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MBR与MCR处理微污染原水的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比较了膜生物反应器 (MBR)和膜混凝反应器 (MCR)处理微污染地表水的效果 ,发现两种反应器对浊度的去除效果类似 ,但MBR对CODMn和氨氮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MCR ,在平均水温较高及固定应用的情况下可优先选用 ;MCR的出水水质比MBR的稳定 ,且在低温 (<5℃ )条件下仍有良好的处理效果 ,更适用于水温变化大且可能出现低温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与粉末活性炭(PAC)的组合工艺(MBR/PAC)处理微污染源水,考察了膜污染的机理与特征,探讨了控制膜污染的措施。结果表明:MBR/PAC工艺处理微污染源水时的膜污染发展速度较快;膜污染以滤饼层沉积和有机物膜孔污染为主,同时伴随着少量的无机物污染;膜固有阻力、滤饼层阻力、凝胶层与膜孔堵塞阻力分别占膜总阻力的15%、43%和42%。只用清水冲洗膜表面可使膜过滤性能恢复35.7%~38.5%;而用0.3%~0.5%的NaClO浸泡足够时间后,膜过滤性能基本得到恢复;在碱洗后增加稀酸清洗,可进一步提高清洗效果。  相似文献   

3.
投粉末炭MBR处理微污染原水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投加粉末活性炭的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微污染原水,结果表明,对CODMn、氨氮和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9.4%、93.5%和99.6%,出水水质与常规处理——臭氧活性炭工艺的大体相当,并且不需投加混凝剂,同时还减少了投氯量。  相似文献   

4.
微滤膜处理微污染原水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采用0.1μm的微滤膜处理微污染原水,出水浊度<1NTU,对高锰酸盐指数(OC)的去除率为20%左右,运行稳定后对UV24去除率>40%。通过考察膜过滤阻力在膜油-停周期内的变化来选择充分的曝气时间。在连续运行中发现,膜过滤性能由于膜的污染而先有一快速降低段,之后随时间缓慢下降。通过对膜的清洗的长期运行试验发现,曝气清洗不能完全清除膜污染,而用次氯酸钠和盐酸清洗则较为有效。  相似文献   

5.
影响MBR处理效果及膜通量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处理规模为10m^3/d的厌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O MBR)处理毛纺印染废水,试验结果表明:当原子COD、BOD5、色度、浊度分别为256.5mg/L,94.8mg/L,64倍,45.65NTU时,相应的出水指标分别为20.2mg/L,1.6mg/L,25倍,0.51NTU,其水质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89);溶解氧是影响处理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膜污染的增加,温度对膜通量的影响降低;膜面流速较高时,污泥浓度对膜通量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三种一体式MBR的膜污染趋势比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对活性污泥—膜生物反应器、生物膜—膜生物反应器、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的除污效果和膜污染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活性污泥—膜生物反应器的膜污染程度最轻,膜通量下降速度最慢,膜污染也最容易消除;生物膜—膜生物反应器的膜污染程度最重,膜通量的下降速度最快;较大的曝气量可减轻膜的污染程度并减缓膜通量的下降速度。  相似文献   

7.
粉末活性炭-MBR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莫罹  黄霞 《中国给水排水》2002,18(12):16-19
通过静态吸附试验表明 ,粉末活性炭 (PAC)为天然腐殖质类物质饱和后仍可吸附二氯酚 (DCP) ,并在连续运行试验中进一步验证了PAC -MBR抗DCP冲击负荷的能力强于投加普通填料的MBR。通过测定进、出水有机物的表观分子质量分布 ,发现PAC -MBR能有效去除 1~ 4K(1K =10 0 0u)的有机污染物 ,对 4K~ 0 .4 5 μm有机物的去除与PAC的饱和程度有关 ,去除率随运行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PAC -MBR和普通填料 -MBR均能有效去除可生物降解有机物 ,前者对可吸附有机物的去除率受PAC饱和程度的影响较大。采用磷脂法可测定PAC上附着的活性微生物量 ,连续运行中PAC -MBR内的微生物量为 0 .6× 10 8个活细胞 mL ,与普通填料 -MBR相当。耗氧速率测定结果表明 ,PAC -MBR内的微生物活性略高于投加普通填料的MBR。  相似文献   

8.
MBR处理化工废水的膜污染特性与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实际工程中MBR运行状况的考察,总结得出其处理综合化工废水时的膜污染特征及清洗对策:由无机物及有机物引起的膜污染问题,采用NaClO+ HC1的化学清洗方式最为有效;无机物污染与当地水体的本底特征密切相关,有机物污染则与进水水质变化波动情况密切相关.根据污染诱因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才能够保证MBR经济、高效的运行.  相似文献   

9.
陈威  袁书保 《中国给水排水》2015,(3):124-126,130
浙江某工业园的废水主要为合成制药废水,原有处理工艺为水解酸化+CASS工艺,由于原有设计标准较低导致出水水质不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二级标准。为了提高出水水质,该污水处理厂拟采用MBR工艺替代CASS工艺进行提标改造。经过3个月的运行调试,出水水质稳定达到二级标准。针对膜污染特征及清洗对策进行了考察性试验,结果表明膜经过维护性清洗后可以恢复到最初的跨膜压差状态。  相似文献   

10.
梁宇 《山西建筑》2010,36(32):178-179
解释了膜污染的成因,分析了膜污染的影响因素,详细介绍了膜的清洗,预处理措施,操作条件的优化等膜污染控制对策,以期有效减缓膜的污染,延长膜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为探寻适宜的微污染原水处理工艺,将蜂窝陶瓷载体置于内循环管中而构成气升式内循环蜂窝陶瓷反应器(IAL-CHS)。采用该工艺处理上海漕河泾水,考察了HRT、水温、pH值、溶解氧对去除氨氮的影响。在反应器挂膜启动后,连续运行的去除效果比间歇运行的好。HRT是影响硝化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连续运行试验确定了最佳的HRT为1.03 h,此时对氨氮的去除率稳定在84.8%~99.2%。对氨氮的去除率与水温近似呈直线关系,温度越高则去除效果越好;河水的pH值对硝化反应影响不大;DO达到3.16 mg/L就能获得较好的处理效果,此时的曝气量为0.15 m3/h。此外,该反应器还具有抗冲击负荷能力强、不易堵塞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生物陶粒过滤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陶粒滤料处理微污染原水,研究了具有不同结构特性的陶粒滤料对有机物、藻类及浊度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对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率〉25%,最高可达38%;对氨氮的去除率〉60%,最高为70%;对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98%;对藻类的去除率可达95%以上;出水浊度〈1NTU。此外,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发达的孔隙及较多的连通等特性的陶粒处理效果好,适合作为水厂工艺改进的首选滤料。  相似文献   

13.
针对原水有机微污染,桐乡运河水厂采用了生物预处理/强化常规处理/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出水各项水质指标达标。介绍了该工程的设计参数,并详细分析了不同处理阶段对各污染指标的去除效果,可供相关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不同人工湿地对微污染原水处理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人工湿地预处理微污染黄河原水,分别研究了推流式潜流人工湿地、往复式潜流人工湿地、芦苇床表流人工湿地、蒲草床表流人工湿地对总氮和COD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推流式人工湿地和往复式人工湿地对总氮和硝态氮的去除效果无明显差别,但去除率要低于表流人工湿地。蒲草床表流人工湿地对总氮和硝态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4.33%和76.32%,去除效果好于芦苇床表流人工湿地。各人工湿地对COD的去除率在30%-65%之间,不同人工湿地对COD的去除效果差别不明显。人工湿地处理微污染黄河原水的效果明显,出水水质可满足城市供水水源水质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采用膜-粉末炭反应器处理微污染源水的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水中的有机物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在水温《10℃的条件下,处理可生化性很低的三家店水库水时对CODMn的去除率仍保持在65%左右;工艺对CODMn、UV254、UV410的去除效果依次增强.  相似文献   

16.
生物砂滤池是在普通砂滤池的石英砂表面培养附着生物膜而形成的强化处理工艺.采用其处理微污染原水,并考察了出水水质,结果表明:生物砂滤池对CODMn的平均去除率由普通砂滤池的13%提高到31.5%左右,对NH4^+-N的平均去除率由23.5%提高到88.3%左右,对亚硝酸盐氮的平均去除率由零提高到90%左右,出水浊度<1 NTU,色度<15度.该工艺在现有普通砂滤池基础上即可实现,是解决微污染水源水质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BIOSMEDI生物滤池预处理微污染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锡市充山水厂采用BIOSMEDI生物滤池对微污染原水进行预处理,采取自然挂膜的启动方式,在平均水温为22.7℃的条件下,大约运行12 d后,对氨氮的去除率稳定在60%以上,至此认为生物滤池挂膜成功.在BIOSMEDI生物滤池满负荷运行条件下,其对COD_(Mn)、氨氮、亚硝酸盐氮和藻类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6%、71.7%、42.7%和20.7%,达到了预处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