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琨悦 《新闻窗》2010,(2):55-56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模糊现象、模糊概念、模糊判断、模糊推理等是把握世界本质和规律的一条重要途径。写作新闻稿件,对语言最基本的要求便是准确,然而,在特定语境环境中.模糊语言有精确语言不可替代的作用。众所周知,客观事物不仅仅具有精确性特征,还具有模糊性特征。比如.在经济领域中,一个企业生产条件的好坏,生产能力的强弱,设备先进与落后,产品的优劣等,常常很难将其作精确的表述,  相似文献   

2.
版面是一张报纸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报纸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它具有的相对独立性直接影响着报纸内容的体现,它独特的语言对读者的阅读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从而也直接关系到报纸的宣传效果。现在全国许多报纸进行改版,一是不断调整报纸内容,二是极大地调动和发挥版面语言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名编辑,撰写此文旨在总结和探讨版面语言在新闻传播中的独到作用的一些作会。版面语言非讲究不可一、版面是有语言的版面作为新闻的载体,它利用版面空间、编排手段、布局结构及美化等种种手段体现着新闻的内容,表达着编辑思想,共体现着…  相似文献   

3.
研究采访心理.重要的课题之一就是记者与采访对象的语言交流,而笔者认为,在采访过程中同样也不能忽略与采访对象的非语言交流,非语言交流与语言交流处于同等重要地位,记者应该善于运用非语言交流与采访对象进行沟通。与采访对象的非语言交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李焱 《记者摇篮》2007,(6):40-40
新闻档案就是新闻的历史。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在一定的历史和环境下产生的。新闻一旦发生,就变成了历史,就变成了档案。有效地利用新闻档案,可以使新闻锦上添花。新闻档案都是旧闻,都是历史,在新  相似文献   

5.
板块节目往往由好几个内容组成,它不但要求不同教育内容的稿子要衔接自然,和谐搭配,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要求达到亲切、生动、形象、富有立体感,使听众听之入神,入脑,入心。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需要节目主持人掌握和运用好和谐、得体的语境。  相似文献   

6.
李明文 《新闻三昧》2003,(10):18-19
本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新闻访问中言语表达要适应语言环境的问题。也就是说,记在访问中要根据采访对象、时机、场合等因素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言语表达方式,做到因人设辞、因宜适变、因地置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新闻访问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王明光 《新闻实践》2007,(10):40-41
记者在众多的新闻事实和新闻事件中判断新闻价值大小,靠的是平时的不断学习和实践培养以及对经验教训的积累总结,而逐步确立起来的一种行为定势,即对客观新闻事实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这种对新闻事实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就是记者的新闻价值观。什么样的新闻价值观,对新闻事实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总看法和总评价。这种以某种新闻价值观来作为自己行为和认知评判依据或标准就是新闻价值取向。不同的新闻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新闻档案在新闻中的作用,并对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新闻档案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于凤静 《兰台世界》2007,(7X):33-34
本文分析了新闻档案在新闻中的作用,并对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新闻档案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近日读一篇通讯员来稿,文章大意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一生虽养育了五个子女,但却没有一个子女赡养老人。贫困交加的老人想自杀了却生命。作者这样写道:他想自缢了却风烛残年。  相似文献   

11.
电视广告的表现手段是画面和声音。电视广告的画面能够为观众展现特定商品的感性形象,但正因为如此,电视广告的画面有时要更多地受到具象限制。而电视广告的声音能打破具象束缚,扩大画面空间,给观众以更多的想象自由。电视广告的声音构成中。语言(这里就是它原本意义上的使用,主要是指电视广告中的说白)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是最具表现力的声音。虽然俗话有“百闻不如一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说法,但这并不是科学的论断。如果边听边看,那么“听”无论如何不是“虚”的来源,相反,借助于语言,“听”大大丰富、补充了看到的一切和尚未看到的一切。电视广告的语言就有如此特性,它不仅绘声绘色,而且对广告的具象进行再创造。电视广告的制作实际也表明,当语言和画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时,也就是电视广告获得最佳意境之际。  相似文献   

12.
电视广告的表现手段是画面和声音。电视广告的画面能够为观众展现特定商品的感性形象,但正因为如此,电视广告的画面有时要更多地受到具象限制。而电视广告的声音能打破具象束缚,扩大画面空间,给观众以更多的想象自由。电视广告的声音构成中,语言(这里就是它原本意义上的使用,主要是指电视广告中的说白)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是最县表现力的声音。虽然俗话有“百闻不如一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说法,但这并不是科学的论断。如果边听边看,那么“听”无论如何不是“虚”的来源,相反,借助于语言,“听”大大丰富、补充了看到的一切和尚末看到的  相似文献   

13.
韩飚 《新闻爱好者》2011,(22):133-134
绘画语言能够有效地反映人的认识,对信息进行传达,正因为如此在新闻美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以绘画语言概述为基础,分析了绘画语言在新闻美术中运用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绘画语言在新闻美术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模糊语言在我们的社会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一般可分两大类:一类是表示时间、程度、范围、数量方面不确定的模糊词,如“以前”、“近来”、“淡”、“深”、“比较”、“基本上”、“若干”、“大概”、“有的”、“有时”、“三四十”等等词语;另一类是在一些具体语言环境中含量极大而显得模糊的词语,如“热情”、“冷淡”、“初步统计”等。 模糊语言在使用中有独特的修辞作用。首先,它具有极强的概  相似文献   

16.
易于逊 《视听界》2004,(2):87-87
准确是新闻语言的基本特征之一。从模糊评议的概念上理解,模糊评议似乎与新闻评议格格不入,而事实上新闻要求语言的准确性并不排斥模糊语言。因为语言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许多客观事物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因而反映这些客观事物的语言必然是外延含糊的。新闻既然是客观事实的报道,而客观事物存在着模糊状态,我们的新闻语言就很难回避模糊语言,在众多新闻传媒中广播的一些特质决定了广播更应注意模糊语言的运用。以下仅就模糊语言在广播新闻中的运用作一个浅析。一、使用模糊语言增强概括性中央电台获2001年度广播短消息一等奖的消息《浙江省率先为贫困农民筑起最低生活保障线》中一段“经过  相似文献   

17.
吕叔湘指出:“新闻语言的首要要求是准确。”可见,新闻是非常强调语言的准确性的,而用模糊语言似乎是一个忌讳。实际上,在新闻报道中,模糊语言的运用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近些年,各类新闻文体尤其是预测性新闻报道中模糊语言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社会认同度也越来越强。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模糊语言现象,了解其使用的合理性与恰当性,使之更好地为新闻写作服务。  相似文献   

18.
19.
在广播新闻中,每天都会播报大量与数据语言有关的信息,广大受众每天也都在关注这样的信息。然而广播新闻中的数据语言都能起到提升新闻价值的作用吗?我认为不见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觉得主要是因为采编人员存在一些错误认识,不能正确运用数据语言来提升稿件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20.
韩飚 《新闻爱好者》2011,(11):133-134
绘画语言能够有效地反映人的认识,对信息进行传达,正因为如此在新闻美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以绘画语言概述为基础,分析了绘画语言在新闻美术中运用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绘画语言在新闻美术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