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节病是一种临床较少见的原因未明的多系统肉芽肿性疾病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确诊较困难 ,特别是肺结节病Ⅰ期常与中央型肺癌、肺门淋巴结结核、淋巴瘤、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等混淆 ,导致误诊误治。本文对 8例确诊为肺结节病患者的诊断经过及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8例患者 ,其中男 3例 ,女 5例 ,年龄 3 0~62岁 ,现都健在 ,近 3个月内曾来复诊 ,随诊时间最长 1例已达 10年。无特殊职业史。1 2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4例无任何临床表现 ,在健康体检时发现 ;3例因轻度的非特异性呼吸道症状就诊 ;1例因皮肤…  相似文献   

2.
结节病为一种原因未明的多系统肉芽肿性疾病 ,好发于胸腔内淋巴结和肺部 ,以肺外病变为首发症状者较少见 ,易误诊或漏诊。本文对11例肺外结节病进行分析 ,目的在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有助于早期诊断。1临床资料1 1对象我院自1990年以来确诊结节病共54例 ,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有11例 ,其中男性4例 ,女性7例 ,年龄17~68岁 ,平均42 1岁 ,从发病到确诊为3周~18个月。1 2临床表现①周围淋巴结肿大5例 ,2例误诊为淋巴结炎 ,2例误诊为淋巴结核 ,1例误诊为淋巴肉瘤 ,均经淋巴结活检确诊。②皮肤病变2例 ,1例…  相似文献   

3.
结节病一例     
结节病是多系统非干酪坏死性肉芽肿性病变,可影响到身体任何组织,主要侵袭肺和(或)肺门淋巴结,由于缺乏特异性,误诊率较高.现将我院结节病临床误诊为肺炎的病例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4.
胸内结节病的MSCT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占礼志 《工企医刊》2011,24(6):12-14
目的 探讨胸内结节病的CT表现,提高对胸内结节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 采用GEPROSPEED FⅡ双排CT机,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收集到的10例结节病患者的MSCT表现,全部病人均行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所有病人经临床规范激素治疗有效或活检证实.结果 10例中3例为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6例为肺门淋巴结肿大伴肺内间质改变,1例...  相似文献   

5.
结节病22例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信刚  郑东元  陈平  陈燕  周淮英 《中国医师杂志》2004,6(12):1682-1682,1689
结节病是一种累及多个系统的肉芽肿性疾病,常侵犯肺及胸内淋巴结,另外也可累及皮肤、眼及浅表淋巴结。其发病率很低,常易误诊为结核、淋巴瘤等疾病。病损部位的组织活检及病理学检查是其最终确诊的重要手段。本文对10余年来经病理学确诊的22例结节病从临床表现、特殊生化检查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探讨其对结节病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20例肺结节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肺结节病临床诊断 ,以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 分析 2 0例肺结节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2 0例肺结节病患者 ,男 7例 ,女 13例 ;年龄 14~ 6 3岁 ,平均 4 1 6岁。主要症状依此为咳嗽 6例 ,胸闷气短 6例 ,红斑 4例 ,视力下降 3例 ,乏力 2例 ,头痛 1例 ,X线及CT检查提示双肺门肿大 19例 ,单侧肺门肿大 1例 ,纵隔淋巴节肿大 12例 ,肺间质纤维化改变 6例 ,双侧少量胸水 3例 ,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确诊 14例 ,皮肤黏膜及淋巴结活检共确诊 8例。Kveim试验阳性 ,SACE(6 9 8± 12 6 )U/L。结论 肺结节病多见青中年成人 ,女性发病多 ,临床症状不典型 ,在诊断方面需要结合临床表现、胸片及以纤维支气管镜为主的活检进行病理检查。肾上腺皮质激素疗效好  相似文献   

7.
提高对肺结节病的认识及诊治。 [方法 ] 对 1984~ 1992年诊治的 5例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误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 肺结节病临床表现不典型 ,胸部X线常表现为肺门增大 ,易误诊为结核或肿瘤 ,病理检查可确诊。 [结论 ] 两肺门对称性增大是肺结节病最有代表性的征象 ,临床上应想到结节病 ,激素治疗有效 ,但量要大 ,时间要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肺结节病患者临床资料,增加与肺结核的鉴别能力,减少误诊,提高结节病诊治水平。方法选择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医院收治外院误诊肺结核的40例经病理活检确诊的结节病患者,从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治疗及随访1年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显示男女比例1∶2.08;45~60岁的患者17例,60~76岁患者11例。病理特征为非干酪样上皮肉芽肿。40例患者胸部CT以纵膈或肺门淋巴结增大、及多发结节影为主,多数肺结节病患者混合多种影像表现。总体肺功能异常率随分期增加而增加,且各期肺功能间异常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1)。研究发现结节病患者肺部受累情况较常见,症状以咳嗽,胸闷气促、发热及胸痛为主;本研究显示40例结节病患者化验指标异常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升高占57.50%,血沉ESR升高占35.00%,本研究验证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以2.25为最佳筛查阳性界值,异常值符合率为72.50%;激素治疗,好转率91.67%。结论结节病需从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治疗预后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确诊需病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一组结节病的比较影像学的分析,深入认识结节病的影像学特征,从而提高诊断正确率,减少误诊。方法 收集2015—2019年间32例经病理证实或临床治疗证实的胸部结节病(包括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患者的CT和18F-FDG PET/CT表现,回顾性的分析了其病变形态、分布、强化以及代谢特点并进行研究。结果 在32例患者中,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30例,肺部表现18例,表现为肺内多发结节15例,肺内其他表现10例,累及颈部淋巴结2例,累及膈肌脚1例,腹部淋巴结1例;纵隔淋巴结均匀强化25例,环形强化5例,纵隔淋巴结代谢增高8例(100%)。结论 胸部结节病的影像表现多种多样,双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强化及PET高代谢为其特征,二者结合有助于结节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结节病肉芽肿构成细胞内有以硅元素为主的尘粒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结节病肉芽肿细胞内有无尘粒,分析尘粒的成分及其与结节病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50例结节病病理标本,用HE染色、Warthin-Starry(WS)银染色、免疫组化染色、透射电镜及X-线质谱元素分析等方法,以6例矽肺的尸检标本为对照,重点观察结节病和矽肺的肉芽肿的病理变化特点、其内有无尘粒及测定其主要元素成分.结果 在结节病和矽肺病的肺内外肉芽肿类上皮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内均观察到以硅为主要元素的尘粒,结节病的尘粒数量少于矽肺;在结节病和矽肺病的肉芽肿内、胸膜和肺门淋巴结等处的淋巴管内均可见尘细胞;两种疾病的肉芽肿也有相同或相似之处.结论 在结节病肉芽肿构成细胞内有数量较矽结节内为少的硅尘颗粒,提示此硅尘颗粒可能与结节病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部结节病的X线及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活检病理证实或临床治疗后观察符合诊断标准的26例胸部结节病的x线及CT表现。病理证实19例,临床治疗证实7例。结果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25例,其中肺门或/和纵隔淋巴结肿大21例,肺门或/和淋巴结肿大伴有肺内病变19例,1例仅有肺部纤维化,而无胸部淋巴结肿大,在初诊时误诊。肺内主要表现结节影15例,肺纤维化改变5例,支气管血管束增粗5例,胸膜改变4例,小叶间隔增厚2例,磨玻璃影2例,肺实变1例。结论胸部结节病x线及CT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具有一定的演变规律,认识此规律对诊断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分辨力螺旋CT对不典型结节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1年7月-2012年8月收治的经病理检查初步诊断为不典型肺部结节病的32例患者进行高分辨力螺旋CT检查,观察其影像特征.结果 在32例患者中,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肺部淋巴结肿大及不同程度钙化性状,肺部淋巴结肿大症状大多发生一侧肺门及纵膈部位,占62.5%,发生在肺门及纵膈部位的,其各占比例为6.25%及37.5%,钙化的有8例,占25%.根据患者情况对患者进行CT强化.结论 经高分辨力螺旋CT检查显示不典型结节病多数发生在肺部的肺门及纵膈,伴有纵膈林巴结肿大症状,但边缘分界较明显且伴有点状钙化及囊变症状,CT增强较明显,能清晰观察到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胸部结节病的影像学主要特征,总结鉴别诊断方法,从而有效提高疾病诊断水平.方法:对所在医院2012年5月——2016年3月43例胸部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多排螺旋CT检查,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总结CT检查符合率及影像学特征.结果:胸部CT诊断结果显示,双侧肺门淋巴结增大27例,无肺部异常表现8例,胸膜病变4例,其他异常4例.结论:胸部结节病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多样,且基本无显著的特异性,因此比较容易产生误诊、漏诊现象.采用多排螺旋CT对胸部结节病进行筛查,可发现淋巴结肿大及肺内性质改变,在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胸部结节病的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提高其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的分析36例经确诊的胸部结节病的胸部平片及CT影像资料。结果X线胸片及胸部CT提示双侧肺门淋巴结增大27例(75%),无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者为不典型胸部结节病,9例(25%)呈不典型表现;肺部异常表现在75%的病例都发现了微结节或结节,其他异常包括小叶间隔增厚15例(41.7%),纤维化表现12例(33.3%),磨玻璃影10例(27.8%),血管支气管集聚7例(19.4%),斑片或实变影5例(13.9%)。结论结节病临床表现多样而无特异性,容易引起误诊。CT检查能发现淋巴结肿大,又可显示肺内特征性改变,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结节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肉芽肿性疾病,通常累及肺部,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预后差异极大.确诊依赖于组织学中发现非干酪性肉芽肿,支气管镜检查是获取病理组织的最常用方法.肺纤维化、肺功能受损和肺动脉高压是临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糖皮质激素是最常用的一线治疗,免疫抑制剂通常作为糖皮质激素的替代方案,TNFα拮抗剂通常用于难治性结节病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加深对结节病的临床特点、鉴别及治疗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准确的鉴别及诊断。方法对二例结节病误诊为肺结核的病例的病情特点、化验检查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结节病是一种多系统器官受累的肉芽肿性疾病,常侵犯肺、双侧肺门淋巴结,也可以侵犯全身几乎每个器官,早期影像学易与结核病相混淆,而病理学表现亦与结核病有相似之处,故容易误诊误治。结论应从临床特点及病理学表现上认真鉴别,必要时反复取病理,寻找证据。  相似文献   

17.
笔者采用德国STORZ公司生产的纵隔镜,对16例临床不能确诊的影像学检查发现的纵隔肿物或淋巴结施行标准的经颈纵隔镜检查术。结果均获得了明确的病理诊断,术前诊断结节病的6例中,纵隔镜确诊率83.3%(P=0.001)。未使用纵隔镜诊断误诊率为37.5%(P=0.001)。认为纵隔镜对原因不明的纵隔肿物或结节的诊断有着重要意义,可使一些结节病或淋巴结结核的患者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结节病是一种较常见的全身性疾病,其特征是非干酪性肉芽肿,它们最后可被吸收或转变为纤维组织,90%以上累及胸部[1],中青年多见,典型的胸部结节病经胸片检查即可确诊。但近年来老年前期及老年人群中患病者逐渐增多[2],不典型胸部结节病病例经影像检查误诊的也逐渐增多,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本院误诊的10例胸部结节病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资料,以探讨误诊的原因。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4例,女6例,年龄20~74岁,40岁以上9例。其中4例常规体检发现肺门增大。5例表现为轻微咳嗽、胸闷、不发热。1例发热、盗汗、体重下降。1例为多发皮下小结节,1例腮腺肿…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肺部隐球酵母菌性肺炎误诊为结节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将原发性肺部隐球酵母菌性肺炎误诊为结节病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表现,加以分析报道。方法应用CT扫描,病理发现结节病并随诊。结果半年后患者出现发热、头痛及肺部阴影,脑脊液培养为新型隐球酵母菌,重新阅读病理确诊为肺新型隐球酵母菌性肺炎。结论肺部隐球酵母菌性肺炎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特异性少,常常误诊。  相似文献   

20.
林箐  那加  任雅丽  刘新民 《中国医师杂志》2009,11(11):1453-1455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肺结节病患者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结节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6例肺结节病患者与10例正常对照肺组织标本中PPARγ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指标间的关系。结果结节病组PPARγ的阳性表达计数低于正常对照组(0.34±0.02vs0.42±0.04,P〈0.05).结节病组PPARγ表达与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索转化酶水平、病程之间无相关(P〉0.05)。结论PPARγ在肺结节病患者肺组织中表达下降,PPARγ可能参与结节病的发病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