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垂体腺瘤手术后并发尿崩症以及低钠血症的诊断、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4例垂体瘤术后尿崩症以及低钠血症患者,通过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确立诊断,总结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 24例中临床诊断脑性盐耗综合征20例,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4例,经治疗,到出院时22例病人低钠血症完全纠正.结论 垂体腺瘤术后易并发严重的尿崩症及低钠血症,绝大多数为脑性盐耗综合征,应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相区别,抗利尿、补充血容量和补盐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并发低钠血症的原因及诊治办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患者中有11例发生低钠血症,其中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8例,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IADH)3例.结论: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容易并发低钠血症,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须分析病因后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则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鞍区肿瘤手术后并发尿崩症及低钠血症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鞍区肿瘤术后尿崩症及低钠血症患者,通过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确定诊断,总结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除1例患者死于颅内感染外,67例患者均获得良好疗效。结论 鞍区肿瘤特别是垂体瘤术后易并发严重的尿崩症及低钠血症,绝大多数为脑性盐耗综合征,应与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相区别,抗利尿、补充血容量和补盐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并发顽固性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及易患因素,总结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0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结果并发低钠血症的发生率12%,顽固性低钠血症8例,占所有低钠血症的11.1%。结论急性脑出血易合并低钠血症。  相似文献   

5.
尹元香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8):770-771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并发顽固性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及易患因素,总结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0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结果并发低钠血症的发生率12%,顽固性低钠血症8例,占所有低钠血症的11.1%。结论急性脑出血易合并低钠血症。  相似文献   

6.
低钠血症是重症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病情转归及预后关系重大,但目前国内文献报道尚不多。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重症脑出血患者172例,其中术后并发低钠血症38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出血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250例脑出血患者,根据其于入院24 h内测得的血钠浓度,分为低钠血症组54例,非低钠血症组19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低钠血症组54例中,发生昏迷18例,死亡11例;非低钠血症组196例中,发生昏迷7例,死亡6例.结论:脑出血并发低钠血症者昏迷以及死亡的发生率均高于非低钠血症者,因此,应针对病因积极进行治疗,防止低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黄祖珍 《重庆医学》2011,40(4):375-376
目的探讨颈脊髓损伤并发尿崩症、低钠血症的机制及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2例颈脊髓损伤并发尿崩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中经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19例,放弃治疗3例。结论颈脊髓损伤并发尿崩症、低钠血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予抗利尿激素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9.
李秋玲 《基层医学论坛》2014,(26):3516-3517
目的探讨脑出血并低钠血症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脑出血并低钠血症患者5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患者在进行口服和静脉注射两种不同补钠措施后,血钠均恢复正常。结论脑出血易并发低钠血症,临床表现复杂,根据患者临床特征,给予不同的补钠方式及时进行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缓解危险症状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鞍区肿瘤术后低钠血症37例的临床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廖正强 《重庆医学》2005,34(6):921-922
目的探讨鞍区肿瘤手术后并发尿崩症以及低钠血症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34例鞍区肿瘤术后尿崩症以及低钠血症患者,通过其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确立诊断,总结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除1例患者继发细胞毒性脑水肿,肢体瘫痪,记忆、定向神经功能低下外,其余33例病人恢复良好.结论鞍区肿瘤,特别是垂体肿瘤切除术后易发严重的尿崩症以及低钠血症,准确鉴别诊断,均匀适度及时地补盐,补充血容量,适度抗利尿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垂体瘤术后低钠血症的临床观察分析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国明  陈明振 《河北医学》2004,10(8):732-734
目的 :探讨垂体瘤术后早期低钠血症与尿崩的关系及其治疗。方法 :对 6 0例垂体瘤患者术后 2周内发生的水电解质紊乱进行观察分析与治疗。结果 :尿崩 2 8例 ,其中并低血钠 15例 ,高血钠 2例 ,正常血钠 11例 ;无尿崩 32例 ,其中并低血钠 9例 ,正常血钠 2 3例。统计分析示 :尿崩与低血钠有关 (p <0 .0 5 )。合理使用垂体后叶素和长效尿崩停的同时加强补钠 ,必要时联合应用血浆白蛋白可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结论 :垂体瘤术后尿崩可引起血钠浓度异常 ,但在低钠血症的治疗中还应考虑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和脑性盐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探讨预防性使用长效尿崩停(鞣酸加压素针)对颅咽管瘤开颅术后早期尿崩及血钠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至2014年行单侧额下开颅显微手术治疗的83例颅咽管瘤患者,分为预防性使用长效尿崩停组(使用组)和未使用组,对使用组及未使用组的术后早期尿崩情况及血钠变化趋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未使用组比较,使用组整体术后早期尿崩的发生率少(P<0.05);垂体柄切除及肿瘤与三脑室底粘连紧密的患者术后尿崩发生率高(P<0.05),但在这两种情况中,使用组较未使用组术后早期尿崩的发生率少(P<0.05)。术后高钠者为37例(44.6%),术后出现低钠者共60例(72.3%),高钠、低钠出现的平均时间为术后1.4和3.7 d。术后高钠、低钠交替出现的有19例(22.9%)。使用组与未使用组在术后第1天血钠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组术后第1天高钠出现百分比低于未使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或术后早期预防性使用长效尿崩停可以有效减少颅咽管瘤患者术后早期尿崩及高钠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出现低钠血症的机制、诊断标准和对症处理。方法对NICU收治的158例重型颅脑损伤(入院时GCS≤8分)患者的血钠监测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58例重型颅脑损伤中出现低钠血症(<135 mmol/L)的有96例,其中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16例,脑性盐耗综合征10例,外伤性尿崩症2例。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并发低钠血症需根据临床表现、监测结果、化验检查明确病因,并根据诊断进行相应的对症处理,可以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鞍区肿瘤开颅显微外科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和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鞍区肿瘤术后并发症及其治疗情况。结果并发水、电解质代谢紊乱42例,垂体前叶机能减退32例,上消化道出血10例,中枢性高热12例,持续昏迷3例,视力、视野恶化3例,脑出血2例,脑梗塞3例。结论鞍区肿瘤术后并发症以尿崩症、垂体前叶机能减退较常见,以下丘脑广泛性损伤是最为严重;术中规范、轻柔的手术操作,保护穿支血管,预防术中、术后的脑血管痉挛,围手术期的处理等,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颈髓损伤后出现多尿症、低钠血症的机理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强直性脊柱炎颈髓损伤并多尿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病人存在尿崩,且为肾性。多尿原因之一为伤前就存在的肾性尿崩,其二是颈髓损伤所致的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多尿症及低钠血症是颈髓损伤后常见并发症。结论颈髓损伤后发生的低钠血症存在两种理论解释,一是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症(SIADHS),一是脑盐耗综合征(CSWS)。多尿症同样有两种解释,一为颈髓损伤所致的交感神经抑制,再就是颈髓损伤同时颅内损害所致的中枢性尿崩。确切发病机理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与明确。  相似文献   

16.
薛风文  孟莉 《中国病案》2010,11(12):23-24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术后并发尿崩症和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以及时发现和对症处理,提高垂体腺瘤的术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近10年来收治的305例垂体腺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出现水钠代谢紊乱的发生和治疗情况。结果在305例患者中,有69例术后出现尿崩症,其中一半的患者在一周内得到控制,90%的患者在术后3个月内恢复。42例术后出现低钠血症,多数患者1周内恢复正常。结论术后每日检测血钠并观察尿量变化并根据其变化进行正确处理,与手术本身具有同样的重要性,是患者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发生机制。方法 分析 2 1例SAH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血清钠及CT资料。结果 SAH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占同期住院SAH患者的 3 2 .3 %,并发低钠血症者发生脑血管痉挛 (CVS)的发生率高于不伴低钠血症的SAH患者 (P <0 .0 5 ) ,低钠血症的发生与Fisher分级密切相关 ,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所致的SAH患者更易发生低钠血症 (P <0 .0 5 )。结论 提高对SAH患者并发低钠血症机制的认识及正确的治疗是防治CVS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处理方法。方法:分析165例年龄≥65岁住院手术患者病历资料,包括术前合并症、心肺功能状态、重要的辅助检查结果、麻醉经过及监护措施,追踪术后并发症。结果:急诊手术麻醉23例,病死5例;择期手术患者均痊愈出院。术中发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2例。术后发生急性心肌缺血3例,抢救成功2例,病死1例;苏醒延迟3例;疑似认知功能障碍5例;脑梗死1例;肺动脉栓塞伴尿崩症1例;顽固性低钠血症1例。结论:老年患者术前合并基础疾病复杂,手术、麻醉可能对心肺脑功能造成影响,精细化、目标化、个体化全身麻醉管理可发挥麻醉的治疗性干预效应,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术后尿崩症的病因、诊断、处理及预防,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收住的55例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患者资料。结果55例患者术后发生尿崩症17例,6例在术后24h内出现,11例在24~72h内出现。1w内恢复正常11例,2W内恢复正常5例,3W内恢复正常1例,无永久性尿崩症。结论提高手术技巧,术中注意保护,可以减少尿崩症的发生;尿崩症治疗的关键是及时诊断,及时应用抗利尿药物和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根据经蝶人路切除垂体瘤手术会产生并发症的现象,对这些并发症进行研究,提供帮助给临床治疗垂体瘤。方法查看并且分析院内的手术病例的资料,共319例。结果40例尿崩症患者,25例电解质紊乱患者,21例继发性出血患者,还有7例患者术后出现视力障碍加重现象,脑脊液鼻漏患者和第Ⅲ、Ⅳ、Ⅵ颅神经麻痹分别2例,除此,2例患者感染,3例患者死亡。结论经蝶人路切除垂体瘤手术对患者的伤害较小,恢复迅速,当然也可能会出现并发症,但总体效果更佳。应该在临床上推广开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