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MANET可生存性模型的建模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中提出了一种针对移动Ad hoc网络可生存性模型的建模方法,构建MARC(MANET Actor,Role and Coordinator Model)可生存性描述模型,并且支持利用该方法构建的可生存性模型向仿真实例的自动转换。详细分析并形式化描述了MARC模型中涉及的网络服务和事件等概念,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可生存性模型描述语言MARCDL,列举了语言中主要的EBNF范式描述。实例分析表明,运用该建模方法,不仅可以抽象地构造出面向战术环境的移动Ad hoc网络可生存性模型,而且为可生存性模型的从高层描述到低层仿真的自动转换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基于随机进程代数的P2P网络蠕虫对抗传播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严博  吴晓平  廖巍  李凤华 《电子学报》2012,40(2):293-299
 研究P2P网络中良性蠕虫和恶意蠕虫在对抗传播过程中的特性,可为制定合理的蠕虫对抗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提出一种基于随机进程代数的P2P网络蠕虫对抗传播的建模与分析方法.首先,分析了传播过程中蠕虫之间的对抗交互行为以及网络节点的状态转换过程;然后,利用PEPA语法建立了恶意蠕虫初始传播阶段与蠕虫对抗阶段的随机进程代数模型;最后,采用随机进程代数的流近似方法,推导得到能够描述蠕虫传播特性的微分方程组,通过求解该方程组,分析得到P2P蠕虫的对抗传播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良性蠕虫可以有效遏制P2P网络中的恶意蠕虫传播,但需要根据当前的网络条件制定科学的传播策略,以减少良性蠕虫自身的传播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网络恢复机制可用性的定义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于用户和业务提供者,网络生存性变得越来越重要。生存性是设计和规划新的电信网(如SDH网和ATM网)面临的一个根本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过去的几年中,已提出几种应用于SDH和ATM网络中的不同的恢复机制。但在比较和评价恢复机制的性能时,以往只采用一种简单的方法。为克服该方法的缺陷,本文提出了面向用户和面向网络工程师的恢复机制可用性的定义。在后者的可用性分析中,考虑网络生存性对空闲容量的要求。由于一个网络的状态空间很大,进行可用性精确分析是不可行的,本文建议采用ORDER算法来近似测量可用性。同时还给出了恢复机制可用性定义的应用。一个应用是:网络工程师利用可用性定义,设计一个具有成本有效性的生存网络。另一个应用是:在ATM生存网络的CAC协商参数中,增加了一组新的参数—生存性性能参数。最后在计算机模拟中验证了:在评价恢复机制性能时,两个可用性的定义比传统方法更有效和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性能评价形式化方法的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闯  李雅娟  王忠民 《电子学报》2002,30(Z1):1917-1922
性能评价(Performance Evaluation,PE)是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系统研究与应用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支撑技术,也是当今通信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对性能评价的形式化方法(Forman Methods,FM)、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文章着重介绍了FM中的三种方法:排队论(Queuing Theory)、随机Petri网(Stochastic Petri-Net,SPN)和随机进程代数(Stochastic Process Algebra,SPA).另外,本文还对不同方法之间的区别和结合做了初步的讨论.最后对形式化方法做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可生存网络系统的形式化定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大规模、分布式网络系统对信息安全需求的进一步提高,其安全问题的研究重点已转移为网络系统的可生存性研究.那么,首要问题是建立统一、规范的网络系统的可生存性定义.文中从网络系统的可生存需求出发,借鉴了近年来国内外的可生存研究成果,提出了规范化的网络系统的可生存性定义,并给出其形式化的描述及其实现模型,为下一阶段的系统可生存性的定量分析提供统一、规范的可生存性定义.  相似文献   

6.
王滨  郭云飞  兰巨龙  吴春明 《通信学报》2010,31(10):121-127
研究了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对网络可生存性的影响,给出了网络可生存性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为了有效的提高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的网络生存性,提出了一种能够对消息真实性的度量方法,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抵御网络中攻击节点发起的虚假路由消息攻击,可以有效提高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的网络可生存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服务的软件开发方法,围绕网络管理服务系统形式化建模,通过对网管服务活动建模.实现了一个基于服务的网络管理系统.提出的网络管理服务系统建模方法可以较好的实现服务行为分析,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电子政务系统的可生存性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系统可生存性是对传统网络安全观念的突破和创新,是综合网络系统安全性、可靠性、容错性等领域研究成果的新方向。在网络攻击不可避免、安全防御机制失效的情况下,如何能保证电子政务系统的可生存性是当前研究的重点。通过对电子政务系统网络特点与安全威胁的分析,并在对可生存性网络信息系统的一般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子政务系统安全可生存性模型。该模型主要针对电子政务的外网、专网、内网3个层次进行了安全对策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9.
说明了网络可生存性的概念,对传统有线和无线网络、军事网络和Ad Hoc网络的可生存性问题进行了阐述和比较分析;探讨了网络可生存性的分类和度量方法,并给出了一种度量Ad Hoc网络可生存性的方法;并指出了今后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弹性分组环环网垂直拓扑结构,使该结构具有较高的网络生存性.对该网络拓扑结构的高生存性进行了一定的数学定量分析,运用软件进行建模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垂直拓扑结构具有较高的生存性,减小了网络链路发生灾难性失效的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