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
以小麦麸皮为原料,研究微波功率、微波时间、超声波功率、超声波时间对小麦麸皮中水溶性酚基木聚糖(SPX)提取率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小麦麸皮水溶性酚基木聚糖的基本成分和抗氧化性.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小麦麸皮水溶性酚基木聚糖的微波-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通过响应面分析获得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595 W,微波时间6 min,超声波功率300 W,超声波时间30min,小麦麸皮中水溶性酚基木聚糖提取率为28.33%.对提取的小麦麸皮水溶性酚基木聚糖的抗氧化性研究表明:水溶性酚基木聚糖对羟自由基有清除作用,对铁离子有还原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4种不同产地、皮色的小麦样品进行酒精发酵处理,研究酒精发酵对籽粒中膳食纤维、阿拉伯木聚糖等非淀粉多糖的影响,并将副产物酒糟(DDGS)应用于高纤维(膳食纤维含量6%以上)馒头的开发.小麦籽粒及麸皮中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很低,仅占膳食纤维总量的5%左右.酒精发酵处理后,膳食纤维总量不变,水不溶性膳食纤维转...  相似文献   

3.
采用微波辅助水热法制备了磺化型Nb-MCM-41固体酸催化剂,并考察其木聚糖水解反应的催化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等对固体酸催化剂物化性质及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b-MCM-41-Pr-SO_3H催化剂对木聚糖水解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在木聚糖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2、190℃、氮气5 MPa条件下反应2 h,木聚糖的转化率为95.1%,糠醛产率为37.5%。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构建设计生物质催化转化高效催化体系。  相似文献   

4.
选取了全国各地的222种小麦样品,首先进行筛选、磨粉、理化指标分析.然后把小麦粉做成饺子皮,对其冻后质构品质进行分析.最后使用SPSS软件对小麦理化指标与速冻饺子皮质构品质进行相关性和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小麦硬度、沉淀值显著影响速冻饺子皮的质构品质,其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268 6、0.227 4;面筋指数、面筋含量对速冻饺子皮质构品质的间接影响较大,其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702 4、0.429 1.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小麦麸皮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B-WEAX)的得率,采用响应面法对其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料水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为自变量,以B-WEAX得率为响应值,根据Box-Benhnken Design法设计响应面试验,进行显著性和交互作用分析,确定B-WEAX的最佳提取条件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料水比1:11.06、提取温度为76.9℃、提取时间为2.24 h是B-WEAX的最佳提取条件,其得率为1.467 3%,与响应面拟合优化预测值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落叶松及其磺化化机浆中阿拉伯糖基4-O-甲基葡萄糖醛酸木聚糖红外光谱,介绍了该聚糖在原料心、边材以及落叶松SCMP,过氧化氢漂白前后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木聚糖快速热解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了解半纤维素的快速热解机理,研究了反应温度和载气体积流量对半纤维量的热解影响.采用木聚糖作为模化物,在红外辐射加热反应器进行快速热解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木聚糖热解生成的焦油产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达到最大值后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焦油发生二次裂解使产率降低;焦炭产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最后趋近稳定值;气体产物主要有H2、CO、CO2、CH4以及CnHm,其产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随着载气体积流量的降低,木聚糖热解产生的挥发分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增加,导致挥发分二次裂解加剧而使焦油产率降低,同时气体和焦碳产率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落叶松及其磺化化机浆中阿拉伯糖基4-O-甲基葡萄糖醛酸木聚糖红外光谱,介绍了该聚糖在原料心,边材以及落叶松SCMP,过氧化氢漂白前后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水解法提取木聚糖工艺条件的正交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芯先经酸预处理,用碱液(NaOH溶液)水解法提取木聚糖.为了提高玉米芯水解法获得木聚糖的提取率,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浸提时间、固液比、碱浓度、浸提温度对木聚糖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溶液质量分数6%,固液比1∶21,浸提温度91 ℃,浸提时间94 min.各因素对提取木聚糖影响程度依次为碱质量分数>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固液比.木聚糖最佳提取率为玉米芯原料的20.3%.  相似文献   

10.
面包制作过程中戊聚糖酶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戊聚糖酶对面包品质的影响,加酶面包的体积明显增加,在适宜加酶量下,面包综合品质较佳,加酶面团中可溶性戊聚糖含量显著增加,但加酶过量可导致面团中水可提取的阿拉伯木聚糖(WEAX)降解程度加剧,未加酶面团较面料面粉中的可溶性戊聚糖含量略有增加,WEAX亦有部分降解,但作用程度远低于加酶样品,适量戊聚糖酶对面包品质的改良作用的关键在于产生大量的相对分子质量适宜的WEAX。。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小麦萌动和发芽程度对其加工品质的影响,以经80℃高温快速干燥和自然晾晒干燥处理的不同程度萌动(鼓泡、皮裂、露白)和发芽(芽长为小麦籽粒长度的一半、芽长与小麦籽粒长度相同)小麦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出粉率、沉降值及粉质特性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小麦萌动和发芽程度的加深,小麦的出粉率,面团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及粉质指数均呈现下降趋势,面团弱化度则逐渐上升,而沉降值变化并无规律。高温快速干燥能抑制小麦吸水率的下降,延长面团的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由此可见,干燥可抑制萌动、发芽的小麦加工品质劣化,因此一旦发现小麦萌动应立即进行干燥。差异性分析可知,小麦在萌动和发芽过程中大部分加工品质指标均从皮裂期开始出现显著性差异,建议将处于皮裂期至芽长不超过籽粒长度作为判定生芽粒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根据粮仓建筑密封膏的理化特性和对所用乳液理化性能的要求,对胶乳进行了分子设计.对胶乳分子设计中一些关键因素如单体的选择、羧基化及交联进行了详细讨论,并提出了工艺条件选择的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面筋蛋白主要包括麦谷蛋白和醇溶蛋白,是决定小麦加工品质的重要因素,两者的含量和状态,包括氧化还原状态和交联状态、亚基含量及组成、在谷粒中的分布等均与小麦品质密切相关.就近年来有关面筋蛋白以上几个因素与小麦品质关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5种仓型的粮堆表层和中心部位小麦的发芽率、种子活力、呼吸强度、脂肪酸值、降落数值、面筋吸水率等品质的测定比较,表层小麦品质指标均差于粮堆中心部位低温状态的小麦品质,尤其是简陋仓储设施内的表层小麦品质更差;测定结果还表明,低温储藏条件下小麦储藏品质较为稳定,各品质指标变化缓慢,有利于保持小麦新鲜度.因此,低温储藏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一种储粮技术.  相似文献   

15.
河南小麦连年增产。对河南小麦的转化途径,提出以下设想:建立小麦高(产)、稳(产)、优(质)、低(消耗)生产基地,疏通流通渠道,扩大外销,挖掘储藏潜力,实行“农代国储”,增加收购;发展制粉工业,提高面粉质量,扩大成品粮外销;大力发展面制食品生产,面向全国销售;发展饲料生产。  相似文献   

16.
膳食纤维被誉为"第七营养素",是一种极具保健功能的营养物质。麦麸是小麦加工过程中的主要副产物,主要作为饲料或酿造食品原料。从麦麸中提取膳食纤维并补充到面制品中可切实提高麦麸的利用率和面制品的营养价值。介绍了麦麸膳食纤维的组成及制备方法,探讨了麦麸膳食纤维的加入使小麦粉制品(面包、馒头、面条等)颜色加深、体积变小、质地变差,导致消费者的可接受度降低等问题。面团为面制品的中间环节,充分了解和讨论麦麸膳食纤维对面团特性的影响就显得很有必要;同时,麦麸膳食纤维包括可溶性部分和不溶性部分,它们对面团特性的影响也是迥异的。从麦麸膳食纤维的两大部分着手,分别分析了它们对面团品质、面筋网络结构、面团流变学特性、面团发酵特性的影响,介绍了一些本领域内最新研究情况,整理了麦麸膳食纤维对面团特性正反两个方面的表现,并对其中可能的原因做了分析。总结了麦麸膳食纤维对面团特性的影响及其在面制品研究和应用中存在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对外垛储藏的小麦,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密闭技术,使得储藏小麦安全度夏,在存放的1 年零10 个月时间里,粮食品质正常,无发热霉变和结露现象发生。分析了塑料薄膜6 面密闭储粮效果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基于生物体超弱发光的小麦储藏品质特性检测方法.利用新型高精度光电倍增管检测小麦超微弱发光的时域信息,MD983模块将检测到的微弱光信号转换为标准电信号.选择合适的AD转换器和外围电路,设计了基于单片机的小麦新陈度检测仪器.通过对粮食自身超弱发光特性的探测,实现了对粮食储藏品质的快速、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使用浙江省宁波化工研究所合成生产的50%甲嘧硫磷乳油.以单独拌合(载体全拌和喷洒全拌)小麦和玉米的方法,以及粮面拌合与低剂量磷化铝(1克/米~3)熏蒸配合处理小麦的方法,进行了小型生产性试验.所用剂量处理玉米为5、10、15ppm; 处理小麦分别为5、10ppm.试验结果表明,5ppm剂量的载体拌粮和直接喷粮,对最初含0~2头/公斤害虫的小麦和玉米,能保持在一年内不发生虫害.以低剂量磷化铝熏蒸粮堆配合甲嘧硫磷喷洒粮面,也同样有效地控制了主要害虫在一年内不发生感染.处理后粮食中的药剂残留量比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农药残留联席会议推荐的最高残留极限(MRL)10mg/kg低20~50%,而且对小麦的发芽率无不良影响.使用该药单独拌粮防虫费用,比防虫磷单独拌粮费用减少16%,比磷化铝常规熏蒸费减少83%.  相似文献   

20.
运用半循环法、连续循环法和间断循环法,将高温低湿的小麦与低温高湿的玉米粮仓密封联接循环通风调质技术加以推广应用,受到普遍欢迎。小麦、玉米同时达到安全储存的标准,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