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陈艾  刘文君 《中国药房》2006,17(1):59-62
三氧化二砷(Arsenictrioxide,ATO,As2O3)是中药砒霜的重要组成成分。自1994年我国学采用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获得70%~80%的缓解率(CR)后,其抗肿瘤机制迅速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研究证实,As2O3对缓解后复发患及对其他化疗耐药尤其是全反式维甲酸(ATRA)耐药的患,其CR也可高达70%~90%,且不会引起严重的出血和骨髓抑制。目前,As2O3在临床不仅用于APL的治疗,而且单独或联用其它药物治疗血液系统的其它恶性肿瘤均取得一定进展。本拟就As2O3治疗粒单系白血病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住院的COPD急性发作期患呼吸道MRS感染的流行及耐药状况,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1999-2000年住院的COPD急性发作期患(包括普通病房和重症监护病房的住院患)下呼吸道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致病菌株及其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OPD合并下道呼吸道MRS感染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性葡萄球菌为主,重症监护病房的患,插管的患更易发生MRS感染。万古霉素对MRS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利福平、复方新诺明及磷毒素等对MRS也有一定的抗菌活性。结论:COPD急性发作期患,特别是入重症监护病房和插管患合并MRS感染的发生率升高,故临床医生要提高对MRS感染的警惕性,选用敏感药物以尽快缓解患症状,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拉米夫定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中耐药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曹茜 《天津药学》2004,16(2):71-73
拉米夫定(1amivudine)是目前已知的较有效的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核苷类药物,然而拉米夫定抗HBV治疗的不足之处在于长疗程而出现耐药性。拉米夫定抗HBV治疗的耐药机制为HBV多聚酶基因区发生点突变所致。其耐药性对临床的影响即在治疗中转氨酶水平的升高,以及血清中已经阴转的HBV DNA重新出现,甚至伴有病情的突发,均预示病毒变异的发生。拉米夫定抗HBV治疗中产生耐药性的临床意义为耐药变异的出现速度,它取决于为病毒变异提供机会的病毒复制数量;而免疫状态可能是影响其耐药的另一个因素。拉米夫定治疗的长期效果取决于耐药毒株的发生率及其致病性。在抗HBV治疗中避免拉米夫定耐药性的可能对策是:首先确定拉米夫定治疗的适应症,其次联合用药以及发展新的核苷类药物来延缓耐药毒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和空斑形成抑制试验研究阿糖胞苷(Ara-C)免疫脂质体抗单纯疱疹病毒(HSV-1)的作用。结果证明含Ara-C2.82μg免疫脂质体的空斑抑制率是单纯用Ara-C500μg的2.84倍,是同量Ara-C脂质体5.57倍,同量单克隆抗体的无药免疫脂质体的3.21倍。充分说明Ara-C免疫脂质体是一种可以靶向结合,局部缓慢释放药物的特异靶向输药系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去甲氧柔红霉素(即IDA)与阿糖胞苷(即Ara-C)联用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诊治的120例难治复发性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60例采用IDA联合Ara-C治疗,另外60例应用DNR(柔红霉素)+Ara-C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疗效和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66.67%)、中位生存时间(22.49±1.68)个月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去甲氧柔红霉素与阿糖胞苷联用方案能够改善难治复发性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限,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2月至2007年12月本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肢症状明显缓解率57.0%,部分缓解率40.4%。6条患肢溃疡未一期愈合,无严重并发症。随访1~6年,5条患肢溃疡复发,1条患肢转流桥闭塞。结论依据准确的血流状态评价、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缓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去IDA治疗老年AML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4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给予IDA+Ara-C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DNR联合Ara-C化疗方案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1.9%(P0.05);两组均有不同程度不良反应出现,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DA是一种治疗老年AML疗效可靠的抗肿瘤药物,具有较高的完全缓解率,可作为缓解老年AML的最佳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8.
抗铜绿假单胞菌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昊天  王远亮 《中国药房》2007,18(22):1745-1747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一种常见的院内获得性感染条件致病菌,在医院感染病原菌的检测中检出率最高。该菌耐药性强,耐药谱广,对多种抗菌药物表现为天然或获得性耐药,故其所致感染可选择的有效抗菌药物甚少。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PA较为有效的药物。但近年来随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PA对其耐药率亦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耐药甲型副伤寒5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玉丽 《中国药业》2002,11(10):70-70
目的:观察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对耐药甲型副伤寒的临床疗效。方法:经血培养提示为耐药甲型副伤寒的56例患,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疗程7d,连用2个疗程。结果:除1例外,其他病例退热时间不超过7d;有1例复发。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耐药甲型副伤寒有显疗效。  相似文献   

10.
老年气管插管和切开患者痰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老年气管插管和切开患痰肺炎克雷伯杆菌对抗生素耐药情况,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0例气管插管患痰培养的株肺炎克雷伯杆菌45例气管切开患痰培养的确株肺炎克雷伯杆菌对抗生素耐药进行分析。结果:肺炎克雷伯杆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氨苄西林耐药为100%;对氧哌嗪青霉素耐药为68.29%;对头孢类抗生素头孢唑啉钠耐药为48.57%;头孢呋辛钠47.06%;头孢哌酮钠45.90%;头孢噻肟钠为44.00%;头孢曲松钠37.04%;头孢他啶23.64%;对庆大霉素耐药26.88%;丁胺卡那霉素11.65%;环丙沙星21.42%;氨曲南43.75%;亚胺培南14.81%。结论:老年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期间痰培养的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大多数抗生素有一定程度耐药。  相似文献   

11.
白血病细胞对阿糖胞苷(Ara-C)的耐药与胞苷脱氨酶浓度的增加或脱氧胞苷激酶浓度的降低有关。尽管用常规剂量的本品治疗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获得较高缓解率,但大多数患者最终死于耐药性。本文报道给患者投用大剂量本品以克服耐药性的研究结果。受试者为14例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和1例Burk-kit’s淋巴瘤的白血病患者,肝肾功能均正常。每12hr静脉输注阿糖胞苷3g/m~2(输注1hr),共12次。另外  相似文献   

12.
潘晓俊  徐刚 《医药导报》2007,26(6):676-677
[摘要]目的了解临床感染患者送检标本致病菌的耐药情况。方法对分离到的647株细菌,采用药敏测定仪进行病原菌耐药鉴定,判断其对常用抗微生物药物的敏感性。结果647株细菌中,革兰阴性(G-)杆菌占72.8%,革兰阳性(G+)球菌占27.2%;位居前5位的菌属依次是大肠埃希菌(18.2%)、铜绿假单胞菌(16.7%)、肺炎克雷白杆菌(14.4%)、表皮葡萄球菌(7.0%)及金黄色葡萄球菌(5.1%)。药敏实验结果显示:尚未在G+球菌中检出对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产生耐药的菌株,呋喃妥因和利福平对4种葡萄球菌感染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活性,但对青霉素、红霉素等耐药情况严重;G-杆菌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白杆菌对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但均对含酶抑制剂抗菌药物敏感,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部分致病菌敏感率不容乐观,奈替米星和复方哌拉西林对鲍曼不动杆菌抗菌活性表现为十分敏感。结论结合药敏实验结果合理选用抗微生物药物,对减少耐药株的产生和蔓延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临床上控制高血压愈来愈受到重视,高血压的治疗目标不仅要降低血压,减轻症状,更重要的是预防或缓解左心室重塑、缓解动脉硬化的发展,保护肾功,预防脑卒中、心肌梗死、心衰和猝死的发生,从而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如何围绕上述目标合理选用降压药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2004年20株细菌性痢疾菌谱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结梅  郭琍  张庆业 《药品评价》2006,3(1):40-41,48
目的 了解2004年来广东省细菌性痢疾的菌谱及耐药性。方法 分析20株痢疾杆菌的菌谱及对27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结果 头孢他定、呋喃妥因的敏感率最高达100%,其次是多粘菌素、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为95%,这些药在缓解临床症状细菌学转阴率有较好疗效。青霉素的耐药率高达100%,其次是利福平、磺胺甲基异嗯唑,这些药的耐药菌株的产生呈上升趋势。结论 近年来痢疾杆菌耐药菌株发生变迁,治疗应选用高效抗生素联合应用,并保证足够的疗程,以减少耐药现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逆转多药耐药提高肺癌化疗疗效。本报道1例46岁女性患,确诊为左肺下叶腺癌T1N2M1-IV期(左腋下淋巴结、脑、骨),先后给予司莫司汀(Me-CCNU),丝裂霉素(MMC),长春花碱酰胺(VDS)及顺铂(DDP)即SMVP-T1方案,MVP-T2方案化疗,治疗后临床症状无好转。复查胸部CT等考核疗效显示病灶进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腋下转移淋巴结病理标本中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多项耐药相关基因产物(P-gp,MRP,LRP)表达阳性,系原发性多药耐药肺癌。改换程序性应用Me-CCNU,MMC,5-氟尿嘧啶(5-Fu),DDP联合大剂量三苯氧胺(TAM)即TSMP-T3方案,TMFP-T4方案化疗,二段化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复查胸部CT等考核疗效显病灶绝大部分消失,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多项耐药基因产物的联合检测可指导临床化疗方案的选择,程序性应用EFP方案联合大剂量TAM能逆转肺癌耐药,提高化疗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FLAG方案[阿糖胞苷(Ara-C)联合氟达拉滨(Flud)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儿童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5例5~13岁难治性急性白血病患儿,予Flud 30 mg·m-2·d-1,第2~6天静滴;Ara-C 2 g·m-2·d-1,第2~6天静滴;G-CSF 5 μg·kg-1·d-1,第1~6天皮下注射.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例完全缓解,3例化疗后未获骨髓缓解,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结论 FLAG方案是治疗儿童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较好方案,毒副作用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7.
阿糖胞苷(Ara-C)和6-氮杂胞苷(6-azacyd)具有抗肿瘤活性。后者毒性低于前者。剂量较高。Ara-C在体内脱氨基后生成非活性的阿糖尿苷(Ara-U)。合并应用Ara-C和6-azacyd,其理由是:(1)6-azacyd可选择性抑制RNA合成,Ara-C可抑制DNA合成;(2)6-azacyd是胞嘧啶脱氨酶的作用物。当它在血液中浓度大于Ara-C时,可阻止Ara-C脱氨基。为研究Ara-C和6-azacyd的药动学及其代谢物,需寻求其同步测定方法。目前尚未见文献报道。本文研究了同步测定血样中Ara-C等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世界范围有近20亿人患乙肝,其中有3.5~4亿为慢性乙肝。1.7亿人患丙肝,每年因这两种肝炎死亡近1百万人。拉米夫定(lamivudine,GSK公司,商品名:Zeffix)的出现使HBV感染的治疗取得重要进展,但是用药1年后有15~30%出现耐药性,3年后有50%以上出现耐药性,为了不断克服耐药株感染问题,国外正在研究开发一系列新品种,随着新品种的不断上市.估计至2010年世界抗HBV感染的药物市场额将由2004年的5.51亿美元增加到10亿美元,至2015年年增长率将达8.8%。  相似文献   

19.
临床分离的155株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特别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大量使用.导致了不动杆菌的耐药菌株有不断上升趋势。为了更及时、合理选用抗菌活性高的抗菌药物应用于不动杆菌感染患,本统计了我院从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临床分离、鉴定的231株不动杆菌,应用KB法监测的药敏结果.希望找到具有抗不动杆菌活性高的药物。及时应用于临床治疗。探讨其耐药机制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肠球菌对几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特别是对万古霉素和高浓度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HLAR)肠球菌的耐药状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时治疗肠球菌感染患和避免更多耐药菌株的出现,方法:从临床住院病人标本中分离出的390株肠球菌,采用纸片扩散法,以高浓度庆大霉素和高浓度链霉素等8种抗 素进行药敏试验,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高浓度链霉素,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1.0%(199/390),41.0%(160/390),6.4%(25/390),对其它5种抗菌素也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肠球菌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并有多重耐药性,特别是对高浓度氨基糖甙类药物耐药(HLAR)肠球菌的大量出现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存在,应引起临床实验室和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对肠球菌感染的病人应合理选药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