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对妇产科医务人员采用巴林特小组模式干预,探讨其对护士心理危机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妇产科35名医务人员安排参与6次巴林特小组干预活动,比较干预前后医务人员幸福感量表(GWB)、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应对方式问卷(CSQ)评分。结果:①干预后,医务人员对生活满足和兴趣(t=-2.091,P0.05)、对健康的担心(t=-3.147,P 0.05)、忧郁或愉快的心境(t=-3.453,P0.05)、对情感和行为控制(t=-3.41,P 0.05)、松弛与紧张(t=-2.176,P 0.05)及GWB总评分(t=-3.342,P0.05)明显高于干预前;②干预后,医务人员SAS(t=3.156,P0.05)与SDS(t=2.725,P0.05)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③干预后,医务人员偏执(t=2.888,P0.05)、躯体化(t=2.534,P0.05)、敌对(t=7.019,P0.05)、人际敏感(t=3.503,P0.05)、恐惧(t=2.595,P0.05)、焦虑(t=5.679,P0.05)和抑郁(t=4.976,P0.05)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④干预后,医务人员合理化(t=-13.953,P0.05)、求助(t=-12.732,P0.05)、解决问题(t=-5.485,P0.05)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幻想(t=10.918,P0.05)、退避(t=12.567,P0.05)与自责(t=10.392,P0.05)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结论:巴林特小组模式干预可减轻妇产科医务人员心理危机,提高其主观幸福感,改善工作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精神科护士的健康水平及幸福感的影响。方法将90名精神科护士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心理干预组(试验组45名)和非干预组(对照组45名),进行随机双盲对照试验,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评分为观察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显著偏低,GWB评分显著偏高(t=4.83,5.36,8.01;P0.01)。与干预前相比,试验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显著降低,GWB评分升高(t=3.68,3.81,5.05;P0.05);对照组干预后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DS评分显著升高(t=2.66,P0.05),GWB评分显著降低(t=2.38,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改善精神科护士的健康水平,缓解其负性情绪,并提升其幸福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陕西省某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幸福感,抑郁、焦虑情绪进行调查并探讨心理干预在其中的作用。方法研究组59人和对照组80人,均接受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查,对研究组进行2个月的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GWB,SDS,SAS变化,并将研究组干预后3个量表分数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在进行心理干预前,研究组GWB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t=6.71,P<0.05),SAS分数高于对照组(t=12.83,P<0.05),SDS分数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t=0.51,P>0.05);②研究组经2个月心理干预后,GWB分数显著提高(t=8.37,P<0.05),SAS分数降低(t=9.43,P<0.05);③研究组经2个月心理干预后,幸福感水平、焦虑和抑郁情绪均与其他专业大学生无显著性差异(t=0.03,0.02,0.28;P均>0.05)。结论体育专业大学生幸福感较低,并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不明显。经过心理干预后,体育专业大学生幸福感提高,焦虑情绪有所缓解,并达到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相当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精神科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探讨心理干预的作用.方法 30名精神科医护人员作为研究组和34名一般人群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焦虑、抑郁情绪和幸福感进行评估,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对研究组进行5周的心理干预,比较其情绪和幸福感在干预前后的差异,并与一般群体相比较.结果 ①研究组焦虑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t=3.21,P<0.05);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得分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78,P<0.05);抑郁自评量表(SDS)分数没有显著性差异(t=0.96,P>0.05);②研究组在心理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分数均有所改变,其中,SAS分数显著性降低(t=3.52,P<0.05);GWB分数提高且有统计学意义(t=4.28,P<0.05);③研究组经心理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焦虑和抑郁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幸福感仍较低且有统计学意义(t=4.81,P<0.05).结论 精神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人群差,心理干预可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ABC合理情绪疗法对食管癌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及不良心理状态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某院120例食管癌患者的家属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ABC合理情绪疗法。比较两组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Mishel制定的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量表(SDS)]、主观幸福感[幸福感量表(MUNSH)]及生活质量[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IEF)]。结果:干预后,观察组MUIS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4.24,-3.60,-3.05,-5.05,-8.12;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5.33,-4.45;P0.05);干预后,观察组正性因子、MUNSH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3.16,5.45;P0.05),负性因子明显低于对照组(t=-4.73,P0.05);干预后,观察组WHOQOL-BRIEF各维度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3.71,4.90,4.93,3.37,7.60;P0.05)。结论:与常规干预相比,ABC合理情绪疗法可降低食管癌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缓解不良情绪,增加主观幸福感,提升患者家属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阅读疗法对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对120例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两组均使用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仅对研究组给予阅读治疗。在干预前、后采用自尊量表(SES)、缺陷感量表(FIS)、总体幸福感量表(GWB)、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ES、FIS、GWB、SAS及SDS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干预后研究组SES、FIS、GWB评分明显增高,而SAS及SDS评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t=8.68,8.81,2.81,3.98,4.34;P<0.01)。结论阅读疗法有助于消除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提高自尊水平及幸福度,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是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发育迟滞(MR)儿童母亲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将入组50例患儿母亲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5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心理干预前后对两组母亲进行测评和对照研究,并将干预前两组母亲SDS、SAS评分分别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 1两组母亲干预前SDS、SAS评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具有显著性差异(t=2.82,2.99,3.31,3.71;P0.01);2干预后干预组SDS、SA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t=2.81,2.79;P0.01);3干预后干预组GQOLI-74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以躯体和社会功能差异显著(t=2.67,2.32;P0.05),心理功能差异非常显著(t=2.89;P0.01)。结论 MR儿童母亲存在严重的焦虑抑郁情绪,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MR儿童母亲的焦虑抑郁情绪,并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意象对话疗法对不孕症妇女心理健康及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某院收治的不孕妇女1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可分为对照组(n=85)和观察组(n=85),对照组行认知行为干预疗法,观察组行意象对话疗法。比较两组心理健康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主观幸福感及生育生活质量[生育生活质量问卷(FertiQoL)]。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8.824,-8.487;P0.001);干预后,观察组正性因子和总幸福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负性因子明显低于对照组(t=10.473,11.571,-5.524;P0.001);观察组FertiQoL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5.659,6.009,7.592,5.812,6.215,3.960;P0.001)。结论:与认知行为干预疗法相比,意象对话法可改善不孕症妇女的心理状况,增加其主观幸福感,提高生育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正念减压对宫颈癌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90例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为期8周的正念减压疗法;分别于干预前后行压力知觉量表中文版(CPS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AS)、Piper修订疲乏量表(PFS-R)、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等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后,对照组CPSS、SAS、SD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PSS、SAS、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t=8.808,8.459,9.361;P0.01);两组干预后CPSS、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40,-8.662,-7.217;P0.01)。干预后,对照组PFS-R、PSQI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FS-R、PSQI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t=9.436,9.971;P0.01),且显著低于对照组(t=-7.565,-8.808;P0.01)。结论:正念减压能够改善宫颈癌患者心理弹性,对减轻患者癌因性疲乏、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某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认知情绪调节策略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SAS、SDS、GSES、CQQ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t_(对照组)=10.792,13.511,13.176,13.935;P0.05),且观察组SAS、SDS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t=2.621,4.683;P0.05)。干预前,两组GSES、CQQ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GSES、CQQC评分均明显提高(t=-13.244,-15.524,-25.508,-20.155;P0.05),且观察组于对照组相比GSES、CQQC评分更高(t=5.224,2.684,P0.05)。结论: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可有效减轻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增强患者自我效能感,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督导在青年创伤性骨折患者康复训练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6例青年创伤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3)。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督导干预。比较两组康复训练依从度,护理前、后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干预后生存质量量表(QOL)评分。结果:观察组康复训练依从度为90.57%,对照组康复训练依从度为7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P0.05);干预后,观察组积极应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5.22,P0.001),观察组消极应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7.88,P0.001);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10.28,-6.72;P0.001);干预后,观察组QOL在社会、环境、心理和生理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13.76,11.43,9.23,9.37;P0.001)。结论:对青年创伤性骨折患者进行心理督导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康复训练依从度,改善患者应对方式以及负性情绪,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焦点解决短程心理治疗(solution focused brief therapy,SFBF)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4月-2016年6月收治老年AMI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SFBF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幸福度量表(MUNSH)评分、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分以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5.263,5.268;P0.001),观察组MUNSH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8.535,P0.001);干预后,观察组SPBS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4.990,P0.001);干预后,观察组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如心理健康、社会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t=3.792,3.629;P0.001)。结论:SFBF可有效改善老年AMI患者负性情绪,提升幸福感,减轻自我感受负担,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心理小组式辅导对大学生考试焦虑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大学心理咨询室咨询存在考试焦虑大学生110名,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名,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小组式辅导,两组均实施为期9周的心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考试焦虑量表(TAS)、焦虑自评量表(SAS)、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简式睡眠信念和态度量表(DBAS-16)、知觉压力量表(CPSS)、医学应对问卷(MCMQ)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TAS量表、SAS量表、STAI量表、TDBAS-16量表、CPSS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4.411,6.862,11.083,5.605,5.870;P0.05)。观察组干预后MCMQ中面对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7.306,P0.05),而回避、屈服量表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t=3.597,2.444;P0.05)。结论:心理小组式辅导通过改善大学生对考试应对方式,有效调节考试前焦虑状态,且在一定程度改善睡眠质量及日常压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心理小组式辅导对大学生考试焦虑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大学心理咨询室咨询存在考试焦虑大学生110名,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名,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小组式辅导,两组均实施为期9周的心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考试焦虑量表(TAS)、焦虑自评量表(SAS)、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简式睡眠信念和态度量表(DBAS-16)、知觉压力量表(CPSS)、医学应对问卷(MCMQ)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TAS量表、SAS量表、STAI量表、TDBAS—16量表、CPSS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4.411,6.862,11.083,5.605,5.870;P<0.05).观察组干预后MCMQ中面对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7.306,P<0.05),而回避、屈服量表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t=3.597,2.444;P<0.05).结论:心理小组式辅导通过改善大学生对考试应对方式,有效调节考试前焦虑状态,且在一定程度改善睡眠质量及日常压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聚焦解决模式(SFA)心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某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行SFA心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量表(SDS)]、疾病不确定感[Mishel制定的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术后恢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Barthel指数]及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干预后,对照组SAS和SDS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t=5.386,3.215;P0.05);干预后,对照组MUI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明显高于观察组(t=6.520,7.635,5.823,3.822,11.358;P0.05);干预后,观察组GCS和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12.934,12.777;P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7.765,11.210,8.083,5.150,9.201,10.016,9.909,6.643;P0.05)。结论:针对颅内动脉瘤患者给予SFA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减轻对疾病的不确定感,加速患者术后恢复,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音乐放松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某院收治的CHB住院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上进行音乐放松疗法干预,两组均连续干预1个月.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eport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eport depression scale,SDS)、应对方式问卷(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CSQ)及慢性肝病问.卷(Chronic liver Disease Questionnaire,CLDQ)分别对两组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6.014,-5.627;P<0.01).干预后,观察组积极应对方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 = 3.724,2.804,2.138,P<0.05),消极应对方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2.466,-2.890,-3.199;P<0.05).干预后,观察组CLDQ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 = 5.688,4.579,7.856,4.593,4.817;P<0.05).结论:音乐放松疗法可显著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增强积极应对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工娱疗法对白血病患者心理弹性、身心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白血病患者126例,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72)和对照组(n=54).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工娱疗法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中文版(MDASI-C)、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患者的心理弹性、身心症状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韧性、自强、乐观维度评分和心理弹性总分均高于对照组(t=4.975,3.487,4.051,6.583;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上消化道症状群、心理症状群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3.203,2.675,2.607;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躯体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3.414,2.902,2.03,4.460,3.477;P<0.05).结论:工娱疗法能有效提高白血病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在明显改善患者身心症状的同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联合图文回馈教育对早期食管癌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88例,随机将样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正念减压联合图文回馈教育。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Herth希望量表(HHi)、医学应对问卷(MCMQ)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希望水平与应对方式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希望水平评分、应对方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03,0.326,-0.126,0.141,-0.134,0.149,-0.644,0.184;P0.05);干预后,对照组与观察组希望水平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改善(t=-6.198,-9.523,-10.250,-10.727,-7.984,-9.942;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和应对方式评分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t=9.964,8.008,10.994,9.538,8.061;P0.05);其中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4.380,-3.428;P0.05),观察组希望水平评分中"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采取积极的行动"、"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3个分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6.846,6.762,6.771;P0.05),观察组应对方式评分中"回避"、"屈服"分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8.479,-7.366,7.482;P0.05)。结论:正念减压联合图文回馈教育能够显著改善早期食管癌患者术后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希望水平,促进患者以积极面对的方式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综合干预对肺癌放化疗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放化疗的肺癌患者110例,根据干预措施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康复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焦虑(SAS)和抑郁(SDS)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151,t=8.819;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精神状态、社会功能、一般健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127,6.008,7.874,4.708;P0.05)。结论:对肺癌放化疗患者在心理、疼痛、并发症、日常生活等方面进行综合康复干预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咨询对老年冠心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患者焦虑抑郁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老年CHD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62)和对照组(n=62)。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护理以及心理疏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安排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咨询。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评分,状态与特质孤独量表(Status-trait Loneliness Scale,STLS)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分别为(49.01±5.16)分和(50.11±5.5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5.629,P=0.000;t=-5.548,P=0.000);干预后,观察组SCSQ量表积极应对评分为(22.72±3.67)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57,P=0.722),观察组SCSQ量表消极应对评分为(12.24±2.7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638,P=0.009);干预后,观察组STLS量表总评分为(60.18±10.12)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29,P=0.128)。结论: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咨询可明显减轻老年CHD患者焦虑与抑郁水平,减少消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