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物联网是继互联网后又一个网络发展重点,无线物联网更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该文就物联网的发展和无线物联网应用模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基于修正残差的物联网节点定位算法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物联网系统中,底层传感节点种类众多,分布随机性很强,节点分布不均匀,节点之间的属性存在较大差异,很难建立统一的节点属性的测距模型.传统的测距定位算法由于无法建立统一的定位测距模型,造成在密集节点区域节点属性多样化明显,造成节点属性的测距误差较大,引起定位不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修正残差算法的物联网节点定位方法.通过对测距结果进行测距残差的有效修复,在残差修正的基础上,利用跟踪滤波算法进行节点的跟踪处理,保证未知节点的位置计算的准确性.计算机仿真结果证明,改进方法能够较大幅度提高物联网结构下节点定位的准确性,在物联网小区域的节点定位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作为新技术发展代表的移动通信技术步入到了高速发展时期,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逐渐优化,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极大改变,其技术影响以及社会影响也获得了社会各类人群的广泛关注。笔者从5G移动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相关概念入手,探讨了基于5G移动通信技术的物联网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伴随国内互联网、通信传输技术的提升,物联网也应运而生。在工业制造、交通运输领域,物联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物联网来连接各个设备,实现各个设备之间的数据共享、数据传输。通信技术是物联网技术的一个基础性技术,对物联网络的运行也产生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大范围暴恐人员定位过程中,暴恐份子带有逃逸、遮挡、伪装的过程,给视觉定位过程带来定位区域难以划分的问题,传统混沌粒子群的暴恐人员定位方法,需要对定位区域有明确的限制,由于控制区域无法准确划分,对暴恐人员无法获取准确的区域.导致定位结果失真.提出基于视觉物联网的暴恐人员快速定位追踪方法,分析了视觉物联网的暴恐人员监控平台的图像,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采集所有可能为暴恐人员的图像信息,根据暴恐人员身体特征同其所在类均值间的误差,采用迭代运算使误差平方和最小化,实现全部循环即获取全部暴恐人员区域准确信息,依据图像向量分辨出不同暴恐人员的面部特征,使用学习集与模糊均值聚类方法识别暴恐人员的面部特征,完成对暴恐人员定位追踪.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可准确获取暴恐人员的位置信息,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7.
Ultra-Wideband(UWB)技术被认为是最适合进行室内无线测距定位的技术,为了实现对基于UWB的物联网中节点的位置进行定位,采用基于能量接收的方法来估计UWB信号的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TOA),进而计算出传播距离和位置。本文使用Matlab仿真了PPM-TH-UWB(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 Time Hopping UWB)信号在IEEE802.15.4a信道下的发射、延时、信道冲击响应、加噪声、能量接收、到达时间估计的过程。该方法解决了在没有UWB信号发送、接收装置时对无线定位算法的仿真、测试和评估。  相似文献   

8.
9.
孙皓月  田亮  郝娟  杨阳 《计算机仿真》2021,38(11):319-322,373
由于现有网络节点能耗感知识别方没有对网络节点信号进行映射,不能获取节点对应的物理坐标位置,导致在网络节点能耗感知识别速度较慢,识别结果不理想.提出基于物联网定位模型的网络节点能耗感知识别方法,建立物联网定位模型,对网络节点信号进行映射,获取网络节点对应的物理坐标位置,将全局网络非线性问题进行优化,分别进行求解;结合网络节点能耗感知识别方法选择对应簇首节点,将该节点作为依据设定感知识别区域并对相关节点数据进行提取,建立数据回传节点集,对感知识别区域内数据回传节点集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回传节点集完成网络节点能耗的感知与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感知识别速度较快,感知识别结果的可信度较高以及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10.
罗宇 《计算机仿真》2016,(5):405-408
移动通信目标信号的准确识别,可加强网络的管理与监控。移动通信目标信号的准确识别的重点是识别率较高的强识别器,而传统的贝叶斯算法中不能通过计算移动通信目标信号样本的权重和分布,将弱识别器通过迭代算法组合成强识别器,导致移动通信目标信号的识别精度下降。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移动通信目标信号实时识别方法。依据ID3算法将移动通信目标信号中具有最高增益的数据属性定义为当前移动通信网络数据流节点的识别测试数据属性,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属性特征形成子集进行机器学习,并利用SVN算法将移动通信网络中目标信号的识别问题转换为求解目标信号特征高维空间的最优"超平面"问题,并通过迭代运算用几个弱识别器组建出一个实时信号识别率较高的强识别器,有效的完成了移动通信目标信号实时识别。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机器学习的移动通信目标信号实时识别方法为网络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矿山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分析智能矿山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矿山体系架构方案;详细介绍了矿山物联网的结构及智能矿山应用体系的构建。该方案对煤炭企业建设物联网系统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物联网所面临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针对物联网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希望在发展物联网的同时,首先要重视其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3.
研究物联网视觉中森林小距离火点定位优化问题.在森林火点定位中,物联网视觉遥感图像采集规范不同,图像特征存在质量差异,森林内不同区域、不同质量的图像在经过统一几何校正后,获取的定位特征残差扩大.传统算法应用转换后的图像进行定位,会导致火点对地定位精度大幅下降,小距离内的火点定位结果失真.为了避免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空间矩阵亚像素的森林小距离火点定位算法.利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对采集的森林视觉遥感图像进行滤波处理,去除图像中的干扰因素.利用物联网视觉技术,计算森林火点的空间位置,从而实现物联网视觉中的森林小距离火点定位.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算法进行森林小距离火点定位,能够避免由于遥感图像采集规范差异造成的定位特征残差扩大的缺陷,从而提高了定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物联网的基本概念、业务特征,并对物联网的拥塞控制需求、核心网侧和无线侧拥塞控制方案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对不同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了基于移动通信网的物联网拥塞控制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15.
物联网技术在移动电子商务市场的应用与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讨论物联网技术在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及其问题,即手机物联网作为物联网新兴技术在国内各应用领域的发展情况,并分析目前手机物联网主要存在诸如发展战略、核心技术、硬件兼容、产业应用及用户需求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于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防灾信息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是提升灾害防治水平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针对水利,地质等自然灾害防治部门,结合当前防灾的信息化建设需求,基于3G、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设计了智慧防灾信息化系统,该系统以应急防灾的智能化调度、协同指挥、综合发布和群测群防为切入点,结合灾害应急和防治的业务流程,提供智能化信息交互和信息发布平台,在灾情管理、灾害应对、应急调度和评估反馈等各项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提升防灾减灾的科学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7.
泛在服务已成为当前用户的一种基本需求。移动物联网作为泛在服务的一种重要实现形式,面临着网络接入点分布不均匀、频谱无法全面覆盖和网络不稳定等问题,因此用户服务的可信性难以得到保障。与此同时,现有面向移动物联网的网络构架缺乏泛在服务保障与可信性保障的有效结合。因此,首先提出“可信超网络”的新概念,即在传统网络的基础上,利用认知计算技术构建虚拟网或者逻辑网络;然后在可信超网络概念的基础上结合移动物联网的特点,提出以可信性确保为目标、以泛在服务为核心能力的可信超网络构架,从总体上保障移动物联网泛在服务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RFID技术出发,结合物联网的应用模式,分析了RFID技术在产品生产和管理上的可行性,结合物联网的应用模式,并对RFID技术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9.
郭平  谢磊 《计算机科学》2015,42(Z11):292-295, 304
当前基于RFID的定位系统无法使用异构移动阅读器按照分布式策略定位移动标签,且定位精度低下。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LSMT-RFID系统。该系统使用一组异构移动式RFID阅读器来定位移动RFID标签,移动阅读器通过时间约束交错过程展开合作,附近的阅读器通过共享询问信息来相应地估计标签位置,并使用主动和被动协议来确保位置信息的及时传输。基于ns-3的仿真实验来评估方案的定位能力,重点考察了平均定位误差和定位延时。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案能实现有效定位。  相似文献   

20.
孙学军 《计算机仿真》2020,37(4):312-316
为有效提高物联网终端认证的安全性,基于集群架构对物联网终端动态进行认证仿真。设计的认证策略主要基于双注册因子和对应认证结构,包括常数量和编码特征密匙,在此基础上设定集群架构下物联网双因子注册流程,第一认证因子与服务器达成一致,通过用户初始注册信息终端服务器生成注册凭证,第二因子通过SAS服务器认证,并生成注册会话密匙,完成最终双因子注册,根据注册因子,以X.509V3作为核心签发结构,构造认证数字证书,搭配公共密匙基础设置(PKI),确定身份认证协议,采用"挑战-应答"的形式完成物联网移动终端的认证实现集群架构下,当前物联网终端的整体认证工作。实验数据表明,在标准内核攻击下,设计的物联网终端认证方法可以有效保证自身数据的完整性,提高认证安全和可信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