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尿液蛋白质检测是肾脏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情况下,健康成人尿中排出蛋白质总量为(0·8±0·024)g/24 h,可含少量来自肾小球的血浆蛋白,如白蛋白、免疫球蛋白、β2-微球蛋白和肾小管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常规方法检测为阴性,在某些生理情况下可出现暂时性升高。当肾脏出现肾小球、肾小管疾病时,尿蛋白常呈现异常增高。1尿蛋白检测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检测方法尿蛋白定性的方法较多,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主要有磺基水杨酸法、加热醋酸法和干化学试纸带法。目前常用的尿蛋白定量检测方法主要有双缩脲比色法、比浊法和染料结合法三大类。24 h尿蛋白定量是目前实验室最常用的蛋白定量方法,本方法不受尿比重的影响,但留取尿液量是否准确影响蛋白量计算结果。24 h尿蛋白大于3·5 g是肾病综合征诊断的主要标准之一。2尿微量蛋白检测尿微量蛋白是尿中某些蛋白质的排泄呈亚临床升高,常规定性或定量方法难以检测的一种病理现象。当尿中出现微量蛋白,可能反映肾脏结构与功能的轻度或早期受损。临床上尿微量蛋白检测对糖尿病和高血压引起的早期肾功能改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常用测定方法包括速率散射比浊、放射免疫、免疫电泳、固相荧光免疫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尿液蛋白质检测的结果分析.方法 尿蛋白的检测可用于初步判断肾脏的功能、协助诊断其他系统多种疾病、进行疾病的动态观察及疗效评判等.目前常用于尿蛋白的定性试验有:加热乙酸法和干化学法.结果 本法是最为经典也最为准确的方法.敏感度为150 mg/L.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快速,已普遍应用于临床,适用于健康普查,尤其是肾脏疾病的筛检,也可用于床边检验.  相似文献   

3.
中成药中不法添加化学药检测思路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夏顺宁  许江  李丹 《中国药事》2005,19(10):639-640
药品检验按常规指药品检验所按照指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检验,然而质量标准的制定有时是不够完善的,例如在我国现行的质量标准中,化学药的质量标准一般包括定性、定量、有关物质检查等检测项目,而中药由于成分复杂,无法对杂质进行有效控制,其质量标准往往只有定性和有效成分或指标性成分的定量检测.有些不法分子钻法律的空子,利用患者认为中药毒副作用小的特点,在中成药中不法掺加化学药,牟取暴利,而患者在不知情中受到了伤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探讨尿蛋白检测在肾损害性疾病早期诊治中的意义。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收治的肾损害性疾病患者60例(观察组)与同期健康人员60例为研究对象。对两组研究对象均实行检测尿m Al B、β2-M、24 h尿总蛋白与及时尿m Al B/尿Cr,采用化学方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尿蛋白定性。结果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研究对象各项尿检测均高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在观察组患者中肾炎、肾病综合征在进入ESRD的时候尚未出现异常,而在还没有进入ESRD的时候,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就已经显示尿蛋白检查结果异常,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观察组患者m Al B、β2-M、及时尿m Al B/尿Cr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对肾损害性疾病早期诊断的过程中m Al B、β2-M、及时尿m Al B/尿Cr相较于尿蛋白定性更具敏感性,在早期诊断肾脏损害性疾病监测的过程中,可以将这这几项指标作为患者治疗效果与治疗后恢复状况的比较指标,而针对有可能引起慢性肾脏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的应当注意严密监测,以免漏诊。  相似文献   

5.
宋国威 《河北医药》2007,29(11):1209-1210
糖尿病是一种需要终身控制的慢性疾病,继发性肾脏损害是其常见并发症.但在肾脏病变的早期阶段,通常临床症状并不明显,血清尿素和肌酐在正常范围内,尿蛋白定性阴性,所以不易被发现.而一旦发生临床糖尿病肾病,则缺乏有效方法制止其发展.  相似文献   

6.
尿微量蛋白检测辅助诊断早期肾损伤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尿微量蛋白是指用常规定性或定量方法难以检出的一些蛋白质,主要包括白蛋白(MA或ALB)、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G(IgG).机体蛋白质非正常经尿排泄是原发肾脏病及其他相关疾病引发肾脏病变最重要的病理生理紊乱之一,尿微量蛋白的检测为临床上监测肾脏及某些其他器官功能状态,提供了可靠指标,在临床上受到广泛重视[1].本文综述近年尿微量蛋白检测在临床各科应用的进展,为临床检测早期肾损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尿微量蛋白是指用常规定性和定量的方法难检查出来的一些蛋白质 ,其生理特性合成部位生理功能各有不同。正常生理条件下 ,中分子以上的蛋白质绝大部分不能通过肾小球底膜 ,因此正常人这些蛋白质含量为毫微克或微克水平 ,但当肾小球底膜受不同程度损伤所导致的一些肾脏疾病时 ,这些微蛋的成份可以升高。我们用ELISA法检测尿液和微量蛋白可检测微克水平 ,其方法简便 ,结果稳定可靠 ,该检测对各种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1 1 1 正常对照组 留取 37名门诊体检健康成人常规测定尿蛋白阴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阿霉素肾病组(模型组)和阿霉素肾病辛伐他汀治疗组(治疗组),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6.5 mg/kg建立肾病大鼠模型.治疗组每日给予辛伐他汀(3 mg/kg)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每日灌等量生理盐水,分别灌胃11周,于注射阿霉素后第12周末结束实验.考马斯亮蓝法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生化学指标,光镜和电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统计肾小球硬化指数.结果:模型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脂、血肌酐水平及肾小球硬化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辛伐他汀明显降低阿霉素肾病大鼠24 h尿蛋白、血肌酐水平及肾小球硬化指数(P<0.01).治疗组和模型组血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辛伐他汀可以不依赖于其降血脂的效应,对阿霉素肾病大鼠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定量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Objective 探讨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定量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申请做乙肝两对半的血清样本204例,进行定量TRFIA法和定性的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各项阳性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乙肝定量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明显,可以检出低水平复制的标本,避免漏检,可以解决隐源性肝炎HBV标志物的诊断难题;量化的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指标对临床诊治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透射比浊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并与尿蛋白试带条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糖尿病组病史越长,尿MA阳性率越高(P<0.05或P<0.01).尿液分析定性试带条无法准确、及时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可采用透射比浊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论 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患者早期肾脏损害和预后观察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我院于2013年10月引进迪瑞FUS-2000全自动尿液分析工作站,此仪器结合尿液12项有形成分和16项理化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在以往干化学11项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尿微量白蛋白的半定量分析。尿11项试纸可进行尿蛋白定性检测,且灵敏度高,12项试纸增加的尿微量白蛋白m ALB的检测是否有临床意义,对疾病筛查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如何,我们进行了相关的评估。方法选取2013年10至12月在我院作尿常规检测的标本3050份,采用FUS-2000全自动尿液分析站干化学筛查法对尿蛋白和尿m ALB进行定性检测,同时对阳性标本和部分阴性标本在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用宁波瑞源微量白蛋白检测试剂盒(免疫浊度法)作尿m ALB的定量检测,以验证尿m ALB用干化学法筛查效果和检测价值。结果 3050份尿液标本干化学筛查尿蛋白和尿m ALB均为阴性的有1708份;干化学法尿蛋白阴性但尿m ALB为0.15 g/L的有579份,用瑞源微量白蛋白检测试剂进行定量检测(尿m ALB:0~30 mg/L为正常参考区间,>0~30 mg/L为阳性),其中阳性标本有465份;尿蛋白微量、0.3 g/L、1.0 g/L、3.0 g/L且m ALB全部>0.15 g/L的有763份,其中阳性标本699份。经卡方检验,P<0.01,干化学法与定量检测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定量法,迪瑞干化学法对m ALB检测敏感度为99.2%(1164/1173),特异度为33.8%(91/269)。结论迪瑞12项干化学试纸检测尿m ALB有一定的筛查价值且明显比只作尿蛋白检测的灵敏度高,但不能完全依赖干化学法对m ALB进行筛查,因为存在漏检和特异性不强的缺点,会影响临床医师对疾病的及时判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传统手工法在尿液分析中的优缺点,以提高对手工镜检法的重视程度.方法 对1 000份尿液同时用尿干化学分析仪和传统手工方法进行检测,将尿蛋白、红细胞和白细胞的结果作比较,并分析差异原因.结果 2种方法尿蛋白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7.4%;红细胞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5.2%;白细胞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5.3%.结论 切不可忽视手工镜检,尿干化学分析仪的检测结果只能作为一般尿液的初步筛查依据.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骨膜蛋白(POSTN)、多配体蛋白聚糖-4(SDC4)水平及 24 h 尿蛋白定量与紫癜性肾炎 (HSPN)患儿肾脏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住院的 58例经肾活检确诊为HSPN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肾脏病理分级分为≤Ⅱa级15例、Ⅱb级19例、Ⅲa级15例、≥Ⅲb 级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POSTN、SDC4水平,采用终点法测定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各检测指 标水平在不同肾脏病理分级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各指标之间及各指标与肾脏病理分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 肾脏病理分级患儿的血清POSTN、SDC4水平及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各指标水平均随肾脏 病理分级升高而递增(P<0.05)。58例HSPN患儿血清POSTN、SDC4水平与24 h尿蛋白定量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 0.616、0.651,均P<0.05),血清POSTN与SDC4水平呈正相关(r=0.512,P<0.05);血清POSTN、SDC4水平和24 h尿蛋 白定量与肾脏病理分级均呈正相关(rs分别为0.705、0.589、0.661,均P<0.05)。结论 测定血清POSTN、SDC4水平 和24 h尿蛋白定量有助于评估HSPN患儿肾脏损伤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文应用电化学法快速定量检测血β-羟丁酸的新技术,验证其在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的准确性.方法对临床已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103例,分别采用电化学法定量检测与酮体粉定性检测酮体进行对比试验.结果在1 03例血标本中电化学法定量检测阳性(定量结果大于0.6mmol/L)的有24例,手工酮体粉法阳性为13例.两种方法经x2检验,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电化学法检测β-羟丁酸是目前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较好的方法,快速、准确,且可定量监测酸中毒的严重程度,可取代原手工酮体粉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实验用糖尿病肾病大鼠氧化应激指标及血管通透性因子VPF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Ⅰ、糖尿病肾病模型组Ⅱ、白藜芦醇治疗组Ⅲ.Ⅱ组与Ⅲ组动物制备糖尿病肾病模型成功.Ⅲ组进行白藜芦醇灌胃干预,100mg/kg·d,其他两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4w、8w、12w,常规检测尿蛋白含量,并检测血糖、血肌酐和尿素氮.在4w、8w、12w取肾脏标本制病理切片,用PAS法制片观察糖原沉积,用免疫组化法标记VPF表达.在12w末用化学比色对照法检测氧化应激指标MDA,T-SOD,GSH-PX的表达情况情况.结果:Ⅱ组大鼠血糖、血肌酐、尿素氮和尿蛋白明显升高(P<0.05).Ⅱ组肾脏病理组织VPF表达阳性度高于Ⅰ组,Ⅲ组低于Ⅱ组表达;Ⅱ组大鼠血糖、血肌酐、尿素氮和尿蛋白明显升高;Ⅱ组肾脏病理组织VPF表达阳性度高于Ⅰ组,而Ⅲ组又低于Ⅱ组表达;氧化应激各项指标通过对照比较,Ⅲ组与Ⅱ组比较MDH降低,T-SOD、GSH-px均升高.结论:白藜芦醇有效降低了糖尿病肾病大鼠血糖、肌酐、尿蛋白等生化指标,并有有效改善了MDH、T-SOD、GSH-px等氧化应激指标,降低了血管通透性因子VPF的表达,起到了肾脏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论定量检测和定性检测乙型肝炎病毒五项血清学标志物的结果,为临床检验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对从2011年8月至2013年7月到我院住院或门诊就诊乙型肝炎100例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五项血清学标志物得定量与定性检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乙型肝炎五项指标中HBs Ag、HBs Ab、HBe Ag、Hbc Ab的定量检测优于定性检测,但在例数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HBe Ab的定量和定性检测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CLIA定量分析灵敏性和特异性更高,可以很好的弥补乙型肝炎定性检验的不足,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三级系统指纹定量法评价丹参五波长HPLC指纹图谱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建立丹参五波长HPLC指纹图谱,用三级系统指纹定量法鉴定丹参整体质量.方法 采用RP-HPLC法,以丹酚酸B(SAB)为参照物,于254、265、280、290、326nm下检测,分别确定了45、48、39、36、21个共有指纹峰,建立了丹参五波长HPLC指纹图谱.分别以权重法、均值法和投影参数法整合五波长下各样品的定性定量全信息,基于综合信息用三级系统指纹定量法鉴定10个产地丹参的质量等级.结果 8批药材质量基本合格,2批药材质量明显不合格.结论 基于多波长整合图谱的三级系统指纹定量法能够对中药系统的化学指纹进行整体定性、定量分析,是评价中药质量的便捷有效方法,可作为丹参质量控制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正常情况下,肾小球基底膜只能透过分子量〈70000物质,故原尿中只有极少量的白蛋白(白蛋白的分子量约69000)经过肾小管大部分被重吸收。微量白蛋白用一般的尿蛋白定性试验检测不到,长期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都伴有肾脏、心脏的改变,笔者采用透射比浊法,对患有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蛋白试带条进行对比,结果能提供早期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肾脏损害和预后观察的重要指标,在临床的诊治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中药复方化学指纹成分归属度和工艺药效物质收率的完全定性定量分析的指纹定量法。方法指纹定量法遵循中,药复方化学指纹有机加和模型原理,首先进行指纹归属的定性分析,然后进行指纹归属定量分析,两者有机综合可解决中药复方化学指纹归属的定量问题和测定中药复方药效物质收率。使用相似性比Sb、拟合定性相似度Ssyn和双定性相似度及其均值判定单味药化学成分数量和分布比例;采用宏观定量相似度R和双定量相似度及其均值评判指纹归属度和工艺收率。结果该方法应用于知柏地黄丸的研究,评价出熟地黄对知柏地黄丸化学成分贡献最大,为君药,臣药是山茱萸、知母、泽泻和牡丹皮。用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及其均值,评价了10批市售知柏地黄丸的药效物质收率。结论指纹定量法能够客观、准确地定量描述单味药对复方制剂化学指纹的贡献大小和定量评价中药复方药效物质的工艺收率,是中药复方制剂化学指纹归属定量控制以及工艺优化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20.
UPLC-MS/MS检测降血脂类保健食品中违法添加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专属、灵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用于快速定性定量检测降血脂类保健食品中3种违法添加化学成分.方法:供试品经甲醇提取后,采用UPLC-MS/MS,以BEH-C18为分析柱,流动相采用含20mmol/L乙酸铵的水溶液和甲醇进行等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电离、子离子扫描(Daughter Scan)及多重反应监测(MRM)模式对保健食品中违法添加的烟酸、辛伐他汀、洛伐他汀3种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定性定量检测.结果:所建立方法可在1 min内快速定性定量检测保健食品中3种违法添加化学药物,且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5.4%~98.8%,方法检出限为0.5~12.5 μg/g.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专属性强,适用于降血脂类保健食品中违法添加化学药物的快速定性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