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金针菇、香菇菇柄中的游离氨基酸,研究了超声功率、料液比、超声时间等单因素对提取游离氨基酸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提取金针菇菇柄中游离氨基酸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350 W、料液比1∶20、超声时间3min,在此条件下提取金针菇菇柄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为7.42mg/g;对提取香菇菇柄中游离氨基酸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料液比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450W、料液比1∶40、超声时间3min,在此条件下提取香菇菇柄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为4.15mg/g。  相似文献   

2.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花生红衣多酚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昕  董全 《食品科学》2012,33(22):1-5
以花生红衣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其中的多酚类物质。通过单因素试验对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等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并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建立二次多项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花生红衣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时间24.4min、超声功率408W、料液比1:29.6(g/mL)、乙醇体积分数51%。结合实际操作,响应面优化的最优工艺参数调整为超声时间24min、超声功率410W、料液比1:30(g/mL)、乙醇体积分数51%,此条件下花生红衣多酚得率为8.95%。  相似文献   

3.
采用超声辅助吐温80优化发芽小米γ-氨基丁酸(gamma-amino butyric acid,GABA)和多酚提取工艺。以GABA和多酚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吐温80质量分数、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超声功率对GABA得率的影响,设计正交试验优化GABA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吐温80添加量、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4个因素对多酚得率的影响,以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多酚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辅助吐温80提取GABA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吐温80质量分数6%、超声温度35℃、超声时间25 min、料液比1∶18(g/mL)、超声功率126 W,此条件下GABA得率为4.70 mg/g;提取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吐温80质量分数9%、超声温度42℃、超声时间19 min、料液比 1∶12.5(g/mL),此条件下多酚得率为 1.99 mg/g。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牡丹花瓣多酚提取工艺,以‘凤丹’牡丹花瓣为试验材料,多酚含量为考察指标,研究液料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乙醇体积分数四个因素对‘凤丹’牡丹花瓣多酚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实验设计方案优化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凤丹’牡丹花瓣多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43∶1 mL/g,超声时间30 min,超声功率72 W,乙醇体积分数63%。在此条件下,多酚含量为(52.111±1.752) mg/g,优化后的提取工艺对‘凤丹’牡丹花瓣多酚的提取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爱爱  黄文  王益  刘莹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12):133-138,149
以香菇柄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酶法提取香菇柄中滋味物质。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超声时间、纤维素酶添加量和料液比为因素,以可溶性糖、滋味肽、游离氨基酸含量的综合评分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香菇柄滋味物质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香菇柄滋味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120 W,超声时间15 min,酶解时间1.0 h,纤维素酶添加量0.46%,料液比1:30 g/mL,此条件下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滋味肽的含量分别为73.38、26.23、595.42 mg/g,滋味综合评分为0.9916,与预测值0.9795间的误差为1.24%,表明模型预测性良好。本研究为香菇柄中滋味物质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工艺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牡丹籽粕中多酚,分别考察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超声功率对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牡丹籽粕中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300 W,液料比20∶1,超声时间98 min,乙醇体积分数80%,超声温度5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牡丹籽粕中多酚提取量为17.42 mg/g。  相似文献   

7.
以香菇柄为原料,利用微波辅助法提取其中的水溶性膳食纤维,采用正交试验对香菇柄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香菇柄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柠檬酸质量分数为5%、料液比1∶20、微波功率640 W、微波处理时间3 min。在此最佳条件下,香菇柄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平均得率为10.24%,持水力为2.27 g/g,膨胀力为4.13 m L/g。  相似文献   

8.
真空耦合超声波提取苹果渣多酚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优化法建立基于真空耦合超声波提取苹果渣中多酚类物质的工艺条件优化,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多酚组成且对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溶液体积分数50%、提取温度50℃、真空度0.08 MPa、超声功率420 W、提取时间13 min、料液比1∶30(g/mL),在此条件下,苹果渣中多酚提取得率为6.46 mg/g。与超声波提取法相比,该方法可以明显缩短提取时间,获得多酚中表儿茶素及芦丁含量较高,并且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响应面优化薏米多酚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法提取薏米多酚,以没食子酸为标准品、福林酚为显色剂,比色法测定多酚含量。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对薏米多酚提取工艺中的各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薏米多酚提取率影响因素为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溶剂体积分数;当溶剂体积分数63.2%、提取温度54℃、料液比1∶21.1(g/mL)、提取时间33.6 min时,薏米多酚提取率理论预测值为76.93 mg/100 g。最佳优化工艺条件下进行实验验证,薏米多酚提取率为72.75 mg/100 g,实测值与理论预测值之间具有良好的拟合度,回归模型切实可行,优化的工艺条件适合薏米多酚提取。  相似文献   

10.
用超声辅助提取菝葜中多酚类化合物,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等4个因素对多酚类化合物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提取最佳工艺条件。根据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菝葜多酚提取的优化工艺为60%乙醇浓度、料液比为1:10(g:m L)、超声波功率为162 W、超声时间为25 min时提取效果最佳,此时菝葜的多酚类化合物提取率为12.2%。  相似文献   

11.
以干香菇为原料,乙醇溶液作为提取溶剂,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响应面法优化了香菇多酚的提取工艺,并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法对香菇多酚进行分离纯化,通过体外试验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香菇多酚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50%、提取温度74℃、料液比1∶42 (g/mL)、超声功率146 W,在此条件下,香菇多酚得率为...  相似文献   

12.
研究赤霞珠葡萄梗中黄酮、原花青素和多酚的提取工艺。以葡萄梗中黄酮、原花青素和多酚含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化赤霞珠葡萄梗黄酮、原花青素和多酚超声辅助双水相提取的条件。结果表明:超声辅助双水相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40(g/mL)、超声时间为50 min、乙醇质量分数为24%、硫酸铵质量分数为20%。在此提取条件下,放大8倍赤霞珠葡萄梗中黄酮、多酚和原花青素的含量分别为72.85、122.21、87.67 mg/g,相对标准偏差在3%以内,说明该工艺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超声耦合乙醇-硫酸铵组成的双水相体系提取茶多酚,以乙醇体积分数、硫酸铵质量浓度、液料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为影响因素,以茶多酚提取率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得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硫酸铵质量浓度0.25 g/mL、液料比70∶1(mL/g)、超声时间16 min、超声温度45 ℃,此时茶多酚提取率可达17.58%。  相似文献   

14.
以桃花为主要原料,采用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进行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硫酸铵质量分数、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这4个因素作为自变量,以黄酮得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对桃花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DPPH·、OH·和O2?·清除率为指标,对桃花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硫酸铵质量分数15.2%,提取时间26 min,液料比27.8:1(mL/g),提取温度51℃。在此条件下,黄酮得率理论值可达45.64%,验证值为45.65%,与理论值十分接近。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桃花总黄酮表现出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当浓度为0.56 mg/mL时,DPPH·清除率为94.21%,当浓度为0.672 mg/mL时,OH·和O2?清除率分别为91.23%和80.65%。响应面法优化双水相提取桃花总黄酮工艺合理可行,模型能较好地预测黄酮得率,得到的黄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可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5.
以天然黄秋葵叶经冻干粉碎后的粉末为原料,构建萃取叶黄素的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对乙醇质量分数、硫酸铵质量分数和粗提液质量分数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优化萃取工艺条件为粗提液质量分数6%、乙醇质量分数14.5%、硫酸铵质量分数27.5%、得率为1.99 mg/g,且超声辅助萃取叶黄素的动力学研究表明超声辅助萃取叶黄素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此方法萃取的叶黄素以VC做对照,对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0.2841和0.7633 mg/mL,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16.
该文将杆式超声变幅器浸入正丙醇-氯化钠双水相提取体系内,建立一种新型聚能超声-双水相集成提取方法,应用于藜麦总黄酮的提取,研究聚能超声辅助提取条件,采用响应面优化方法获得总黄酮得率和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模型,发现醇水体积比是影响提取的显著因素,超声时间、液固比和醇水比3个因素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交互作用,优化获得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26 min、液固比28∶1(mL/g)、醇水体积比0.9∶1,在最佳条件下,藜麦总黄酮得率为0.361%。  相似文献   

17.
香菇菌丝体多糖的分离纯化和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破碎和热水浸提相结合的方法提取香菇菌丝体多糖,通过L9(34)正交试验考察料液比、浸提温度、超声强度和浸提时间对多糖提取的影响,确定香菇菌丝体多糖最佳提取条件。利用D EA E-5 2离子交换和SephadexG100凝胶过滤层析纯化香菇菌丝体多糖,紫外扫描和薄膜电泳方法鉴定多糖的纯度;采用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实验及血浆丙二醛的生成抑制作用和抑制H2O2诱导红细胞氧化溶血检测多糖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香菇菌丝体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5、浸提温度90℃、超声波破碎功率400W、浸提时间3h,最适条件下鲜菌丝体的多糖提取量为3.38‰;纯化后的多糖(LMPⅡ)具有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活性的能力,能够抑制血浆丙二醛的生成,抑制H2O2诱导红细胞氧化溶血,且呈现一定效量关系。显示纯化的香菇菌丝体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石榴皮是一种易获得的、廉价的,但含有丰富多酚的废料。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从石榴皮中提取多酚,优化工艺参数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石榴皮中多酚的成分和含量,同时研究了石榴皮表面在超声处理下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超声条件下,用水作为溶剂有更高的多酚得率,比甲醇等有机溶剂提取效果更好。在优化条件,即液固比(mL∶g)为60∶1,超声功率为400 W和超声时间为25 min时,多酚的最佳得率为39.30 mg/g(以没食子酸为标准),高于传统溶剂提取法的得率(32.58 mg/g)。HPLC分析得到石榴皮多酚中安石榴苷含量最高,其次是石榴皮鞣素,并且超声处理能较大地强化提取效果。石榴皮表面显微观察证明,超声能够显著破坏石榴皮表面而影响植物组织完整性,使多酚更多地释放出来。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超声波辅助聚乙二醇(PEG)/(NH4)2SO4双水相提取金花茶花总黄酮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以黄酮萃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通过DPPH·和OH·清除率的测定,评价其抗氧化效果.采用HPLC分析对金花茶花中的芦丁、槲皮素和山奈酚等黄酮化合物进行了确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  相似文献   

20.
桂花果实多酚的超声波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多酚得率为考察指标,利用超声波处理,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桂花鲜果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对桂花果实多酚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桂花果实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70%乙醇作溶剂、料液比1:8(g/mL)、以固定频率超声波提取2次、每次40min,桂花果实多酚的得率为0.283%(即2.83mg/g);在相同质量浓度条件下,桂花果实多酚溶液还原力明显高于VC溶液,对羟自由基、亚硝酸根离子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96.3%和65.4%,并对猪油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本研究为桂花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