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考察五味子醋制前后对由肝脏分泌的胆汁中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影响,寻找抗肝损伤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以期探讨五味子醋制增强保肝作用的科学内涵。方法采用基于UPLC-Q/TOF-MS的代谢组学技术,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校正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方法筛选、鉴定肝损伤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结果对照组、模型组、生五味子及醋五味子组胆汁代谢物谱得到明显分离,发现并鉴定了5-膦酰-L-赖氨酸、13-羟酸、tracylglycerol(64:2)、3b,17a-dihydroxy-5a-androstane、12-酮基脱氧胆酸、乙酰左旋肉碱、磷脂酰甘油酯、溶血磷脂酰胆碱8个与肝损伤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结论大鼠给予生、醋五味子后可使上述生物标志物代谢水平向正常状态转归,且醋五味子的调节作用强于生五味子,表明五味子经醋制增强抗肝损伤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这些代谢途径相关。  相似文献   

2.
李金慈  陆兔林  毛春芹  季德  李林  肖永庆 《中草药》2013,44(19):2710-2716
目的 比较莪术醋制前后对复合因素致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大鼠sc 40%CCl4橄榄油溶液合并ig乙醇、饲喂高脂饲料制备肝纤维化模型,持续给予诱导剂7周。实验设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0.2 mg/kg)阳性对照组、生莪术(0.95、1.90 g/kg)给药组、醋莪术(0.95、1.90 g/kg)给药组,各给药组于造模同时给予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给药8周。检测大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水平,肝脏指数,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羟脯氨酸(Hyp)的量。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Masson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程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出现典型的肝纤维化病理改变,血清ALT、AST、TBiL、HA、LN水平显著升高,肝组织Hyp、MDA的显著增加,SOD活性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生莪术、醋莪术给药组均可不同程度地改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醋莪术作用效果明显优于生莪术,且其高剂量组有明显的治疗优势。结论 莪术醋制后抗复合因素所致大鼠肝纤维化作用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3.
正交实验法改进广西莪术醋制炮制工艺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醋制广西莪术的最佳炮制工艺条件.方法 选择醋制的米醋用量、醋制温度、醋制加热时间3个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按照L9(34)正交实验表安排实验,并提取出莪术各醋制品中的有效成分挥发油和总姜黄素,分别对其含量进行测定,以对莪术饮片的醋制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较佳的工艺条件是A3B2C1,即用20 ml米醋闷润2 h后,控制温度60℃烘制30 min.结论 米醋用量、烘制温度、烘制时间均使莪术饮片质量产生变化.  相似文献   

4.
廖婉  林美斯  高天慧  陈意  朱宗萍  陈诗韵  傅超美 《中草药》2019,50(17):4232-4237
目的对比研究川产道地药材蓬莪术醋制前后挥发油的大鼠肠吸收差异。方法通过建立大鼠在体循环肠灌流模型,设置蓬莪术醋制前挥发油组、醋制后挥发油组、醋制前挥发油+醋制前总姜黄素组及醋制后挥发油+醋制后总姜黄素组共4个组,分别计算挥发油中主要有效成分吉马酮、呋喃二烯的吸收速率常数(Ka)、吸收半衰期(t1/2)、单位时间吸收率(P)。结果醋制后蓬莪术挥发油药效成分吸收速率和程度均小于醋制前,醋制前后分别加入总姜黄素之后,蓬莪术挥发油药效成分吸收速率和程度又进一步降低。结论蓬莪术醋制后,通过延缓挥发油中成分的吸收,使血药浓度平稳,从而达到缓解蓬莪术峻猛药性,满足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莪术炮制后对止痛及活血化瘀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鲁汉兰  彭智聪  刘勇  梁永红 《中成药》2000,22(2):135-137
目的:研究莪术醋制后的止痛后及活血化瘀功效;方法: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进行止痛实验,用体外血小板粘附率测定法和血液流变学测定法进行活血化瘀实验,从而探讨莪术炮制后是否能增强止痛和活血化瘀作用。结果:实验表明,莪术生用能提高小鼠痛阈,增强止痛作用,并能降低血小板粘附性,使血瘀模型动物血液粘、浓、凝性明显减轻。结论:莪术经醋制后使止痛、活血化瘀作用更进上步加强,炮制前后经数理学统计,具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成药》2019,(5)
目的优化醋制蓬莪术中总姜黄素回流提取工艺。方法以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含有量为评价指标,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正交试验结合人工神经网络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加入3倍量95%乙醇提取2次,每次2 h,人工神经网络优化后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含有量分别为1.12、19.83、30.00μg/mL,均高于正交试验优化后。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回流提取醋制蓬莪术中总姜黄素。  相似文献   

7.
气质联用法分析炮制对莪术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陆兔林  杨光明  宋坤  李林  蔡宝昌 《中成药》2003,25(10):810-811
目的:比较研究醋制对莪术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GC-MS法进行分析鉴定各挥发油的组分。结果:莪术经炮制后各制品的挥发油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变化,其组分亦有较大变化。共鉴定出20个化合物,其中12个成分为首次从本品中鉴定,炮制后产生两个新组分4-异丙基苯甲酸、2-甲基-5-(1-甲基乙烯基)-环己酮。结论:莪术醋制后挥发油含量有所下降,由于加热及辅料影响部分组分消失,同时产生新的组分。  相似文献   

8.
中药饮片多以煎煮所得汤液服用,且静置冷却后往往有沉淀形成并被患者弃去;醋制一定程度上会改变饮片的特性,改变重金属转移至汤液的量。为探究蓬莪术醋制前后重金属在煎液及其沉淀中转移率的变化,该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以微波消解样品,以铟(In)为内标,以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茶叶GBW10016(GSB-7茶叶)为质控标准物质,建立蓬莪术中铜(Cu)、砷(As)、镉(Cd)、铅(Pb)、汞(Hg)共5种重金属的ICP-MS测定方法,并测定6批次蓬莪术生品及其醋制品的饮片、煎液、沉淀中5种重金属的含量,通过换算得到重金属由饮片经过煎煮转移到煎液及沉淀中的百分率。结果显示醋制后Pb和Hg总转移率显著降低,Cd和Cu总转移率略降低,As总转移率略增高,而沉淀中重金属均有所降低,表明醋制对各重金属的转移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说明醋制蓬莪术起到一定的增效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9.
覃建安 《中成药》1990,12(5):18-20
本文对莪术生品和醋制品的水浸出物、石油醚浸出物及挥发油等作了含量比较和薄层层析比较。结果表明,醋制后含量略有降低,化学成分影响甚微,醋制前后的内在质量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0.
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分型的血浆代谢组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医学以及传统中医从不同的视角认识疾病,并有望在系统生物学的范畴内得到统一。本文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时间飞行质谱(UPLC-Q-TOF)的血浆代谢组学方法,运用多维数据分析来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疾病分型。主成分分析(PCA)的方法能够区分对照组和RA 疾病组。进一步采用正交滤噪(OSC)并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可明显区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不同病程(稳定期与活动期)以及中医特定证候(寒证与热证)等疾病亚型。代谢组学在阐明传统中医理论,促进中医与现代医学的交流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加工方法对不同产地姜黄和郁金药材中姜黄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以期为建立姜黄和郁金药材合理的加工工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切片阴干、蒸煮晒干、常压下60,80℃烘干4种加工方法处理,采用HPLC同时测定姜黄和郁金药材中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3种化学成分含量。结果:不同加工方法处理的姜黄药材中姜黄素类成分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姜黄素类成分含量高低依次为切片阴干60℃烘干80℃烘干蒸煮晒干;不同加工方法处理的郁金药材中姜黄素类成分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姜黄素类成分含量高低依次为切片阴干60℃烘干蒸煮晒干80℃烘干;崇州产地的姜黄和郁金药材中姜黄素类成分的含量与犍为产地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均表现为犍为产地高于崇州产地。结论:不同加工方法对姜黄、郁金药材中的姜黄素类成分含量影响均较大,姜黄、郁金产地加工方法均以切片阴干的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2.
莪术抗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黄臣虎  陆茵  孙志广  陈磊  张蕾 《中草药》2010,41(10):1745-1747
莪术抗癌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抑制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等。从莪术提取物及其抗癌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等方面探讨其抗癌作用,为莪术在抗癌领域内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莪术中莪术醇的含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建立莪术中莪术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方法,HP-5(0.32 mm×30 m,0.25μm)石英弹性毛细管柱,进样口温度200℃,氢火焰检测器(FID)250℃,不分流,柱流量1.0 mL.min-1;程序升温:初始60℃,保持4 min,以3℃.min-1升至210℃。结果:莪术醇在40.0~2 000μg.mL-1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高,低浓度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01%(RSD 2.52%),96.46%(RSD 2.86%)。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样品处理较简单。  相似文献   

14.
姜黄与片姜黄挥发油色谱指纹图谱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洪壮  任淑清  沈德凤 《中药材》2006,29(11):1179-1182
为了解姜黄及片姜黄挥发油色谱指纹图谱中的化学成分的异同,应用改进窗口目标检验因子分析法对指纹图谱的色谱-光谱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经比较,至少有10种化学成分在姜黄挥发油的色谱指纹图谱中存在而在片姜黄图谱中未被检出,至少有9种化学成分在片姜黄中存在而在姜黄中未见,姜黄与片姜黄挥发油指纹图谱中共有的化学成分有9种。  相似文献   

15.
莪术挥发油提取工艺优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通过正交设计实验,以挥发油提取得率为考察指标,探讨莪术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莪术粗粉,8倍加水量,提取7h。  相似文献   

16.
莪术不同炮制品镇痛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摘要:目的:通过不同的致痛、致炎模型观察莪术不同炮制品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采用耳肿法及毛细血管通透性法观察药物的抗炎作用.结果:莪术不同饮片对二甲苯所致的耳廓肿胀及醋酸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以醋煮莪术作用较强.莪术不同炮制品对醋酸所致的扭体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热板法显示各样品均能明显提高小鼠的痛阈值,其中以醋煮莪术作用较为明显.结论:莪术的不同炮制品均有显著的镇痛抗炎作用,其中以醋煮莪术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17.
当归莪术延胡索及其配伍对小鼠的毒性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当归、莪术、延胡索及其配伍后的毒副作用。方法:采用急性毒性试验观察小鼠的毒性反应。结果:当归给药剂量108g/kg,病检发现肾脏有广泛的瘀血,莪术给药剂量40g/kg,病检发现肝脏有散在粟米样白点,肝脏轻度肿大,病检肾脏有明显的充血,肾小管上皮细胞明显肿胀,延胡索40g/kg,病检肝脏有轻度浊肿,当归配伍莪术给药剂量为148g/kg,配伍能降低毒性反应。当归配伍延胡索给药剂量为148g/kg,毒性反应降低更为显著。莪术配伍延胡索给药剂量为80g/kg,小鼠未见异常。结论:单味当归的毒性大于单味莪术与延胡索,而当归与莪术、延胡索相互配伍可使毒性降低,以莪术配伍延胡索的毒性降低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通过正交设计实验,以挥发油提取含量为考察指标,探讨莪术和三棱药对中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莪术、三棱粗粉,8倍加水量,提取6h;而且药对中挥发油的含量较莪术中的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莪术挥发油及其4种主要活性成分莪术二酮、莪术醇、牻牛儿酮和β-榄香烯的影响。方法以药典挥发油测定法测定生、醋炙和醋煮莪术饮片中的挥发油,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莪术二酮、莪术醇、牻牛儿酮和β-榄香烯。色谱柱为依利特ODS-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水(B),梯度洗脱,0~30 min,40%~60%(A),30~40 min,60%~80%(A),40~60 min,80%~90%(A);进样量10μL;柱温25℃;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14 nm。结果与生品相比,莪术的醋煮品和醋炙品挥发油及其4种活性成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并且莪术醋炙品高于醋煮品。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定量测定方法可用于莪术挥发油及其4种活性成分的同时定量分析。为莪术饮片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