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是镍矿资源消费大国,同时又是镍矿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为了科学地评估我国镍矿资源潜力,指导找矿勘查工作,进而提高我国镍矿资源的自我保障能力,国土资源部在2006-2013年部署了包括镍矿在内的25个矿种的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该项目以矿产预测类型为主线,通过分析我国镍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和时空分布规律,对代表预测要素的地质、物探、化探和遥感信息进行综合,最终形成预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相似类比的思想圈定预测区,估算资源量。结果表明:(1)我国镍矿包括岩浆型、风化壳型和沉积型3种矿产预测类型,其中以岩浆型镍矿占绝对主导地位,其查明资源储量约占全国镍矿资源总量的93%;(2)我国共划分了30个成镍带,其中重点成镍带13个,大部分集中在西部地区;(3)不同预测类型对应的预测模型,其主要预测要素存在明显差异,岩浆型镍矿最重要的预测要素是基性超基性岩体,风化壳型镍矿最重要的预测要素是超基性岩顶部形成的风化壳,沉积型镍矿最重要的预测要素是寒武系下统黑色岩系;(4)全国圈定了524个镍矿最小预测区,在此基础上,全国共圈定98个镍矿3级预测区,在3级预测区中,大于10万t的镍矿预测区共有35个;(5)镍矿累计查明镍资源储量共计1 345万t,预测镍资源量共计2 820万t。  相似文献   

2.
商朋强  祁才吉  焦森  熊先孝  关炳庭  张杨 《地质通报》2019,38(10):1758-1767
为摸清全国钾盐矿资源家底,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产业政策,依据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和成果,系统地开展了中国钾盐矿成矿特征研究和资源潜力评价。研究和评价结果显示,中国钾盐矿已发现的矿产资源以第四纪盐湖型钾盐矿为主,成矿时代以第四纪为主。钾盐矿主要分布在西部大型新生代陆相成盐盆地,在空间上可划分为12个Ⅲ级成矿区带。在典型矿床、区域成矿要素和预测要素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第四纪盐湖型、深藏地下卤水型、碎屑岩型、碳酸盐岩型4类钾盐矿的预测评价模型特征。以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采用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方法,共圈定钾盐矿最小预测区320个,归并圈定了42个3级预测区,并对各预测区进行了定量预测评价,6000m以浅钾盐矿预测资源量计32.63×10~8t(KCl),其中500m以浅钾盐矿预测资源量计15.10×10~8t。分析结果显示,全国以柴达木盆地及北缘钾盐成矿带和塔里木盆地钾盐矿成矿带预测资源量较大,预测资源量主要为第四纪盐湖型和深藏地下卤水型。潜力预测工作较全面地反映了当前的钾盐矿床地质和勘查信息资料水平,对指导钾盐矿地质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西昆仑黑恰—三十里营房地区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扫面、大比例尺矿产地质填图、地质-物探-化探综合剖面测量及槽探等工作,在查明地质特征、成矿类型及成矿规律的基础上,评价该区矿产资源潜力。结果表明: 研究区主要有黑恰海底喷流沉积(改造)型铁多金属矿、阿克塔河南海相沉积型含钛铁矿及阿克塔河北层控型铜金矿3种成矿类型; 划分了7处成矿预测区,其中A类预测区1个,B类预测区1个,C类预测区5个; 铁矿石预测资源量为1 565.69万t,锰矿石预测资源量为39.73万t,铜金属预测资源量为0.35万t,铅金属预测资源量为1.33万t,锌金属预测资源量为2.58万t,钛金属预测资源量为14.76万t; 圈定了5处找矿靶区,其中A类找矿靶区2处,B类找矿靶区3处; 建议进一步对黑恰铁多金属成矿带开展Fe、Pb、Zn找矿工作,扩大找矿成果; 首次在阿克塔河南早石炭世帕斯群发现海相沉积型含钛铁矿矿体,有望取得重大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4.
中国铁矿预测模型与资源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依据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相关数据和资料对中国铁矿资源进行概况总结。截至2013年底,中国铁矿区共计4 406个,累计查明资源储量882×108 t,保有资源储量76×108 t,但是其中绝大多数为贫铁矿(全铁品位平均为30%),富铁矿(全铁品位大于50%)仅有10.33×108 t,占1.35%。中国铁矿资源查明资源储量超过1 000×104 t的铁矿共计727个,其中超大型铁矿(>5×108 t)共计32个,大型铁矿((1~5)×108 t)共计121个,中型铁矿(1 000×104 t~108 t)共计574个。根据可利用性划分:可利用的铁矿共计678个,其中超大型27个,大型113个,中型538个;难利用的铁矿共计49个,其中超大型5个,大型8个,中型36个。 截止到2010年,全国预测铁矿资源量1 927×108 t。资源量按预测深度统计:500 m以浅775×108 t,1 000 m以浅128×108 t,2 000 m以浅1 927×108 t。按照目前技术经济评价,在预测铁矿资源量中,可利用的铁矿资源量1 382×108 t,暂不可利用的545×108 t。全国划分了铁矿最小预测区共计6 081个,在此基础上共圈定全国3级预测区392个,铁矿预测资源量10×108 t 以上46个,(1~10)×108 t为118个,1×108 t 以下128个。在典型矿床分析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物探、化探、遥感等异常找矿标志,归纳概括各类型预测要素并构建其区域预测模型,指导该区域的找矿勘查。根据中国铁矿资源潜力和开发现状,全国铁矿划分了8个开发基地和7个勘查基地,这些基地集中分布在我国东部,包括辽宁的鞍山-本溪、河北冀东、安徽庐枞地区等。中国西部铁矿资源潜力总体不大,但四川攀枝花、云南惠民、新疆西天山和西昆仑等也具有较大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5.
中国铬矿主要矿集区及其资源潜力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铬是中国最紧缺的矿种之一,长期以来依靠进口,资源安全难以保障,但国家对于铬铁矿的找矿工作一直是很重视的。2006年以来全国开展的25个重要矿种潜力评价工作中就包括铬,本文通过对全国铬铁矿成矿规律的研究,划分出13个矿集区,认为西藏罗布莎、新疆达拉布特和内蒙古贺根山3个矿集区成矿条件最好,找矿潜力最大,目前宜深入研究其深部找矿的技术方法,加强对深部控矿条件的分析,总结深部探测的经验,力争通过攻深找盲来取得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6.
硫是化学工业最重要的基本原料之一,主要用于生产化肥。我国硫矿资源工业开发利用的主要为硫铁矿和伴生硫。2007-2013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实施了全国化工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完成了全国硫矿成矿规律及预测研究,编制了相关图件,建设了数据库,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文章在以往研究和省级硫矿资源潜力评价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全国硫矿时空分布特征,划分了成矿区带和成矿类型,建立了典型矿床和预测工作区的预测模型,最后对全国硫矿资源潜力进行了分类评价汇总。结果表明,全国共有硫矿床、矿点、矿化点共1 437处,其中硫铁矿1 418处,自然硫矿19处。成矿时代跨度为太古宙晚期-新生代,以元古宙硫矿储量最大。全国共划分为46个Ⅲ级硫矿成矿区带和17个矿集区;划分了沉积变质型、沉积型(海相、煤系)、岩浆热液型、海相火山岩型、陆相火山岩型、自然硫型6种预测类型和17个矿床式;梳理了6种预测类型典型硫矿床的预测要素和预测模型。全国共划分沉积变质型硫铁矿预测工作区20个,沉积型硫铁矿58个,岩浆热液型68个,海相火山岩型12个,陆相火山岩型9个,自然硫矿5个。全国共圈定硫矿3级预测区274个,其中硫铁矿268个,自然硫矿6个。全国硫铁矿硫铁矿和自然硫资源总量分别为241.35亿t和5.67亿t,其中预测资源量分别为184.57亿t和2.32亿t。根据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矿石选冶性能、资源量可靠程度,文中遴选出21个硫矿优先勘查区,预测自然硫资源量2 229.3万t(S),硫铁矿50.58亿t(矿石)。该区成矿地质条件好,找矿潜力大,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已知矿床深边部等近期可优先安排勘查工作的预测区,远景好时可作为整装勘查基地。  相似文献   

7.
中国萤石矿预测评价模型与资源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萤石矿资源较丰富,探明资源量居世界前列。我国的萤石矿研究工作主要围绕大中型萤石矿床的地质特征、物质来源、成因、区域成矿规律和少数省级萤石矿成矿远景区划、区域萤石矿资源潜力评价展开。为摸清萤石矿资源家底,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产业政策,亟需开展系统的、全国性的萤石矿成矿规律和资源潜力评价。依据中国萤石矿资源潜力评价报告数据和成果,文章分析了中国萤石矿矿床类型、矿床地质特征和时空分布特征,划分了成矿区带;在各省区建立的典型矿床预测模型和区域预测模型基础上,以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突出总结萤石矿成矿要素和预测要素,归纳、汇总、提出了热液充填型和沉积改造型萤石矿矿床预测评价模型;以各省区圈定的最小预测区、归并的2级预测区和估算的资源量为基础,依据预测要素和区域预测模型,归并、圈定了198个3级预测区,汇总估算了全国萤石矿预测资源量,提出了中国萤石矿预测远景区。中国萤石矿资源丰富,找矿潜力大,预测资源量(CaF2)约9.5亿t,其中单一萤石矿预测资源量约4.3亿t,以热液充填型预测资源量为主。预测远景区主要分布于中国东部,四子王旗、冀北-辽西、豫南、皖南-浙西、浙中、闽北-粤东等地区成矿条件好,资源潜力大,是萤石矿预测资源量较大的地区。  相似文献   

8.
张家瑞  宿虎  蒋文  李永胜  于晓飞 《中国地质》2020,47(S2):161-172
甘肃崖湾—大桥地区金锑矿整装勘查区1∶50 000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集包括:综合建造构造图、成矿要素图、预测要素图、预测成果图等。应用最新资料,对区内建造构造进行梳理。以金、锑矿为主要矿种,重点以“三位一体”找矿预测理论为基础,完成大桥金矿、坪定金矿、崖湾锑矿的研究,划分其成因类型、预测类型,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建立区域预测模型,圈定最小预测区42个,金矿预测资源量560 774.59 kg,锑矿预测资源量737 241.43 t。数据集的建立反映了整装勘查区1∶50 000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示范性成果,总结探索出其研究思路、工作方法、工作流程、预期成果及成果表达等内容,对该类型潜力评价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菱镁矿成矿规律及资源潜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要:菱镁矿是中国的优势矿种之一,具有资源量丰富、分布比较集中、成矿类型较单一、品质优良等特点。文章在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菱镁矿的成矿规律,建立了全国菱镁矿的预测类型谱系,分析总结了沉积变质型菱镁矿、与超基性岩有关的风化淋滤型菱镁矿以及湖相沉积型菱镁矿的典型矿床特征,并分别建立了成矿模式。文章划分了7个菱镁矿的成矿区带,分别对各带的资源潜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为了预测江苏省铅锌矿的资源潜力,首先分析了省内铅锌矿的资源现状,并按照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矿产预测方法,在中、大比例尺勘探数据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矿床类型建立了3个矿床综合评价模型,划分了4个铅锌矿预测工作区;然后在此基础上圈定预测单元,优选出29个最小预测区;再使用地质参数体积法估算了全省铅锌矿潜在资源量,预测1 000 m以浅铅潜在资源量为96.83万 t,锌潜在资源量为162.95万 t;并进一步对铅锌矿的成矿条件及资源潜力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宁镇西段的4个最小预测区具有很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1.
国土资源部为了基本摸清全国重要矿产资源“家底”,为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和勘查部署决策提供依据,开展了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菱镁矿是开展的25个重要矿种之一。本项目的实施,是我国矿产资源方面的一次重要的国情调查。本次工作以成矿地质理论为指导,深入开展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充分利用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和矿产勘查等综合成矿信息,建立典型矿床预测模型和区域预测模型,圈定成矿远景区和找矿靶区;充分应用现代矿产资源预测评价的理论方法和GIS评价技术,逐个评价其成矿远景区资源潜力;用地质体积等多元信息方法估算了地下2 000 m以浅的菱镁矿资源量,为科学合理地规划和部署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依据。中国菱镁矿主要成矿时代为古元古代,成矿类型以沉积变质型为主,全国共有累计查明资源储量(矿石量)36.42亿t,主要分布于辽宁、山东和新疆。全国共圈定菱镁矿最小预测区129个,获2 000 m以浅预测资源量(矿石量)131亿t。全面总结并建立了菱镁矿典型矿床预测模型及区域预测模型,共划分菱镁矿成矿区带11个。  相似文献   

12.
稀土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15种镧系元素以及钪、钇等17种元素的总称。由于其在材料、冶金等行业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因而有“工业维生素”之称。作为具有战略意义的优势矿产资源之一,中国稀土资源由于近几十年的过度依赖极少数超大型矿床以及资源过度开采等问题,其占世界稀土资源储量的比重急剧下降。因此,急需进一步分析和总结其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以及资源潜力评价。中国是世界稀土资源大国,稀土矿矿床类型齐全,前人针对其成矿理论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本文采用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方法,在全国各省份稀土矿成矿潜力预测结果的基础之上,以MapGIS软件为平台,进行数据库汇总与综合分析研究。根据中国稀土时空分布、岩浆岩、构造和地层等控矿因素以及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了17个稀土矿成矿区带。同时,筛选出不同成因的典型矿床,总结其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沉积变质型、岩浆型、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等稀土矿预测模型。在全国范围内总计圈定了930个稀土矿最小预测区,累积预测资源量约32 700×104 t。根据稀土矿区域成矿特征,将最小预测区归并为2级预测区,并进一步归并为133个3级预测区。此外,根据不同成矿带,按照不同预测深度、不同地质可靠程度以及不同利用程度对稀土资源量进行了汇总。最后根据稀土矿成矿地质条件,选取了广西云开大山、大寺-小董, 内蒙古白云鄂博、巴尔哲, 湖北庙娅-蒋家堰以及四川冕宁等6个重点的3级预测区进行资源潜力分析,为下一步勘查部署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本文主要对中国高岭土矿开展资源潜力定量评价,指导后期勘查找矿与开发.[研究方法]首先是对中国高岭土矿成矿规律进行研究,按地质成因中国高岭土矿可以分为3种类型:风化型、热液蚀变型和沉积型.然后对中国高岭土矿划分预测类型、总结成矿模式、归纳预测要素,最后对高岭土矿远景区进行划分并估算资源潜力.[研究结果]风化型...  相似文献   

14.
中国锡矿床时空分布特征与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锡矿是中国传统优势矿种,但是近年来遇到了找矿潜力区不足和找矿方向不明等问题,急需进一步分析和总结其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和资源潜力,为今后地质找矿工作提供借鉴。文中采用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方法,在各省区锡矿资源潜力预测成果的基础上,以MapGIS为平台,进行数据库汇总与综合分析研究。首先,基于全国893处锡矿产地数据的统计分析,初步总结了中国锡矿时空分布特征,岩浆岩、构造和地层等控矿因素。其次,根据锡矿床及预测区的空间分布和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了44个锡矿成矿区带。再次,将锡矿的预测类型划分为石英脉型、锡石硫化物型、夕卡岩型、云英型、伟晶岩型、火山岩型和砂矿型,并建立了主要锡矿类型的预测模型。最后,在全国范围累计圈定1 179个最小预测区,累计预测资源量1 861.13×104 t。根据锡矿区域成矿特征,将最小预测区归并为405个二级预测区,并进一步合并为109个锡矿三级预测区,其中找矿潜力大的湖南香花岭-千里山和塔山-大义山、云南个旧和薄竹山-都龙、内蒙古黄冈梁等5个三级预测区可优先部署锡矿勘查工作。预测结果还表明锡矿在500 m以浅的找矿空间里仍有很大资源潜力,因此,找矿工作应注重深浅结合,在重视老矿山深部外围找矿的同时,还应重视覆盖区和非传统锡矿类型等新领域的找矿勘查。  相似文献   

15.
岳宏 《中国煤炭地质》2011,(12):11-14,29
木里煤田是祁连山赋煤带的主要煤炭资源聚集区,其资源储量占全省总探明资源储量的70%以上。本次研究是通过综合运用地质构造、物探成果、聚煤规律及生产勘探成果资料,在木里煤田聚乎更、弧山、外力哈达、热水及默勒地区共圈定了40个煤炭资源有利聚集区。预测区面积达600.85km2,合计预测资源量1 054 561万t,其中,优(A)等资源量70 891万t,主要分布在聚乎更-哆嗦公马矿区的东西延伸部位,良(B)等资源量420 016万t,主要分布在已知矿区的外围和深部,差(C)等资源量563 655万t,主要分布在预测依据不太充分的区域。通过对木里煤田煤炭资源潜力的深入研究,对煤田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作出初步了评估,为煤炭资源勘查近期及中长期部署提供了依据,同时对全省煤炭资源潜力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织纳煤田含煤地层上二叠统为海陆交互相沉积,含煤层数多,厚度大,煤质较好。通过区内含煤性、煤层煤质及聚煤规律研究,对煤炭资源潜力及勘查开发前景做出综合评价。以向斜构造为基本单元划分了15个赋煤单元和2个赋煤小区,共圈定了81个预测区,预测2000m以浅潜在资源量334.325 6亿t,探获资源储量191.646 0亿t,总资源量525.971 6亿t,并提出煤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建议:6个近期部署区优先安排普查,10个中期部署区考虑安排预查,9个远期部署区目前暂不宜开展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可供性煤炭资源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全国第三次煤田预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查明煤炭资源量和未查明煤炭资源量的分布、埋藏深度和煤类的系统分析,指出中国查明尚未占用的煤炭储量2282.97亿t,经济可采储量仅684.89亿t。未查明的预测煤炭资源量45521.04亿t,潜力巨大,但在近期可供找煤普查的埋深小于1000m的预测可靠级煤炭资源量只有9169.10亿t。因此,必须科学地、客观地再认识中国煤炭资源优势,合理地制定国家能源政策,以确保中国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