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目的 研究鼠白细胞介素 12 (IL 12 )基因表达 (mIL 12 )质粒对小鼠支气管哮喘 (简称哮喘 )模型气道炎症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卵白蛋白 (OVA)致敏建立小鼠哮喘模型。BALB/c小鼠 4 1只 ,分为 6组。即哮喘模型组 (A组 ) 8只 :OVA致敏 +OVA气雾攻击 ;模型对照组 (B组 ) 6只 :用生理盐水代替 1%OVA溶液雾化 ,余处理同A组 ;mIL 12质粒预防组 (C组 ) 8只 :实验第 1、3、5天各肌肉注射mIL 12质粒 10 0 μg ;mIL 12质粒治疗组 (D组 ) 8只 :实验第 14、16、18天各肌肉注射mIL 12质粒 10 0 μg ;空质粒预防组 (E组 ) 5只 :实验第 1、3、5天各肌肉注射空质粒 10 0 μg ;空质粒治疗组 (F组 ) 6只 :实验第 14、16、18天各肌肉注射空质粒 10 0 μg。测定所有小鼠支气管 肺泡灌洗液 (BALF)中的嗜酸粒细胞 (EOS)个数和IL 4、IL 5、γ干扰素 (IFN γ)水平。结果B组小鼠EOS个数和IL 4、IL 5、IFN γ浓度分别为 (0 0 1± 0 0 3)× 10 8/L、(2 4± 4 ) pg/ml、(33± 6 ) pg/ml、(72 5± 5 9) pg/ml,C组为 (0 0 6± 0 0 4 )× 10 8/L、(43± 13) pg/ml、(6 3± 10 )pg/ml、(6 2 6± 6 0 ) pg/ml,D组为 (0 11± 0 12 )× 10 8/L、(38± 14 )pg/ml、(6 6± 14 ) pg/ml、(6 6 1± 4 0 ) pg/ml,与A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吸入变应原引起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过敏性气道炎症免疫耐受形成的机制。方法BALB/c小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50只)和空白对照组(10只),实验组小鼠先给予腹腔注射卵清白蛋白(OVA)1mg,每周1次,共3周。雾化吸入OVA每天1h(含OVA80μg),连续10d。依据吸入OVA时间分为A、B、C、D、E5组,每组10只。A组雾化吸入10d后处死。B、D组继续每天1次,每次1h,每周5次,分别吸入OVA4周及8周,然后每天1h,连续10d吸入OVA后处死。C组停止吸入OVA4周后再次吸入OVA,每天1h,连续10d后处死。E组每天1次,每次1h,每周5次,吸入OVA4周,停止雾化吸入OVA4周,然后每天1h,连续10d吸入OVA后处死。测定各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CD4+、CD8+、CD4+IL-10+分类及BALF中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IL-10的含量。测定血清中IL-4、IFN-γ、IL-10、OVA、IgE、IgG1、IgG2a水平,并对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学进行分析。结果空白对照组BALF中嗜酸粒细胞、B淋巴细胞、CD4+IL-10+细胞分别为0.010±0.000、2.1±1.9、4.9±1.5,A组分别为0.480±0.110、5.1±2.6、5.1±2.3,B组分别为0.120±0.020、8.9±3.6、10.4±3.6,C组分别为0.560±0.050、4.7±1.7、6.3±3.1,D组分别为0.070±0.030、10.1±2.9、12.7±4.5,E组分别为0.680±0.030、5.6±3.2、6.1±3.4,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6.46、31.89、167.89,P均<0.01)。B、D组BALF中CD4+IL-10+细胞数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5.8、6.4,P均<0.05);空白对照组BALF中IL-4、IL-10水平分别为(21±3)pg/ml、(44±12)pg/ml,A组分别为(128±23)pg/ml、(68±18)pg/ml,B组分别为(54±12)pg/ml、(127±27)pg/ml,C组分别为(133±21)pg/ml、(78±17)pg/ml,D组分别为(8±18)pg/ml、(135±34)pg/ml,E组分别为(143±26)pg/ml、(76±15)pg/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37.20、143.78,P均<0.01)。B、D两组BALF中IL-10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分别为7.8、9.6,P均<0.05)。结论持续吸入变应原可使小鼠气道炎症减轻,产生免疫耐受,调节T淋巴细胞产生的IL-10参与了耐受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早期小剂量多次接种减毒活菌卡介苗 (BCG)对支气管哮喘 (简称哮喘 )小鼠气道炎症及黏液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择出生 2 4h内C5 7BL/6幼鼠 2 5只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3组 ,生理盐水对照组 (A组 ,8只 ) ;鸡卵白蛋白 (OVA)致敏 /激发组 (B组 ,9只 ) ;BCG皮下接种组 (C组 ,8只 )。C组小鼠分别于第 0周、1周、2周、3周连续 4次皮下接种 2 5 μl的BCG(含 10 3 CFU/只 ) ,而A、B组小鼠皮下注射 2 5 μl的生理盐水进行对照 ;于第 4 2天和第 5 6天 ,A组以生理盐水致敏 ,B、C组以OVA致敏 ,而从第 6 6天开始雾化吸入生理盐水 (A组 )或 1%的OVA(B、C组 )进行激发 ,连续 3d ,于最后 1次激发后 4 8h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 ,计数白细胞总数及嗜酸粒细胞 (EOS)数 ;肺组织过碘酸 雪呋 (PAS)染色鉴定黏液形成 ,测定杯状细胞化生指数和上皮黏液储备指数 ,以及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肺组织黏液素基因MUC5ACmRNA的表达。结果 BALF中白细胞总数A组为 (15 0± 1 4 )× 10 4/ml ,B组为 (12 3 8± 14 5 )× 10 4/ml,C组为 (77 4±14 1)× 10 4/ml,B、C组分别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 0 1) ;但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EOS计数A组为 (0 0 90± 0 0 2 0 )×  相似文献   

4.
乳球菌分泌的白介素-12对哮喘小鼠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小鼠白介素-12基因(mIL-12)通过质粒载体pSEC导入乳酸乳球菌(NZ9000)中,观察mIL-12在细菌中的表达;通过鼻腔免疫来观察mIL-12对小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及辅助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mIL-12连接到pSEC载体上并将其转化到NZ9000中,用乳链菌肽(Nisin)诱导其表达IL-12蛋白质并做鉴定,将菌液离心浓缩后给小鼠滴鼻。BALB/c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A组);PBS组(B组);野生菌组(C组);rIL-12组(D组);工程菌组(E组)。除A组外,余各组每鼠在1、7、14 d腹腔注射卵白蛋白OVA(100μg/0.5ml),在20~26 d雾化吸入2%OVA,每天1次。B、C、E组在1、2、3、14、19、20、21 d分别给予10μl的PBS,不含质粒载体的野生乳酸菌(约5×108CFU),含IL-12的质粒载体的工程菌(约5×108CFU)。D组20、21、22天给3 ng/只重组白介素-12,第28天杀小鼠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嗜酸粒细胞(EOS)个数及白介素-4(IL-4)、干扰素(IFN-γ)水平,肺组织HE染色切片观察病变。结果mIL-12能够在NZ9000中高效表达并释放到细胞外。A-E组BALF中EOS的数量分别为(0.51±0.23)×104cell/ml(、21.32±5.71)×104cell/ml(、22.84±6.16)×104cell/ml(、2.15±0.63)×104cell/ml、(2.62±0.73)×104cell/ml;IL-4的含量分别为68.43±9.08 pg/ml、332.13±61.36 pg/ml、324.65±57.27 pg/ml、121.25±35.55 pg/ml、114.22±15.70 pg/ml;IFN-γ的含量分别为110.28±12.19pg/ml、56.25±12.08 pg/ml、70.36±8.27 pg/ml、166.11±57.12 pg/ml、171.75±60.90 pg/ml。B和C组的EOS数I、L-4与IFN-γ含量与A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D、E组与B、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工程菌组小鼠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气道上皮损害减轻。结论mIL-12在乳酸乳球菌中能高效表达;鼻腔应用mIL-12能减少全身应用的副作用,且经济实用并较好地调节Thl/Th2平衡,对小鼠哮喘气道炎症的保护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5.
γ干扰素质粒基因转染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气道内γ干扰素(IFNγ)基因转染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健康6周龄SPF级C57BL/6小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模型组(B组)、模型空质粒干预组(C组)、模型IFNγ质粒干预组(D组),每组10只。B组、C组及D组以0.1%卵白蛋白(OVA)0.1ml腹腔注射致敏,以1%的OVA50μl滴鼻激发建立哮喘模型;A组用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代替0.1%的OVA0.1ml和1%OVA50μl;C组和D组分别经鼻滴入空质粒pcDNA3.1()和Lipofentamine2000混合液50μl或重组IFNγ质粒和Lipofentamine2000混合液50μl。观察各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细胞成分、白细胞介素4(IL4)、IL5、IFNγ和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B组小鼠BALF中炎性细胞总数、嗜酸粒细胞(EOS)、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0.102±0.020)×109/L、(0.0193±0.0047)×109/L、(0.0107±0.0039)×109/L、(0.0255±0.0042)×109/L,A组分别为(0.082±0.012)×109/L、(0.0041±0.0009)×109/L、(0.0051±0.0016)×109/L、(0.0201±0.0019)×109/L,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小鼠BALF中炎性细胞总数、EOS、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0.086±0.016)×109/L、(0.0116±0.0031)×109/L、(0.0062±0.0018)×109/L、(0.0182±0.0041)×109/L,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小鼠BALF中IL4、IL5、IFNγ水平分别为[(39.2±5.1)pg/ml、(83.7±4.7)pg/ml、(15.7±2.7)pg/ml],A组小鼠分别为[(13.3±1.9)pg/ml、(12.1±2.3)pg/ml、(31.8±7.9)pg/ml],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小鼠BALF中IL4、IL5、IFNγ水平分别为[(16.4±3.2)pg/ml、(26.3±3.4)pg/ml、(65.4±10.4)pg/ml],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小鼠气道无明显炎症变化,B和C组小鼠小支气管、血管黏膜下和周围肺组织有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血管壁明显水肿;D组小鼠气道炎症明显减轻。结论气道内转染干扰素质粒能有效改善哮喘小鼠细胞因子IL4、IL5和IFNγ异常,同时对EOS、中性粒细胞数和淋巴细胞肺内募集、肺组织炎症改变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IL-10、IL-12的水平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IL -10、IL -12在肝炎后肝硬化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3 4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根据Child -Pugh分级法分为A、B、C级三组 ,应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IL -10、IL -12水平 ,1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  3 4例肝炎肝后硬化患者有2 0例HBVDNA(+ ) ,HBVDNA(+ )组患者IL -10水平明显高于HBVDNA(-)组 (4 3 2 9± 18 66pg/mL、2 1 42± 9 47pg/mL ,P <0 0 1) ,而IL -12水平则低于HBVDNA(-)组 (92 45 + 2 9 73pg/mL、2 0 7 3 4± 83 61pg/mL ,P <0 0 1) ;肝硬化患者A级者IL -10水平稍高于对照组 (4 5 2 6± 9 43pg/mL、3 7 42± 5 61pg/mL ,P <0 0 5 )但显著高于B级和C级 (2 0 89± 7 46pg/mL、9 13± 0 2 4pg/mL ,P <0 0 1) ,且C级又明显低于B级 (P <0 0 1) ;肝硬化A、B、C级患者IL -1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12 4 2 7± 5 0 14pg/mL、10 6 42± 49 0 6pg/mL、70 3 6± 2 0 62pg/mL ,2 15 64± 78 3 7pg/mL ,P <0 0 1) ,而以C级患者最低 (P <0 0 1)。结论 IL -10、IL -12可能在肝炎后肝硬化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早期及延迟应用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 (简称哮喘 )小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的防治作用。方法 40只小鼠分为 5组,每组 8只。鸡卵白蛋白(OVA)致敏 /激发组 (A组 ),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布地奈德 (BUD)早期治疗组 (C组 ),BUD延迟治疗组 (D组 ),OVA延迟对照组(E组)。小鼠于第 0、14天以OVA致敏,从第 1次致敏后第 24天开始雾化吸入 2.5%的OVA激发并持续 18d,建立气道重塑模型;分别在早期(抗原激发前 1d始)和延迟(第 1次抗原激发后第 18天始)雾化吸入BUD(0.5mg/ml),观察抗原激发及BUD应用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粒细胞(EOS)数、上清液白细胞介素 5(IL-5)和γ干扰素 (IFN-γ)水平的变化,同时对肺组织切片行苏木精 伊红(HE)、过碘酸雪夫(PAS)、Masson三色染色,测定支气管壁周围EOS计数、定量杯状细胞百分比及黏液分泌评分并测定气道平滑肌增生高度及胶原面积。结果 经过反复抗原激发,A组BALF中EOS数为(57.460±11 060)×104 /ml,B组为[ (0.050±0.020)×104 /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BALF中IL- 5水平及IFN -γ水平分别为(52.9±2.8)pg/ml、(39.5±3.2)pg/ml,B组分别为(16.8±1.5)pg/ml、(63.8±3.3)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A、B组支气管壁周围EOS数分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腺病毒载体介导小鼠γ干扰素(mIFNγ)在小鼠肺脏转基因表达,探讨其对卵白蛋白(OVA)诱导过敏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8只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即阴性对照组(A组)、过敏模型组Ⅰ、Ⅱ、Ⅲ组(B、D和F组)、转基因治疗组Ⅰ、Ⅱ、Ⅲ组(C、E和G组)。除A组外,B、C、D、E、F、G各组在第0天和第5天经腹腔给予OVA(每只15μg)致敏,第12~14天经气道吸入0.5%的OVA雾化液激发(20ml/次),建立过敏模型。第15天C、E、G组小鼠经鼻滴入50μl带有mIFNγ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AdCMVmIFNγ)悬液[每只5×109/空斑形成单位(PFU)],A、B、D、F组小鼠经鼻滴入50μl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第18天处死A、B、C组小鼠,第21天处死D和E组小鼠,第25天处死F和G组小鼠,获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分类计数,其上清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mIFNγ的浓度,右肺用4%多聚甲醛固定及苏木精伊红(HE)染色,左肺组织提取总RNA,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了解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4(IL4)、IL-5、IL-6、IL-10、IL1-2、IL13和IL18的表达。结果(1)经鼻给予AdCMVmIFN-γ后,BALF中可测得mIFNγ的高效表达,C组第3天为(729.0±104.7)pg/ml,E组第6天为(984.5±119.1)pg/ml,G组第10天为(310.6±59.7)pg/ml。(2)B、C、D、  相似文献   

9.
免疫治疗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树突细胞共刺激分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应用卵白蛋白(OVA)建立特异性免疫治疗小鼠模型,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树突细胞(DC)表面分子CD80、CD86表达的影响。方法120只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哮喘模型组(A组)40只:用0.1%OVA 10μg连续腹腔注射(共70μg)及1%OVA雾化吸入(共300 mg);免疫治疗模型组(B组)40只:用与A组同剂量的OVA致敏和激发,同时连续尾根部皮下注射OVA 1 mg;对照组(C组)40只:以磷酸盐缓冲液代替OVA,其余同A组。留取各组肺组织切片,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炎症反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OVA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E(sIgE)及脾脏T淋巴细胞中白细胞介素2(IL-2)和IL-4的分泌。分离各组小鼠脾脏DC,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CD80、CD86分子表达。分离正常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与上述各组DC共培养;用ELISA法检测T淋巴细胞IL-4、IL-5的分泌量;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检测其增殖反应。结果(1)B组小鼠肺组织中支气管及血管周围以大量淋巴细胞和嗜酸粒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轻于A组,但并未完全消失;A组血清sIgE吸光度(A)值为712±129,B组为124±59,C组为20±13,A、C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T淋巴细胞分泌IL-2、IL-4水平分别为(8±3)、(8.4±4.3)pg/m l,A组分别为(22±8)、(32.4±12.1)pg/m l,C组分别为(6±4)、(5.1±1.1)pg/m l,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B组DC表面CD86、CD80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23%、95.63%,A组分别为77.59%、96.98%,C组分别为77.37%、77.84%;(3)与B组DC共培养的正常小鼠T淋巴细胞体外经OVA刺激后,IL-4、IL-5水平分别为(10.8±2.3)、(18.8±3.8)pg/m l,A组分别为(17.3±4.7)、(35.7±7.9)pg/m l,C组分别为(5.7±2.7)、(11.0±2.2)pg/m l,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DC与正常小鼠T淋巴细胞共培养时,刺激指数(SI)为3.8±0.7,A组为11.5±3.2,C组为5.8±1.5,A、B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了OVA特异性免疫治疗小鼠模型;DC表面CD86分子表达的下调可能是OVA特异性免疫治疗诱导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含非甲基化的胞嘧啶-磷酸-鸟嘌呤(CpG)寡脱氧核苷酸(CpG-ODN)能否预防或减轻慢性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气道重塑的发生。方法 40只雌性清洁级 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0只。(1)慢性哮喘组(A 组):分别于第1、14天小鼠腹腔注射1 ml致敏液[卵蛋白(OVA,10 μg)+氢氧化铝凝胶(100 μg)];从第21天开始雾化吸入2.5%OVA 溶液,每次30 min,每周3次,连续8周。(2)CpG-ODN 干预组(B 组):在 OVA 致敏的同时给予浓度为60μg/ml 的 CpG-ODN 腹腔注射1 ml 共2次,以后每2周腹腔注射1次共4次。(3)GpC-ODN 对照组(C组):将 CpG 替换为鸟嘌呤-磷酸-胞嘧啶(GpC,剂量及用法同 CpG-ODN)作为对照。(4)生理盐水(NS)对照组(D 组):给予 NS 进行致敏(每次1 ml 腹腔注射)和激发(用 NS 雾化吸入)。在末次激发24 h 后所有小鼠取血测嗜酸粒细胞(EOS)数和血清 IgE;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做细胞分类计数,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3(IL-13)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浓度。取左肺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 Masson 三色染色,用抗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抗体和抗 TGF-β_1抗体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A 组外周血 EOS 计数为(89±10)×10~4/ml、血清 IgE 为(279±53)ng/ml,BALF 中 EOS 计数和分类分别为(6.30±1.30)×10~5/ml、0.181±0.030,A 组 IL-13浓度为(4 015±361)pg/ml、TGF-β_1浓度为(356±64)pg/ml,以上数值与 D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24.0、15.7、14.7、18.4、12.0和18.9,P 均<0.01);A 组 Masson 三色染色、α-SMA、TGF-β_1阳性染色面积百分比[分别为(29.7±4.2)%、(45±7)%、(34±4)%]与 D 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18.0、15.6和17.9,P 均<0.01)。应用 CpG-ODN 干预后(B组)的 Masson 三色染色、α-SMA、TGF-β_1阳性染色面积百分比[分别为(13.8±3.2)%、(25±3)%、(18±4)%]与 A 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9.5、8.9、9.8,P 均<0.05)。结论应用CpG-ODN 干预慢性哮喘模型,不仅能抑制 Th2细胞反应和 EOS 肺浸润,还能抑制气道重塑的发生和发展,它可能是通过抑制 TGF-β_1、IL-13等因子而抑制气道重塑的。  相似文献   

11.
支气管哮喘小鼠肺局部淋巴细胞的炎症记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气道中是否存在长期炎症记忆,肺局部淋巴细胞能否传递炎症记忆。方法97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哮喘组(A组,50只)、长期组(B组,20只)、长期对照组(C组,6只)、过继转移组(D组,12只,根据转移细胞数再分为D1、D2与D3亚组)、过继转移对照组(E组,6只)和naive小鼠组(F组,3只)。B组与D组中分别有亚组用牛血清白蛋白(BSA)代替卵蛋白(OVA)进行第二轮激发,称为BBSA亚组与DBSA亚组。各组评价病理学,检测肺泡嗜酸粒细胞性炎症强度、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细胞总数、细胞分类计数与白细胞介素5(IL5)水平,并比较B组与A组、D组与A组的炎症反应。A组小鼠末次激发后34d,经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得到的混合细胞(BAL细胞)与去除红细胞的脾细胞,分别进行体外培养、变应原刺激,检测细胞增殖与培养液中的IL5浓度。结果(1)A组小鼠主要表现血管炎、肺泡炎与细支气管炎,BALF中的细胞总数、嗜酸粒细胞数和IL5浓度分别在末次激发后8h、24h、240h达峰值[分别为(22±5)×104/ml、(143±009)×104/ml、(751±529)pg/ml]。B组小鼠在第二轮激发前肺中仍有零星的血管炎与肺泡炎;经第二轮激发后血管炎更严重,肺泡炎约为激发前的3倍(激发前、后的肺泡嗜酸粒细胞性炎症指数之比为2123/714),BALF中的细胞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抑制剂对变应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的影响,阐明VEGF与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以及气道重塑的关系。方法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模型组(B组)、VEGF受体抑制剂治疗组(C组),每组各10只。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对各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清中VEGF进行定量分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在小鼠肺组织内的表达水平。采用医学图像分析软件测定支气管管壁厚度(WAt/P i)、支气管平滑肌厚度(WAm/P i)、支气管平滑肌细胞计数(N/P i)及肺组织切片中的血管计数、血管壁平滑肌厚度、血管壁平滑肌细胞计数。结果BALF中细胞总数和嗜酸粒细胞比值B组分别为(142±63)×107/L、98.0±46.9,A组分别为(30±14)×107/L、0.7±1.1,C组分别为(41±17)×107/L、4.9±3.5,A组和C组BALF中细胞总数和嗜酸粒细胞比值分别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B组BALF中上清液和血清中VEGF水平分别为(55±26)pg/m l、(72±26)pg/m l,A组分别为(37±9)pg/m l、(49±18)pg/m l,C组分别为(34±3)pg/m l、(43±19)pg/m l,A组与B组、C组与B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组大部分支气管平滑肌、黏膜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和血管周围VEGF均呈阳性表达,而A组和C组几乎没有VEGF的表达。图像分析显示,B组WAt/P i、WAm/P i、N/P i分别为(17±5)μm2/μm、(6.3±2.2)μm2/μm、(0.050±0.020)个/μm,A组分别为(8±3)μm2/μm、(3.2±0.8)μm2/μm、(0.027±0.017)个/μm,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0.01、0.05)。B组和A组血管计数分别为(19±3)个、(10±5)个,A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抑制剂治疗后C组WAm/P i、血管计数分别为(4.5±1.3)μm2/μm、(11±3)个,C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VEGF在小鼠哮喘模型气道及肺内过度表达,并参与了哮喘的发病和气道重塑过程。VEGF受体抑制剂可明显改善哮喘小鼠的变应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3.
抗炎平喘药物对支气管哮喘小鼠骨髓CD+34造血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和白三烯受体修饰剂对支气管哮喘 (简称哮喘 )模型小鼠骨髓CD 3 4 造血细胞的影响 ,研究潜在的以骨髓为靶点的抗炎机制。方法 以 1%卵白蛋白 (OVA)致敏并激发BALB/c小鼠建立哮喘模型。在连续激发 2周期间分为 4组 ,每组 6只 ,分别给予生理盐水 (对照 ,A组 )、泼尼松 (B组 )、孟鲁斯特 (C组 )及泼尼松 孟鲁斯特 (D组 )灌胃 ,末次激发后 2 4h分别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外周血及骨髓 ,测定BALF、外周血中有核细胞的分类计数及骨髓中有核细胞总数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及骨髓中CD 3 4 造血细胞、CD 4、CD 8T淋巴细胞占有核细胞的比例 ;免疫组化结合原位杂交法检测骨髓内表达白细胞介素 5受体α链 (IL 5Rα)mRNA的CD 3 4 造血细胞 (CD 3 4 IL 5RαmRNA 细胞 )计数。结果 A组BALF中嗜酸粒细胞 (EOS)计数为 [( 18 3± 1 3)×10 5/L]、外周血中EOS为 [( 2 5± 0 4 )× 10 8/L]、CD 3 4 造血细胞为 [( 9 6± 5 1)× 10 7/L]、骨髓中CD 3 4造血细胞为 [( 7 7± 3 2 )× 10 7/根股骨 ];B组分别为 [( 4 6± 1 7)× 10 5/L]、[( 1 5± 0 3)× 10 8/L]、[( 3 9± 2 1)× 10 7/L]、[( 3 3± 1 8)× 10 7/根股骨 ];D组分别为 [( 3 7± 1 4 )× 10 5/L]、[( 1 7± 0 3)× 10 8/L]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卵白蛋白 (OVA)雾化致敏的小鼠受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感染后肺内炎症发展的特点及与T辅助细胞有关的细胞因子的反应。方法  40只小鼠随机分成 4组 ,每组 1 0只。对照组 :磷酸盐缓冲液 (PBS)雾化 1 0天 ,HEP 2细胞液滴鼻 ;RSV组 :PBS液雾化 ,RSV滴鼻 ;OVA组 :OVA致敏 ,HEP 2细胞液滴鼻 ;OVA +RSV组 :OVA致敏 ,RSV滴鼻。第 1 6天 ,每组各 6只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作细胞计数及分类 ,酶链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 4(IL 4)、γ干扰素 (IFN γ)的含量 ;余 4只取肺组织用于病理分析和提取总RNA ,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测IL 4、IL 5、IFN γ的mRNA表达量。结果  (1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细胞总数 :单纯RSV组为 (1 4 5±5 4)× 1 0 6 /ml、OVA +RSV组为 (1 6 8± 4 9)× 1 0 6 /ml,与对照组 [(7 7± 2 4)× 1 0 6 /m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淋巴细胞RSV组为 0 63± 0 0 5、OVA +RSV组为 0 77± 0 0 9,与OVA组 (0 36± 0 0 3)、对照组 (0 2 8± 0 0 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嗜酸细胞 :OVA +RSV组 (0 0 690± 0 0 1 0 0 )与其它三组 (0 0 0 30± 0 0 0 1 0、0 0 0 90± 0 0 0 50、0 0 1 0 0± 0 0 0 4 0 )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 (P均 <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