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病学杂志》2013,(3):231-236
我国艾滋病(AIDS)的主要高危人群为暗娼人群、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及静脉吸毒人群。为了解三大高危人群队列研究情况,现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新发感染情况、HIV新发感染的影响因素、队列研究随访率、队列研究随访率影响因素、招募方法等方面对我国HIV三大高危人群的队列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是感染HIV的高危人群,其中青年学生中MSM的HIV感染形势不容乐观.本研究旨在了解青年学生中MSM的HIV感染状况及相关知识行为,为针对性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桂林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状况、高危行为特征及HIV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控制HIV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桂林市市区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聚集的酒吧、活动场所开展个案调查。结果共对632名MSM进行了调查,平均年龄(26.4±5.6)岁。HIV和梅毒感染率分别为2.85%和7.75%。在单因素分析中,近6个月发生男男性行为时未坚持使用安全套、男性性伴数〉3个、与男性群交、梅毒感染、近6个月被临床医师诊断患过性病、曾经静脉吸毒等因素与HIV感染有关联。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近6个月未坚持使用安全套、男性性伴数〉3个及梅毒感染与HIV感染有关联。结论男男性行为人群行为特征导致其性病、HIV感染风险较高,未坚持使用安全套、多性伴及梅毒感染是MSM人群HIV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昆山市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艾滋病高危行为特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同伴检测等情况,为制定和完善艾滋病防控政策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通过昆山市MSM社区的非政府组织招募调查对象开展专题调查及HIV同伴检测,收集MSM行为特征及HIV感染情况信息。采用χ2检验评估性行为特征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招募531名MSM。最近6个月,明确有肛交或口交史的且2名以上男性性伴者占47.39%(200/422),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者占70.38%(297/422)。与男性肛交时每次使用安全套者占56.33%(227/403),与异性发生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者占47.81%(142/297)。MSM人群最近一次通过社会公益小组/志愿者检测者占52.73%(280/531),HIV初筛阳性率为2.64%(14/531)。结论 MSM人群艾滋病高危性行为发生率较高,是艾滋病疫情传播的主要人群,社会公益组织/志愿者是MSM人群艾滋病防控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5.
我国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 virus,HIV)感染报告数在不断增加,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是艾滋病防治的重点关注人群之一。近年来这类人群HIV新发感染率虽较高,但未出现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其中年轻MSM的HIV新发感染情况较显著。对MSM HIV新发感染的影响因素研究也更深入。因此及时准确地了解MSM HIV新发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进展,对于及时调整相应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男男性接触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是处于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特殊危险人群,包括与男性有关的男性同性恋(gay),男双性恋者(bi)和少数男异性恋者[1].他们的多性伴、无保护性肛交和口交等性行为,易造成艾滋病(AIDS)、性传播疾病(STD)在该人群中传播.为了了解该人群的基本情况,对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MSM人群HIV/AIDS高危行为的发生以及患梅毒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中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的增长速度很快。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艾中心2003—2014年全国MSM人群的哨点监测数据显示,MSM人群HIV感染率由2003的0.9%上升到2011年的6.3%[1],2014年上升为将近6.5%[2],比一般人群的HIV感染  相似文献   

8.
男男性行为人群感染AIDS危险行为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男男性接触者(MSM)多性伴和性行为多样性,使他们处于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危险中。卫生部2006年通报显示我国MSM人群艾滋病(AIDS)病毒感染率为1%~4%,已经成为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为了解MSM人群高危行为变化趋势,为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四川省2014-2018年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网络直报系统高危人群干预数据,了解艾滋病经性传播高危人群的干预实施情况。方法收集2014-2018年四川省女性性工作者(female sex worker,FSW)、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的干预数据,采用历史资料的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干预工作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2014-2018年,四川省183个县(区)FSW人群月均干预人数逐年上升;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从0.1%升至0.3%;每月每人获得安全套数量仅12个左右,且有减少趋势。MSM人群月均干预覆盖率逐年上升;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从3.1%升至3.3%;每月每人获得安全套数量仅6个左右,且有减少趋势。结论四川省183个县(区)FSW和MSM人群干预覆盖面有所提高,仍需进一步扩大;FSW和MSM人群干预工作质量不高,干预效果有待提高;FSW和MSM人群干预形式亟待改变,应充分针对目标人群需求开展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掌握河南省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就诊男男性行为者人群特征及HIV与梅毒感染状况,为男男性行为(men who sex with men,MSM)人群艾滋病防治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艾滋病防治工作信息系统检测咨询数据,分析MSM人群社会人口学特征以及HIV和梅毒感染状况,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11.
男男性接触者(men who have with men,MSM)人群由于非保护性性交、多性伴、商业性行为等而处于感染艾滋病的高危险之中,已成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易感的三大核心人群之一。近年,MSM人群与艾滋病/性传播疾病(STD)感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1-3〕。HIV感染的MSM人群流行病  相似文献   

12.
男男性接触人群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迅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7):1469-1471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致,目前尚缺乏有效的药物和疫苗等医疗手段,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便成为预防艾滋病的重要策略。男男性接触(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普遍存在多性伴侣、无保护性的肛交等高危行为,易造成艾滋病病毒感染,是STD/AIDS三大核心人群之一[1],是中国艾滋病(AIDS)和性病(STD)防治工作的重点人群之一,因此MSM高危行为干预已纳入艾滋病/性病干预的重要工作内容[2]。该文从MSM人群的基本概念、人群规模估计及其HIV流行状况、结合目前已开展的健康教育以及行为干预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陈鑫  朱晨  陆虹 《上海预防医学》2011,23(10):478-479
<正>男男性行为人群(MSM)是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高危人群之一,该人群的多性伴、无保护性性行为和双性性接触等高危行为构成HIV/AIDS在该群体中高度流行的条件。为进一步了解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状况,掌握流行特征,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和采取有效的高危行为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鞍山市高危人群的艾滋病知识行为及感染情况,为艾滋病综合防治、制定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连续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暗娼、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吸毒者、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 2014年共监测4类人群2803人。MSM和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的HIV阳性检出率分别6.48%、0.63%,暗娼和吸毒者未检出阳性。暗娼最近1个月商业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87.17%,M SM最近6个月与同性肛交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72.25%,吸毒者最近1个月共用针具的比例为4.94%、最近一年发生商业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3.39%,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最近3个月与暗娼发生性行为的比例为23.88%。结论高危人群感染艾滋病的危险因素仍然广泛存在,MSM人群的HIV阳性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迫切需要加强高危人群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防止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  相似文献   

15.
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和梅毒感染及性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男性接触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是指与男性有过性关系的男性,主要包括男性同性恋者、男性双性恋者和男性异性恋者[1].由于该人群普遍存在无保护肛交、多性伴等高危行为,因此成为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的主要易感人群[2].为了解甘肃省兰州市MSM人群艾滋病和梅毒流行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行为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于2006 - 2010年对兰州市抽取的889名MSM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及血清学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是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高危人群[1,2],其多性伴、无保护性插入性性交、特别是肛交等高危行为,导致了HIV/AIDS在该人群中的传播."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7年)"指出,2007年新报告的HIV感染者中,MSM占12.2%[3].我国既往研究显示该人群中存在着被称作"Money Boy"(MB)的男男性工作者,对他们的研究显示该人群较一般男男性行为者有更多的危险性和更高的性病感染率[4,5];台州市对本地MSM人群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在初步研究中发现HIV感染者大多与男男性工作者有关,因此我们针对台州市的MB群体开展了一项专项调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沈阳市不同类型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AIDS)相关知识水平、行为特征及艾滋病病毒(HIV)/梅毒感染状况,进一步做好MSM的艾滋病防制工作。方法采用同伴推动法(RDS)招募900名MSM,由经过专业培训的调查员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及HIV、梅毒和HCV监测,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识知晓水平、性行为状况、接受干预服务情况和HIV/梅毒感染状况。结果本研究共调查900名MSM。MSM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高,为91.3%。86.9%的调查对象最近6个月有同性肛交性行为,最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50.0%,HIV感染检出率为9.3%,梅毒感染检出率为11.0%。调查发现,场所型MSM与男性发生商业性行为和与女性发生性行为的比例较高。网络型MSM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同性恋所占比例较高,第一个性伴是男性的比例也较高。结论不同类型MSM高危性行为报告率、HIV和梅毒感染率均高,可能成为当前HIV流行的重要人群和重要因素,应积极采取有效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男男性行为者(MSM)中流动人口艾滋病高危行为状况.方法 采用定向抽样法开展横断而调查,对9个城市2250名MSM的匿名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比较其中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两亚人群的高危行为发生状况.结果 MSM流动人口组近6个月性伴数(平均9.61个)、口交(平均8.61个)和肛交(平均7.52个)性伴数,近1个月口交(平均2.89个)和肛交(平均3.69个)性伴数,近6个月女性性伴数(平均1.17个)均明显高于常住人口组(P<0.05或P<0.01).MSM中近6个月内流动人口组与男性肛交时以及同非妻子女性性交时每次使用安全套的百分率(分别为37.15%、23.28%)均低于常住人口组(P<0.05或P<0.01).MSM流动人口组从事男性性工作、与gay网友性交过、近1年在男性间参加群交、近1年与男性性交时出血、近1年在外地与男性性交、目前有固定女性性伴(分别为17.89%、12.56%、22.13%、31.38%、32.36%、31.86%)均明显高于常住人口组(P<0.05或P<0.01).结论 MSM流动人口具有比常住人口更多的HIV高危行为;该亚人群具有将HIV传播到其他地区的条件,应加强对MSM流动人口的行为干预,以阻断其在HIV传播过程中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男男性行为者(MSM)中流动人口艾滋病高危行为状况.方法 采用定向抽样法开展横断而调查,对9个城市2250名MSM的匿名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比较其中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两亚人群的高危行为发生状况.结果 MSM流动人口组近6个月性伴数(平均9.61个)、口交(平均8.61个)和肛交(平均7.52个)性伴数,近1个月口交(平均2.89个)和肛交(平均3.69个)性伴数,近6个月女性性伴数(平均1.17个)均明显高于常住人口组(P<0.05或P<0.01).MSM中近6个月内流动人口组与男性肛交时以及同非妻子女性性交时每次使用安全套的百分率(分别为37.15%、23.28%)均低于常住人口组(P<0.05或P<0.01).MSM流动人口组从事男性性工作、与gay网友性交过、近1年在男性间参加群交、近1年与男性性交时出血、近1年在外地与男性性交、目前有固定女性性伴(分别为17.89%、12.56%、22.13%、31.38%、32.36%、31.86%)均明显高于常住人口组(P<0.05或P<0.01).结论 MSM流动人口具有比常住人口更多的HIV高危行为;该亚人群具有将HIV传播到其他地区的条件,应加强对MSM流动人口的行为干预,以阻断其在HIV传播过程中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连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危险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辽宁省大连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行为学特征及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HCV)和梅毒感染率,探索HIV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定向抽样方法招募MSM,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并采血样进行HIV、梅毒和HCV检测。结果共招募932名MSM,HIV抗体阳性率3.43%(32/932),梅毒血清学阳性率12.12%(113/932),HCV抗体阳性率1.07%(10/932);最近6个月,88.73%(827/932)的调查对象曾经与男性发生过肛交;其中每次使用安全套的占52.18%;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提示,受教育程度低、外地户籍、最近6个月为男性提供商业性服务的男性、梅毒抗体阳性的MSM其HIV感染的风险高;最近1年接受过HIV抗体检测是HIV感染的保护因素。结论大连市MSM HIV感染率高,高危行为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