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常的蜗轮加工是在滚齿机上用蜗轮滚刀滚切而成。在批量小或单件生产时可在万能铣床和滚齿机上用飞刀(展成法)和齿轮滚刀(滚切)加工。用齿轮滚刀加工时,要求蜗轮与蜗杆精确地啮合,特别当齿轮滚刀与蜗杆的直径和螺旋升角相差较大时,靠转动刀架  相似文献   

2.
与蜗杆相啮合的蜗轮轮齿均随蜗杆的齿形而异,因此,蜗轮轮齿的滚切加工成形,在理论上采用与蜗杆相同的滚刀或单齿飞刀进行范成滚切加工蜗轮轮齿,且要保证蜗杆传动的中心距与滚切蜗轮的中心距在理论上也应相同。在这种情况下滚切的蜗轮轮齿,才能与蜗杆处于正确的啮合状态。但滚切蜗轮的刀具,不仅取决于蜗杆的特性系数,蜗杆分度圆柱上的螺旋升角及蜗杆的轴向模数等因素,而且加工不同尺寸的蜗轮轮齿,应采用与其特性系数、螺旋升角及轴向模数相符合的蜗杆式滚刀进行范成滚切加工。虽然蜗轮滚刀已经标准化了,但对于仅仅为制作少量,单件或修配件而购制一把与蜗杆参数完全相符合的蜗轮滚刀,就很不经济。然而,对于精度要求不高的蜗  相似文献   

3.
根据齿轮啮合理论,应用衡量机械传动性能的诱导法曲率和卷吸速度来分析研究变型锥蜗杆.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变型锥蜗杆蜗轮啮合时沿接触线法线方向的诱导法曲率和卷吸速度进行了推导,并赋值计算,与普通锥蜗杆传动进行了比较.通过对比计算结果,表明了变型锥蜗杆传动在接触点处的诱导法曲率稍小而卷吸速度较大,验证了变型锥蜗杆在此点传动性能略具优越性,对其进一步研究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推导了锥面二次包络圆柱蜗杆传动过程中的啮合方程和主要啮合性能指标方程,以图表表示出在不同参数下其接触线、啮合界限线、根切界限线的分布图,对此种蜗杆副在砂轮的不同半径下的啮合特性进行了比较,为这类蜗杆传动中蜗轮滚刀的设计制造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滚锥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建立了滚锥包络环面蜗杆传动蜗轮的变形协调条件,给出了该种传动受力分析的计算公式以及蜗轮与蜗杆之间滚滑摩擦系计算公式,以此为基础,推导了滚锥包环蜗杆传动啮合效率计算以式,最的, 用上述公式给出了滚锥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啮合的分布规律,分析了啮合效率的影响因素和影响规律,研究工作对于该种传动的设计与制造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别阐述了用展成车削和展成磨削两种双自由度展成原理作为精加工手段得到的圆柱蜗杆的齿面几何参数的计算方法,其中包括齿廓截形、各点的压力角、主方向和主曲率及齿形曲率的公式和算法.这些参数对于深入分析这类新型蜗杆副的啮合特性以及蜗轮滚刀的设计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设计加工局部接触蜗杆副的蜗轮滚刀的原始依据.  相似文献   

7.
重点研究了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蜗轮滚刀的数字化建模方法,基于坐标变换、啮合原理推导了蜗轮滚刀基本蜗杆的齿面方程、滚刀刃口方程和后刀面方程。找到了一种在MATLAB中基于获得轴向截廓数据的建模方法,最后在SolidWorks中建立了蜗轮滚刀的三维实体模型。  相似文献   

8.
本文直接运用简单的平面齿形法线定理求基本蜗杆与齿轮的啮合线方程,导出了精确设计滚刀刃形的简便通用公式。同时证明了圆柱螺旋齿轮啮合的重要特性,即两共轭齿面接触点处的公法线必过节点。给滚刀的精确设计带来了方便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阐明了渐开线点啮合蜗杆传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蜗杆传动,实现点啮合是改善润滑条件,降低接触区对加工及安装误差的敏感性的有效措施。本文采用加大滚刀分度圆直径的工艺方法加工蜗轮,使渐开线蜗杆副实现点啮合。首次讨论了滚刀分度圆直径加大量,对蜗轮副接触迹线和接触区的位置、形状、大小的影响。并分析了蜗杆与蜗轮传动轴交角偏差对接触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机械传动》2017,(10):1-6
母平面倾角对平面包络内啮合蜗杆传动的啮合性能具有较大影响,对确定平面包络内啮合蜗杆传动装置的最优参数具有决定作用。基于齿轮啮合原理,构建蜗杆齿面接触和诱导法曲率方程,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及Hertz接触应力计算模型,重点分析了单头蜗杆传动下蜗轮齿数及中心距变化对平面包络内啮合蜗杆传动的影响。研究表明,母平面倾角在18°~36°之间取值时,平面包络内啮合蜗杆传动的啮合性能具有优于其他角度啮合性能的特点。研究结果为平面包络内啮合蜗杆传动的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张天梅 《机械制造》1996,(10):21-22
蜗轮滚刀不同于齿轮滚刀,它要根据工作蜗杆的尺寸参数设计。即蜗轮滚刀的基本蜗杆,应符合所切蜗轮相啮合的工作蜗杆。实际生产中,在加工多头蜗轮时,由于蜗轮的相邻轮齿不是同一头螺纹的滚刀刀齿切成,所以滚刀各头螺纹之间的分度误差将影响蜗轮的齿距精度,同时多头螺纹的螺纹升角大,使滚刀的制造和刃磨困难。当用单头蜗轮滚刀切制多头蜗轮时,因为蜗轮的每个齿形均由滚刀同一条螺纹的刀齿切出,所以滚刀的齿形误差只影响蜗轮的齿形精度,而不会造成齿距误差,同时滚刀的制造也较容易。故加工多头蜗轮的单头蜗轮滚刀在生产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2.
曲纹面圆柱蜗杆的齿面是由梯形圆盘刀具加工而成的。由于在齿面的任一截面上的齿廓线均为曲线,故称其为曲纹面圆柱蜗杆。在动力蜗杆传动中,它几乎完全取代了阿基米德蜗杆传动。这是因为阿基米德蜗杆的磨削很难保证其准确的理论齿形,而梯形圆盘砂轮的修型、调整都很方便,且容易获得高精度的蜗杆传动副,所以对阿基米德蜗杆及蜗轮滚刀的磨削往往采用梯形圆盘砂轮。阿基米德蜗杆经这样磨削后,就变成曲纹面圆柱蜗杆。DIN中早已订有这样蜗杆传动的标准;在我国,许多工厂在生产阿基米德蜗轮滚刀和磨削阿基米德蜗杆时,均是按曲纹面蜗杆成形的。关于上述蜗杆传动的啮合理论,曾有过研究[6~12],但还很不完善,特别是关于一、二类界限线和诱导法曲率的计算公式至今尚未见到,其啮合特性的研究亦待深入,所有这些都是进一步研究曲纹面圆柱蜗杆传动的啮合理论及其载能力稳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依据南开大学的齿轮啮合理论推导出有关的计算公式,并对某些啮合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因篇幅所限,公式的推导过程没详细给出,除注明出处者外,其余公式的推导过程请见文献[22]。  相似文献   

13.
蜗轮滚刀是加工线性蜗杆蜗轮传动所用的滚刀。它是利用蜗轮与蜗杆的啮合原理工作的,是按展成法原理加工蜗轮的一种常用刀具。蜗轮滚刀的外观和齿轮滚刀很相似,在设计上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是蜗轮滚刀却有它自己的特点即蜗轮滚刀的切削刃位置应该在基本蜗杆的螺纹表面上,它的基本蜗杆应符合被切蜗轮相啮合的工作蜗杆。因为切齿时,滚刀处于工作蜗杆的位置,与被切蜗轮相啮合。  相似文献   

14.
环面蜗杆传动过去称为球面或弧面蜗杆传动,其外形为圆环面中的一部分(内环面),如图1所示。环面蜗杆与它基本一致的滚刀滚切的蜗轮配合所组成的传动,叫做双包围环面蜗杆传动。这种传动,在正确设计和制造时,可以实现多齿接触、双接触线以及最有利于形成动压油膜的接触状态。因而  相似文献   

15.
切向蜗轮滚刀的走刀方向,一般情况下由滚刀的切削锥规定。因此滚刀的走刀方向,也是切削锥设计问题。滚刀切削齿面时,切削抗刀使切齿传动的齿轮和丝杠啮合侧隙前后窜动,以致出现齿形加工误差,降低齿形加工质量。在实际生生中则造成蜗杆副啮合侧隙小,严重时蜗杆和蜗轮卡紧,装不进箱体。关于蜗轮滚齿的走刀方向与切削抗刀问题,在生产中是由飞刀切削蜗轮出现切削抗刀引起的(参阅本  相似文献   

16.
在滚齿加工中,判断是否需要操作工序,应以其对齿轮加工精度有无影响而定。本文论述滚刀对中在滚齿过程中对齿轮的加工精度的影响。一、由滚切原理产生的齿形误差 1.滚切齿轮相当于一对螺旋齿轮的啮合为了便于分析,习惯将滚切过程简化为滚刀的法向齿条与齿轮的平面啮合。按此啮合原理,有两条啮合线相交于节点,并以过节点和齿轮中心的连线为对称轴,因此,工件同一基圆的两侧的渐开线齿廓也是  相似文献   

17.
杜波 《机械制造》2000,38(8):40-41
实践中许多工厂在加工(维修)单件蜗轮副时 ,由于工艺条件所限 ,往往采用飞刀加工法 ,这虽然也能加工出质量比较好的产品 ,但要求操作人员有较高技术素质的同时 ,还要求滚动蜗轮的滚齿机应具备切向进给机构 ,且生产效率很低。我厂为了克服上述加工单件蜗轮副的缺点 ,总结了一种用标准齿轮滚刀代替蜗轮滚刀的近似滚切蜗轮方法 ,实践证明这种方法简单方便 ,经济适用 ,且使用效果良好。1正确的啮合条件众所周知 ,普通蜗杆(阿基米德蜗杆即ZA型)与蜗轮啮合时在啮合主平面(即蜗杆轴截面)内 ,相当于渐开线齿轮与齿条的啮合 ,其正确的啮合条…  相似文献   

18.
在车床上用蜗轮滚刀单个滚切蜗轮,这种方法由于蜗轮滚刀在切削过程中受较大径向力,是不均匀切削,不仅精度光洁度不易达到要求,而且生产率较低。为了克服以上缺点,我们在一九七五年八月份的生产高潮中,设计制造并使用了“小模数蜗轮组合加工装置”。此装置是用蜗轮蜗杆啮合的原理来滚切蜗轮。此装置能同时加工蜗轮的数量,取决于蜗轮最小包角及结构上的可能。这种滚切是通过下图  相似文献   

19.
文中系统地研究双自由度齿轮啮合。对齿面上啮合界线作了深入分析,得到简便实用的计算曲率干涉界线函数、诱导法曲率和诱导短程挠率的新公式。史中完整地研究了以渐开螺旋面刀具用滚、剃、珩、研和精车等方法范成齿轮的双自由度切齿啮合,得到滚齿时计算无根切最少齿数的新公式,推导出计算产形面和齿面相对主方向和相对主曲率的公式。这些结果对改进齿轮加工方法和提高齿轮质量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分析关键参数对滚子包络内啮合蜗杆传动接触与润滑性能的影响,构建了该新型蜗杆传动的数学模型,通过啮合方程构建了该传动的润滑角与诱导法曲率方程,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中心距、传动比、蜗轮偏转角、滚子半径等关键参数对蜗杆传动润滑与接触性能的影响。分析研究得知,在这些关键参数中,蜗轮偏转角对滚子包络内啮合蜗杆传动的接触性能与润滑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建议蜗轮偏转角取值在0°~40°为最佳。选取了相应参数进行三维建模,验证了分析参数的有效性。该研究为滚子包络内啮合蜗杆传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