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目前医学领域对帕金森病患者抑郁与认知功能障碍以及病程、脑功能、局部脑血流量和临床症状等因素相关性研究的新进展,为帕金森患者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选取在医院治疗的60例帕金森病(PD)患者。对60例帕金森患者使用目前医学临床研究通用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试,得出帕金森患者的抑郁状态,以及使用简易智能状态评分系统(MMSE)评价这60例帕金森患者的认知功能,对这60例帕金森患者使用检查BEAM和133Xe吸入法测定患者的脑血流量,将这60例帕金森患者作为观察组,此外,选取60例正常人设为对照组。结果 60例帕金森患者中,经过检查后诊断后伴抑郁帕金森患者34例,占总数的56.7%,患者在医学的临床症状主要是以运动迟缓以及患者本身的肌强直为主;经过检查后无抑郁患者为26例,占总数的43.3%,这类患者的医学临床表现主要以震颤为主。在60例帕金森患者中,经过检查后诊断为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为25例,占总数的41.7%;在60例帕金森患者中同时伴有抑郁和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为21例,占总数的35%。此外,经过数据分析可知HAMD值与MMSE值以及帕金森患者的大脑平均血流量呈负相关的关系,与帕金森患者本身的病程呈正相关,与帕金森患者的性别年龄无相关性。结论帕金森患者抑郁与认知功能障碍与患者的本身的病程以及脑血流量脑功能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与患者年龄、性别及其他因素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并发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的帕金森病的临床病症。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接受治疗的并发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的帕金森患者100例,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与并发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的关系,比较患者抑郁、睡眠障碍、焦虑同时并发的症状治疗6周后疗效、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治疗6周后的UPDRS-Ⅲ、改良H-Y分级、HAMA、HAMD、PQSI、ESS的得分。结果:女性帕金森患者相比于男性帕金森患者患有抑郁、焦虑、睡眠障碍占比更多,治疗后,患者的抑郁焦虑睡眠障碍问题均有一定程度的缓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帕金森患者相比于男性帕金森患者更容易患有抑郁、焦虑、睡眠障碍问题,盐酸帕罗西汀和右佐匹克隆治疗帕金森并发焦虑抑郁睡眠障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伴发抑郁的临床特点及其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 (1)按照AD的入组和排除标准,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天坛医院的171例AD患者。(2)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抑郁状况,HAMD≥7分为AD伴发抑郁(AD-D)组,HAMD<7分为AD不伴发抑郁(AD-ND)组。(3)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起病年龄、受教育水平及病程等。(4)比较AD-D组与AD-ND组抑郁总体情况及7个因子(焦虑/躯体化,体重,认知障碍,日夜变化,迟缓,睡眠障碍,绝望感)情况。(6)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 CA)量表评价AD患者的认知功能,比较AD-D组与AD-ND组总体认知功能及各认知领域的情况。采用精神心理学量表评价精神行为症状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1) 171例AD患者中96例(56.1%)存在抑郁,75例(43.9%)患者没有抑郁。(2) AD-D组与AD-ND组相比,起病年龄更小(P<0.05),病程更长(P<0.05),AD-D组和AD-ND组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等均无明显差异。(3) AD-D组和AD-ND组HAMD量表中具有显著差异的因子包括焦虑/躯体化(P<0.01)、认知障碍(P<0.01)、迟缓(P<0.01)、睡眠障碍(P<0.01)、绝望感(P<0.01)。(4)与AD-ND组相比,AD-D组Mo CA量表总分明显降低(P<0.01),其中视空间与执行功能(P<0.01)、命名(P<0.01)、注意(P<0.05)、定向(P<0.01)评分明显降低。与AD-ND组相比,AD-D组NPI明显降低(P<0.01),ADL明显降低(P<0.01)。结论 AD-D的发生率高;AD-D患者起病年龄更轻,病程更长,抑郁症状更重,抑郁与总体认知障碍及多认知领域障碍、部分精神行为症状有关,日常生活能力受损。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卒中后抑郁状态(PSD)发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19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跟踪随访,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HAMD-24)对患者进行评分,对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病变部位、病程、卒中类型、神经功能缺损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SD总发生率为28.3%,其中轻度抑郁占58.9%,中度抑郁占30.4%,重度抑郁占10.7%,表明大部分患者为轻、中度抑郁。影响最大的相关因素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其次是文化程度及性别。结论性别、教育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病程是引起PSD的相关危险因素,文化程度及性别是可能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药实践》2018,(1):27-29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浆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水平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0月门诊及住院的PD患者82例,对其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SQI),根据PSQI评分总分>5分和≤5分分为睡眠障碍组和无睡眠障碍组,同时对PD患者进行帕金森氏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评分及H-Y分级评分并测定血浆氨基酸神经递质水平,分析Glu和GABA与PSQI评分的关系。结果:入选的82例PD患者中,存在睡眠障碍者43例,占52.44%;两组患者之间的性别、年龄、病程、H-Y分级及UPDRSⅢ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障碍组Glu与GABA水平要显著低于无睡眠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患者的PSQI与Glu(r=-0.348,P<0.05)和GABA(r=-0.428,P<0.05)呈负相关。结论:Glu和GABA水平的降低与PD患者的睡眠障碍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控释片联合治疗帕金森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4例帕金森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给予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控释片治疗3个月,根据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Epworth嗜睡量表(ESS)、汉密尔顿抑郁评价量表(HAMD),对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PDSS评分明显升高,ESS和HAMD评分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帕金森合并睡眠障碍患者,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控释片联合治疗明显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发生情况。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门诊及住院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例,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测量研究对象的心理状况,同时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文化程度等相关资料。结果 60例患者中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分别为50.00%(30/60)和26.67%(16/60),无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占41.67%(25/60)。其中焦虑情绪的占31.67%(19/60),抑郁情绪的占8.33%(5/60),焦虑、抑郁情绪的占18.33%(11/60)。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焦虑、抑郁自评分分别为(54.76±17.61)、(48.93±16.39)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男性患者抑郁自评分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大于3年的患者抑郁自评分高于病程小于3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小于1年的患者焦虑自评分高于病程大于1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岁的患者焦虑自评分高于年龄大于25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不同文化程度及婚姻状况的焦虑抑郁自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庆地区类风湿关节患者在病程中常常伴抑郁、焦虑情绪,男性患者易产生抑郁情绪,疾病早期患者易产生焦虑情绪,随着病程的进展患者多产生抑郁情绪。因此,在患者治疗期间应注意对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处理及治疗。  相似文献   

8.
邓强  李映会  覃瑜 《中国药房》2013,(4):347-349
目的:评估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PD患者随机均分为左旋多巴组与左旋多巴+普拉克索组。2组患者采用左旋多巴或左旋多巴+普拉克索治疗,疗程均为12周;在第4、8、12周末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进行评分;在第12周末采用TESS量表进行药品不良反应评价。结果:2组患者第4、8、12周末UPDRS评分及HAMD评分与同组基线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左旋多巴+普拉克索组UPDRSⅠ、Ⅱ、Ⅲ总评分及HAMD评分优于左旋多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可有效改善PD患者临床症状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应用帕罗西汀药物治疗帕金森病伴发抑郁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帕金森病伴发抑郁患者共86例为观察对象,给予帕罗西汀每天早晨服用20-40mg。观察记录患者8周后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对比住院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帕金森统一评分量表(UPDRS)、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的评分。结果86例患者总有效76例,有效率88.37%,痊愈20例占23.26%,显效38例占44.19%,有效18例占20.93%,无效10例占11.63%,发生不良反应36例占44.86%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HAMD、SDS、UPDRS量表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MMSE量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治疗帕金森病伴发抑郁患者疗效好,没有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COPD伴发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78例COPD合并抑郁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7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COPD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15 mL稀释后静脉滴注,2次/d,疗程均为15 d。采用HAMD24抑郁量表评定患者抑郁障碍,采用MoCA量表评定患者整体认知功能水平,采用COPD评估测试问卷评定患者生活质量。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及抑郁障碍、认知功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最终共73例患者完成了本研究,其中治疗组34例,对照组39例。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HAMD评分、MoCA评分及CAT问卷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占预计值%、FEV1/FVC%)及MoCA评分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P<0.05),HAMD评分及CAT问卷评分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Spearman相关性检验发现,HAMD评分与FEV1占预计值%、FEV1/FVC%呈明显负相关(r=-0.686、-0.732,P<0.01),与CAT问卷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794,P<0.01);MoCA评分与FEV1占预计值%、FEV1/FVC%呈明显正相关(r=0.707、0.682,P<0.01),与CAT问卷评分呈明显负相关(r=-0.663,P<0.01)。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COPD伴发抑郁障碍患者的抑郁状况及认知功能,并能改善其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普拉克索辅助行为疗法治疗早发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对患者抑郁程度和非运动症状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0例帕金森伴抑郁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所有患者入组后均给予普拉克索,观察组患者在普拉可索治疗基础上给予行为治疗。均连续治疗12周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Zung抑郁自评量表和统一帕金森评分量表(UPDRS)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程度和非运动症状的改善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HAMD评分、Zung评分、UPDRS II评分以及UPDRS III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HAMD评分、Zung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第8~12周末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Zung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8周后2组患者UPDRSII评分和UPDRS III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第12周末观察组UPDRS II评分以及UPDRS III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为治疗辅助普拉克索治疗早发帕金森伴抑郁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抑郁情况,对非运动症状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早发帕金森伴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患者伴发抑郁症状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糖尿病与抑郁情绪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160例糖尿病患者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伴发抑郁症状情况.结果 (1)40.0%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其中轻度抑郁占26.9%,中度占10.6%,重度占2.5%.(2)在糖尿病患者中,抑郁情绪与女性、空腹血糖(FPG)高、餐后2h血糖(2hPG)高、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病程长、伴发并发症多及应用胰岛素密切相关.结论 抑郁症状在糖尿病患者中出现较高,与糖尿病病情控制不良密切相关,应重视糖尿病伴发的抑郁情绪处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抑郁患者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关系。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本院心内科行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78例,术后3个月随访,发放汉密尔顿24项抑郁量表(HAMD)问卷调查,将HAMD评分>8分以上的纳入抑郁组,HAMD评分≤8分的纳入对照组,统计2组一般资料,并检测患者血清Hcy和hs-CRP水平,分析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78例患者中,26例患者行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出现抑郁,抑郁发生率为33%。2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已婚、吸烟、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经济收入、合并2种以上疾病、负性生活事件、心律失常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患者血清Hcy和hs-CRP水平分别为(31±10)μmol/L、(10.5±1.7)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5)μmol/L、(2.1±1.0)mg/L;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负性生活事件、心律失常、Hcy>15μmol/L、hs-CRP>10 mg/L为术后抑郁的危险因素(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cy和hs-CRP水平可影响HAMD评分(P<0.05)。结论血清Hcy和hs-CRP水平升高是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血清Hcy和hs-CRP水平的高低可作为判断患者抑郁程度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抑郁心境对恶性肿瘤患者二氢嘧啶脱氢酶(DPD)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ELISA方法 检测23例恶性肿瘤患者、16例心境正常的健康体检者血清DPD水平.23例肿瘤患者按HAMD评分分为2组,实验组1为恶性肿瘤心境障碍组(HAMD评分>8)、实验组2为恶性肿瘤心境正常组(HAMD评分≤8).比较个体DPD酶表达水平与抑郁心境程度(HAMD得分)、性别、年龄之间的关系.结果 肿瘤患者中DPD的水平跟患者的抑郁心境程度呈高度正相关,与年龄与性别不相关.结论 肿瘤患者抑郁心境可能影响体内DPD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文拉法辛缓释剂对抑郁伴发焦虑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例抑郁症伴发焦虑障碍患者以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6周,平均剂量为(154±46)mg/d.在治疗前及第1、2、4、6周末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并监测血压,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文拉法辛缓释剂对抑郁伴发焦虑障碍效果良好,HAMD评分自第1周起均有显著改善,且一直持续至治疗第6周末.HAMA评分自第1周起也有显著改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文拉法辛缓释剂抗抑郁及抗焦虑作用尚可,可用于抑郁症伴发焦虑障碍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抑郁心境对恶性肿瘤患者二氢嘧啶脱氢酶(DPD)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23例恶性肿瘤患者、16例心境正常的健康体检者血清DPD水平。23例肿瘤患者按HAMD评分分为2组,实验组1为恶性肿瘤心境障碍组(HAMD评分>8)、实验组2为恶性肿瘤心境正常组(HAMD评分≤8)。比较个体DPD酶表达水平与抑郁心境程度(HAMD得分)、性别、年龄之间的关系。结果肿瘤患者中DPD的水平跟患者的抑郁心境程度呈高度正相关,与年龄与性别不相关。结论肿瘤患者抑郁心境可能影响体内DPD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治疗帕金森合并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8月~2016年6月的帕金森合并抑郁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帕罗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UPDRS、HAMD和HAMA评分情况;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以及安全性评价情况.结果:两组在治疗前、后6周的UPDRS、HAMD和HAMA评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评分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焦虑情况、抑郁情况、帕金森病情况、满意度及安全性评价均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帕罗西汀治疗帕金森合并抑郁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抑郁和焦虑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其发病相关因素。方法对28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残疾指数评分。对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SD总发生率40.3%,其中轻度抑郁25.7%,中度11.3%,重度3.2%;PSD临床表现主要为情绪低落、焦虑、绝望、睡眠障碍等;PSD发生与性别、卒中类型无关,而与神经功能缺损和残障程度、病程、病变部位等因素有关。结论PSD发生率较高,及时对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行抑郁筛查,可望早期发现PSD。  相似文献   

19.
《抗感染药学》2016,(1):192-194
目的:评价平颤解郁汤对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伴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0月间收治的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伴抑郁障碍患者54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根据《帕金森病治疗指南》规定,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左旋多巴片和盐酸舍曲林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平颤解郁汤治疗,治疗9月为一疗程;在治疗前以及治疗3,6和9月(每隔3月)后分别采用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抑郁量表(HAMD)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项目进行评分,比较患者疾病程度评分值。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UPDRS评分值小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值与对照组HAMD评分值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L评分值对照组优于观察组。结论:平颤解郁汤与左旋多巴片和盐酸舍曲林片联用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伴抑郁障碍患者的疗效优于左旋多巴片和盐酸舍曲林片联用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68例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根据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左旋多巴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普拉克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汗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73.53%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研究组获得的91.18%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在HAMD评分方面,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而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研究组降低的更为显著(P<0.05)。而TESS评分方面,研究组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采用左旋多巴与普拉克索联合治疗能够对患者的抑郁状态起到改善作用,且具有安全可靠的疗效,发挥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