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数字制作技术的发展,一方面,电视制作设备向着高清化、文件化演进,另一方面,因电视节目制作高标准的要求,不容错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精彩镜头。基于这两个因素,形成了海量素材,扑向猝不及防的非线性编辑制作网原本设计狭小的USB端口。文件化素材上载的速度问题、网络安全问题直接给后期制作及传输系统带来了最为严峻的考验。面对海量素材,急需全面设计一个高速的文件安全传输系统,本文主要介绍了文件安全传输系统设计的过程,以及系统的构成、原理、特点。  相似文献   

2.
多通道、高速CCD图像数据的实时采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CCD图像数据输出通道多、输出速率高的特点,通过应用基于Channel link技术(LVDS串行/解串技术)的Camlink标准接口传输方案,提出一种具有稳定性、通用性、灵活性等特点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在某两通道高速面阵CCD的图像数据采集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在广播电视媒资系统中,历史视频资料价值高、数量庞大,数字化归档要进行视频质量控制。本文设计了一种历史媒资视频文件的图像质量评估方法,分析了过去已数字化归档的历史媒资视频和目前全台网中心媒资系统上载的历史媒资视频图像质量,为优化历史媒资视频数字化归档方案与提高文件化视频质量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广播与电视技术》2011,38(12):20-20
中央电视台综合节目移动外场网络制播系统,是中央电视台应对大型节目制播的一项创新型应用和工程技术实践。移动外场系统是一个高标清兼容、全网络、全文件化的一体制播系统,为节目制播提供了信号收录、节目编辑、演播室文件化播出、前后场素材/节目交换以及媒资归档回迁等全功能的网络制播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播出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可按照一定的策略及设定的条件对节目文件进行统一的管理、调度和传输。本文从内部流程、提交流程和归档流程三个方面出发,简单阐述了播出媒体资产管理系统设计理念和具体功能。  相似文献   

6.
陈欣 《现代电视技术》2010,(8):58-62,64
在今年2月温哥华冬奥会转播中,中央电视台首次在IBC部署了专用的移动外场网络制播系统,提供了信号收录、节目编辑、演播室文件化播出、前后场素材交换以及媒资归档功能。该系统是一个全高清.全网络、全文件化的一体化制撬系统.本文就该系统的设计思路以及实际应用情况.与广大业内同行做一个交流。  相似文献   

7.
ZXSM- NMS传输网管系统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 Q3接口技术和 CORBA技术。 Q3接口作为 ITU- T定义的标准接口,其规范比较成熟,是解决多厂商问题及确保多种网管和运行支持系统互操作的一条有效的途径。在传输综合网管系统的具体实现上可采用 CORBA(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 )技术。   中兴针对传输产品开发了基于 Q3接口的网管系统 ZXSM- NMS V3.1(Q3)。该网管系统具有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系统管理、维护管理功能。从 TMN的管理层次上划分, ZXSM- NMS V3.1属于网元管理层。其中, Agent可以被一个或多个 Manager管理。 Agent与 Manager之间的接口为基于 OSI协议栈的标准 Q3接口。 Agent之间是基于 ECC的 Q3接口,每个 Agent都具有自动的路由功能。 Manager可以管理一个或多个子网,一个 Manager可以连接多个 GUI(图形用户界面 )。 Manager与 GUI之间的接口是基于 TCP/IP协议的 F接口。   基于 CORBA技术的 ZXSM- NMS光传送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 EML(单元管理层 )交互与多设备多协议适配器管理、网络资源管理、层网络拓扑管理、带宽管理、连接管理、清单管理、设备与软件管理、故障与维护管理、性能与服务质量管理和网络安全管理。该系统向用户提供端到端的配置、性能和故障管理等客户化管理能力,满足市场的需求;可以对 SDH、 SONET、 DWDM、 OADM、 OXC等中兴系列化传输设备进行管理,该系统同时还考虑到对其它非传输设备的支持能力,保证系统的可扩充性。□  相似文献   

8.
在今年2月温哥华冬奥会转播中,中央电视台首次在IBC部署了专用的移动外场网络制播系统,提供了信号收录、节目编辑、演播室文件化播出、前后场素材交换以及媒资归档功能.该系统是一个全高清、全网络、全文件化的一体化制播系统,本文就该系统的设计思路以及实际应用情况,与广大业内同行做一个交流.  相似文献   

9.
技术问答     
1答ZXSM-NMS传输网管系统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Q3接口技术和CORBA技术。Q3接口作为ITU-T定义的标准接口,其规范比较成熟,是解决多厂商问题及确保多种网管和运行支持系统互操作的一条有效的途径。在传输综合网管系统的具体实现上可采用CORBA(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技术。中兴针对传输产品开发了基于Q3接口的网管系统ZXSM-NMSV3.1(Q3)。该网管系统具有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系统管理、维护管理功能。从TMN的管理层次上划分,ZXSM-NMSV3.1属于网元管理层。其中,Agent可以被一…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主要针对在高标清同播系统中的AFD信息在播出系统如何进行验证其正确性进行相应的研究和探讨.当前播出素材来源包括两种:文件化传输和磁带上载.对于文件化传输时,AFD信息已经存在于播出文件中,为了保证播出安全,需要在文件播出前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保证AFD信息的准确性,如果存在问题,播出系统应提供手段和工具对AFD信息进行修改;如果在播出系统进行磁带上载,则可以根据图像信息手动选择AFD信息写入上载文件信息中.  相似文献   

11.
苏轶群 《通信世界》2006,(26):22-23
文章简要介绍基站基带传输接口标准,并对两种遵守标准接口技术的数字光纤直放站系统和基站远端射频单元RRU进行介绍和比较.  相似文献   

12.
广西广播电视台在全台业务网络化、节目制作传输文件化进程中,通过建设高清电视节目远程文件化送播系统,持续推进本台送播业务流程再造,实现了节目送播的安全管理和高效传输,解决了长久以来因为制播网络格式、送播介质各异带来的送播效率问题,并且为节目上载和播出系统建设、设备配置、运维管理提供了灵活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郑晓霞 《信息技术》2005,29(7):123-125
介绍了基于LOTUS DOMINO/NOTES文档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该系统真正实现文档办公的工作流程,不仅可以实现纸制文件的归档,而且可以实现电子文档的归档,同时实现了自动组卷、封卷、毁卷、回收、查询和借阅功能,真正提高工作效率,为最终实现无纸化办公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石嵬 《电视技术》2023,(6):112-115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IP化信号传输系统在广电网络中的应用日益重要。基于此,概述广电信号传输系统,讨论IP化信号传输系统在广电网络中的应用优势,深入分析IP化信号传输系统在广电网络中的应用要点,包括信号编码和压缩、IP网络连接、网络视频传输协议、网络设备和接口、网络管理和监控以及网络安全和防护等方面,以期为广电网络的升级和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内存映射文件的仿真系统进程间数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综合仿真系统进程间进行大数据量快速实时传输的需求,在分析进程间数据传输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内存映射文件技术,实现了进程间大数据量的实时传输。结果表明,基于内存映射文件技术的进程间大数据量的快速实时传输,在某综合仿真系统中工作可靠、稳定。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态势标绘系统需求的分析,针对矢量符号在标绘系统容易出现延迟、闪烁和态势文件过大不易保存传输2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提出了多缓冲绘图机制和序列化存储方法,并设计实现了态势标绘系统。经过试验证明:多缓冲绘图机制能有效地避免海量矢量符号在显示过程中的闪烁和延迟;态势演播中的序列化存储方法,能有效压缩态势文件的大小,方便了态势文件的保存和传输。  相似文献   

17.
Femtocell,即毫微基站,也被称作家庭基站或桌面基站,用来把用户手机发出的话音和数据呼叫传输到基于标准接口的3G核心网络,支持即插即用,可连接到任何现有的基于IP的传送网络。  相似文献   

18.
针对工业图像处理流水线检测系统中,多机之间需要传输较大配置文件,并且配置文件需要实时更新的问题,本文着重介绍了一种基于MSComm串口通信控件的较大文件传输方案,MSComm采用事件驱动方式。本方案应用SD-P109853—4S多串口扩展卡扩展了4个串口,通过自定义通信协议,在Visual C++环境下实现了多机之间串口文件的快速传输,传输结果准确无误并且整个传输方案已在实际的项目应用中得到验证,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9.
测试与测量     
《电子设计技术》2006,13(7):140-140
基于文件数字视频内客的验证系统泰克公司推出全球第一款基于文件的压缩数字视频和音频内容全自动验证系统Cerify,它能够在内容传输或使用之前对内容进行全面验证。已压缩的数字内容是相当复杂的,并且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标准、分辨率、视频格式和源数据,它们应当完全符合相应规定和  相似文献   

20.
基于PCI总线的通用多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目标系统,采用4片级联的定点DSP(ADSP2181)对两路采集数据进行处理,处理结果可串行送出或通过DSP的IDMA接口送到主机。FPGA完成PCI9054与DSP之间的时序配合、完成A/D转换器的起停控制逻辑、采集数据与DSP之间的传输控制。系统应用软件支持DSP程序下载,动态波形显示和数据归档等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