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寐亦称失眠,与心脾肝肾及阴血不足有关,临床上虚证居多,尤以心脾两虚型最为多见.三部推拿法.是运用推拿手法作用人体的三个部位,即头、腹、背部,对不寐证进行有效治疗.本研究对三部推拿法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进行多中心临床评价,系统整理和规范化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倪加哲  海英 《江苏中医药》2015,47(10):21-22
五脏皆令人不寐,李德新教授首辨五脏,善调脾胃论治失眠颇具特色。肝之不寐,多见心肝火旺和肝血不足之证,以加味逍遥散、柴胡疏肝散、酸枣仁汤养肝安神;心之不寐,多见痰火扰心、心脾两虚、心胆气虚之证,以黄连温胆汤、归脾汤、安神定志丸宁心安神;肺之不寐,多见肺阴不足、肺脾气虚之证,以麦门冬汤、玉屏风散润肺安神;肾之不寐,多见肝肾亏虚、脾肾两虚之证,以四物汤合左归丸、四君子汤、六味地黄丸补肾安神。李师善"调脾胃安五脏",强调"土为万物之母",治疗其他四脏不寐注意顾脾。李师用药精炼,注重病机演变,临床中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3.
韩景波教授认为,不寐多以心、肝、脾、肾亏虚为本,痰、火互结为标,故以潜阳入阴、摄纳安神为治法,基于潜阳封髓丹而创立潜阳入寐汤。潜阳入寐汤可用于治疗各类型不寐,尤其适用于虚阳上浮、阳不入阴导致的不寐。该文总结韩景波教授运用潜阳入寐汤治疗不寐的临床经验,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4.
施海婷 《河南中医》2005,25(5):75-76
不寐表现为人睡困难或者寐而易醒。醒后不能再睡。常常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工作。不寐常责之于心、肝、脾、肾。因心主神明。神不安则不寐;肝具有疏泄作用。若肝气郁结或郁而化火。失其疏泄之职,则神明被扰必致不寐;脾化生气血上奉于心。脾虚则生血不足。心失所养则寐不安稳;肾内寓真阴。肾水上济心火则心火不亢。若水不济火心火独亢则难以入眠。另外。不寐从阴阳角度来看。总多属阳盛阴衰,或者阴虚不能纳阳,或者阳盛不得入阴。临证治疗不寐多从心、肝、脾、肾四脏入手。且多用养阴清热之法。然引起不寐的原因多种多样,临证须详加审视。兹举例说明之。  相似文献   

5.
昔贤医家治疗不寐,多责之于营血不足,痰热扰心,故有“营血不足则不寐”、“热扰心神则不得眠”之说。其治疗亦不外乎滋阴养血、清热除痰、宁心安神诸法,虽多起恙疴,然却不能尽瘥其疾。倘若临床仅知以此数法而治不寐,未免以偏概全。朱棣《普济方》谓:“人之一身不离乎气血,凡病经多日治疗不愈,须当为之调血。”验之临床,某些长期经治罔效之不寐患者,用活血化淤之剂治疗,其效颇佳。推究其因,盖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而藏神明,其功能正常全赖心之阴血濡养,此即“血脉和利,精神乃居”  相似文献   

6.
总结广东省名中医吴伟教授治疗不寐的临证经验。吴教授基于"五脏相关"理论,以阴阳为纲,针对不寐"阴血不足,虚火内生"之总病机,运用酸枣安神膏方治疗,现将吴教授经验总结阐述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7.
自拟水火既济汤治疗阴虚火旺型更年期不寐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剑虹 《北京中医》2002,21(5):283-284
笔者应用水火既济汤治疗阴虚火旺型妇女更年期不寐 ,经临床观察 ,收到了较满意的疗效 ,与对照组相比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心为火、肾为水脏 ,肾水充足 ,上济心火 ,水火既济 ,阳入于阴 ,阴阳调和则寐安。而妇女更年期多因肾阴亏虚 ,肝肾不足 ,水不制火 ,水火不济 ,心肾不交 ,致心肝火旺 ,导致不寐为主要症状的病症。应用水火既济汤意在补肾水 ,滋肾阴 ,使水得滋 ,火得降 ,水火既济 ,心肾相交 ,阳入于阴 ,阴阳协调 ,则神魂安定 ,夜寐自安。  相似文献   

8.
不寐是临床上常见症状,以往中医多认为不寐与心肝脾肾和阴血不足,脑海失常关系最为密切,其病理变化以阳盛阴衰,阴阳失交为主.本文运用脑血辨证理论系统阐释不寐证的发病机制,为临床从新的视野认知不寐,运用脑血辨证理论辨治不寐证提供新的辨证方法.  相似文献   

9.
邓悦教授日夜分治"二步法"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宁  邓悦 《吉林中医药》2008,28(5):325-326
根据顺应自然、平秘阴阳的整体观,日为阳、夜为阴的动态平衡观以及时间医学和不寐的用药时间原则,邓悦教授在多年临床工作中对心肾不交型不寐的患者辨证论治,总结了日间调畅气机,重在疏肝理脾,达到疏畅气机,和血舒脉;夜晚则侧重养心安神、重镇安神、调和气血、交通心肾,勿扰动阳气.此日夜分治之"二步法"顺应天地阴阳与自身阴阳的消长规律,为调理心肾不交型不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失眠中医病名为不寐,由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倦体虚等多种因素引起,致使脏腑机能紊乱,气血失调,阴阳失和,阳不入阴,最终不能正常睡眠。从心血化生不足或心阴耗伤过度导致心神失养所致失眠的角度,以滋阴养心安神为治法,分析中医治疗心胆气虚型、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