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张开济.1912年出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建筑系,曾任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北京市政府建筑顾问、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1990年被建设部授予“建筑设计大师”称号,2000年获中国首届“梁思成建筑奖”。他曾设计天安门观礼台、革命博物馆、历史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北京天文馆、三里河四部一会建筑群、中华全国总工会和济南南郊宾馆群等工程。  相似文献   

2.
李兴钢,国家体育场“鸟巢”中方总设计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1998年赴法国留学,15年的建筑设计生涯,曾荣获英国世界建筑提名奖、亚洲建筑推动奖、中国建筑艺术奖等20多项国际国内奖项。2003年1月,出任国家体育场鸟巢的中方总设计师。  相似文献   

3.
钟华 《中华建设》2006,(11):23-23
李兴钢,国家体育场“鸟巢”中方总设计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1998年赴法国留学,15年的建筑设计生涯,曾荣获英国世界建筑提名奖、亚洲建筑推动奖、中国建筑艺术奖等20多项国际国内奖项。2003年1月,出任国家体育场鸟巢的中方总设计师。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著名水利水电工程专家和工程教育家,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清华大学原副校长张光斗先生于2013年6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张光斗1912年5月1日生,江苏常熟人。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4年秋,考取清华大学水利专业留美公费生后赴美留学,先后获得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和哈佛大学硕士学位。1937年抗战爆发后,毅然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回国工作。1949年10月起在清华大学任教,历任清  相似文献   

5.
王浩,男,1953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获清华大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85年毕业后一直在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工作,1994年被破格晋升为教高。现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所长,兼任全球水伙伴中国地区委员会秘书长、水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林业局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水科院科技委员会水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客座教授、武汉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客座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  相似文献   

6.
赵环环 《中华建设》2012,(10):44-51
澳门,一座经过西方文明洗礼的东方古城,一个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的现代都市。回归祖国十余载,澳门在祖国的南海边奏起了一支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的交响曲。澳门建筑师协会——致力于提高澳门建筑水平的专业建筑设计队伍,正努力谱写着美妙的乐章。为此,记者采访了澳门建筑师协会理事长梁颂衍先生,请他就澳门与内地的交流合作、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城市规划等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1983年9月至 1996年3月,就读 清华大学环境工程 系,并获得学士、硕 士和博士学位。 1994年5月被聘为清华大学讲 师。从1987年起,主要研究课题 为高负荷生物接触氧化污水处 理新工艺、污水处理生物稳定塘 工艺、膜生物反应器用于生活污 水的处理及中水回用、海水淡 化、饮用水处理工艺及水质分析 等等。2001年9月至今兼任澳门 自来水公司健康与安全委员会 主席。现为澳门自来水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相似文献   

8.
李蔼峰 《中华建设》2013,(9):154-155
建筑的生产建造、建成后的使用都会产生巨大的能源消耗,这依然是全球性的问题。例如欧洲大部分生态环境的破坏都是人为的建造所导致的。因此,建筑节能是现代建筑师应承担起的责任。以"节能、环保、绿色、低排放"为特点的"低碳建筑"成为了建筑设计界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9.
关肇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1929年10月出生于北京,1952年毕业于清华在学建筑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被评为国家设计大师,2000年获首届“梁思成建筑奖”。其建筑设计尊重历史、尊重环境,充分体现了中国建筑民族性、时代性和地方特色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0.
2002年11月15~17日,第五届全国结构可靠度学术交流会在武汉召开。 本次会议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结构可靠度专业委员会主办,长江科学院承办。 国际著名可靠度专家、香港科技大学土木系主任邓汉忠教授,全国结构可靠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著名土木工程专家、清华大学教授刘西拉以及来自香港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国建筑科学院等全国20多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设计单位8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1.
柏寒 《中华建设》2010,(6):86-86
如果《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的发表标志着现代主义建筑消亡的起点,那么1972年现代主义建筑在后现代建筑师眼里就已经完成了这一过程。 在这本书里,文丘里认为:建筑,如果真像维特鲁威所言:需要“实用、坚固、美观”的话,那么其本身就是复杂与矛盾的,二元对立的,体现着兼容的困难统一。现代主义建筑被他认为是“清教徒”式的——装饰、具象、传统均被定为罪恶的象征。  相似文献   

12.
1洪可柱自1987年出任中建三局局长以来,带领中建三局2万多名职工,积极探索,勇于开拓,不断进取,使中建三局一步一个台阶地向前迈进,成为当代中国建筑业的一支劲旅。洪可柱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被分配到创建不久的中建三局一公司,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厚群陈厚群院士,1932年5月生于江苏省无锡市。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水工结构抗震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厚群1950年入清华大学,1952年被选派去苏联留学,1958年毕业于莫斯科动力学院。他回国后,长期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  相似文献   

14.
《中华建设》2005,(3):67-67
1985年6月9日,国际建筑师协会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了第63届理事会。为了促进建筑事业的共同进步和感谢那些为人类创造了生活空间的人们,此次会议通过决议,将每年的7月1日定为“世界建筑节”。1985年联合国全体代表大会决定设立“世界人居日”,即每年10月第一个星期一。每年的主题是配合联合国“新千年目标”而确定的,即在2015年之前将全球目前还不能获得安全饮用水和基本卫生条件的人口减少一半,改善穷人与弱势群体的生活条件与环境。  相似文献   

15.
佚名 《中华建设》2006,(7):53-53
7月6日,由科技部和意大利环境与领土资源部共同建设的清华环境节能楼在清华大学举行剪彩仪式,并作为该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的新系馆正式投入使用。这座位于清华大学东南角的智能化、生态环保型的新型办公楼被视为中国下一代节能建筑的典范。  相似文献   

16.
照明设计不仅是电气工程师的事,更应该是建筑师或室内设计师的事。建筑师或室内设计师中,有一部分人对建筑物理、建筑心理、建筑生理更关注,有的人完全能够独立出来做照明设计。这样才能有机会把建筑专业与电气化专  相似文献   

17.
专家风采     
王光谦1962年生,1978年考入武汉水利电力学院,1982获得学士学位,1985、1989获得清华大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江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  相似文献   

18.
本刊高级顾问于光远同志因病于2013年9月26日逝世,享年97岁。1936年,于光远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7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兼任延安中山图书馆主任。历任中共中央图书馆主任,北京大学图书馆系教授,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宣传处副处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常委,科学规划委员会副秘书长,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1941年起,从事陕甘宁边区经济的研究工作,后在延安大学财经系任教。1948~1975年,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1955年,  相似文献   

19.
《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是美国建筑师肯尼斯·弗兰姆普敦的建筑史学著作,本书介绍了自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90年代世界几乎所有主要的建筑思潮及流派、建筑师及代表作。就其记录的建筑所处时代而言,笔者认为应属于"近现代建筑"范畴,然而为忠实原著,仍将其译作"现代建筑"。全书以时间为纵轴,以各流派为横轴,双向全方位解析现代建筑,第一篇为现代建筑溯源,清晰地概括现代建筑的产生背景以及前期活动。第二篇是全书的重点,详细  相似文献   

20.
国家大剧院设计方案竞赛在经过近一年半的评选之后,终于水落石出。在最后一轮参与竞争的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与英国塔瑞法若设计公司、建设部建筑设计院与加拿大卡洛斯设计公司、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与法国机场设计公司合作设计的4个方案之中,由法国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主持设计、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合作设计的设计方案被选定为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