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事关国土安全、国计民生。其哲学理论基础包括人与 自然、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 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树立和培养生态文明理念;加大投入和政策 扶持力度,注重提高环保科技含量。  相似文献   

2.
<正>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数字政务、数字社会、数字文化、数字生态文明的基础,发挥数据要素效能是“数字中国”建设的“牛鼻子”。——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部研究员翟云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教育已逐渐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基础,通过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和目前高职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分析,并提出高职院校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主要通过构建地区性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开发当地特色文明生态教学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实践能力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地理环境社会作用的理论和实际作用,都未给予应有的重视.这是导致人们在实践上不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与环境关系,造成资源与环境问题严峻的重要原因.党的十七大报告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并首次写入"生态文明".这证明地理环境社会作用的原理正是科学发展观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哲学基础.重新认识和评价地理环境的社会作用,研究科学发展观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对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并自觉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建立生态关系,意味着双赢,而不是零和博弈。应在生态性上寻求统一性的基础。按照生态合作的原则,开发者形成联盟,首先要促成开发者与利益相关的战略级合作。其它都是一些常规的、细节末节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国家现代化的基础是经济现代化,而经济现代化的基础——企业信息化工程在目前我国的信息化进程中可说是步履蹒珊.如何促进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归根结底要让企业从信息化中受益。要用市场的手段来推动信息化的进程,这也是唯一能够奏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引言现代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概念。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现代化内涵和特色。农业时代有农业时代现代化的内涵和特色,工业时代有工业时代现代化的内涵和特色。当然,信息时代和智能时代也有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内涵与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正在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背景下的现代化概念,因此,  相似文献   

8.
第四方物流是通过对供应链产生影响的能力来实现自身价值,在向客户提供持续更新和优化的技术方案的同时,满足客户特殊需求。生态文明时代农产品物流对"供应链产生影响的能力来实现自身价值",不是仅仅依靠技术来满足商业的需求,而必须依据生态文明的可持续的法则与人类健康城市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在供需双方架构起物质与文化的桥梁。它是生态文明时代完整的社会组织机构中一个重要环节之一,它不是一个追求利润的商业机构,它是帮助社会的管理机构与服务机构实现生态平衡调控与人民健康生活服务的公益化工具。在技术上,它除了必须配备最先进的信息化系统与最先进的交通工具,并在管理上通过最先进的云计算通讯与动态决策管理系统对物流进行最有效的调度和分配外,还必须是一个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在居民社区生活服务、城市居民文化、农村耕读文化以及农产品生产、销售云服务云计算平台上架构的能从全球生态高度进行鸟瞰的物流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9.
<正>7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布。《意见》明确指出:民营经济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针对互联网企业,《意见》提出支持平台企业在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相似文献   

10.
<正>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规划》提出,数字中国建设要按照“2522”的整体框架进行布局,即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  相似文献   

11.
《中国信息化》2004,(6):52-57
陌生,回避,恐惧,排斥,犹豫,迷惑,向往——中小企业面对信息化心情复杂。本期论道不是要怂恿中小企业脱离企业实际去大刀阔斧地上系统,装软件,也不是作过多非议,而是想客观理性地揭示出中小企业面对信息化之“重”时的内心情感之“轻”。治病救人的前提是要找到病根。  相似文献   

12.
美丽中国是中国梦的愿景,是智慧探索。思路是环境危机呼唤生态觉醒,道路自信建设生态文明;深化改革,规划美丽城乡;中国特色,永续发展道路,发挥优势,研发地球物联网,凝聚共识建设美丽城乡。十八大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建设美丽中国,我们应该建设美丽城市、美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不是人类文明历史上的一个文明阶段,而是一种文明状态,人类社会在其文明发展的任何区域社会(国家、地区)、任何阶段都可能呈现为这样的一种状态,也可能呈现为相反的状态。毋庸置疑,我国当代社会之所以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执政党的一项重要决策,就是因为我们这些年来过分重视经济建设、过分重视“GDP论英雄”,对生态环境破坏太严重,导致经济发展、社会生活乃至种族繁衍的不可持续,所以才不得不把生态文明建设提上如此重要的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4.
正生态文明不是人类文明历史上的一个文明阶段,而是一种文明状态,人类社会在其文明发展的任何区域社会(国家、地区)、任何阶段都可能呈现为这样的一种状态,也可能呈现为相反的状态。毋庸置疑,我国当代社会之所以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执政党的一项重要决策,就是因为我们这些年来过分重视经济建设、过分重视"GDP论英雄",对生态环境破坏太严重,导致经济发展、社会生活乃至种族繁衍的不可持续,所以才不得不把生态文  相似文献   

15.
<正>水利部部长陈雷在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中撰文"加强河湖管理,建设水生态文明"。文章指出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核心组成部分,山川秀美关键在水,建设美丽中国关键也在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水利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将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修复、水价改革、水权交易等纳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重要内容,为我们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陈雷从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源头防控治理;健全规划体系和约束机制,加强河湖空间用途管制;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工程,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的建设,而节能降耗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色办公”现在成为一个很热的时尚词,在全国如火如荼进行的节能减排运动时,在IT业也一直倡导“绿色IT”。其不仅是使用环保材料,还包括对IT资源的集约化利用,甚至深入到企业的IT应用层面。 为了响应十七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我们总结出用户在使用IT设备和系统时一些降低能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陈龙 《网友世界》2014,(19):207-208
本文阐述了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并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探讨了湖湘地域文化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启示,以提升他们生态文明素质。  相似文献   

18.
世纪末的中国,正处在世界文明的转折点上。文明中发生的根本变化,归结到一点就是,人类正在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世界范围正为此掀起新一轮的现代化浪潮。这轮现代化的核心,是信息化。21世纪发达与不发达的区分,将由此获得界定。纵观人类文明兴衰历史,大凡文明转折时期,注定会有一些国家领先,一些国家重新落后。落后的结果,我们在当今世界上一系列实力相差悬殊的战争中已经看到。将落后挨打的震惊从感觉上升到理性。必须深入理解我们这个时代文明转变的实质,反思未来社会与工业社会的主要区别。我们认为,这种区别是根本性的。我们首先注意到数字网络作为最活跃的生产力因素,在文明转变中所起的核心作用。认识这个时代生产力的特点,是获得对经济和社会变革认识的前提。这是我们通过信息技术变革探讨经济与社会发展趋势总的出发点。在这个报告中,从技术和经济角度,我们认为,有十大趋势将影响中国21世纪的生存: 1.未来经济将是信息经济与服务经济统一的网络经济。信息技术革命为网络经济提供  相似文献   

19.
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是工业革命的产物。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与世界接轨的中国教育面临着一个新的课题——如何将世界文明的管理规则与中国式的管理模式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使教育改革焕发出勃勃生机。我校领导班子与时俱进:在彭银翔校长的领导下,洞悉我国教育改革的新方向,认识到引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可以补现有管理之不足,程序化可优化量的积累过程、规范化能铸造质的灵魂、科学化利于克服经验主义,  相似文献   

20.
<正>二、内生价值观的价值论西方式现代化的经济学多用重实证轻规范、不谈价值论的方式,达到将默认的西方中心论的价值论与价值观加以固化的客观效果。经济学价值论的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主动把自己的价值观,置入价值论之中。(一)人的目的价值以人为本,即以人为目的,是中国式现代化要往价值论中置入的价值观。数字经济中人的价值体现为人的目的价值,也是意义的价值,它决定着生产有意义还是无意义。例如,不对应有效(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供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