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实验以大黄造成金黄地鼠脾虚模型,观察其胰腺超微结构变化,借以进一步研究脾虚实质.实验用叙利亚金黄地鼠(Mesocricetus auratus),雄性,共50只.先分为两大组:大黄致虚组每日胃饲大黄水浸煎剂,1.0克/100克体重.正常对照组每日喂等量水.于实验第9天,动物出现与临床相近的脾虚症状,如体重减轻,溏便,纳呆,脱肛,体温偏低,被毛杜槁等.随机取部分动物处死,将胰腺固定于4%戊二醛中,按常规进行超薄切片,以日立H600型透射电镜观察.其余动物再随机分成三组:  相似文献   

2.
对脾虚证动物模型的制作思路和方法进行了比较。1.中医“证”的动物制模有别于西医病理模型。2.根据导致脾虚证的多种病因而采用多种造模方法,同时又结合脾虚证的统一标准衡量复制出的模型的一致性、可靠性,并进行药物反证,体现了造模方法的不同性与证明同一性相结合。3.不同的造模方法反映不同的病理机制:如大黄、番泻叶等苦寒之品制模系“大泻伤脾”、“苦寒伤脾”的因泻致虚;以利血平等制模则为因虚致泻;而虚证模型(如阳虚模型、阴虚模型等)虚而不泻则与具有泄泻的脾虚证模型有区别。  相似文献   

3.
在文献[1—3)中,我们为探讨脾虚实质提出了实验依据。本文报导以大黄水浸煎剂导致金黄地鼠脾虚及复健的过程,及其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微绒毛变化,并对此变化与脾虚关系进行了讨论。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按本科研究组对中医脾虚动物造型的常规方法,用叙利业金黄地鼠(Mesoericetusauratus) 121只,雄性,体重80—100克,分7批进行实验。脾虚造型组每日按体重100克  相似文献   

4.
大黄致脾虚及四君子汤复健小鼠血浆中cAMP与脾PFC…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黄和“四群子汤”作用的免疫学机理的报导尚很少见。本文研究表明,大黄致脾虚小鼠,血浆中环磷酸腺苷与空班形成细胞水平显著降低(P>0.01)。脾虚小鼠灌饲“四君子汤”复健后,而自然恢复小鼠的cAMP和PF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仍有显著差异(P<0.05)。揭示大黄是一味很好的体液免疫抑制剂。“四君子汤”是很好的免疫增强剂。cAMP和PFC的相关变化,可作为中医脾虚证的免疫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大黄致脾虚的小白鼠血清内白蛋白/球蛋白的比值和对照组相比,由1.659±0.075下降至1.148±0.046:红血球中谷胱甘肽的含量由对照组的35.76±0.89下降至29.98±0.70:血清醛缩酶的活性则较对照组升高2.41倍.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大黄作用的生化机理,探讨中医脾虚证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6.
大黄和“四君子汤”作用的免疫学机理的报导尚很少见。本文研究表明,大黄致脾虚小鼠,血浆中环磷酸腺苷(cAMP)与空班形成细胞(PFC)水平显著降低(P>0.01).脾虚小鼠灌饲“四君子汤”复健后,而自然恢复小鼠的cAMP和PF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仍有显著差异(P<0.05).揭示大黄是一味很好的体液免疫抑制剂,“四君子汤”是很好的免疫增强剂。cAMP和PFC的相关变化,可作为中医脾虚证的免疫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脾虚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 ,国内对“脾虚”的研究相当广泛 ,既有临床研究 ,又有实验研究 ,观测指标达 5 0多个 ,提示了脾虚某些方面的本质 ,发现了脾虚证主要是以消化系统为主的多系统多器官的功能低下。为了深入探讨脾虚证的本质 ,近年来有相当多的研究人员、研究机构从不同角度建立了多种脾虚证动物模型。1 脾气虚证的动物模型1 1 泻下法根据苦寒伤脾胃的理论 ,泻下法多采用苦寒药物使动物脾胃受损以致脾虚。早在 1980年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1] 就用大黄来复制脾虚证动物模型 ,利用大黄水浸煎剂灌胃昆明种小白鼠 8d ,使动物出现体重减轻、溏泄、纳呆、腹胀、…  相似文献   

8.
脾虚证动物经四君子汤复健后的十二指肠粘膜上皮细胞动力学的变化,与大黄致脾虚动物相比,呈鲜明对照。隐窝细胞分裂速度及细胞周期变慢,绒毛长度增加,形成细胞寿命延长。初步认为绒毛显著变长,利于增强小肠吸收功能,似乎是脾虚动物达到复健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Wistar大鼠脾虚症消化不良(NUD)动物模型,初步观察中药复方对该症的疗效。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中药治疗组。用蕃泻叶法制备脾虚症模型,用中药复方治疗,观察体重及外观变化,测定消化道排空速率和血浆胃动素。结果用蕃泻叶法可成功制备脾虚症动物模型;中药组动物的小肠推进率和血浆胃动素均较模型组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用蕃泻叶法可制备Wistar大鼠NUD症模型,中药复方对NUD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脾胃学说和脾虚证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国内学者从生化学角度对脾胃学说和脾虚证进行了较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从蛋白质、糖类和脂肪代谢到调节代谢的酶学和各种激素神经介质,从微量元素到分子生物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对脾虚证实质的阐明以及指导临床实践都有积极的意义。在动物实验方面,有人报导了脾虚证与D─木糖吸收率的关系,作者用番泻叶制造Wistar大白鼠脾虚模型,从动物实验角度证实了脾虚证发生时D─木糖吸收率降低,香砂六君子汤对脾虚动物模型的治疗,使D─木糖吸收率恢复正常,旁证了D─木糖吸收率是诊断脾虚证的可靠指标。首都医学院报导了大黄造型的脾虚动物、脂类的吸收显著低于正常组,与糖类有类似的结果。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报导了实验性脾虚动物致虚过程中血浆胃泌素含量的变化,发现脾虚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北京市中医研究所报导了利血平化脾虚小鼠脑内单胺介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利血平化动物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含量较正常动物明显下降,喂服四君子汤后,利血平化小鼠脑内单胺介质的下降有所回升,从而推测四君子汤对利血平化动物脑内单胺介质的合成可能起促进作用。北京师范大学报导了实验性脾虚动物结肠组织中V  相似文献   

11.
以过量大黄水浸剪剂胃饲树Qu,实验第8天动物出现与临床脾虚相似的症状。如溏便、纳怠、不爱活动,被毛枯槁,体重下降等,对其肝,十二指肠超微结构的研究表明,脾虚动物相邻肝细胞间紧密连接松弛,十二指肠粘上皮吸收细胞微绒毛变短,而在胃饲四君子汤后上述症状减轻而恢复正常,实验证实应用树Qu建立脾虚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以过量大黄水浸煎剂胃饲树(Tupoiabelangerichinensis),实验第8天动物出现与临床脾虚相似的症状,如溏便、纳怠、不爱活动、被毛枯槁、体重下降等。对其肝、十二指肠超微结构的研究表明,脾虚动物相邻肝细胞间紧密连接松弛,十二指肠粘膜上皮吸收细胞微绒毛变短,而在胃饲四君子汤后上述症状减轻而恢复正常。实验证实应用树建立脾虚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山羊脾虚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羊脾虚模型的研究郑继方,翟自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而家畜脾虚又是中兽医临证中极为常见的证型之一。为了深化“脾虚”本质的研究,探索脾虚机能变化的特异性指标,我们对山羊的脾虚模型进行了研究。材料和方法一、实验动物:实验...  相似文献   

14.
观察通络消癥汤用于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肝郁脾虚夹瘀证的临床有效性。将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医院感染科收治的67例乙肝肝硬化代偿期肝郁脾虚夹瘀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样本,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则结合通络消癥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的效果。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ST、ALB、PLT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通络消癥汤用于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肝郁脾虚夹瘀证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研究蝇蛆粉对腹泻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大肠杆菌菌悬液建立腹泻模型,以蝇蛆粉添加量为8%、5%、2. 5%和0%的饲料对腹泻小鼠进行治疗,分别称作8%蝇蛆粉剂量组、5%蝇蛆粉剂量组、2. 5%蝇蛆粉剂量组和模型组,普通饲料饲喂正常小鼠为空白组,测定了小鼠采食量、饮水量、腹泻率、稀便率、体重等指标。结果建模第5 d模型组与各蝇蛆粉剂量组小鼠采食量、饮水量和体重均低于空白组,而稀便率和腹泻率均高于空白组;治疗期间,8%和5%蝇蛆粉剂量组在第7天和第9天小鼠饮水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 05);治疗结束后,8%、5%和2. 5%蝇蛆粉剂量组腹泻小鼠稀便率分别降低了71. 51%、71. 79%、44. 53%,腹泻率降低了66. 67%、50. 00%、57. 14%,模型组小鼠体重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 05)。结论大肠杆菌感染过程中会促进小鼠采食,增加小鼠稀便率、腹泻率,而建模成功后又降低了小鼠采食量、饮水量和体重;本研究表明蝇蛆粉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以显著降低腹泻小鼠的稀便率和腹泻率,有效增加腹泻小鼠的体重。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蝇蛆粉作为动物腹泻的治疗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对近年来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主要有CCl4 ,注射法、高脂饲料饲喂与CCl4 注射联合造模法、夹尾激怒加苦寒泻下法、限食限动加结肠注射醋酸法复制肝郁脾虚证或肝郁脾虚证溃疡性结肠炎病证结合模型 ,为肝郁脾虚证的深入研究开辟了新途径。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应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如在造模方法上应尽可能注意与中医传统病因学说的相似性 ,在模型症状指标上应结合动物的生理、病理特征建立起符合动物特性的统一的判断标准 ,并建立起本模型的生物学特征 ,在客观指标的确立上应重视多指标互参 ,在复健方药的选择上应力求标准化  相似文献   

17.
实验性“脾虚”动物胰腺细胞代谢及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西宁西大黄水浸煎剂使雄性金黄地鼠泄泻致虚,再用“四君子汤”复健。注射[5-~3H]尿嘧啶核苷或D.L(4,5)~3H亮氨酸分别研究核酸或蛋白的合成功能。表明脾虚动物胰腺合成蛋白质和分泌消化酶功能的下降与脾虚症状的发展相关。“四君子汤”对其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大鼠CAG证病结合模型胃粘膜病理研究(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观察大鼠证病结合模型实验 5 1周的胃粘膜病理改变 ,用Wistar雌性大鼠 ,分为对照组 8只 ,CAG组 14只 ,脾虚CAG组 9只 ,肝郁CAG组 12只和肾虚CAG组 4只。CAG造模采用主动免疫加脱氧胆酸钠和阿斯匹林水溶液交替饮用法 ,脾虚证造模采用耗气破气加饥饱失常法 ,肝郁证造模采用夹尾加肾上腺素注射法 ,肾虚证造模采用MTU饮用法。总造模时间 5 1周。造模结束后取胃粘膜制作石蜡切片 ,HE染色 ,光镜观察和形态计量。流式细胞法进行胃粘膜上皮细胞DNA倍性和增殖活性测定。结果发现胃粘膜萎缩性改变 ,以肾虚CAG组特别是脾虚CAG组最为严重。各实验组胃粘膜固有层纤维组织增生和炎症均不明显 ,炎细胞浸润主要见于粘膜下层。各实验组的胃粘膜细胞DNA倍性和增殖活性变化以CAG组、脾虚CAG组、肾虚CAG组最为明显。结论 :各CAG模型组胃粘膜有明显的萎缩表现 ,不同的证病结合模型有各自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两种不同脾虚造模方法对小鼠肠液分泌及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徐复霖,唐铁军,陈育尧,刘玉生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脾虚证动物模型的制造是脾虚证实验研究的基础。如何造成动物最大限度地接近人体脾虚证候,近十余年来国内做了大量探索,目前报道的造模方法已多达10余种〔1~...  相似文献   

20.
超声诊断、超声理疗和超声外科等方面已有广泛的研究.但是,超声对肝细胞的作用除国外有少数报导以外,国内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甚少.为了研究超声作用下肝细胞坏死前的超微结构变化,作者进行了聚焦超声辐照在体大白鼠肝的实验. 1 材料和方法实验用健康雄性大白鼠24只,为同一品系,体重200~250克,随机分为四组.组一、三为实验组,组二、四为对照组.四组动物均以乙醚麻醉,常规外科手术切开腹壁,暴露肝脏.实验组以强度5W/cm~2,频率1.06MHz的聚焦超声辐照肝的中叶尖端3分钟.对照组作同样处理,唯独不启动超声源,也称为“假”照射.组一、二和三、四“真”“假”照射分别在宰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