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在连接西北主网与新疆电网的哈密—永登750 kV输电通道上配置可控高压电抗器,提高潮流调控能力,更好地限制工频过电压和潜供电流。基于2010年和2020年的西北电网750 kV输电系统运行方式,分析了可控高压电抗器对系统长期运行经济性和动态品质的影响,评估了可控高压电抗器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可控高压电抗器能改善系统的稳态、机电和电磁暂态特性。指出:综合系统运行经济性、安全性和控制灵活性等方面因素,可以将可控高压电抗器配置在750 kV张掖站。  相似文献   

2.
《红水河》2008,27(2):95
3月30日,国内首台110kV磁控电抗器的开发与应用研究项目通过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浩担任组长的鉴定委员会的鉴定。来自沈阳变压器研究所、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武汉高压研究院、华中电网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专家经过评审,鉴定在湖南怀化并网运行的国内首台110kV30MVA磁控电抗器的损耗、谐波等技术参数和自动调控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国外同类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两种新型超高压可控并联电抗器,它们在华中电网频具应用前景,在分析比较其特性及功用的基础上提出了选型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作哲 《小水电》1994,(1):34-35
地方电网孤立运行的水电站,系统装机容量小,在长距离小负荷110kV高压供电时,由于线路电容效应,末端电压升高。实践证明采用线路并联电抗器是最好办法,有利于提高输电能力及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运行方便灵活。现就农一师西大桥水电站至农三师小海子图木休克110kV输变电工程(简称西图输变电工程)安装两台10kV线路并联电抗器运行一年来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高压可控并联电抗器匝间短路时负序电流和零序电流的计算方法,并以晋东南—荆门1 000 kV特高压电网实例进行计算,得出了有价值的结论,依据计算所得结论提出了电抗器新原理的绝对值比较式负序及零序复合型方向保护判据,其灵敏度较高、整定方便。分析认为:由于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的特殊结构及其纵差保护主要是保护高、低压侧的单相接地故障,因此宜采用分侧差动,不宜采用一般变压器常规的高、低压侧电流互感器组成的差动,也不宜采用零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某500 kV输电线路断路器取消合闸电阻的投切试验、断路器事故进行分析,并对此进行电磁暂态仿真计算,讨论了500 kV输电线路断路器取消合闸电阻的原则,与线路操作过电压幅值、线路两端高压并联电抗器配置情况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500 kV输电线路断路器合闸电阻配置时,需要考虑线路高压并联电抗器的配置情况,这将直接影响断路器断开的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7.
叙述了恰甫其海水电站110 kV电缆敷设、电缆终端制作工艺过程和特点,对110 kV高压电缆的试验方法及标准作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110kV砚山羊街集控站,是云南省文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所辖电网中第一座也是目前唯一一座集控站,其集控范围目前包括砚山县境内的110kV羊街变、110kV江那变和35kv城东变。在详细介绍该集控站系统构成的基础上论述了集控技术在文山电力的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的单个环形铁心式可控饱和电抗器结构中,分别增加了一个检测绕组和二次绕组,将检测绕组端电压的有效值之差作为反馈量,利用零磁通的闭环控制原理,构造一种新型自平衡直流比较仪,并从理论上证明了其可行性。提出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曲线拟合以建立该比较仪传感头的传递函数,并基于MATLAB软件中的SIMULINK仿真环境,研究了它的动态特性、静态特性和静态误差,给出了确保整个测量系统稳定和获得最高灵敏度应满足的条件。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该比较仪是一种混成式自平衡装置,它兼顾了磁调制器的高敏感度、低漂移和磁放大器输出特性不会出现虚假平衡点、高线性度等优点,具有饱和电抗器结构紧凑、操作方便、控制迅速等优势。  相似文献   

10.
连杰 《西北水电》2014,(5):72-76
安装了分相式高压并联电抗器的高压输电线路,在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而断路器单相跳闸瞬间,输电线路和高压电抗器处于缺相运行状态。如果高压电抗器匝间保护的电压采样取自母线TV二次侧,匝间保护在一次设备非全相运行时将会误判成区内故障而动作跳闸。文章根据一起330 kV线路单相瞬时性故障引起电抗器保护装置的匝间保护误动作、造成线路两侧断路器三相跳闸事件,分析了高压电抗器处于各种非正常情况下匝间保护动作原因,指出为防止电抗器非全相运行时匝间保护误动作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