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圣佳 《佛山陶瓷》2024,(1):163-165
砖雕是我国传统民居建筑中的重要装饰方法,其制作上采用的雕刻技法具有独到的视觉表现力,而砖雕图案作为砖雕装饰艺术中的重要组成元素,尤其反映出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中的艺术特色与审美倾向。从文化发展的视角出发,结合大量民居建筑中的砖雕实例,对关中地区传统民居建筑中的砖雕图案展开研究,以砖雕图案的艺术表现形式为切入点,对砖雕图案的造型特征、构成表现、制作工艺等内容进行剖析,深刻领略砖雕图案背后蕴含的设计思想、文化内涵与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2.
徐波 《陶瓷》2010,(5):17-20
建筑琉璃制品是我国古代建筑行业的一大发明。最早出现于北魏,盛于明清时期,广泛用于宫廷、园林、寺院等重要建筑,具有中国文化和艺术特色。绚丽多姿的我国古代建筑,给人最突出的印象之一就是那金碧辉煌的琉璃瓦屋顶、琉璃壁墙,其中就有世界著名的九龙壁。琉璃构件几乎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一直为中外人士所欣赏、赞美。北京的故宫、天坛、十三陵及颐和园等古代建筑群,因为采用了琉璃瓦和琉璃构件的装饰,显得富丽堂皇、光彩夺目,在世界建筑史上更是独树一帜。琉璃技术世代相传,持续不断提高,直到21世纪的今天,它仍然焕发出勃勃生机,目前其应用范围已扩展到民宅、商业、旅游度假、别墅、公共建筑等领域。  相似文献   

3.
南京明代琉璃御窑指专为建设南京明故宫和南京大报恩寺塔等皇家建筑所需琉璃构件的皇家御窑。本文根据历史记载及资料,探究南京明故宫和大报恩寺塔琉璃构件制作传统技艺,包括其原料、造型工具、造型技艺、琉璃烧成、造型题材等传统技艺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琉璃的生产与应用,我国早在战国时期便已产生,经过几千年来琉璃工匠对其烧制技术和釉色配方的不断改进,在民间和官府琉璃窑的共同作用下,在建筑、器皿、陈设应用方面皆留下了不少珍贵的琉璃艺术珍品。明清时期,琉璃的造型艺术更是达到了一个顶峰。陕西韩城文庙的琉璃艺术,便为其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5.
李健 《陶瓷研究》2011,(3):81-82
在倡导环境艺术和公共艺术的今天,现代陶瓷壁画座位环境艺术的组成部分又赋予它新的内涵。本文就现代陶瓷壁画材质的特殊性展开,论述了与现代陶瓷壁画息息相关的人、建筑、环境的现实意义。一、陶瓷壁画的历史和现代陶瓷壁画的兴起说起陶瓷壁画,早在秦汉时期就有安装于室内和墓室壁上的模印装饰纹砖。随着陶的不断发展前进,到清明时琉璃影壁兴起,用琉璃装饰墙壁风行。从山西大同和北京故宫保留下来的琉璃九龙壁上,可以一睹当时的风采。  相似文献   

6.
1 前言广东石湾陶塑“瓦脊公仔”,俗称人物瓦脊。它是清代中叶石湾发展建筑琉璃陶瓷中,出现的一大品类。人物瓦脊作为陶瓷建筑装饰艺术的出现,是与粤剧流行和影响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石湾艺人能够把粤剧的连台大戏搬到瓦脊作为建筑装饰,无疑是一项划时代的创举。它的成就为近代陶塑艺坛栽育出一朵永不凋谢的名花。  相似文献   

7.
赵婷婷  陈冰 《玻璃》2013,40(2):49-56
琉璃珠是台湾排湾族的“三宝”之一,是排湾族重要的物质文化。在排湾族的礼俗中,琉璃珠并非只是为了装饰,而是一种代表特殊身份、地位及权势的象征。琉璃殊映射了排湾族人的精神生活和部落历史,琉璃珠与排湾族人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8.
经纬 《山东陶瓷》2009,(3):13-13
为了进一步弘扬陶瓷琉璃文化,推动山东省陶瓷琉璃艺术与设计创新工作,促进陶瓷琉璃行业的加快发展,山东省轻工业办公室、山东陶瓷工业协会、山东省陶瓷公司将在2009年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期间举办“华光”杯山东省陶瓷琉璃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第三届山东陶瓷艺术新人新作大赛活动。现将活动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陶瓷壁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南 《佛山陶瓷》2003,13(9):38-39
中国有丰富的陶瓷化遗产,对世界明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人们更多的是从实用器物和陶塑类陶瓷制品来了解的,而对应用于建筑装饰中的陶瓷材料却知道较少。本即通过画像砖壁画、琉璃壁画及砖刻壁画的兴起与发展,从内容、形式、特征和风格几方面分别概述我国古代陶瓷壁画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0.
建筑琉璃作为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标志性元素,是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代建筑保护不可或缺的重要屏障。本文以北京故宫清代建筑琉璃为研究对象,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及拉曼光谱仪,研究了建筑琉璃胎釉中间层的元素组成、显微结构及物相组成。研究表明:釉烧过程中,建筑琉璃胎料中的 Si、Al和K元素向釉料扩散、熔解和渗透,釉料中 Pb元素向胎料扩散、熔解和渗透;釉烧后,胎釉之间形成由微晶层与熔蚀层构成的胎釉中间层,微晶层中的板条状晶体可能为铅长石。  相似文献   

11.
鸟纹是明代青花瓷装饰题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明代各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具有丰富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从审美特征来看,明代青花瓷鸟纹具有装饰之美、神韵之美、自然之美三大特征;从文化内涵来看,明代青花瓷鸟纹具有吉祥寓意、文人旨趣、时代思潮等内涵。  相似文献   

12.
晋中之行,祆神楼早已读过不少资料也算是名副其实,意外的震撼非介休后土庙莫属。我万万没有想到竟有一组这样宏大神奇的建筑,其建筑装饰和琉璃工艺足以写进艺术史,建筑的精巧构思也在古建筑之中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3.
《陶瓷研究》2014,(5):42-43
分别生于1983年与1977年 常居法国洛里昂市 通过陶瓷艺术入门及工业设计课程,和在CERFAV(欧洲琉璃艺术培训研究中心,以下简称CERFAV)以及诸如LALIQUE琉璃工作室里一系列的经历,将奥菜利和索克领入了琉璃的世界。  相似文献   

14.
《陶瓷研究》2014,(5):48-49
生于1986年 常居法国贝舍勒市 现有“欧洲玻璃制品伴侣”称号的博丹曾学习精品艺术,毕业于CERFAV琉璃装饰系。她作品的主心骨为风景。博丹尝试凸显城乡风景差异,她将这个自然与人文之间的中间地带视为真正的自由空间,在那里,她思如泉涌。她的作品揭露并质疑自然造化和人文建筑,琉璃与摄影,图像与声音,明亮与晦涩之间的冲撞。  相似文献   

15.
《玻璃艺术》2011,(6):57-60
2011年12月2日,琉璃弦音-当代玻璃艺术展在四川美术学院开幕。这次展览作为四川美术学院第一个琉璃艺术展受到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设计艺术学院院长郝大鹏为支持学科发展亲自为展览写序,著名策展人王林为展览策展。  相似文献   

16.
《陶瓷科学与艺术》2010,44(3):78-79
近年来,博山区不断增加陶琉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先后完成了琉璃园、陶瓷琉璃艺术博物馆、陶琉大观园国际商贸城等陶琉设施,特别是博山艺术博物馆、博山琉璃博物馆扩建、博山陶瓷琉璃艺术研究院等一批陶琉建设项目的相继竣工,有力地促进了博山区陶琉文化艺术的发展,推动了陶琉产业迈向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7.
《陶瓷工程》2010,(3):78-79
近年来,博山区不断增加陶琉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先后完成了琉璃园、陶瓷琉璃艺术博物馆、陶琉大观园国际商贸城等陶琉设施,特别是博山艺术博物馆、博山琉璃博物馆扩建、博山陶瓷琉璃艺术研究院等一批陶琉建设项目的相继竣工,有力地促进了博山区陶琉文化艺术的发展,推动了陶琉产业迈向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8.
《陶瓷研究》2014,(5):52-53
分别生于1978年和1979年 常居法国雷泽市 索菲和纪尧姆皆毕业于CERFAV琉璃装饰系,他们是生活中的好伴侣也是艺术中的好搭档。他们说要达到目标难以单枪匹马。纪尧姆于2002年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索菲于2年后加入这个工作室。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北京、江苏、辽宁、湖北、安徽等13个省市398个古代建筑琉璃构件胎体的化学组成进行测试,将测试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胎式组成分析,得到我国不同地区琉璃构件胎体化学组成特征及分类结果,并对胎体原料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我国南方琉璃构件胎体元素组成大多高硅低铝,使用高硅质粘土或瓷石原料;北方胎体大多高铝低硅,使用高铝质粘土原料,这种胎体特点与我国南北方古代陶瓷胎体的元素组成特征相一致。此外,本文还对我国南北方琉璃构件胎体原料、工艺与性能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20.
陶瓷装饰经过数千年来历代陶瓷艺人的创造、发展和演变,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和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装饰艺术。各种装饰的形成,组织结构的变化和熟练的装饰技巧等,总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存在的。他们对自然万物的感受和理解,用洗炼、概括和夸张的形象反映到陶瓷的装饰中去。因此,一定的地区、不同的时代,瓷器或其它装饰手法反映出的纹饰,都是具有时代与地区特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