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吴岳 《玻璃艺术》2008,(2):11-16
玻璃,古时称为“颇黎”、“琉璃”其莹如水,其坚如玉。又名水玉。在大型玻璃上进行雕刻是台州人开始尝试创作的。台州民间艺术家用人造金刚石制作出几十种新型砂轮.这些砂轮宛然犹如画家手中的画笔,可以在大型玻璃上精雕细镂,任意驰骋,创造出许多绚丽多彩的玻璃艺术画卷。  相似文献   

2.
《玻璃艺术》2011,(1):13-13
[本刊讯]记者从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筹备委员会办公室了解到,中国国内最大的玻璃公共艺术雕塑“梦幻森林”将落户西安世园会。目前,雕塑小样已经制作完成,并进入1:1制作阶段,预计今年3月安装完毕。这个将成为国内之最的玻璃公共艺术雕塑取名“梦幻森林”,由国际著名雕塑艺术家、美籍华裔女雕塑家盛姗姗创作。盛姗姗是国际著名雕塑艺术家,主要从事公共艺术事业,在美国加州州立图书馆、得克萨斯外l国际机场、亚利桑大州格兰代尔市民中心,  相似文献   

3.
《玻璃艺术》2004,2(6):56-58
广州益友鸣艺术玻璃厂是我国艺术玻璃行业内的骨干企业。“益友鸣”已成为有丰富文化底蕴和身价倍增的企业品牌与形象代表,其玻璃艺术产品已悄悄走进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4.
《玻璃艺术》2005,3(6):44-59
广州益友鸣玻璃商贸有限公司原来只是从事点式幕墙工程的企业,三年前开始从事玻璃艺术的生产加工,由于决策人有远见卓识的目光和对玻璃艺术有其独到的见解。凭着一股拼劲,一份热情,默默耕耘,契而不舍,在2004年7月的广州第六届装饰博览会上一鸣惊人,横空跃出。  相似文献   

5.
《玻璃艺术》2008,(2):22-27
广州益友鸣玻璃公司下属艺术玻璃厂和点式玻璃设计安装公司。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积淀了丰富的专业实力和完善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玻璃艺术》2007,5(2):52-61
广州益友鸣玻璃公司下属艺术玻璃厂和点式玻璃设计安装公司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积淀了丰富的专业实力和完善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玻璃艺术》2007,5(2):206-213
企业简介 “观念创新.是第一位的创新”,“以变带变。才能领先”,是威力人的经蕾理念。威力艺术玻璃的设计师作为艺术生活的倡导者,始终致力于将科技材料、艺术造型、空间规划、色彩组合、及灯光配搭,融入到生活空间,使一块普通的玻璃通过威力人的努力,变得栩栩生辉,与都市潮流相辉映,与新锐精英的卓越品位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8.
《玻璃艺术》2007,5(2):168-185
深圳玻璃先生品牌介绍:“玻璃先生MR.GLASS”为香港葵涌玻璃有限公司,在中国深圳经济特区,投资创立的品牌。其下公司有“深圳市米格式艺术玻璃工程有限公司”,在深圳拥有自已的制造厂,专门从事生产高级装璜的工艺玻璃,远销欧美及世界各地。业务范围:承办酒店、会所、文娱及公共场所、高级住宅等。艺术装饰玻璃工程,供应及出口等业务。产品介绍:主要产品分为五大类  相似文献   

9.
段国平 《玻璃艺术》2005,3(3):18-32
一个不懂经商的“商人”,一个酷爱玻璃的艺术家,他从事玻璃艺术加工十三年.用传统的砂雕、彩绘工艺创作出最具特色的玻璃艺术品,他用色大胆.兼工带写,洒脱大气,称得上国内一流的喷绘玻璃艺术家。在目前国内玻璃艺术行业经营者感叹产品价格偏低.竞争残酷的情况下,他的产品售价却居高不下,企业也越做越大.他就是“晶久艺术玻璃”的创始人韩永久先生。  相似文献   

10.
《玻璃艺术》2011,(4):18-18
[本刊讯]近日,“印象.聚焦”美国玻璃艺术大师斯蒂文.温伯格(Steven Weinberg)作品展在上海玻璃博物馆举行,这也是上海玻璃博物馆开馆以来迎来的首场艺术家个展。 近些年来,玻璃艺术制品已在国内聚集了大量关注。玻璃艺术品的特殊材质和制成技术为公众展现了一个精彩奇妙的世界,同时玻璃技术能否逐渐用于建筑工程,也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一、现代陶艺之概念 中国向来以“瓷国”著称,具有悠久的陶瓷文化底蕴,对全世界的陶瓷艺术发展做出过杰出的贡献。但正是由于这种极为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根植于国人心中的陶瓷审美模式拖延了中国现代陶艺的萌芽,忽略了世界范围内新兴的现代陶艺审美观念,而一些西方国家,如英美和日本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便开始了近现代陶艺的起步和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试论陶瓷艺术与环境艺术的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蒂 《江苏陶瓷》2006,39(6):16-18
从陶瓷艺术独特的稳定性,独特的装饰特点和广泛的装饰功能等方面入手,并从日用陶瓷与室内环境艺术的完美结合,陶瓷壁饰与环境艺术的结合,建筑陶瓷在环境中的装饰地位三个方面加以论述陶瓷艺术与环境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3.
袁乐辉 《陶瓷研究》2007,22(1):97-98
自然界的物质结构及其生物、生理所构成的美的规律,显示出了巨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同样,艺术中关的形式,有美的法则,也和其它事物的发展一样,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规律性,找到了美的规律、美的法则。然而,任何视觉艺术的形式美规律,都是美的一种表现形态,它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结构和艺术语言体现出来。这种形式美规律包含着秩序与和谐、节奏与韵律、条理与反复、比例与尺度、空间与分割、对称与平衡、动与静等。而构成主义艺术就是充分聚集了这些形式美规律应用在其组织结构和艺术语言中。  相似文献   

14.
《化学与工业》2014,78(7):47-47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生漆》2019,(4):13-16
随着"大漆"这一媒介在当代艺术中被越来越多的提及,漆画在绘画界中越来越重要的前提下,通过分析中国当代漆艺的发展历程,研究世界当代艺术家们如何利用"大漆"这一媒介进行艺术创作。并且在这一背景下结合笔者的漆艺创作,利用波普艺术的手法,试图探索一条漆艺创作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16.
喻安 《景德镇陶瓷》2004,14(3):33-34
时代文化往往如一缕清风,轻轻地飘过你身旁,似一袭春雨,悄悄地渗入泥土,时代的节奏之快,常让人在繁忙而琐碎的生活中感觉不到这些,然而这如春风、似春雨般的现代文化、艺术向我们袭来之后,对我们这些从事陶瓷艺术的创作人员是否应该有所停留呢?  相似文献   

17.
18.
孙琳 《江苏陶瓷》2006,39(1):17-18
宜兴均陶堆贴花是宜兴独具特色的陶瓷装饰技法,以前俗称堆花或贴花,以大拇指做笔,以不同于坯体的泥料为墨,在器物光滑的坯体表面上或堆或贴,形成各种装饰画面,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间趣味。早期的堆贴花技法主要是以堆塑为主,西晋时期(265~316年),江苏地区已有堆塑的青瓷器物出现。到唐代(618 ̄907年)又有所发展。陶器上堆塑人物、楼阁或龟、鱼、蛇、犬等动物。陶胎大都为红色,外涂一层极薄的棕黄色釉。到了宋代,日用陶器在宜兴得到了较大发展,南宋时(1127 ̄1279年),陶工开始采用白泥在缸器的表面堆贴半浮雕形图案,因施赭色釉,光泽不够鲜…  相似文献   

19.
20.
江文 《中国生漆》2011,30(1):41-43,53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漆的民族,中国古代漆艺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美术史、工艺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一种曾经是中国人观照自然、器以栽道的传统艺术,在20世纪文化主流化进程的迅猛变化和现代艺术观念影响下正面临着形式与内涵观念的缺失、异化,如何能使漆艺创作在当代语境之下寻求和建构当代价值的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