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话题作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开放性、灵活性。一是内容上的灵活开放;一是表达形式上的灵活开放。内容上主要是指立意和选材的灵活开放;表达形式上主要表现为根据不同的话题来选择恰当的文体。这就给考生提供了宽松和谐的写作空间,有利于激发其创新意识。同时,它也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同的话题要有不同的立意,不同的选材,不同的情节,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手法,即要根据不同的话题发散思维,写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作文。一、慧眼独具,立意新一个话题可能涉及多个角度。因此,话题作文的立意也有多样性、多层次性,话题作文要立意新颖、深刻,就要…  相似文献   

2.
<正>我在长达十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发现初中生作文常常出现的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学生面对作文题目,不知道写什么;其二是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毫无新意;其三是言之无情,语句味同嚼蜡。要解决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就必须在作文立意和选材上面下个工夫。大文学家曹雪芹借林黛玉之口表达了自己为文的秘诀,那就是第一要立意新颖。如何做到立意新颖选材精当呢?授完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民俗文化单元汪曾祺的小叙  相似文献   

3.
<正>作文,教师认为难教,学生认为难写,师生都认为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其实,我认为只要抓住选材、立意、语言这三个环节,就能走出平庸,甩掉俗套,写出"清水出芙蓉"的文章。一是选好新颖材料,为文章输送新鲜血液。作文在选材上要力求新颖,变换思维角度,拓宽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4.
滕寅 《成才之路》2011,(22):29-29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困扰着许多语文教师,学生怕写作文,教师也怕上作文课。要改变这一现状,我认为关键是要发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教师可从文章的构思立意、题材的真实、选材的新颖、文章的表情达意等方面去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他们快乐写作,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5.
<正>千古文章意为高,立意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布局,乃至文章的深度。立意是决定作文高分和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学生能从提供的材料中提炼出较高的立意,并能从各方面深入、有层次地阐述这个立意,保持结构完整,语言生动就是好作文。为了实现良好的作文立意,学生要避免空泛、宏大的文章,注意立意新颖,选择"小巧"的角度,真正"以小见大"。在写作中学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立意的大与小所谓"大"就是那些看似很宽泛的题目,如"时代与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必然有其独特的个性,在作文教学中要鼓励和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创作出风格各异的作品。当然了,这需要老师的引导,我们可以从,作文的立意、体裁、选材、结构、内容、语言等方面对学生积极培养。才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必然有其独特的个性,在作文教学中要鼓励和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创作出风格各异的作品。当然了,这需要老师的引导,我们可以从,作文的立意、体裁、选材、结构、内容、语言等方面对学生积极培养。才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周亚明 《文教资料》2010,(23):81-83
作文创新无非要从内容和形式上创新,写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形式新颖的文章。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作文初学者在作文创新方面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本文作者从立意、选材、构思、形式、语言等方面紧密结合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引导学生创新作文,写出具有创新思维的文章。  相似文献   

9.
4月24日晴"作文要讲究立意,表达要清楚……"讲台上语文老师正唾沫飞溅,讲台下同学们却鼾声一片。终于等到了下课,语文老师把我喊进办公室。接着,我度过了我人生中最黑暗的10分钟。"你怎么总是恶习不改?作文里总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如果你还是这样,在考场作文中你会吃  相似文献   

10.
话题作文是中考试题作文最常见的一种模式,话题作文内容广泛、形式自由、文体不限、鼓励创新。应做到审题准确、拟题亮丽、立意明确、选材新颖、语言生动,才能使话题作文更精彩。  相似文献   

11.
学生要参加升学考试,就必须应对"考场作文".本文从标题、选材、立意、构思、语言等八个方面,探讨"考场作文"的有效训练.  相似文献   

12.
一篇文章无论语言多么美 ,材料多么恰当 ,表现手法和结构多么完善 ,如果在审题和立意上出问题 ,那就会前功尽弃 ,一败涂地。  作文是一种语言训练 ,又是一种思维训练。在审题、立意、语言、选材和结构五个环节中 ,审题、立意尤为重要。审题时如果思维发生了错误的导向 ,那么写出的文章自然会“文不对题”。审题思路顺 ,方法对 ,是立意新颖的前提 ,立意是审题的必然结果。要想立意新 ,必须审题清。  那么 ,怎样才能做到正确地审题立意 ,写出确切适合主题的文章呢 ?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抓关键词语审题立意  抓关键词语…  相似文献   

13.
评价作文的好坏要从内容、结构、语言、书写等方面入手,其中,内容包括审题、立意、观点、材料等。既然材料也是评价作文好坏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作文要有个性,选材首先要有个性。巧妙利用教材是写好个性作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所谓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作文的灵魂,有了明确的中心思想,构思、选材才有凭据,否则"言愈多而理愈乱"。作文要"道人之所未道,道人之所不能道",这说明作文不但要立意,而且要立与众不同的意,即立意要体现出鲜明的个性。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习作立意是关键。要使作文的描写细致、中心突出、内容具体、选材新颖、构思巧妙就必须在作文训练中加强学生作文立意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16.
立意是作文的灵魂,有了明确的立意,构思、选材才有凭依,虽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均富灵气;没有立意,则"言愈多而理愈乱"。故无论高考、中考的作文评分,都将立意作为第一标准。笔者在高考、中考的阅卷中,发现无立意,或立意错误、散乱的作文其实并不多,比较普遍的现象是立意一般,缺乏竞争力。古人主张作文要"道人之所未道,道  相似文献   

17.
正"意在笔先",写作文,在动笔之前一定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在写作上,立意,是一篇作品所确立的文意,它包括全文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构思设想和写作意图等。写作中对立意的一般要求为"思想健康""新颖""深刻"。然而,正是对于这三组关键词的狭隘或过度理解,导致很多学生作文沦为"假大空"。通俗地讲,所谓立意深刻,是写作时不就事论事,浮于表面,而应该在作文中表现为能揭示事件或事物所包含的深刻  相似文献   

18.
侯守斌 《学子》2014,(2):67-69
<正>"意在笔先",写作文,在动笔之前一定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在写作上,立意,是一篇作品所确立的文意,它包括全文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构思设想和写作意图等。写作中对立意的一般要求为"思想健康""新颖""深刻"。然而,正是对于这三组关键词的狭隘或过度理解,导致很多学生作文沦为"假大空"。通俗地讲,所谓立意深刻,是写作时不就事论事,浮于表面,而应该在作文中表现为能揭示事件或事物所包含的深刻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中考满分作文越来越多。笔者通过分析.发现这些满分作文都有以下特点:立意新颖,结构巧妙,语言优美,书写规范,内容真实。其中,作文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吴学谦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3(B10):125-125,179
纵观近年的中考作文,确实涌现出了不少佳作,它们立意新颖、深刻,选材精当,极具时代精神,表现形式独特,语言极富个性,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的要求。但是这样的优秀作文从总量上来说毕竟还是相当不够的,多数作文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主要是:仿写成风,抹镣了考生的个性特征;抄袭作文,弄巧成拙;作文立意、选材、表现形式、语言等毫无新意,引不起读者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