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HMIPv6中的MAP发现协议的研究与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现有的HMIPv6协议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中的MAP发现协议的不足,从MN的移动速度、网络轨迹、选择策略和MAP的管理域、优先级方面分析了选择MAP时应考虑的因素,强调了在选择MAP时MN的主动性,提出了新的MAP发现协议,并描述了算法的实现,从而减少移动过程中的丢包率和传输时延,提高了HMIPv6的整体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层次移动IPv6中,移动节点(MN)选择移动锚点(MAP)没有考虑负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的MAP选择方案。在该方案中,当路径中路由器的负载度量值大于所设置的阈值时,路由器就会丢弃数据分组以减小网络内的拥塞。当MN进入新网络时,根据设置的实时度量值来选择负载小的路径,然后向该路径的源MAP进行注册,使MN可以根据路径负载的不同来选择不同层的MAP,避免某些MAP成为整个网络的瓶颈,均衡整个网络的MAP负载。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使网络中的MAP负载更加均衡。  相似文献   

3.
移动IPv6提供了移动节点在不同子网中漫游通信的能力,同时为了缩短切换延迟和减少丢包率,层次化移动IPv6模型、快速切换机制及F-HMIPv6相继被提出.在层次化移动IPv6模型和F-HMIPv6中引入了MAP来缩短绑定更新延迟,但目前还没有较完善的MAP选择算法被提出.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MAP选择算法,该算法能根据移动节点的移动特点来选择合适的MAP.  相似文献   

4.
陈魏鑫  林林  韩国栋 《计算机应用》2008,28(6):1481-1485
分析了分级移动IPv6(HMIPv6)现有移动锚点(MAP)选择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支持负载分担的新算法。该算法利用MAP的优先级值来表征MAP自身的负载情况,引入了分担门限对特定MAP的负载情况进行考察,并依据考察结果动态调整MAP选择策略,实现方法简单易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有效减少协议开销的同时,达到了较好的负载分担效果。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HM IPv6协议现有MAP选择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MAP选择算法。该算法能根据MN的移动速度快慢来选择不同层次的MAP,并通过动态配置MAP暂存器容量,有效地解决了因MN移动过快而造成的数据包丢失现象。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王忠培  周健 《计算机工程》2008,34(17):99-101
在分析原有HMIPv6网络架构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树状和分布式架构相结合的网络架构。该架构可解决在HMIPv6中的MAP发现协议的不足,解决较高层次MAP的瓶颈问题和提高原有网络的鲁棒性。针对2种架构给出了各自的选择算法,论证该架构可适用于多种网络,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分级移动IPv6中一种新的自适应MAP选择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级移动IPv6中存在单点故障和负荷集中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MAP结构的自适应MAP选择算法,综合考虑移动节点的当前速度、会话到达率、MAP负荷及距离等因素,以MN注册后将产生的移动性管理信令开销最小为依据进行选择。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MAP选择算法能够根据移动节点和网络的当前特性优化地选择不同的MAP进行注册,使移动性管理信令开销最小,具有较好的负荷分担效果,并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分级结构的鲁棒性。与最远/近MAP选择方案相比,自适应MAP选择算法能够提高网络的吞吐量及减少平均切换时延。  相似文献   

8.
彭磊  吴磊  曾家智 《计算机应用》2007,27(4):798-800
随着3G网络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它在移动性管理和网络服务质量方面的期望值也随之提高。基于这种需求,可将MPLS技术和HMIPv6协议采用一种松耦合的方式结合起来,为3G的接入网部分提供一种新的移动性管理方案。该方案不仅能够支持HMIPv6的快速切换算法,还能在节点发生越区切换时实现QoS保证。  相似文献   

9.
变异情况对语音的影响是导致语音识别系统性能下降的原因之一。一般情况下变异语音数据采集困难,获得的训练数据量少,这样即使测试环境和训练环境都相同,识别性能也不理想。利用自适应算法可以解决这类问题,它采用少量的测试环境数据进行训练,以达到训练模型和测试数据匹配的目的,保证系统良好的识别性能。MAP算法是常用的自适应算法,大多应用于话者自适应环境,该文尝试将其应用于变异语音识别系统中,并通过对该模型做相应改进获得了较好的识别结果。在小词表特定人应力变异的识别实验中,分别用非特定人模型和改进的特定人模型作为初始模型,应用MAP算法,系统识别率均有明显提高,与基本识别系统相比,在10遍自适应数据前提下,识别率分别提高了15.84%和15.97%,最好的识别率达到85.56%和90.42%。  相似文献   

10.
移动IPv6切换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节点在不同的网络间移动会发生切换,由此产生的延迟和丢包问题是影响移动性能的关键因素。介绍了移动IPv6的工作原理,详述了现有的3种主要的切换技术,分析了各方案优缺点并从切换延迟和数据包丢失率方面对其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In a large-scale mobile IPv6 network, usually there are several coexisting mobility anchor points (MAPs) for networking robustness and traffic sharing. Therefore, it is a challenging issue for an arriving mobile node to choose the most appropriate MAP to bind. This task must be carried out by considering the issues of load balancing, binding update and packet delivery cost minimiza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MAP selection scheme for hierarchical mobile IPv6 networks to allow a mobile node to discover the most appropriate MAP when there are multiple coexisting MAPs. This scheme is an enhancement to the adaptive MAP selection scheme. The proposed scheme improve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due to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movement (direction) pattern of mobile nodes.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is scheme outperforms the existing cost models in terms of total binding update and packet delivery costs, ensuring a level of load balance similar to adaptive MAP selection scheme.  相似文献   

12.
在MIPv6(Mobile IPv6,移动IPv6)的基础上,学者们提出了HMIPv6(Hierarchical MIPv6,层次移动IPv6)。但是HMIPv6的移动锚点MAP(Mobile Anchor Point)选择机制存在MAP负载过于集中、MAP中路径过长等问题。在HMIPv6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位置区域的MAP选择机制,使MN(Mobile Node)主动选择最适合自己的MAP。仿真结果显示,负载不再集中在某一MAP上,MN选择了最适合的MAP,缩短了MAP到MN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We consider a dynamic Mobile Anchor Point (MAP) selection problem when there are both real-time and non-real time sessions in a Hierarchical Mobile IPv6 (HMIPv6) network. We propose schemes in which Mobile Nodes (MNs) holding real-time sessions register with the root MAP in a hierarchy of MAPs to reduce the inter-domain handovers while those with non-real time sessions select one either to balance the load or to reduce handover frequencies.  相似文献   

14.
余勇  王康华  孙为 《计算机工程》2010,36(5):125-127
分层移动IPv6(HMIPv6)作为移动IPv6的一种改进技术用于解决宏移动和微移动之间的切换管理问题。针对移动锚点(MAP)的选取不合理造成移动节点服务时延增加、MAP负载过于集中等问题,提出HMIPv6的授权给临时移动锚点(LT-TMAP)快速切换方案,在理论上描述该实现过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网络的MAP资源,具有更好的实时性,提高了切换效率。  相似文献   

15.
基于指针推进机制的层次移动IPv6方案未考虑接入路由器(AR)间的距离对切换性能产生的影响,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优化方案OPF-HMIPv6。OPF-HMIPv6首先比较AR间和AR与移动锚点(MAP)间的距离,优先向MAP进行注册,而不是直接向AR注册构建指针链。仿真结果表明AR与MAP间的距离大于AR间的距离时,OPF-HMIPv6比HMIPv6至少减少了39%的注册延迟,证实了该方案在减少绑定更新导致的开销上的有效性,提高了域内切换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针对分级移动IPv6进行域间切换延时过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动态切换MAP机制的分级移动IPv6模型,在树状MAP的网络环境中,通过动态地改变移动节点当前注册的MAP,避免了域间切换的产生,并且有效地分担了MAP的负荷,缩短了注册信息在网络中传输的时间,减少了切换延时。通过NS-2网络模拟实验,验证了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缩短移动节点的切换延迟时间,提出基于多播树的分层移动IPv6(HMIPv6)快速切换方案。该方案采用快速切换方式建立移动锚点与移动节点之间的多播隧道,移动节点在同一个区域内始终使用相同的多播地址。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HMIPv6方案相比,该方案的切换时间更短、丢包率更低、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