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从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边缘空间的现实情况入手,探讨了边缘空间的重要价值,针对边缘空间存在的问题引入了中医针灸疗法,利用针灸学定穴—疏络—调和的基本原理对其边缘空间改造提升方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期望将其推广到历史文化街区及城市规划的更大领域。  相似文献   

2.
兰州市木塔巷商业街是兰州一条有着传统历史文化的商业街区。通过实地资料的调研和对历史资料的整理,分析了木塔巷街区的历史沿革、街区形态、街区价值、商业空间、街区定位等特色,明确了木塔巷传统街区节点空间的不足,从道路空间、节点空间、临街铺面、标志建筑物和内部空间五个方面来探讨木塔巷街区商业与历史传统软交接的有效方式,探索传统街区与现代商业柔和连接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王永胜  张定青 《华中建筑》2010,28(4):132-135
通过西安市三学街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规划设计案例,探讨了对历史街区和传统建筑进行保护和更新的过程中,要想挖掘传统文化及建筑空间的内涵,就必须在延续城市文脉、保护历史街区空间格局与传统建筑风貌的同时,提升现代居住生活品质,为城市增添活力,从而使历史街区在传统回归中具有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广州市历史文化街区空间活力特点与机制,对荔湾区不同类型历史文化街区的人口活动、交通区位、空间形态、功能特性、历史文化资源分布进行定量分析,以人口活动作为空间活力的外在表征,探究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活力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活力主要与街道类型、功能密度、街道布局形态、交通区位、功能混合度密切相关,但与历史文化资源分布未表现出显著相关,提示仍需进一步发掘传统街巷的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5.
传统历史文化街区由于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以及经济效益受到城市规划和设计者的重视。文章以历史文化名城绍兴的仓桥直街为例,运用空间句法的轴线模型,从整合度和可理解度方向来研究该街区的空间形态,旨在得出街区与整个城区之间的空间关系,研究其内在空间逻辑和关联性,以期为传统历史街区空间格局的保护与更新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梳理成都市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宏观导向及历史与地方传统,探讨其在社区更新中的公共空间营造之道,并选取历史文化街区、老旧居住街区、滨水活力街区等3种特色街区类型,揭示了在不同的营造与治理的机制下,通过社区公共空间营造重塑街头文化传统、形成地方场所精神和街道公共空间魅力,以及提升公共空间的实用性、规范性、艺术性与开放性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宽窄巷子和南宋御街的现状调研,结合两个历史街区各自的地理文化环境和肌理等特点,对历史街区内的边缘空间、建筑立面、节点、材料应用和场所精神的体现等方面的共同点分析总结,以浅析历史街区中的街道空间营造方法和场所精神的营造策略。  相似文献   

8.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正在经受城镇化进程的挑战。该文对安顺文庙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历史遗存、潜在特色以及对传统文化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的标志物[1]进行整合,提出了"文化+"模式历史文化街区的传承与发展,形成街区内保护和规划主题,以期历史街区传统文化与传统空间相结合,展示古城"孤岛文化",焕发古城魅力,并为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和保护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杨丹  罗谦 《山西建筑》2012,38(3):23-24
从文殊坊历史街区的空间关系、街区肌理特征、街巷建筑的空间形态、建筑与街区空间界面、建筑与街区空间节点这五方面解读了文殊坊历史街区物质空间形态环境,旨在展示文殊坊历史街区丰富的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10.
从传统建筑元素方面对昆明市文明街历史街区进行了研究,主要对街区结构与肌理、院落形制、建筑平面布局、街檐空间、建筑细部等传统元素进行了阐述,指出文明历史街区的更新应注重传统建筑元素的传承。  相似文献   

11.
以厦门鼓浪屿龙头路的改造设计为例讨论历史街区保护开发。历史街区保护开发要与城市区域总体发展策划相适应,可以导入全新的区域开发、旅游开发理念,为区域的发展寻求一条独特的发展之道。在街区设计中挖掘、整合、升华、提炼历史文化内涵和特色,强化区域独特个性。厦门鼓浪屿龙头路的改造设计应从博饼、南音、闽南茶以及街头音乐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风俗中,挖掘改造设计的文化内涵,保持自身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优势。对鼓浪屿龙头路进行品牌设计,有利于突出厦门鼓浪屿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富有竞争力的城市区域。  相似文献   

12.
安庆倒扒狮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阳建强  张帆  宋杰  王颖 《规划师》2006,22(10):16-19
倒扒狮街区是安庆市现有的最古老的传统商业街区,亦是安庆市目前保存历史遗存最多和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历史街区.近年来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控制和周边环境的变化,倒扒狮街区原有的传统风貌和商业文化正面临严重衰退.应正确处理好传统风貌保护与现代化发展的关系,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保护和强化历史风貌,增强街区活力,从物质环境改善、社会环境改善、历史风貌特色保护及传统商业文化延续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的保护与整治.  相似文献   

13.
以厦门鼓浪屿龙头路的改造设计为例讨论历史街区保护开发。历史街区保护开发要与城市区域总体发展策划相适应,可以导入全新的区域开发、旅游开发理念,为区域的发展寻求一条独特的发展之道。在街区设计中挖掘、整合、升华、提炼历史文化内涵和特色,强化区域独特个性。挖掘改造设计的文化内涵,保持自身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优势。对鼓浪屿龙头路进行品牌设计,有利于突出厦门鼓浪屿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富有竞争力的城市区域。  相似文献   

14.
七里老街是古镇安丰保护最完好的历史街区;也是安丰历史遗存最多和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地区。近年来,由于环境的变化以及缺乏统一规划管理,七里老街原有的传统风貌和文化正面临着衰退。文章指出应正确处理好传统风貌保护与现代化发展的关系,从物质环境改善、社会环境改善和传统风貌强化等多个方面对老街进行综合的保护与整治。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宁乡国际社区镇龙桥村安置区b区工程的总体规划,以一轴、两带为规划框架,力求实现“街道+广场”社区的规划构想。安置房的建筑设计以传统民居为基调,同时彰显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岳阳楼景区的地理位置和整体规划,阐述了景区内传统风貌街发展现状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关营造传统风貌街文化意境的策略,希望为今后传统风貌街的规划与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陈雯  胡书野 《山西建筑》2010,36(10):32-33
针对城市建设中旧区改造对历史建筑的破坏问题,在介绍温州市古巷——七枫巷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旧城更新中的"有机更新"理论,提出了一些历史街区保护利用的观点以及对七枫巷的具体改造措施,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相似文献   

18.
吴萍  董卫 《规划师》2005,21(1):48-51
空间发展是个持续的、连贯的,以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类需求成为基点的中间筛选过栏。城市的传统肌理散落在现代肌理的夹缝中,杭州市韶华巷、兴安 、汇水坊3个历史地段的保护规划适用空间筛选和碎片散落的观点,提升和拓展传统功能,“缝补”城市化碎片.还原历史空间原型,进行传统院落分析和街巷空间分析.采取多元保护和更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对阳朔西街历史街区保护性整治过程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郑景文 《山西建筑》2006,32(1):13-14
以阳朔西街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整治为例,阐明了风景旅游城市中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旅游业和改善居民生活之间的关系,并探索了适合城市特点和发展需要的保护原则及方法。  相似文献   

20.
彭鹏 《新建筑》2010,(5):18-21
街道是华北山地传统聚落外部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聚落的骨架。街道的物质构成主要包括界面、户入口、岔路口、构筑物等。街道空间的物质构成研究是一切研究的基础,先认识其客观实有,才能在此基础上研究其背后的建筑意义,再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