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根据多年实测土壤含水量资料,分析本地区土壤水季节性的变化规律。以2003年夏秋季发生的大范围降水过程分析旱地农田土壤水增长和消退过程,确定不同质地土壤的最大田间持水量指标,研究影响旱地土壤水变化的因素及特性,科学判别旱涝程度,为农业生产、防汛抗旱、生态环境治理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北方冬季土壤低温变化,对热惯通量模型进行改进,实现低温期土壤水遥感反演,通过对比鞍山地区实测土壤水数据,发现采用改进的热惯通量模型后,模型土壤水反演精度得到明显改善,相比于未改进前,相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均可减少10%左右.研究成果对于北方地区低温期土壤水反演精度提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滑坡等地质灾害对拟建的黑山峡水利枢纽库区存在较大危害,现有的山体滑坡研究大多只关注过去某些时期的情况,缺乏对未来可能发展的预测,因此无法采取足够的措施应对未来可能由山体滑坡引起的自然灾害。文章基于PS-InSAR地表沉降数据,分析地表沉降预测模型在黑山峡地区的适用性。预测模型包括灰色矩阵(GM)预测模型、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预测模型和灰色神经网络(GNNM(1,1))。结果表明灰色神经网络具有更高的预测准确性和稳定性,可以更好地适应黑山峡地区真实情况。该结论对于进行黑山峡区域地表形变监测和未来预测的相关研究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袁冬阳  顾冲时  顾昊 《水利学报》2022,53(6):733-746
变形是环境荷载动态变化与结构性能演化耦合作用下大坝服役性态的直观表征,合理的变形行为分析与预测模型是科学诊断大坝健康态势并预测其未来运行行为的重要科学手段。考虑到严寒地区混凝土坝变形行为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显著,为有效解译环境温度动态波动导致的热变形特征,构建了基于实测边界温度的严寒地区混凝土重力坝变形行为分析模型。同时,为深入挖掘变形及其解释变量间复杂的因果函数关系,引入具有优良非线性训练能力的孪生支持向量回归(Twin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TSVR),并结合鲸鱼算法(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WOA)对TSVR参数优化求解,据此提出了基于优化TSVR的混凝土重力坝变形预测模型。以严寒地区某混凝土重力坝为例,利用所建变形行为分析模型剖析了该坝某表孔溢流坝段坝顶水平位移变幅大且与其它测点水平位移变化规律相反的不协调变形行为的成因,研究结果对深入认识严寒地区混凝土坝变形行为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基于优化TSVR的变形预测模型拥有出色的非线性信息挖掘与建模预测能力,为高精度预测大坝变形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多种检验方式对黑龙江省年和季节时间尺度的降水、径流、土壤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年降水、径流、土壤水序列突变年份分别为1998、2003、2000年。在1981—2019年间,黑龙江省年降水、径流、土壤水序列呈下降趋势;春、冬季降水序列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夏、秋季降水序列呈下降趋势;春、夏季径流序列呈下降趋势;秋季径流序列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冬季径流序列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春季土壤水序列显著下降;夏、秋、冬季土壤水序列均呈下降趋势。本研究可为黑龙江省年和季节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吴丽英  乔光建 《水资源保护》2008,24(S1):115-117
通过对农作物在土壤水利用及在生长过程中的作用分析,结合邢台市开展的地膜覆盖技术、秸秆还田等措施,对土壤水进行人工调控,提高土壤水的利用率。邢台市通过开展棉花地膜覆盖措施,平均每年减少土壤水损失16263万m3。通过开展秸秆还田措施,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含水率,年平均增加土壤贮水量58069m3。土壤水的充分利用为稳定农业生产、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土壤水的科学调控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就河北平原而言,多年平均降水量550mm,除8%形成地表径流外,90%以上转化为土壤水(其中有10%~15%又转化为地下水)。在我省地表水已无多大潜力可挖,地下水又大量超采的情况下,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提高土壤水的科学调控水平,提高降水的有效利用率,对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行的。试验表明,通过对深层(1~2m土层)土壤水的有效利用,在现有井灌区年灌水4~5次的基础上,减少1~2次灌水是可能的,此举可减少灌水量25~40亿m~3,兼省而效宏,值得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组合预测模型在土石坝沉降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最优加权组合建模理论,利用沉降观测资料,建立了最优加权组合预测模型,提高了建模精度,验证了组合预测模型的可行性,也为土石坝的沉降观测资料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火力发电厂主要污染的类别,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火力发电厂水耗和排污量的调查情况。分析了我国火力发电厂用水现状和节水潜力,建立了火力发电厂耗水率预测的数学模性。提出了节水改进措施和节水方案,以达到提高用水效率和减少废水排放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在逐步回归模型中,有些分量间存在比较强的相关性,如果直接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处理,就会特别容易出现病态问题,这样得到的回归模型不合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引入独立分量分析方法(ICA),并运用基于负熵极大化的独立性准则的快速独立分量分析方法(FastICA)分离出独立分量,建立了某拱坝的安全监测位移预测模型;同时为了表明结果准确性,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逐步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独立分量回归方法(ICR)相比逐步回归方法可以建立一个比较准确的回归模型,由于独立分量回归分析方法没有剔除不显著因子,考虑了各个因子对因变量的影响,从而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1.
辽西丘陵区水土流失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西地区水土流失日益加剧,尤其是丘陵区最为严重,产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和不合理的农林耕作制度。其治理途径应该是:以农村基地建设为出发点稳定粮食生产为基础,大力开发利用现有林业用地:荒山荒坡和侵蚀劣地,增加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中从5个阶段阐述了辽宁省水利经济与综合经营的发展过程,并从社会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投资体系不健全是发展水利综合经营的重要原因进行了介绍,说明依托水土资源优势是发展水利综合经营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城市水土流失环境及其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辽宁省4个典型市的调查研究和定位观测,经过全面分析,系统论述了城市水土流失的环境和特点,为城市水土保持治理技术研究和管理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结合灌区实测灌水数据,采用PPR模型(投影追踪回归模型)对辽宁中部灌区农业灌溉用水进行预测,分析该模型在农业灌溉用水预测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灌区农业灌溉用水预测,可用于辽宁地区农业灌溉用水预测分析,为区域农业灌溉趋势预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辽西现有井灌区单井利用率低,有限的水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通过实地调查研究,筛选出3种单井利用模式,在当地农村经济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效益,是适宜在水资源短缺的地区推广的用水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辽宁省自然地理概况、气侯特性、水系分布,分析了降雨和径流的时空分布特性、地表水资源特性、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以及今后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7.
随着气候变化及种植结构调整,农业水土资源配置状况发生改变,研究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特征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作物生产水足迹视角,采用广义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的计算方法,对 1985—2018年辽宁省春玉米生育期的水土资源匹配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5—2018 年间辽宁省春玉米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变化波动明显,总体以 14 m3/(hm2·a)增长,多年平均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值为 5733 m3/hm2。同时,1985—2018 年间辽宁省春玉米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状况呈现向好趋势,东部农业水土资源匹配良好的地区增多,西北部农业水土资源匹配较差的范围缩小。未来辽宁省玉米种植结构调整,应立足各地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特征,构建水土资源空间均衡的农业生产体系。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处理,归纳总结了辽宁省地貌类型、农村饮水工程规模、工程运行管理之间的关系,结果认为:辽宁省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在人口居住分散地区(山、丘区),应以解决水质和水量为主,对于200m~3以上的农村饮水工程应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城市供水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概述辽宁省水资源、城市用水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为保证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而采用的开源与节流的供水战略。  相似文献   

20.
浅谈辽宁省节水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辽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于缓解辽宁省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从辽宁省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总结分析节水工作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今后节水工作的发展目标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