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种基于跳转表的多维IP分类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应用的发展要求路由器必须有能力支持防火墙、提供QoS、流量计费等一系列功能,这些功能都要求路由器对IP包进行分类来完成对数据包的不同处理,本文提出的算法直接从多维IP分别问题入手,经过一个跳转表,把多维IP分类问题转化为二维的IP分类问题,从而提高了分类速度,该算法可以充分发挥二维分类算法高效率的特点,从而可以极大地提高多维分类的速度。  相似文献   

2.
1 背景现时Internet网络用户对Internet的抱怨往往是关于其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在大多数情况下,传输较大的文件需要太长的时间,而Internet的时延抖动又会使得实时业务难以开展。在现行的Internet的机制中,数据的传输一般是基于尽力传送(best-effort)方式,而没有一种保障服务质量的机制。任何用户都不可能通过增加自己的网络使用费来提高网络对自己的服务质量。Internet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提供这样一种方法,即用户可以提高网络使用费来改善服务质量,如小的时延和稳定的时延抖动;而当用户不需要高的服务质量时,网络使用费应随之下降;同时,当用户所交纳的网络使用费用一样时,应该公平地分配网络资源。  相似文献   

3.
IP电话技术(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IP网络中提供QoS支持的方案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飞速发展,IP网络迅速增长,已从原来单一的数据网络发展为一个名符其实的综合业务网。但与此同时,IP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新应用的层出不穷也使传统的IP网络受到了根本的冲击,一些技术缺陷逐步暴露出来。重点探讨了如何在IP网络中提供服务质量(QoS)支持的问题,主要比较并分析了IETF组织提出的综合业务(Int-Serv)模型、差分业务(Diff-Serv)模型以及MP  相似文献   

5.
在IP上实现Qo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IP网络上存在的QoS问题,介绍了其在第二层的实现,以及第三层实现的两种实现模型-综合服务模型和差别服务模型,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其可能的实现模式,并分析了其特点,最后对IP网络上QoS的进一步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1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已不满足于传统的电报电话业务,甚至传统的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等数据业务,而是追求更高品质的集视频、图像、声音、文字、甚至动画等为一体的多媒体宽带应用服务。这些应用不仅要有带宽保证,而且还需要有时延、时延抖动、分组丢失率的限制。而目前的Internet带宽管理不够合理,不同设备使得路由瓶颈仍然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随着Internet规模的不断扩大,IP网上的实时业务量也在不断增长,由于实时业务对网络传输的延时、延时抖动等特性较为敏感,当突发性高的FTP或含有图像文件的HTTP等业务量在网络上传输时,实时业务会受到影响,因此应在IP网络上导入QoS技术,以确保实时业务的通信质量。最初,QoS是与ATM技术紧密相连的,随着IP网络上实时业务的增多,人们开始研究IP网络上的QoS技术。早期的许多工作都源于资源预留协议  相似文献   

8.
现代IP网络QoS路由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玲  石坚 《计算机科学》2002,29(4):86-88
1.引言无线通信和个人通信系统的发展,使网络的接入方式多样化。未来的互联网络将向由固定网络(有线网)、基础结构移动网络(如蜂窝无线网)和非基础结构无线网络(如 Ad Hoc网,简称自组网)组成的综合网络发展。为保证此综合服务系统端到端的服务质量(QoS),实现用户的“无缝”通信,是未来综合网络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领域,其中解决不同类型网络的QoS路由问题以及异构网络间路由互操作性问题是一个研究重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有线网QoS路由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而涉及无线/移动网方面的论文很少。本文将以QoS路由算法为主线,根据有线网和无线网中存在的问题,阐述QoS路由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Internet上IP QoS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首先阐述了IP QoS的含义、技术指标,然后分析了IETF的两个基本模型和实现IP QoS的关键机制,最后对IP QoS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介绍了一种多于网IP/ATM路由器的设计方案,给出了它的软件系统框架,提出了一种IP前传机制,IP流交换,提出了一种可适应非安全循环服务规则(AICS)来减轻突发性流量对时延的影响,保证端到QoS需求,并利用计算机仿真对时延进行了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11.
Internet的高速发展要求提供高性能的P流分类算法以更好地为防火墙、QoS、流量工程、资源预留、网络地址转换等提供服务。由于IP报文分类算法的多域特征,因此其具有相当的难度。研究者提出了很多报文分类算法,本文将这些算法概括为5类:基于Trie树的算法、基于空间分割的算法、启发式算法、基于硬件实现的算法和其他算法,并对IP报文分类算法的思想、原理和过程进行了介绍和分析,说明了这些算法之间的联系,并对这些算法在搜索和更新的时间性能、空间性能、适用性范围和优缺点等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作为总结,本文还对IP报文分类算法研究的方法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IP分类技术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及IP分类的典型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完全无冲突哈希和跳转表Trie树(NHJTTT:Nol-collisionHashandJumpingTableTrie-Tree)的IP分类算法,通过分析比较,该文提出的算法无论是时间性能还是空间性能均优于GridofTries算法,文章通过仿真给出了最终的分类效果。最后该文对提出的算法在虚拟环境下作了评判。  相似文献   

13.
基于XOR Hash的快速IP数据包分类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哈希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异或哈希的IP分类算法,该算法的核心有三点:一是将目的/源IP、目的/源端口和协议五域连成比特串,然后分为五块后进行异或,获得分类关键值;二是为了降低冲突率,将异或后的关键值再与一个随机数进行异或,获得最终分类索引值;三是为了保证查找到的规则的正确性,对每一个索引值的源/目的IP地址均匹配一次。通过以上三点改进一般会降低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通过仿真,当对1万条分类规则进行包分类时,该算法的包分类速度可以达到2Mpps,所消耗的最大内存为6MB。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IP分类技术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及IP分类的典型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哈希(Hash)和跳转表Trie树JTTT(JumpingTableTrie-Tree)的IP分类算法,该算法和核心有两点:一是将源/目的端口和协议三域构造成一个哈希函数,因为该三域的交叉组合较少;二是将源/目的IP地址分割为两块构成跳转表和Trie树。通过分析比较,文章提出的算法无论是时间性能还是空间性能均优于GridofTries算法,文中通过仿真给出了最终的分类效果。最后该文对提出的算法在虚拟环境下做了评判。  相似文献   

15.
数据包分类技术是在高速网络环境中保证网络服务质量的一种重要技术,是设计高端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网络设备时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分析现有的高速数据包分类技术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基于CAM的高速数据包分类的实现方法。通过比较可知,该分类方法在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都明显低于其它的分类方法,而且实现简单,性能高。  相似文献   

16.
IP路由查找和报文分类作为路由器转发能力和提供高性能区分服务能力的关键因素,是当前路由器转发性能乃至整个网络性能的主要瓶颈。文章以IP路由查找和报文分类问题为研究对象,从空间几何的角度探究其本质,建立了相应数学模型MDCM,并以此为基础,讨论了各类搜索算法在IP路由查找和报文分类问题求解的优缺点,为研究和设计高性能的IP路由查找和报文分类算法提供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17.
姜宁康  李毓麟 《计算机工程》2000,26(10):58-59,90
讨论了Internet目前存在的问题及采用IP和ATM结合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对IP交换的关键技术之一,流分类机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研究高性能流分类器所要考虑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流分类器结构。  相似文献   

18.
接入网的QoS机制是实现NGN中端到端的QoS保证的重要因素,而以太网是最为主要的接入网技术。本文讨论了ITU NGN专题组NGNFG中关于基于以太网IP接入网络的QoS的控制体系结构的研究进展,在基于以太网IP接入网络的定义和参考模型中分析了基于以太网IP接入网络的QoS问题,本文阐述了基于以太网的IP接入网络的支持动态和每个会话控制的QoS控制过程和提出了有关的接口以及它们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IP路由查找算法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现有典型IP路由查找算法进行了介绍,并对其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利用路由表信息分布特征等作为约束条件,运用Amdahl定律考虑新算法的设计和优化、结合新一代网络交换单元系统结构等进行进一步研究的方法和思路,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