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肢牵引套进行肢体牵引,在骨科应用广泛,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下肢骨折(稳定性闭和性骨折)、关节韧带损伤、骨关节的炎症制动、病理性骨折等。针对临床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就下肢皮牵引术的护理方法进行了改进探索。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0年-2005年476例住院行下肢皮牵引患者1.2方法我院使用的下肢牵引套是由河北省冀州市医疗器械厂生产,其规格分为大、中、小号,类型分为下肢长腿牵引套,踝关节牵引套。牵引时根据骨折部位,病人肢体长短、粗细,来选择不同规格。2护理中发现的问题2.1牵引套下滑,应力集中于足跟、足背,以及牵…  相似文献   

2.
颈椎损伤患者行颅骨牵引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艳  周晨  朱燕 《西南军医》2006,8(6):133-134
颅骨牵引适用于颈椎骨折和脱位患者,尤其是骨折、骨折脱位伴有脊髓损伤者。颅骨牵引常作为颈椎损伤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方法,也是作为术前、术中牵引复位的重要手段。我科自2000年至今行颅骨牵引治疗颈椎损伤患者98例,经及时准确的治疗,精心护理,大部分患者均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胫骨多段骨折的治疗相对困难,并发症多。我院骨科自2003年6月至2006年3月采用闭合复位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方法治疗19例病人,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21~62岁,平均38岁。开放性骨折6例,闭合性骨折13例。1.2术前处理;所有患者术前均摄患肢胫腓骨全长正、侧位片。开放性骨折均先行清创缝合、跟骨牵引术,并予以抗生素静滴,5~7天后视患者全身情况及患肢局部情况稳定后,再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术。闭合性骨折,根据骨折移位情况给予跟骨牵引或长腿石膏托固定,抬高患肢,择期手术。根据患肢X线片准备…  相似文献   

4.
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自1988年3月-2002年10月受治的3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在C臂X光机监视下行手法复位,闭合双头空心加压钉内固定术。采取心理指导和临床护理结合,配合医生完成治疗过程,由于医患双方配合,达到很好疗效。1术前准备心理护理骨折患者住院后都希望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小腿骨折是骨科常见创伤性疾病之一。大部分骨折病人经手术、牵引或固定后能恢复健康。但由于致伤原因或损伤程度的不同,预后结果不一。对于一些重伤患者,如果观察不细致、不及时.会延误病情。闭合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挤挫伤严重者,肢体易发生缺血,坏死;开放性骨折容易继发感染。严重时可致伤残。因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能杜绝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现将1998年以来收治的208例小腿骨折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选择符合适应证的不稳定桡骨远端创伤性骨折患者113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行钢板插入经旋前方肌以掌侧入路治疗。观察组骨折术后并发症、痊愈时间低于对照组。钢板插入经旋前方肌以掌侧入路治疗法可减短痊愈时间。  相似文献   

7.
髁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部不稳定骨折2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权日  尹庆水 《人民军医》1996,(10):20-21
我科自1990年4月~1994年10月,采用髁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部不稳定骨折2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男20例,女6例;年龄19~78岁,平均49.6岁。车祸致伤12例,高处坠落伤10例,摔伤4例,均为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并股骨上端粉碎性骨折。一般在伤后10d内手术,用160~200mm长的髁钢板固定。其中2例因骨缺损较大,植入自体骼骨。手术时间90~120min,输血600~800ml。术后不用任何外固定,卧床1周即可扶拐离床,不负重活动关节。1.2手术方法先行脱骨细节牵引复位,待全身情况稳定后再手术。在骨科牵引手术床…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2000年至2004年期间,共收治老年骨折病人86例,最小60岁,最大95岁,平均年龄 77.5岁,其中股骨颈骨折43人,股骨粗隆间骨折26 人,股骨干骨折7人,股骨髁上骨折2人,胫骨平台骨折3人,胫腓骨骨折5人。行皮牵引者57人,骨牵引者29人,牵引时间最短为4天,最长为105天。通过对上述病的护理,笔者体会到老年下肢骨折病人牵引中易发生的几个重要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使他们的身心早日康复。 1 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运动相关应力性骨折的影像诊断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力性骨折是由低于造成骨折的单一负荷的应力不断重复造成骨骼的损伤,通常被称为疲劳性骨折或不全骨折.应力性骨折在年轻的运动员和刚入伍的新兵中非常多见,如果没有正确的诊断和恰当的治疗会给患者造成长期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分步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Pilo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6年10月收治的36例单侧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36例患者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18~57岁,平均38.5岁;开放性骨折9例,闭合性骨折27例,合并腓骨骨折25例;Ruedi-Allgower分型Ⅰ型6例,Ⅱ型21例,Ⅲ型9例.予跟骨牵引或石膏托行骨折临时固定7~14d,平均9.8d,待局部软组织损伤恢复后再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19~34个月,平均28个月.根据Mazur评分系统评定,踝关节功能优13例,良17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3.3%.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表浅感染2例,切口皮缘坏死2例,关节退行性变19例.结论 Pilon骨折行分步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局部软组织并发症少,长期随访踝关节功能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