,计算原油体积和原油粘度.多回波串同时反演(SIMET)评价方法是在时间域应用矩阵变换对CPMG回波串数据进行数值处理,得到油、气、水的固有T2谱分布和油、气、水体积.2种方法在大港油田都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一维核磁共振测井在流体识别时有局限性.二维核磁共振测井不仅能够给出准确的物性参数,在流体识别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针对(T2,D)二维核磁共振测井的弛豫机理,拟采用改进的截断奇异值分解法实现二维谱反演;对给定的不同含气饱和度的气水流体模型和气层模型分别在不同磁场梯度、不同回波间隔组合和不同信噪比下进行正演和反演实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一些现场应用实例,介绍了核磁共振(NMR)测井方法在流体特性识别方面的最新进展,并简要讲述了核磁共振测井识别流体特性的最基本的概念、核磁共振扩散测量的基本原理。应用斯伦贝谢公司磁共振流体(MRF)识别方法识别流体特征的一些实例,讲述了该测井方法如何区分油、水信号,计算饱和度,确定油粘度。磁共振流体(MRF)识别方法与核磁共振(NMR)扩散测井新技术相结合,可以推断一组非饱和岩样的润湿性。结合墨西哥湾和北海深水井的应用实例,本文介绍了如何应用弛豫时间和分子扩散比的二维NMR图像,在复杂多流体环境(包含油基泥浆滤液、轻质油和天然气)下来识别流体,确定流体特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统计岩石物理学的流体成分反演应用实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珠江口盆地番禺流花天然气区的PY气田位于陆架陆坡转折带上,特殊的沉积环境导致该地区主要储层SB21.0砂岩含油气性结论复杂,常规的AVO技术在该地区的应用存在陷阱。将统计岩石物理学与AVO理论结合,得到流体成分反演理论。流体成分反演技术是AVO技术的延伸,是一种定量的AVO技术,其最终结果是直观的碳氢指示分布图。采用流体成分反演技术,对研究区SB21.0储层进行含油气性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流体成分反演技术能较有效、准确地检测已上钻目标储层及验证未上钻目标储层的流体性质。该理论的深入应用将有助于指导番禺流花天然气区的进一步勘探。  相似文献   

16.
多孔介质中油水的有效区分是目前微观剩余油研究中的一个难题。利用核磁共振T2谱可以准确测定多孔介质中流体饱和度的特点,通过引进扩散系数这一参数,将先进的核磁共振二维谱技术应用于微观剩余油赋存状态研究中,解决了油水定量区分的问题。同时,通过提升设备技术指标、优化计算方法、建立受激回波双极脉冲梯度法等方式,解决了高黏油测量中短弛豫组分缺失的问题,使得该技术可以充分满足剩余油微观赋存状态研究需求,为实现微观剩余油的定量表征提供了一种新的实验技术。  相似文献   

17.
页岩复杂的孔隙结构导致多样化的孔隙流体类型。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 段页岩,采用低场核磁共振实验技术,将离心实验与热处理实验相结合,识别划分出3 类页岩中多类孔隙流体的T2弛豫时间界限,并定量表征了目标页岩的全孔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目标页岩孔隙结构可划分为Ⅰ,Ⅱ和Ⅲ类,其对应的平均孔隙半径和流体赋存量依次减小。Ⅰ,Ⅱ和Ⅲ类页岩的可动流体截止值分别为1.10,1.24 和1.92 ms,不可采出流体截止值分别为0.20,0.30 和0.54 ms。Ⅰ类页岩的可动流体赋存于孔径大于24.8 nm的中、大孔隙,平均饱和度为30.5%;不可采出流体则赋存于孔径小于4.5 nm的微孔隙,平均饱和度为35.3%。Ⅱ类页岩的可动流体赋存于孔径大于41.9 nm的大孔隙,平均饱和度为26.6%;不可采出流体赋存于孔径小于10.3 nm的微、小孔隙,平均饱和度为40.7%。Ⅲ类页岩的可动流体赋存于孔径大于93.6 nm的大孔隙,平均饱和度为17.2%;不可采出流体则赋存于孔径小于26.3 nm的中、小孔隙,平均饱和度达50.1%。  相似文献   

18.
核磁共振录井技术在致密砂岩储层流体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勇良  陈越 《石化技术》2020,(4):112-113
为准确识别致密砂岩储层流体特征,选取致密砂岩岩心进行核磁共振录井分析,根据岩心中流体的核磁共振基本特征,建立了储层流体识别标准,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核磁共振增强扩散方法在复杂储集层流体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核磁共振增强扩散流体性质识别技术将长回波间隔条件下横向弛豫时间谱中水扩散弛豫时间右侧出现的明显弛豫信号作为储集层含油的直接指示。均匀磁场下进行的变回波间隔实验与梯度场下进行的相同实验结果有较大差异,只有后者才能模拟P型核磁测井仪器的实际测井结果,指导测井解释。借鉴国外成功的梯度磁场变回波间隔实验结果,讨论了核磁共振增强扩散技术的适应范围,并指出应用中还应注意钻井液侵入问题,尽量采用及时测井资料。初步应用表明,该项技术可作为电阻率方法的有益补充,在渤海湾盆地复杂油水层的识别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图6参12  相似文献   

20.
核磁共振测井利用标准T2谱法、移谱法、差谱法以及由移、差谱演变产生的一些方法,在油气田的勘探开发中提供不依赖于电性的储层流体性质评价。针对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不同评价方法的影响因素,结合实例分析了核磁共振技术识别储层中天然气、不同黏度原油、水的局限性。原油黏度、孔隙结构以及长、短回波间隔和长、短回波等待时间选择是否合理是影响核磁共振技术识别储层流体性质准确性的主要因素。不同黏度的原油在相似的孔隙结构下或相似黏度的原油在不同孔隙结构下都需要使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测量模式,才能更好地识别油层和水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