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空气和水蒸气为气化剂,在循环流化床煤气化热态试验台上进行了神华、龙口和大同煤的气化试验,研究了蒸汽煤比和煤种对气化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蒸汽加入量的增加,床温和煤气热值下降,碳转化率基本保持不变,冷煤气效率基本保持不变或略有下降;龙口煤在加煤速率为10.08kg/h时取得了最高的冷煤气效率值53.96%,而神华煤在加煤速率为6.4kg/h时取得了最高的冷煤气效率值43.98%;煤的活性越高,可以取得的煤气化效率越高,煤气化炉的处理能力也越大。  相似文献   

2.
以空气和水蒸气为气化剂,在循环流化床煤气化热态试验台上进行了神华煤的气化试验,研究了空气煤比对气化过程的影响。在试验研究范围内,神华煤最高的冷煤气效率为45.64%,碳转化率为83.84%。随着空气煤比的增加,提升管温度上升,煤气产率增加;碳转化率先迅速上升,但继续增加空气煤比则碳转化率变化较小;煤气中CO浓度先增高而后有所下降,CO2浓度的变化规律与此刚好相反,CH4和H2的浓度呈减少趋势。存在最佳的空气煤比,使得煤气热值、冷煤气效率和煤气有效成分含量出现最大值。  相似文献   

3.
循环流化床部分煤气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空气和水蒸气为气化剂,在小型循环流化床上对3种不同煤种进行了部分煤气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气化过程产生的焦油很少,随着空煤比的增加,煤气中氢、一氧化碳、甲烷的含量呈减少趋势;汽煤比的增加能加大煤气中氢、一氧化碳的含量;气化温度是影响煤气成分的主要因素,床层高度和煤种对煤气成分也有影响,钙、钠、钾等碱土金属化合物对煤气化具有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Aspen Plus软件对GSP干粉煤气化系统进行建模模拟,并运用理论对其进行热力学分析;并用灵敏度分析工具探讨了氧煤比和蒸汽煤比两个操作参数对气化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GSP干粉煤气化的冷煤气效率为79.39%,效率为84.04%;氧煤比对有效合成气组分(CO、H2和CH4)的摩尔分数、冷煤气效率和?效率影响均较大,而蒸汽煤比对其影响却很小。  相似文献   

5.
为回收华亭原安口煤矿残留煤资源,采用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对残留煤进行二次开采和发电利用,通过空气连续法、空气蒸汽连续法、空气蒸汽两阶段、富氧和纯氧蒸汽连续法等不同注气工艺对残留煤进行了地下气化试验,研究了残留煤在不同气化工艺时的产气和发电特性.结果表明:添加蒸汽和氧气均可提高煤气中有效组分含量和煤气热值;采用连续法和两阶段气化工艺,能够获得热值4.07 ~ 10.69 MJ/Nm3的煤气,可作为2×500 kW燃气发电机组的燃料气.通过气化指标对比分析和现场发电对比试验,确定了低富氧蒸汽连续法(O2体积分数32%)为匹配该燃气发电机组的合理气化工艺.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煤气指标时间加权的计算方法,对华亭煤地下导控气化现场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气化剂中氧浓度的上升,煤气热值呈上升趋势,富氧蒸汽法气化工艺中气化剂中较佳的氧浓度范围为30%~40%;最大热值10.72MJ/Nm3出现在空气蒸汽两阶段法的第二阶段,但空气蒸汽两阶段法的产气波动性较大,同时水煤气产率较低,生产规模较小,无法连续生产高热值煤气,用于商业化生产需要多炉同时运行。随着氧浓度的升高,各工艺的产气稳定性逐渐增强,从低温工艺向高温工艺切换的调控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7.
煤气化技术是煤基合成甲醇生产工艺中的关键技术之一。shell气化技术优点是操作温度高,冷煤气效率和炭转化率较高;GE气化技术优点是设备结构简单,工作压力高,运行经验丰富,投资成本相对较低。相对于各种制约条件下,上述两种气化工艺均有不同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煤的气化,顾名思义,就是把煤转变成可燃气体的过程.它与煤的焦化.液化一样,是把煤炭转变成洁净燃料的一种深加工方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自一八三九年德国第一台煤气发生炉投入使用后,气化的方法及工艺得到了不断的改进与完善。最早的发生炉是以块煤为原料,用空气作气化剂,人工加料、出灰的移动床型煤气发生炉。随后逐步发展成为机械加料、出灰的移动床型煤气发生炉。气化剂也由单一的空气改进为用空气、水蒸汽的混和物,以及富氧空气、纯氧等。煤气的热值(每标准立方米煤气的发热量)也随之相应地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循环流化床工业气化炉高钠煤配煤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印尼煤具有良好的气化反应活性,但煤灰分中的Na_2O质量分数较高,容易导致系统产生黏结、积灰和腐蚀等问题。利用Na_2O-SiO_2-Al_2O_3三元体系相图分析了印尼煤灰的相图特征,选择了掺配煤种并优化了配煤比例,进而在设计给煤量为350 t/d的循环流化床工业气化炉上,以印尼煤质量分数为75%的配煤为原料进行了168 h气化试验,考察了装置的运行特性和配煤的气化特性,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气化灰渣的微观形貌和晶相组成。配煤气化试验过程中,炉膛底部温度和密相区压差稳定、无大幅波动,飞灰和底渣无明显变形或熔融现象发生,实现了高钠煤配煤气化的连续稳定运行。冷煤气效率为70.75%,碳转化率为89.49%,煤气热值为5.30 MJ/Nm~3。飞灰和底渣中钠长石的衍射峰均较弱,表明钠长石的生成量较少,可有效抑制低温共熔反应的发生。工业气化炉试验验证与三元相图理论分析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张进春  侯锦秀 《煤炭学报》2011,36(7):1189-1194
基于ChemCAD仿真软件,采用Gibbs最小自由能方法作为气化反应模型,建立了Shell粉煤加压气流床气化仿真模型。针对氧煤比、蒸汽煤比和气化压力3个主要工艺参数,安排了3因子3水平的全析因仿真实验,分析了各工艺参数对气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煤比是影响产气率和粗煤气有效成分的重要因素,同时对消耗指标的亦有显著影响。产气率等效益指标随氧煤比的增加而增加,而消耗指标则随氧煤比的增加而减少;蒸汽煤比可以提高产气率,但主要影响H 2的含量,各消耗指标会随着蒸汽煤比的增加而减少;压力对煤气化性能指标影响不显著。进而,采用综合平衡优化方法,对煤气化工艺参数进行了综合优化,以协调各指标间可能的冲突,寻找到一组使各指标尽可能最优工艺参数的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