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为了提高找矿勘查效率,查清锰矿在深部的空间位置和深部构造的发育情况,在贵州省遵义锰矿区首次开展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法),采用V8多功能电法勘探系统,选择深溪大型锰矿床延伸部位由西向东布设了4条CSAMT剖面。通过二维反演计算,结合研究区地质特征和岩矿层物性特征,对测量的4条剖面岩矿层及构造特征进行精细的解释,为确定岩矿层在深部空间的位置提供了重要信息。通过钻探验证,其揭露的层位、构造位置和CSAMT方法解释结果吻合较好,找矿效果较为显著,CSAMT法有望作为重要手段在同类型的锰矿找矿预测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
兴蒙、吉黑地区岩石圈电性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二维连续自动反演技术对收集的MT资料进行了二维反演和综合解释。得到了不同地区MT剖面的二维电性结构断面。通过二维反演断面发现了松辽盆地的东西边界较陡,而南部边界较缓的电性结构;发现在火山地区12~30km深度普遍存在低阻物体,为解释火山地区深部存在岩浆囊提供了依据。另外,于桦南—饶河重新实施的MT剖面,其二维反演断面也较清楚地揭示出:剖面西段为高阻特征且具有稳定的岩石圈厚度(80~90km),该区段对应佳木斯地块;剖面中部具有明显的电性梯度带,该梯度带为确定佳木斯地块的东界位置及其深部结构形态提供了依据;剖面东段则揭示了佳木斯地块以东地区浅部为逆冲推覆体,深部为多个高阻块体与低阻条带相间的电性结构。  相似文献   

3.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是一种重要的勘探手段,在资源勘查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张量CSAMT是最近几年才在国内兴起。这里介绍了张量CSAMT方法原理和野外采集技术,使用V8多功能电法仪在某铅锌矿区进行了野外试验,并通过分析野外数据判断地下地质结构的维数,选择适合的反演方法,对不同模式的的张量CSAMT数据的进行了反演研究,得出了试验剖面可靠的二维电性结构,结合已有的地质、物探资料表明,该方法对矿体的整体形状、倾向都有较好地反映。  相似文献   

4.
金属矿产地球物理资料的反演中,数据的自动反演往往会出现反演模型与客观地质情况不符的现象,而带已知条件约束的反演,能限定反演模型的埋深、形状、尺寸、物性变化的范围等,使反演的地电模型更切合实际。以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在广西某斑岩型铜矿床的应用为例,考虑了CSAMT方法的有效性、分辨率和岩矿石物性及矿床特征等因素,使用浅部已知矿体、围岩等条件反演剖面地电模型,对深部矿体进行了定位和预测,经钻孔工程验证,取得了显著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5.
安徽铜陵矿集区大地电磁数据三维反演及其构造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徽省铜陵地区是我国著名的矿集区之一,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研究其深部结构,SinoProbe-03项目部署了6条大地电磁剖面。通过数据维性分析,表明该区深部2D/3D构造特征明显,进行3D反演是必要的。通过挑选适当的测点和频域数据,设计合理的参数,利用WSINV3DMT程序,进行了大地电磁3D反演研究,得到了铜陵矿集区3D电性模型;利用模型响应与实测数据的拟合对比对反演结果进行了评价,表明所选反演模型整体可被接受,但部分区域精度低。该结果的剖面切片与2D反演模型相比,整体结构一致,局部存在差异;利用不同深度、不同方向的空间切片,讨论了该3D反演模型的电性结构及其所揭示的铜陵矿集区构造格局,浅部的局部电性差异大于深部;平面的电性分布显示了一定的分区特征;垂向电性分布显示出一定的分层特征;高阻体的分布代表着侵入岩的活动范围;深部的低阻区反映了该段下地壳未受到大规模岩浆的扰动。  相似文献   

6.
周普红 《地质与勘探》2017,53(4):746-754
广西桃花金矿床有石英脉型和构造蚀变岩型两种矿化类型,近年发现厚大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体。本区浅部开展工作程度相对较高,而深部未开展工作,为了了解破碎蚀变带深部延伸情况,更好地指导矿区深部找矿工作,实现找矿的重大突破,笔者在大瑶山金矿整装勘查区的桃花金矿区参与开展了CSAMT剖面测量工作,在分析岩矿石物性特征的基础上,通过CSAMT反演成果,对桃花金矿区构造蚀变带的深部倾伏有了新的认识,探测到另一断裂破碎带的存在,并推断下部隐伏岩体的埋深,这为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钻探施工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华南地区的深部电性结构,探寻浅部地质过程的深部背景,布设了江西进贤至福建柘荣超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剖面。通过剖面数据的处理、定性分析及二维反演,获得剖面岩石圈尺度的电性结构模型,并分区块对壳幔电性结构及主要断裂进行了分析。反演结果表明:1)剖面可分为4个构造单元,分别为江南造山带、华夏地块内部、华夏褶皱带和东南沿海岩浆岩带;2)武夷山与东南沿海岩浆岩带两处电性莫霍面隆起,电性莫霍面的起伏特征受控于区域深大断裂;3)剖面电性岩石圈整体表现为西薄东厚,江南造山带岩石圈-软流圈界面埋深为80~100 km,华夏褶皱带及东南沿海岩浆岩带的岩石圈-软流圈界面埋深约为140 km,存在一处岩石圈减薄区和两处软流圈上涌区,反映了伸展构造作用对岩石圈的不均匀改造。  相似文献   

8.
CSAMT与地震法在呼包盆地东南部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呼包盆地内蕴藏着较丰富的地热资源,但多开发于盆地的北部。为探明盆地南部地热地质条件,采用CSAMT与二维地震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地热资源的勘查。通过对获取数据的反演,充分利用不同物探方法的技术特点,对比分析了电性结构与地震断面处的地层、断裂和水文地质信息,结合地质资料进行了综合成果解释。初步探明了勘查区深部断裂的分布、地质结构等地热地质条件,为该盆地总体地热资源的综合评价与远景预测提供了地球物理勘测与地质调查依据。  相似文献   

9.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东部重要的铁、铜多金属矿产资源基地,使用现代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对该成矿带典型矿床深部结构进行探测,对认识深部矿床成因、总结找矿方法和深部找矿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庐枞矿集区内的泥河玢岩铁矿为实验区,开展了音频大地电磁(AMT)、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CSAMT)和瞬变电磁(TEM)等电磁法探测实验;通过对AMT、CSAMT和TEM数据的处理和反演,发现3者相同测线反演结果反映的控矿地质体电性特征基本一致,但细节上存在一定差异。综合3种电磁测深反演结果,电性特征刻画了砖桥组火山岩地层分布,分辨出闪长玢岩体的隆起部位和基本形态,揭示了矿体的赋存位置。认为在合理的数据采集、处理和反演条件下,电磁测深能有效地区分复杂地质构造条件下次火山岩与围岩的电性差异,找到控矿构造界面,从而推断出矿体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东部重要的铁、铜多金属矿产资源基地,使用现代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对该成矿带典型矿床深部结构进行探测,对认识深部矿床成因、总结找矿方法和深部找矿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庐枞矿集区内的泥河玢岩铁矿为实验区,开展了音频大地电磁(AMT)、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CSAMT)和瞬变电磁(TEM)等电磁法探测实验;通过对AMT、CSAMT和TEM数据的处理和反演,发现3者相同测线反演结果反映的控矿地质体电性特征基本一致,但细节上存在一定差异.综合3种电磁测深反演结果,电性特征刻画了砖桥组火山岩地层分布,分辨出闪长玢岩体的隆起部位和基本形态,揭示了矿体的赋存位置.认为在合理的数据采集、处理和反演条件下,电磁测深能有效地区分复杂地质构造条件下次火山岩与围岩的电性差异,找到控矿构造界面,从而推断出矿体的位置.  相似文献   

11.
CSAMT法和TEM法在铜陵龙虎山地区隐伏矿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SAMT法是深部隐伏矿勘探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将CSAMT法用于铜陵龙虎山地区隐伏矿勘察,在深入认识研究区的成矿规律和控矿因素的基础上,对该区的CSAMT数据进行了预处理和反演,对比TEM法反演结果,电性特征的统一性验证了CSAMT法反演结果的可靠性。联合CSAMT和TEM反演结果成功地分辨出侵入岩体和岩浆热液的运移通道,为该区寻找隐伏矿提供了有效的勘探手段。  相似文献   

12.
山东夏甸地区金矿床地球物理场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健 《地质与勘探》2018,54(1):138-147
山东胶东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黄金产地,深部含金破碎带与地球物理重磁场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建立以重磁信息为主体的综合找矿标志,可进一步缩小找矿靶区。本次研究以夏甸地区典型金矿床为例,根据布格重力异常图、剩余重力异常图、ΔT化极异常图,讨论了其重磁场特征,结合已知地质剖面和CSAMT剖面解释结果,从重、磁、电三方面论证了本区金矿床具有"低密度、低磁性、低电阻"的物性特点。总结了本区金矿床成矿条件,建立了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一套金矿勘查物探技术组合流程:根据重磁面积工作圈定有利成矿区范围,然后布设重磁剖面,利用其联合反演结果,确定控矿构造的位置及产状,最后根据CSAMT测量结果低阻区(带)的位置可进一步推断矿体位置。该套组合对招远-平度断裂带深部隐伏金矿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峡门子风景区位于乌鲁木齐市米东区铁厂沟镇,地下水类型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三类,勘查区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受地形地貌、自然地理、地质构造所控制。为查明勘查区内地层电性特征及空间变化规律,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进行地热勘探,在物探工作正式开展前,对发射源位置、AB极长度,发射距离及电流大小进行了提前部署,同时利用美国ZONG公司生产的GDP-32Ⅱ多功能电法工作站进行野外数据采集。在勘查区布置CSAMT勘探线4条,勘探线间距200 m,点距40 m,总点数100点,剖面总长度4km,进行数据处理及反演计算,结合勘查内地质、钻探等资料初步推测出区内A号剖面高阻区域存在一明显的低阻异常,可能存在充水破碎带,而低阻异常区域存在一定的深度和宽度,该位置可能为富水位置;B号剖面130-220号点之间,在高阻区域存在一处明显的低阻异常带,可能由两侧断层错断引起,而低阻带存在一定的深度和宽度,深度在500~900 m(标高)左右,宽度介于30~60 m范围,可能为富水位置。该研究结果为该区域地热地质勘查项目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4.
瓦南基性-超基性岩型钒钛磁铁矿具有高磁高密低阻特性,具备开展物探勘查的前提。在地面磁测圈定的磁异常部位开展了重力、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CSAMT)综合剖面勘查,结合成矿规律研究成果进行了联合解译,推断了深部隐伏矿体的位置。在综合物探异常部位钻探发现了厚度40m以上的钒钛磁铁矿体,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在广西大瑶山西侧做了大量的物探工作,主要应用大功率激电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方法(CSAMT)进行找矿,取得了很好的找矿效果。在广西武宣六峰山矿区隐伏铅锌矿勘查中,将大功率激电法用于快速发现和圈定矿区矿化范围及构造展布情况,用CSAMT法反演电阻率断面图推测地下岩性电性特征、构造产状及矿(化)体的赋存空间,为钻探工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2017,(6)
吉朗德村位于新疆阿克陶县恰尔隆乡,地处山区,属于泥石流多发区,泥石流灾害点位于该区域。为查明该区域泥石流地质灾害情况,依据地质设计要求,采用高密度物探法探测了勘查区内泥石流、洪水冲沟物探剖面位置处地下15m以内地层电性特征及波速特征,了解其电阻率与波速变化特征,从而划分电性层及波速层,进而推断第四系覆盖层厚度并划分其与基底分界面,在勘查区内共完成WT2~WT6共5条高密度剖面,点距1~5 m,完成高密度勘探点165点。勘查结果表明:WT3~WT6线以50Ω·m等值线作为物探推测第四系覆盖层与基底的分界线,推测WT3线第四系覆盖层的厚度在0~6 m,WT4线第四系覆盖层的厚度在0.5~7 m,WT5线第四系覆盖层厚度在2.5~11 m,WT6线第四系覆盖层的厚度在0~11 m,WT2线受地形限制,高密度布设长度有限,该剖面反演深度最大2.5 m,电阻率值在50~220Ω·m之间,通过对比面波推断解释成果,误差在0.2~2.0 m之间,其结果基本符合要求。研究成果为该区域地质灾害专项勘查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为在浙江新昌盆地北缘开发更具投资价值的地热井,开展了重力与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相结合的综合物探工作,推断盆地北缘深部为断裂接触关系,浅部为不整合接触关系,并初步分析该区地热资源的成矿模式为构造裂隙型带状热储,三维视电阻率模型预测该区勘查开发地热资源的有利区位为盆地北缘深部断裂。  相似文献   

18.
应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AMT)对郯庐断裂宿迁段隐伏断裂进行勘察研究,共布设3条AMT剖面,获得61个测深点,并对所获得的AMT数据进行电性主轴分析和维性分析,采用二维反演和三维反演算法,得到了可靠的地电模型。通过基于阻抗张量Groom-Bailey分解方法的电性主轴分析得到,从浅部到深部,电性主轴方向较为一致,约N60°E,这与浅层地质填图资料略有不同(浅表地质资料显示断裂走向约N20°E),这一角度推断为郯庐断裂主断裂或者其分支在地下的走向。应用基于相位张量分解的维性分析,得到郯庐断裂宿迁段在部分深度范围内表现出一定的三维特征,因此单纯采用传统的二维反演方法不能够准确反映地下构造信息,需要同时采用二维反演方法与更先进的三维反演方法对其进行建模来研究隐伏断裂带的产状信息。通过二维反演和三维反演结果对比看出,三维反演能全面反映断裂带的倾向、走向、延伸深度等信息,反演模型更为可靠。最后把三维反演模型垂直切片和水平切片分别与放射性元素探测剖面测得的氡元素异常曲线对比,也得到很好的对应。综上所述,大地电磁数据维性分析和电性主轴分析在隐伏断裂勘查中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复杂异常体,三维反演比二维反演能更加全面可靠地反映构造信息。  相似文献   

19.
上宫金矿集区位于豫西熊耳山地区,地处华北陆块南缘,区内发育多处构造蚀变型金矿床。结合区域地质、物探等资料,对上宫金矿集区采用了广域电磁法测量,对广域电磁数据进行了系统的数据处理与定量反演计算,并进行了综合地质解释,综合分析了广域电磁法对探测金矿的效果。根据反演剖面,推断区内存在中低视电阻率电性特征为新太古界太华群石板沟岩组片麻岩类,高视电阻率电性特征为中元古界熊耳群许山组安山岩类,中高视电阻率电性特征为元古宙闪长岩侵入岩体。依据视电阻率拟面图、反演剖面成果图及相关地质资料,推断划分了8条断裂构造带,2条构造蚀变带,其中F1、F5两条构造破碎带,延伸长度大,具有较好的深部找矿空间和潜力,在其深部圈定了2处成矿有利区。  相似文献   

20.
广西凤山县金牙金矿CSAMT法深部找矿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新泺 《地质与勘探》2015,51(1):143-150
广西凤山县金牙金矿经过近30年的开采,现面临严重的资源危机,急需开展深部找矿工作。金牙金矿是滇黔桂地区较为典型的微细粒浸染型金矿,主要以断裂构造控制为主,为了查清矿区断层在深部的产状与延伸情况,笔者在该金矿区参与开展了CSAMT工作,布设了7条CSAMT剖面,通过带地形的二维反演计算,并结合矿区地质特征等对7条剖面进行解译,指出了矿区F1、F2控矿断裂在深部较准确的位置。经钻孔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表明CSAMT法在本区寻找金矿是有效的,可在滇黔桂地区深部找矿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