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JXCORS系统框架网和基准网建设及数据处理方法,其目的是保证JXCORS系统建成后与原有的省基准参考框架一致,保证系统实时和事后定位的精度,最大限度地保持与现有控制成果、地形图等资料的现势性一致。  相似文献   

2.
主要介绍江西省现代大地基准完善GNSS大地控制网数据处理流程和方法,并对其精度进行评定;利用了国家GNSS连续运行站成果,通过数据处理获取了高精度、与国家基准相一致的江西省GNSS大地控制网点成果;并获取了ITRF2008框架、2016.089历元的平均瞬时历元成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数据处理过程中旧的ITRF 2008参考框架现势性不足及新的ITRF2014框架在数据的数量与质量、参数模型、测站的分布合理性上均有提高等状况,该文以陆态网的最近两年的观测数据为例,对比分析了ITRF2008和ITRF2014框架下各测站的坐标、基线长度、水平速度场的差异,以期为当前高精度GNSS数据处理提供参考。实验表明:两个框架下的成果经基准转换后,测站在X、Y、Z方向的差异均为毫米级;基线差异平均在1 mm以内;水平速度场差值的最大值为5.75(mm·a~(-1)),最小值为-4.88(mm·a~(-1)),平均值为-0.45(mm·a~(-1)),方向上差值的平均值为0.02rad。目前两个框架的差异对一般工程应用基本上可以忽略,但对地震监测的陆态网来说,则必须考虑。  相似文献   

4.
王鹏  吕志平  张西光 《四川测绘》2010,33(1):3-6,21
详细探讨了相似变换在地球参考框架的基准定义实施中的相关模型及方法。利用四种空间大地测量技术(GPS、SLR、DORIS、VLBI)在2000.0历元的站坐标组文件,对ITRF2005的内符精度进行了实验评价。  相似文献   

5.
全国GPS二级网于1992年至1997年期间布设完成,由534点组成,在加强我国天文大地网、精化大地水准面和建立大地参考系方面它将发挥重要作用。GPS二级网数据处理工作于1998年12月完成,在GPS二级网数据处理中使用卫基准点技术,对一组区域分布的IGS跟踪站坐标进行强约束,从而使我国的GPS二级网纳入到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96。研制了网平差软件VECADJ。根据精度分析结果,GPS二级网绝对定位精度好于0.1m,相对定位精度好于0.1ppm。  相似文献   

6.
从长春国土C级GPS网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高精度GAMIT软件进行解算,为了确定在严格基准下的控制网地心坐标,将控制网纳入到ITRF参考框架中,加上了ITRF参考框架中测站坐标已知的全球站数据一起处理,将吉林省CORS站与IGS跟踪站进行联测,获得控制网某点的瞬时坐标。最后,对整个控制网的精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GNSS直接定位成果的坐标基准同观测时刻定位所采用的卫星星历基准是一致的,但有时需要获得测站在不同ITRF框架及对应不同历元的坐标,因此基准转换和历元转换是需要的。本文探讨使用约束平差法和速度场法对GNSS定位成果基准和历元进行转换,并分析所能达到的精度,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可以达到5 cm左右的转换精度。  相似文献   

8.
全球IGS站数据与GPS区域网数据的联合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焦文海  王刚  贾小林 《测绘学报》2000,29(Z1):90-95
为了使区域GPS网建立的参考框架与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更加接近,利用全球IGS站观测数据无疑是一条最佳途径。本文对处理大尺度GPS网数据时如何利用全球分布均匀的IGS站观测数据以及如何选择全球基准站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利用全球IGS站数据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国内专家选择基准站时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选择基准站的新方法,这一方法适合于建立我国新的地心参考框架。实测数据计算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计算的未知站地心坐标精度相对于ITRF96参考框架约±2 cm。  相似文献   

9.
简要分析了最新的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2005实现的基本情况及其相对于ITRF2000的改进,以ITRF2005为参考框架建立了新的全球板块运动模型ITRF2005VEL。建模时,首先根据测站的分布和速度场的精度对测站进行初步剔除,然后采用相似变换的方法对全球ITRF2005测站的速度场数据再进行第2次筛选。根据筛选结果利用最小二乘方法建立了全球板块运动背景场及其运动模型,给出了全球11个主要块体的运动参数。此结果与其他学者建立的模型相比,总体上有很好的一致性,但在个别块体上也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0.
简要分析了最新的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2005实现的基本情况及其相对于ITRF2000的改进,以ITRF2005为参考框架建立了新的全球板块运动模型ITRF2005VEL.建模时,首先根据测站的分布和速度场的精度对测站进行初步剔除,然后采用相似变换的方法对全球ITRF2005测站的速度场数据再进行第2次筛选.根据筛选结果利用最小二乘方法建立了全球板块运动背景场及其运动模型,给出了全球11个主要块体的运动参数.此结果与其他学者建立的模型相比,总体上有很好的一致性,但在个别块体上也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1.
畅毅  畅鑫  陈信华 《测绘工程》2013,22(3):74-79
介绍目前几个主要的GNSS在线数据处理系统,着重利用其中5个GNSS在线数据处理系统对某工程控制网的观测数据进行多个方案的处理;对处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检验其内符合精度;再利用框架和历元转换理论和方法,将多个系统处理获得的不同ITRF框架下2011即时历元的观测点坐标转换归算到CGCS2000坐标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GNSS在线数据处理系统完全能够满足工程控制网的数据处理、精度要求以及成果提交等需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多余约束平差对控制网基准的影响规律,并在已知点位具有不同先验精度信息的情况下,通过模拟数据,分析了多余约束平差对网的基准精度的改善程度,推荐了估算模型。所得结论对GPS卫星网的数据处理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坐标框架转换若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ITRF框架之间的转换问题,用IERS公布的不同ITRF转换的14个参数,把不同ITRF下的精密星历文件和IGS站的坐标转换到其他的ITRF框架下,并利用GAMIT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根据得到的结果分析ITRF框架。  相似文献   

14.
为了将SDCORS基准站的坐标纳入到ITRF2008坐标框架中,满足CORS基准站网的建设要求。本文使用GAMIT/GLOBK精密GPS数据处理软件,并考虑对流层延迟和地球固体潮、海潮、大气潮和极潮等的影响,对78个SDCORS基准站2012年全年的观测数据进行解算。最终,得到SDCORS基准站在ITRF2008坐标框架下毫米级精度的三维坐标和速度,并对该年度SDCORS基准站的站坐标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适用于山东省地区的区域动态坐标参考框架。  相似文献   

15.
珠海市陆海统一GPS控制网包括由12个CORS站组成的框架网和由66个C级点组成的C级网。本文采用GAMIT/GLOBK软件,应用不同的数据处理策略对框架网和C级网进行了数据处理,主要分两步完成:①以IGS站为基准处理框架网;②以框架网为基准处理C级网。最后采用GLOBK平差得到控制网在CGCS2000和GDCORS坐标框架下的三维坐标。通过对基线解算后的NRMS值、重复性、中误差及平差后测站点位中误差的分析和探讨,总结了一套市级高精度GPS控制网数据处理与精度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重点介绍了高精度确定大型天线几何旋转中心的观测方案和计算方法。结合具体实例,在ITRF2000框架下,论述了控制网布设、观测方案确定、数学模型的建立、数据处理的过程,结果与已知外部参考结果进行了比较,坐标分量上达到毫米级外附精度,验证了观测、计算方案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局域复测GPS网研究中国大陆块体现今地壳运动速度场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利用1992年以来我国进行的6项不同规模高精度GPS地壳监测网的资料,采用统一的数据处理策略,重新进行了数据处理,并统一进行了平差,归算到相同的ITRF97坐标框架基准之下,获得了中国前覆最广、测站最多的一个较为完整的、框架统一的GPS地壳运动图像和速度场,并对结果作了初步的地学解释。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三明市的地理概况和现代测绘基准框架体系建设的意义,详细介绍了GNSS控制网、水准网、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的建设实施、数据处理和精度分析的有关情况,展望了三明市现代测绘基准框架体系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针对全球台站数量剧增、空间定位测量精度越发提高的情况,该文利用ITRF2008框架GPS、卫星激光测距、甚长基线干涉测量实测站速度信息,北美、中国以及欧洲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网络站速度信息进行基准统一,联合解算国际地球自转服务协议中14个主要大陆板块的欧拉矢量,对原有的板块运动参数进行精化;提出最小二乘海量台站选取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台站选取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海量台站的筛选效率和可靠性;稳定台站的数量越多,分布越均匀,越能够体现板块运动的现势性。  相似文献   

20.
参考框架、坐标变换和地壳运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讨论参考框架、坐标变换和地壳运动的关系,说明主要由于地壳运动使得参考框架的问题变得十分复杂,而只有通过连续观测,如GPS等连续观测,和对地壳运动的观测与深入研究,才能有效地维持参考框架。简要介绍ITRF(国际地球参考框架)框架的发展与现状,介绍层次不同的三种ITRF2000框架和时空效果不同的三种参考框架,说明这些框架之间的关系。相似变换不仅用于坐标变换,还用于研究不同参考框架(或位移基准)下的相对运动,特别是区域内的相对运动。由于地壳水平和垂直运动有不同的特点,在研究相对运动时应分别作相似变换处理。坐标变换也必须考虑地壳水平和垂直运动的不同特点,分别作变换,以避免垂直运动对水平坐标分量的影响,使得到的坐标变换参数有时效性。建立GNNS等连续观测站是维持参考框架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