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激光粉末床熔融(LPBF)技术成功制备了TiC颗粒增强Inconel 718复合材料,并研究了TiC含量对Inconel 718复合材料成形质量、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Inconel 718高温合金相比,0.5%TiC/Inconel 718和1%TiC/Inconel 718复合材料块体不同表面的粗糙度增加量均控制在5%以内,0.5%TiC/Inconel 718复合材料的内部孔隙数量增加了37.5%,1%TiC/Inconel 718复合材料的内部孔隙数量增加了7.25倍;添加TiC颗粒后,复合材料的致密度降低,1%TiC/Inconel 718复合材料的致密度由Inconel 718的99.70%降低到99.32%;Inconel 718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组织均呈外延生长特征,其中复合材料中的TiC颗粒均匀分布于Inconel718合金基体中;随着TiC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显微硬度逐渐增大,1%TiC/Inconel 718复合材料的平均显微硬度从Inconel 718高温合金的273 HV逐渐增大到302 HV。与Inconel 718合金相比,1%T...  相似文献   

2.
激光熔覆Ni基SiC合金涂层组织与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5kWCO2连续波激光器在16Mn钢基材表面对含20%(体积比)SiC陶瓷粉末的镍基自熔性合金粉末进行激光熔覆得到Ni基SiC合金涂层(NiSiC)。研究了合金涂层的组织形貌及相结构,并用单纯的镍基合金涂层(Ni60)进行了显微硬度及滑动磨损性能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NiSiC合金涂层由γ枝晶及其间的共晶组织组成,主要组成相为γ-Ni,γ-(Ni,Fe)固溶体和(Cr,Fe)7C3,Cr23C6及(Cr,Si)3Ni3Si等化合物。添加SiC的镍基合金涂层NiSiC比单纯的镍基合金涂层Ni60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制备了MC碳化物增强Inconel625复合材料,研究了TiC添加量对复合材料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TiC的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由枝晶状γ基体与枝晶间呈弥散分布的增强体组成。随着TiC添加量的增大,复合材料中一次枝晶间距逐渐减小,而枝晶间碳化物含量和显微硬度逐渐增大,抗磨损性能比Inconel625合金提高80%以上。当TiC的质量分数为1%时,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比Inconel625合金分别提高了21.9%和27.5%,但延伸率减小。  相似文献   

4.
钛合金表面激光熔覆NiCrBSi(Ti)-TiC涂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TC4合金表面进行了激光熔覆NiCrBSi-TiC,Ti-TiC金属陶瓷复合涂层的试验,对涂层的组织和显微硬度进行了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NiCrBSi-TiC涂层的组织是在初晶γ-Ni和γ-Ni,Ni3B,M23(CB)6,CrB多元共晶的基底上均匀地分布着TiC颗粒,在激光熔覆过程中TiC颗粒只是边缘发生了溶解或熔化;在Ti-TiC涂层中,TiC颗粒全部溶解或熔化,冷却时以枝晶形式重新析出。NiCrBSi-TiC涂层的显微硬度(HV900~1100)明显高于Ti-TiC的涂层的显微硬度(HV500~700)。  相似文献   

5.
激光熔覆Ni基B4C合金涂层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5kW连续波CO2激光器对16Mn钢基材表面预置的含20 vol%B4CP的Ni基合金复合粉末进行激光熔覆得到Ni基B4C合金涂层(NiB4c),研究了NiB4c涂层的组织形貌与相组成,并用单纯的镍基合金涂层(Ni60)进行了显微硬度及滑动磨损性能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NiB4C涂层由涂层下部的胞状晶和涂层中上部的树状枝晶及其间的共晶组织所组成,其组成相为γ-Ni,γ-(Ni,Fe)固溶体和(Cr,Fe)7C3,CrB,Ni3B,Fe2B,Fe23(C,B)6等化合物,涂层中存在未熔的B4C颗粒。激光熔覆NiB4c涂层比Ni60涂层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并分析了NiB4C涂层的强化机理。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高温合金激光熔覆涂层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2Cr25Ni20耐热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制备镍基NiCrFeMo高温合金涂层。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能量色散光谱仪、显微硬度计等微观分析测试手段对该镍基高温合金涂层的微观组织形貌、物相种类、界面元素分布与偏析、各区域的硬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基材与熔覆层结合位置至熔覆层顶部,依次由多种晶粒形态生成;Nb与Mo元素在熔池金属液体对流作用下向基材发生扩散,其它元素基本无扩散;熔覆层存在物相有γ-Ni和Cr2Fe14C,熔覆层结合位置包含物相Fe2Ni3, γ-(Fe, Ni)和Ni0.9Nb0.1;基材显微硬度平均值为252HV0.3左右,熔覆层显微硬度平均值为285HV0.3左右;经常温拉伸试验,与2Cr25Ni20钢力学性能比较,2Cr25Ni20钢修复件抗拉强度升高,强度增大,断后伸长率明显下降,塑性降低。此研究为后续钢炉转轴修复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7.
利用激光熔覆在45钢基体上制备了NbC颗粒增强的Ni60合金复合涂层。结果表明,复合涂层的组织由γ-Ni奥氏体枝晶、枝晶间的共晶、M23C6、NbC、和少量的CrB相等组成。NbC颗粒是在激光熔覆过程中原位合成的,其形貌为不规则的块状或花瓣状。原位合成NbC颗粒增强的Ni60合金激光熔覆涂层的显微硬度可达HV0.2 1 000左右,相比于纯Ni60合金涂层,复合涂层的显微硬度提高了约38%。并且,通过激光熔覆(Nb+C)/Ni60混合粉末成功修复了2Cr13材质汽蚀的汽轮机叶片。  相似文献   

8.
激光熔覆TiCp/NiCrBSi复合涂层的组织与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应用激光表面改性方法 ,在 4 5 # 钢表面熔覆了TiCp/Ni Cr B Si C复合涂层 ,利用SEM ,TEM分析以及磨损试验 ,研究了复合涂层的组织特点和耐摩擦磨损性能及其影响规律 ,并探讨了添加稀土氧化物改善复合涂层的组织性能及稀土氧化物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 ,TiC颗粒在熔覆层中发生部分溶解和重新析出 ;熔覆层与基体形成交互扩散区 ,在该区中发现 (Fe ,Cr) 2 3 C6碳化物 ,同时还形成大量α和γ微晶 ,局部区域存在Ni Si B Re非晶相。在凝固应力作用下 ,TiC颗粒与粘结金属界面之间存在大量的孪晶和位错。稀土氧化物对复合涂层显微硬度提高幅度不大 ,但能明显地减小复合涂层的摩擦系数 ,显著提高涂层干摩擦磨损状态下的耐磨性。TiC含量为 4 5 %~ 5 0 %时 ,熔覆层具有最佳耐磨性  相似文献   

9.
Inconel 718高温合金被广泛用于制造航天发动机等的热端零部件,提高其疲劳性能对于零部件的长期稳定服役意义重大。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制度对激光选区熔化成形Inconel 718合金微观组织、相分布及疲劳性能的影响。采用电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仪分析了热处理试样的断口形貌、断口纵剖面应力分布及微观特征,详细阐述了热处理合金的低周疲劳断裂机理。结果表明:相较于成形态,热处理合金内部析出了δ相和γ″、γ′强化相,内部应力得以释放,疲劳性能显著提升。经过均匀化+固溶+双时效热处理后,Inconel 718合金的疲劳循环周次能够达到31990次。基于Orowan强化机制,晶粒内弥散分布的γ″、γ′强化相以及晶界上析出的δ相会阻碍位错滑移,从而延缓基体中微裂纹的扩展,增加疲劳过程中的循环周次。本次试验采用的热处理制度为激光选区熔化成形Inconel 718零部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激光熔覆Ni-Cr-B-Si-C合金涂层显微组织的透射电镜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激光熔覆Ni-Cr-B-Si-C合金涂层组织由块状CrB型硼碳化物,树枝状Cr7C3型碳化物,胞枝状γ-Ni固溶体以及共晶产物组成。依局部成份条件,形成γ-Ni M23C6共晶和γ-Ni 镍硼化物共晶。熔覆过程的非平衡性质导致γ-Ni/Ni3B稳定凝固和γ-Ni/Ni2B亚稳定凝固并存。受快速凝固引起的热应力所致在Cr7C3和M23C6中发生高密度孪生。此外,涂层中存在非晶相,由非晶相包围的γ-Ni固溶体形成调制结构。  相似文献   

11.
TiN_p/镍基合金复合耐磨涂层的激光熔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45钢表面用激光束熔覆了TiN_p/镍基合金复合耐磨涂层,对涂层的组织和滑动磨损性能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不同激光工艺参数下涂层稀释度的变化情况。熔覆层由TiN颗粒、γ-Ni初晶以及γ-Ni+(Fe,Cr)_23(CB)_6共晶构成。初晶γ-Ni中观察到高密度的位错,共晶化合物(Fe,Cr)_23(CB)_6中出现了大量的层错亚结构,这些特征均使得涂层中的基体相得到了强化。在激光熔覆过程中硬质相TiN颗粒边缘发生了部分溶解,冷却过程中重新凝固的TiN以细小枝晶状独立形核析出。复合涂层中由于TiN颗粒的存在使得涂层硬度显著提高,在摩擦系数不明显变大的前提下耐磨性提高了3倍。  相似文献   

12.
孙荣禄  刘勇  杨德庄 《中国激光》2003,30(7):659-662
在Ti-6Al-4V合金表面激光熔覆NiCrBSi-TiC复合涂层,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了熔覆层的微观组织,测试了熔覆层在大气和真空(P=10~(-5)Pa)环境中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熔覆层的组织是在γ-Ni树枝晶和γ-Ni+M_(23)(CB)_6共晶的基体上弥散地分布着未熔TiC颗粒和液析TiC。未熔TiC颗粒与基体γ-Ni之间具有外延生长的结合界面,液析TiC与基体γ-Ni结合界面干净、光滑。熔覆层在大气环境中的摩擦系数在0.3~0.4之间,磨损率比Ti-6Al-4V合金降低约一个数量级,在真空环境中的摩擦系数在0.4~0.5之间,磨损率比Ti-6Al-4V合金降低约一倍。  相似文献   

13.
刘秀波  王华明 《中国激光》2005,32(7):011-1016
研究了添加不同含量稀土氧化物La2O3对TiAl合金预涂NiCr-Cr3C2混合粉末激光熔覆复合材料涂层组织、耐磨性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分析了La2O3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激光熔覆涂层的组织主要由大量较规则初生块状Cr2C3,细小粒状或树枝状TiC以及γ/Cr2C3共晶组成;随着La2O3的加入,初生相明显细化、球化,共晶组织数量增多,适当的(质量分数4%)La2O3的添加能提高涂层的硬度、韧性和耐磨性,并改善其抗氧化性能。这主要是由于稀土元素对显微组织的细化和涂层的净化作用,显微组织的细化提高了涂层的强度、韧性和硬度,而涂层的净化可以降低其夹杂物的含量,进而提高氧化膜的致密性和附着性,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其耐磨性和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14.
激光熔覆原位合成TiC-Cr7C3-Ti-Ni金属复合材料涂层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张维平  刘中华 《中国激光》2008,35(7):1091-1094
利用激光熔覆工艺在Ti-6Al-4V合金表面制备出原位自生TiC-Cr7C3-Ti-Ni金属复合陶瓷涂层,以改善材料表面的综合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量分散仪(EDS)、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EPMA)等手段对复合涂层微观组织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涂层主要由-βTi,-γNi固溶体及分布于晶间的Ti/TiC或Ti/Cr7C3共晶组成;晶内为贫Ni,C的-βTi固溶体组织,晶间为富Ti,C的Ti/TiC和Ti/Cr7C3共晶组织;随着复合涂层成分的变化,激光熔覆原位合成物的量发生相应的变化,涂层熔区内晶体生长形态从网络状晶向树枝晶、等轴晶过渡;复合涂层显微硬度值较基体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工艺参数对TiAl合金激光熔覆复合涂层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预涂NiCr-Cr3C2复合粉末对-γTiAl合金(简称TiAl合金)进行激光熔覆处理,制得了以Cr7C3,TiC硬质耐磨相为增强相,以-γNiCrAl镍基固溶体为基体的复合涂层;较系统地研究了光束扫描速度对TiAl合金激光熔覆复合材料涂层组织与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激光束扫描速度的提高,涂层显微组织有细化的趋势,显微硬度有所提高,而涂层厚度则有所降低.在中等扫描速度下(2.00mm/s)获得的涂层具有最好的滑动磨损耐磨性.  相似文献   

16.
Inconel 625激光合金化层组织、性能与耐磨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预制涂层激光合金化法 ,在镍基高温合金Inconel 6 2 5表面预置WC -TiC粉末涂料 ,在增碳、锆条件下可获得成形好、无裂纹、与基材形成冶金结合的合金化层。合金化层组织特点是在γ -Ni枝晶内和枝晶间均匀分布大量从液态析出的复合碳化物。电子探针微区分析表明 ,在γ -Ni枝晶内析出富Ti、Nb、Zr、W、Mo的颗粒状复合碳化物 ,颗粒尺寸 1~ 2 μm ,颗粒数达 10 4个 /mm2 量级 ;在γ -Ni枝晶间析出富W、Mo、Cr的形态复杂的条、块状复合碳化物。合金化层显微硬度约为HV0 .2 4 0 0 ,比Inconel 6 2 5合金硬度HV0 .2 2 5 0提高了 6 0 %。环块磨损试验发现 ,上试样为GCr15标准环时 ,激光合金化层耐磨性是Inconel6 2 5合金的 4 .1倍 ,摩擦系数降低 16 % ,耐磨性与钢表层氮化处理试样相当。上试样为渗碳淬火钢环时 ,激光合金化层耐磨性是钢氮化处理试块的 5 .7倍。研究表明 ,镍基高温合金Inconel 6 2 5表面激光合金化制备原位自生复合碳化物颗粒为增强相的激光合金化层具有很好的工艺重现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进TC4 钛合金的耐磨性能,开发具有热应力缓和功能的梯度涂层,在对梯度涂层优化设计的基础上,采用激光熔覆的方法在TC4 钛合金的表面上制备耐磨钛基功能梯度(Ti-FGM)复合涂层,观察了微观组织,测量了Ti-FGM 涂层和基材在大气环境室温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和显微硬度。结果表明:原位自生的增强相TiC 颗粒均匀分布在梯度功能耐磨熔覆层中,微观组织沿熔覆方向呈现粗大树枝晶到颗粒状晶体的变化。复合涂层硬度呈现梯度上升趋势且涂层顶部表现出较优异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