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苯类溶剂的应用仍较广泛,由于苯是造血系统毒物,因而目前较多应用甲苯、二甲苯取代。关于职业接触二甲苯的评价,除测定车间空气浓度与卫生标准比较外,测定二甲苯经体吸收后特异性代谢产物甲基马尿酸含量已提供了可能方法,因为通过有限次数的空气测定分析,以阐明机体在整个工作日的接触程度,还存在一定不足,为此,我室连续测  相似文献   

2.
采用薄层层析法测定混苯接触工人尿中马尿酸和甲苯马尿酸的排出量,同时,测定车间空气中甲苯和二甲苯浓度,结果提示尿中代谢物浓度与车间空气浓度和接触时间的乘积有高度相关性,认为可以作为生物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微粒体药物代谢酶在药物和毒物代谢中起重要作用,成为目前药理学和毒理学共同关注的一个研究方面。研究毒物对微粒体酶的影响,对于阐明毒物的作用抗理以及探索防治措施都有重要意义。本实验应用佐藤氏气相色谱法,测定了短期多次给予实验小鼠四种作为高分子聚合物稳定剂使用的受阻酚类抗氧剂后不同时间的肝微粒体甲苯代谢率,并进一步探讨了以微粒体甲苯代谢率  相似文献   

4.
毒物代谢动力学(Toxicokinetits)是指对毒物在活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所进行的研究。它在实验毒理学和临床毒理学方面,特别是对于急性中毒的处理或作用机理的研究,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作者认为,毒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在下列问题的研究中也显得愈来愈重要。1)研究对毒物的反应的种间和个体间差异;2)研究毒物与其它环境化合物(诸如食品、药物、生态学因子等)的相互作用;3)选择适宜的动物模型以从事毒物作用机理的探讨。将一化学物质给予一个动物时,该化合物通常就从给药部位被吸收而进入血液,继之分布于体内,最后通过代谢和排泄,从体内被消除。吸收、分布和消除过程可以用零级动力学或一级动力学描述。但是化学物的毒性作用却可能引起该化合物本身的或者别的试验物质的代谢动力学参数发生改  相似文献   

5.
神经递质是大脑功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在近代临床医学和劳动卫生学领域中,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研究已颇受重视。诸如在精神疾患、癌症、心肌梗塞、创伤以及噪声、振动、工业毒物等危害方面,报导了尿中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香草扁桃酸、5-羟吲哚乙酸的变化,并以此探索其病理机理。尽管研究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但多年来在分  相似文献   

6.
国內外关于甲苯和汽油的毒性研究甚多,但是有关两者毒性作用的比较研究却较少见。本文的目的是分析和比较在相同浓度条件下,这两种毒物对家兎生物电的影响,为汽油代替甲苯这一工艺改革提供实验依据。一、实验方法实验动物选用雄性家兎18只,体重2.5~3.0kg,分为甲苯组,汽油组和对照组三组,每组6  相似文献   

7.
三氯乙烯为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干洗及脱脂作业。吸入三氯乙烯蒸气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而出现头痛、晕眩、对酒的耐受性降低和其他不适感觉等。三氯乙烯在机体内的代谢产物为三氯乙醇及三氯醋酸,均由尿中排出体外。三氯乙醇在尿中大部份以葡糖苷酸形式存在,过去文献里曾报导,三氯乙醇是与三氯乙烯的致毒作用有关的一种代谢产物。本文目的是研究以尿中三氯乙醇和三氯醋酸作为生物学指标,评价在实际工作条件  相似文献   

8.
许多内外因素的变化,常可影响个体对化学毒物的感受性。本文所报导的实验,旨在评价脱水因素可能存在的这种影响。实验分两部分:(1)研究正常和脱水动物注射或接触化学毒物的感受性。根据各个毒物,测定不同的反应项目,包括死亡率、死亡速率、心率的改变以及行为的变化。(2)研究脱水对机体防御化学毒物的三种生理功能的影响:呼吸道粘膜和纤毛的清除作用,肺泡巨噬细胞的作用,以及肝脏微粒体酶对毒的代谢作用。  相似文献   

9.
甲苯主要经呼吸道进入机体 ,皮肤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途径 ,空气中接触限值是对作业者环境状况的一种度量 ;生物暴露限值则是对经呼吸道及其它途径进入机体毒物总量的一种度量。本调查旨在探讨空气中甲苯浓度与肺泡气、尿液中浓度的关系 ,试图提出一个相应的生物暴露限值 ,配合空气中接触限值 ,能更有利于作业工人的健康监护。1 材料与方法甲苯作业工人 82名 ,其中女性 40名 ,年龄 1 8~ 5 0岁 ,分别于班前 ,上、下午班中用容积约 2 0ml的具塞玻管收集其肺泡气 ;用 1 0 0ml注射器采集对应工人呼吸带空气样 ;用已知容积、自重的具塞玻瓶…  相似文献   

10.
免疫功能的变化是机体对毒物毒作用的一种反应,毒物所引起的机体免疫功能发生变化的阈值远远小于它的毒性阈值,同时免疫反应的出现较毒性出现早,有一定的特异性,因此,通过检测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来反映毒物的毒性已逐渐为人们所重视。近年来,由于免疫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免疫功能的检测方法在毒理学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有许多实验室均已建立了一套评价毒物免疫毒性的实  相似文献   

11.
某危险品专业站到发毒物种类繁多,主要毒物有苯、甲苯、二甲苯、氨、氰化物、有机磷农药、甲醇、乙醇、异丙醇,四氯化碳等,各种毒物的年货运量在6000~10000t之间。作业方式以手工操作为主,作业时间每日8~12小时。在历年职业性体检中,均发现几例肝功异常(SGPT(金氏法)>  相似文献   

12.
化学致癌物在人类肿瘤病因学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提供了很多化合物,在接触致癌物之前或接触同时使用这些化合物,对化学致癌作用均具有抑制能力。其可能机制为:1改变致癌物的代谢,包括(a)降低活化作用,(6)增加解毒作用(c)两者兼而有之。2消除各种致癌物的活性代谢产物,防止其抵达细胞内靶作用部位。3竞争性抑制。 1. 酚类抗氧化剂和乙氧奎宁: 研究得最多的是酚类化合物。特别是盐酸丁羟基苯甲醚(BHA)和盐酸丁羟基甲苯(BHT)。根据BHA对雌性小鼠肝微粒体酶对3、4-苯并芘(简称Bp,下同)代谢影响的研究,发现经BHA喂养的实验小鼠,其肝微粒体与DNA、Bp共同  相似文献   

13.
多种不同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均引起大鼠肝的肿大,一般均伴有肝微粒体药物代谢酶活力增加,后者是机体加强代谢的结果,借以防止毒物在体内各组织中蓄积。有作者认为微粒体酶增加可能是一种适应性反应(Adaptive response)。但对肝微粒体酶增加和肝细胞损害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作者拟用可引起大鼠肝肿大的几种化合物,长时间给毒观察肝的生化和形态等变化,并阐明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巯基是构成酶蛋白的辅基,是辅酶之一,参与体內的代谢活动,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在一些工业毒物如铅、汞、苯、砷和四氯化碳等中毒时,其活性被抑制。因此,测定血清中巯基的总量,对某些职业病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在这方面,国內有不少报道。近年来,我们试测了部分健  相似文献   

15.
随着工农业生产和油漆工业的发展,油漆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如醇酸磁漆、氨基磁漆、硝基磁漆等。不同种类的油漆,在使用时所用之稀料也不完全相同,如醇酸磁漆的稀料,一般是汽油和甲苯(或二甲苯),所组成的混合溶剂。如硝基磁漆的稀料:为丙酮、汽油、甲苯(或二甲苯)、醋酸酯(乙酯或丁酯)、及醇类等至使在使用油漆车间空气中的毒物有所不同。为了能检出车间空气中这几  相似文献   

16.
以往通过对大鼠血和尿中砷的代谢产物的研究,已阐明大鼠摄入无机砷后在其体内可转化为4种不同形态的代谢产物,即三价砷、五价砷、甲胂酸(MAA)和二甲肿酸(DMAA)等。本文进一步报导了三氧化二砷经口投与大鼠后在脏器、组织、血液、尿和粪中转化为上述4种不同形态砷的代谢情况。实验动物用体重为250~800克的Wistar系雄性大鼠,每组5只,以20毫克As/公斤体重剂量的三氧化二砷(纯度为99.9%)溶液一次灌胃。给药后30分钟、1、6小时及1、2、3、7、10、30、60和120天后,分别测定大鼠脏器、组织、血液、尿和粪中4种形态砷代谢物的含量,结果如下: 1.血液中三氧化二砷的代谢产物血液中总砷浓度,在给药后6小时急剧上升,两天后达最高值,为对照组的200倍,120天后仍此  相似文献   

17.
正己烷是引起周围神经疾患的一种溶剂。有几次假设其毒性可能是通过代谢产物起作用的。因此研究了己烷主要的代谢产物—己醇—1和己醇—2的神经毒性。给大鼠皮下注射化合物8个月。己醇—1对周围神经系统产生的神经毒性症状是可疑的。己醇—2引起了神经生理和组织学上可证实的周围神经病。该神经病与正己烷、甲基正丁酮和2,5—hexanedione在实验多发性种经炎中所观察到的一样。因此,己醇—2可认为是与正己烷和  相似文献   

18.
固体吸附剂采样具有浓缩样品、便于携带及保存等优点,尤其同热解吸炉和气相色谱仪联用,更具有灵敏,快速和简便的优点。1982年,我们曾研究过用500mg炭管采集氯乙烯等五种毒物。国外常用100mg炭管采集氯乙烯等有机蒸气。为减少炭管阻力,给采样提供更方便的炭床,我们又研制了用100mg炭管采集氯乙烯、二氯乙烷、环氧乙烷、苯、甲苯和苯乙烯等六种毒物,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生产环境中毒物经呼吸道进入机体是常见的途径。为了保证工人身体健康,加强劳动保护是极其重要的环节。我室对丙撑亚胺、甲苯二异氰酸酯(TOI)、二硼氢和肼等四种工业毒物,在研究其毒作用的基础上,进行了防毒口罩滤料的筛选,以便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汞是一种常见的强烈的亲神经性毒物,自然界中汞主要以金属汞、无机汞盐及有机汞化合物三种形式存在,不同形式存在的汞,其对人体毒作用表现差异较大。工业生产中接触到的主要是金属汞,吸入汞蒸气可引起中毒,随着劳动防护工作的深入开展,目前急性汞中毒病例已十分少见,在大量的职业接触人群中,慢性汞中毒越来越成为突出的问题。近年来有关慢性汞中毒神经系统损害的研究有一定进展,尤其是应用行为心理测验和电生理技术,更全面地阐述了汞中毒早期神经行为功能的改变。本文就金属汞的神经毒性及近年研究作一概述。一、汞的神经毒性表现据估计,在化工行业中约有五十多种职业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