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胰腺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感染特点。方法选择2013-08—2015-09间收治的5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给予腹腔穿刺及细菌培养,按有无感染标准将其分为观察组(感染,n=19例)与对照组(未感染,n=39例)。观察2组患者入院时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胆源性或非胆源性致病因素、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时间、胃肠道障碍水平、血淀粉酶水平、血清清蛋白水平、血糖,CT表现、有无低氧血症、机械通气等因素。结果 2组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时间、禁食时间、胃肠道功能障碍时间、低氧血症发生情况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EⅡ、血淀粉酶水平、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胆源性因素、CT表现有无坏死、渗出及是否机械通气等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19例感染患者共分离出菌株23株,依次为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胰腺感染与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时间、禁食时间、胃肠道功能障碍时间、低氧血症等因素有关。革兰阴性菌是主要的病原菌。给予个体化针对性治疗,适当应用抗菌药物,及时预防胰腺感染,可提高治疗有效性,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合并胰腺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胰腺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7年3月间收治的8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因、人院时APACHEⅡ评分、血淀粉酶、血钙、血糖、血细胞比容、平均动脉压、ALT、AST、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血肌酐、尿素氮、胰腺坏死、低氧血症、机械通气、肠功能障碍及导管应用等因素和胰腺感染的相关性。结果禁食时间、胰腺坏死程度、胆源性致病因素、低氧血症、肠功能障碍、血肌酐、尿素氮和人院血细胞比容与SAP患者继发感染的发生率呈正相关(P〈0.05),血清白蛋白水平与SAP患者继发感染的发生率呈负相关(P〈0.01);其余各影响因素与胰腺感染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在SAP发病过程中,禁食时间较长、胰腺坏死程度增高、胆源性致病因素、低氧血症、肠功能障碍以及血肌酐、尿素氮和人院血细胞比容的升高可能是导致胰腺发生感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并发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对2013年4月—2015年8月收治的128例SAP患者进行资料收集,观察SAP患者并发感染情况,分析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探讨SAP患者并发感染的影响因素。128例SAP患者中感染39例,感染率为30.47%。共检出菌株65株,其中以革兰阴性菌最多,占67.69%;革兰阴性菌中又以铜绿假单胞菌最为常见,占23.08%。SAP合并感染患者与未感染患者禁食时间、糖尿病、胃肠功能障碍时间、机械通气、低氧血症、APACHEⅡ评分以及胰腺CT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有差异因素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计算,结果显示,各因素均为SAP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SAP合并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多为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根据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可有效降低SAP患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并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感染菌的种类,比较感染和非感染组死亡率以及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6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5.3%,感染者死亡率为28.4%,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5);感染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3.6%,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为多见;21例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菌混合感染;APACHEⅡ评分≥15、呼吸机治疗、气管切开、年龄≥60岁和手术治疗是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应针对其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及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程后期并发急性胆囊炎(AC)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回顾性收集确诊的20例SAP并发AC(SAP-AC)患者为病例组和86例SAP患者为对照组的各项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筛选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althazar’CT评分、APACHEⅡ评分、全身并发症、局部并发症、生长抑素时间、EN持续时间、输血、手术等12个变量影响并发AC的发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OR=1.333)、肠道营养(EN)持续时间(OR=1.020)、胰头部坏死组织感染(OR=3.301)为并发AC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APACHEII评分越高、EN持续时间越长、胰头部坏死组织感染,其并发AC的风险性就越大,均为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并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感染菌的种类,比较感染和非感染组死亡率以及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6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5.3%,感染者死亡率为28.4%,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5);感染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3.6%,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为多见;21例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菌混合感染;APACHE Ⅱ评分≥15、呼吸机治疗、气管切开、年龄≥60岁和手术治疗是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应针对其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及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7.
暴发性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认识暴发性重症急性胰腺炎(fulminant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FSAP)的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 统计出现症状72h内住院的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病人209人,回顾性的整理、分析暴发性重症胰腺炎发生、发展的特点。暴发性重症急性胰腺炎定义为,出现症状72h内发生器官衰竭的重症胰腺炎。56例病人为暴发性重症胰腺炎组(FSAP组)。153例72h内末发生器官衰竭的病人组成重症胰腺炎组(SAP组)。结果 FSAP死亡率、低氧血症和多器官系统衰竭发生率明显高于SAP组(53.6%vs2.6%,85.71%vs22.88%和78.6%vs41.2%)。Logistic回归分析FSAP高危因素为:高APACHE—Ⅱ评分,低氧血症。结论 我们提出FSAP的特征为:多器官系统衰竭、胰腺病变重、早期发生低氧血症、早期腹腔高压征(intro-abdominal hypertension,LAH)和高APACHE—Ⅱ评分。FSAP的预后差。积极纠正低氧血症、微创治疗等手段可能对FSAP治疗有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糖尿病财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病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6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96例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6例患者中,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21.9%),轻度急性胰腺炎75例(78.1%),其中诊断为糖尿病患者24例(25%),无糖尿病患者72例(75%).糖尿病史组甘油三酯水平、肥胖例数、重症急性胰腺炎例数和APACHE Ⅱ评分与无糖尿病史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模型分析显示,血糖水平、糖尿病病史长短、甘油三酯水平和肥胖是影响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预后的独立因素.APACHE Ⅱ评分与患者的血糖水平呈正相关,降糖治疗在短期内对患者的血脂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 血糖水平和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相互影响,糖尿病病史一定程度上影响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危险因素及其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病人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发生的易患因素,估价ARF与SAP病人预后的相关性,探讨预防ARF发生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以来收治的SAP病人246例,对病人年龄、性别、病因、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低氧血症、腹腔室隔综合征、感染、血淀粉酶水平、尿淀粉酶水平、急诊手术、禁食天数、是否应用生长抑素等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46例SAP病人31例发生ARF,ARF的发病率为12.6%。ARF组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无ARF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腹腔室隔综合征、低氧血症和急诊手术在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SAP发病过程中,APACHEⅡ评分增高、低氧血症和腹腔室隔综合征可能是导致ARF发生的危险因素。维持病人全身状态稳定、防止肾脏低灌注损害、预防低氧血症的发生以及手术引流腹腔减压可能有预防ARF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ιؼ�̽��   总被引:79,自引:4,他引:75  
目的 探讨暴发性胰腺炎 (FAP)发生、发展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出现症状 72h内住院的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 2 0 9例。所有病人均在ICU行监护及最大限度地加强治疗。FAP为出现症状 72h内发生器官功能障碍的SAP ,比较 5 6例FAP(FAP组 )与 15 3例 72h内未发生器官功能障碍的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组 )的临床特点。结果 FAP组胰腺病变程度 (CT分级 )较SAP组严重 (5 19± 0 68vs 3 72± 0 2 5 ) ;FAP组病死率及低氧血症、胰腺感染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发生率明显高于SAP组 (5 3 6%vs 2 6%、85 71%vs2 2 88%、17 86%vs 6 5 4%和 78 6%vs 9 15 % )。FAP组中与病死率相关的高危因素为低氧血症、高APACHE Ⅱ分值、器官功能障碍数目以及胰腺病变严重程度。结论 FAP的特征包括MODS发生率高、胰腺病变程度严重、早期发生低氧血症、腹腔室隔综合征 (ACS)、高APACHE Ⅱ评分和高病死率。监护重要脏器功能、适当补充血容量、早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积极纠正低氧血症、缓解ACS(包括经腹腔镜腹腔冲洗及早期促进胃肠蠕动 )等处理可能对FAP的治疗有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卒中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09年1月760例卒中患者并发SAP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SAP发生率为5.7%;高龄、并发糖尿病、球麻痹、意识障碍者SAP发生率较高;并发SAP者病死率较高。结论 SAP是脑卒中患者病情加重和致死的重要原因,需要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预测外科脓毒症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3年3月收治的68例外科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D-二聚体水平(〈0.5、0.5~2.0、〉2.0 mg/L)将患者分为3组,比较各组间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性脏器功能衰竭评分(SOFA)、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腹腔高压(IAH)发生率、多器官功能降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变化,分析D-二聚体水平与病情严重度指标(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并以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判断D-二聚体水平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68例外科脓毒症患者,治愈48例,死亡20例。D-二聚体水平〉2.0 mg/L组患者的SOFA评分、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IAH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另外两组;而D-二聚体水平与APACHEII评分(r=0.552,P〈0.01)、SOFA评分(r=0.691,P〈0.01)具有显著相关性。D-二聚体水平对患者的病死率(AUC=0.717)、MODS发生率(AUC=0.752)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结论:D-二聚体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外科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度及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早期保护肠屏障功能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影响.方法 分析56例SAP患者的治疗方法和预后.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和肠屏障保护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Marshall评分、CT严重指数(CTSI)、胃肠功能评分、尿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血浆内毒素和二胺氧化酶(DAO)、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胰腺感染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住院病死率.结果 治疗后第7天,B组APACHEⅡ评分、胃肠功能评分、尿L/M比值、血浆内毒素和DAO、血清CRP和TNF-α较A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2周内,两组患者CTS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胰腺感染和MODS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保护肠屏障功能,能明显减轻SAP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降低胰腺感染和MODS发生率,从而改善其预后.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influence of early intestinal barrier protect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 Methods To analyze the therapeutic methods and prognosis of 56 patients with SAP.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ventional therapy group (A) and the intestinal barrier protection group (B). The APACHE Ⅱ score, Ranson score, Marshall score, CT severity index (CTSI),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s score (GFS), the ratio of Lactulose to Mannitol (L/M), plasma Endotoxin and Diamine Oxidase (DAO), serum C-reactive protein (CRP) and TNF-α, incidence of pancreatic infection and multi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 and the hospitalization mortalit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On the 7th day after admission, the APACHE Ⅱ score, GFS, L/M, Endotoxin, DAO, CRP and TNF-α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in group B than in group A (P<0. 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TSI (P>0. 05)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2nd week after admission. The incidence of pancreatic infection and MODS in group B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in group A (P<0. 05). The hospitalization mortality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 05)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 Early intestinal barrier protection in SAP alleviated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reduced the incidences of pancreatic infection and MODS, thus improved the prognosis.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病死率、易感因素,指导VAP的临床防治。方法:对近3年内我院SICU65例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VAP发生率为66.2%,病死率为67.4%,长时间机械通气及高APACHE Ⅱ分、低GCS分和不恰当初始抗菌治疗等是VAP的易感因素。结论:在SICU病房,通过有效的防治措施,可降低老年患者VAP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重症甲型H1N1流感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09年10月至2010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28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并发ARDS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治愈组(13例)和死亡组(15例)患者的临床特点,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28例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4例,年龄11~80岁,肥胖6例(21%),妊娠5例(18%),主要临床表现是高热、肌痛、呼吸困难及咯血痰。28例患者都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入组患者均给予机械通气、奥司他韦抗病毒及糖皮质激素治疗,4例(14%)患者给予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治愈13例(46%),死亡15例(54%)。89%(25/28)患者血糖升高,基础患有糖尿病4例患者死亡,病死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及APACHEⅡ评分显著升高,死亡组继发消化道出血的比例显著高于治愈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咯血痰及APACHEⅡ评分升高是重症甲型H1N1流感并发ARDS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影响感染性胰腺坏死(IPN)病人经皮内镜下清创(PEN)治疗失败的风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重症急性胰腺炎中心诊治的56例IPN病人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接受开放手术以及死亡的结局,分为PEN成功组(42例)与PEN失败组(14例)。观察比较两组病人入院临床特征、清创操作步骤及预后,并对影响PEN失败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PEN总体成功率为75.0%。与PEN成功组相比,PEN失败组入院时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 Ⅱ)评分、序贯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持续器官功能衰竭比例、使用机械通气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的病人比例均更高(P均<0.05);但PEN失败组的IPN诊断距发病病程、首次PEN距发病病程均更短(P<0.05),增强CT影像学特征中边界清晰和气泡征的病人比例更低(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机械通气、血管活性药物、IPN诊断距发病病程、首次PEN距发病病程、首次PEN距发病病程,边界清晰和气泡征的增强CT影像学征象与PEN失败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OFA评分高是PEN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 结论 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机械通气、血管活性药物、IPN诊断距发病病程、首次PEN距发病病程、增强CT影像学表现为即边界清晰和气泡征是PEN失败的危险因素,高SOFA评分是PEN失败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洪磊  项和平 《临床外科杂志》2011,19(12):843-845
目的提高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液体复苏治疗的水平。方法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收治老年(60岁以上)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共72例,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治疗组患者采用快速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1周治疗,治疗组APACHEⅡ评分为(12.63±5.4),Ranson评分为(1.5±0.7);对照组APACHEⅡ评分为(7.4±1,8),Ranson评分为(2.4±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治疗组为(22.3±3)d,对照组为(27.4±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平均花费治疗组为43234.45元,对照组为44235.32元,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液体复苏治疗有利于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改善和稳定微循环,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死亡预后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重症胰腺炎预后的可能有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10年3月7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Ranson评分≥3分,且APACHEⅡ评分≥8分)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是否于入院60日内死亡分为死亡组(n=11)和存活组(n=65)。分析患者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年龄、氧合指数、血肌酐等12项指标。结果入院60日内死亡患者共11例。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APACHEⅡ评分高(16.57±3.10vs12.04±2.95,t=2.859,P=0.006),Ranson评分高(4.71±0.76vs3.87±0.73,t=2.859,P=0.006),氧合指数低[(221±41)mmHgvs(285±48)mmHg,t=-3.353,P=0.002],血钙低[(1.77±0.39)mmol/Lvs(1.98±0.39)mmol/L,t=-2.187,P=0.033],血肌酐高[(103.1±24.4)μmol/Lvs(78.4±14.5)μmol/L,t=2.607,P=0.037],血糖水平高[(13.7±2.8)mmol/Lvs(11.0±1.5)mmol/L,t=2.448,P=0.047],碱剩余值低[(-1.33±2.93)mmol/Lvs(0.70±2.23)mmol/L,t=-2.149,P=0.036],血红细胞压积值低(0.35±0.04vs0.40±0.04,t=-2.957,P=0.013)。结论 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氧合指数、血钙、血肌酐、血糖水平、碱剩余、血红细胞压积值可能是早期判断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