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计划免疫工作经验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5年以来,我单位坚持计划免疫门诊,十几年来共接种各种疫苗近4万余人次,按国家规定的儿童免疫程序接种四苗(卡介苗、百自破、脊髓灰质炎、麻疹疫苗)外,将乙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按种纳入了计划免疫,近年来,随着各种新疫苗的问世,如甲肝疫苗、麻风腮疫苗,流感疫苗,也列入了计免程序,多年来未发生脊髓灰质炎、百日咳、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炎等病例,其它儿科常见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下降,通过十余年的努力,计划免疫取得了巨大成就。现将我单位计划免疫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儿童一出生,就要接种各种疫苗以预防疾病。按照国家规定的计划免疫工作目标、免疫程序,对7周岁以下儿童进行预防接种。儿童计划免疫是指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疫苗的接种和推行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笔者从事了多年预防工作,现就自己的工作经验谈点体会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韩明祥 《疾病监测》1999,14(7):257-258
计划免疫是预防相应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常规免疫是计划免疫最根本的基础。为全面了解我区12月龄儿童卡介苗(BCG)、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TOPV)、百白破混合制剂(DPT)和麻疹疫苗(MV)四种疫苗(以下简称“四苗”)的基础免疫预防接种情况,进一步...  相似文献   

4.
影响狂犬疫苗免疫应答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萍 《临床医学》2006,26(3):69-69
目的 探讨狂犬疫苗免疫应答影响因素,为制定接种狂犬疫苗注意事项提供依据。方法 在许昌市狂犬疫苗接种门诊对507例疫苗接种者行抗体测定,以问卷方式调查接种期间饮酒和使用免疫抑制剂情况,并按年龄、性别、饮酒、使用免疫抑制剂四种因素分组讨论其接种后的免疫效果。结果 除性别因素外,年龄、饮酒与使用免疫抑制剂都对疫苗免疫应答有影响。结论 在接种狂犬疫苗期间,应避免饮酒和使用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5.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疫苗接种是预防HPV感染及相关疾病的有效方法,是防控HPV感染相关疾病的一级预防措施。低龄人群接种效果优于高龄人群,性暴露前接种免疫效果最佳。HPV疫苗不仅适用于普通人群,同样推荐用于高危、特殊人群。对于具有遗传易感、高危生活方式和HIV感染的适龄女性优先推荐接种HPV疫苗。适龄女性无论是否存在HPV感染、细胞学是否异常均可接种HPV疫苗。近期有妊娠计划、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不宜接种HPV疫苗。接种HPV疫苗后仍应进行子宫颈癌筛查。  相似文献   

6.
赵艳荣  李倩  冯燕  顾丽华  符剑 《疾病监测》2009,24(12):948-949
目的分析2004-2007年浙江省麻疹高发原因。方法对2004-2007年浙江省麻疹疫苗质量及免疫成功率监测结果进行分析。麻疹疫苗质量监测采用定点和线性两种方式,免疫成功率监测通过对比8月龄儿童接种前后麻疹抗体水平的变化进行。结果从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冷库采集的31个批次的麻疹疫苗均合格,效价为(3.16±0.25)logTCID50/0.1ml;从浙江省市、县、乡各级监测点所采集的47份麻疹疫苗均合格,效价为(3.04±0.32)logTCID50/0.1ml,且各级监测点麻疹疫苗效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月龄接种1剂次麻疹疫苗可使95%的儿童获得保护性抗体,免疫前抗体水平越高免疫后阳转率越低。结论2004-2007年浙江省应用的麻疹疫苗处于保护效价水平,且初免效果良好,尚不能认为是近年麻疹高发的主要原因。需继续开展含麻疹成分疫苗的质量和免疫成功率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吸附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副反应的原因和预防对策。方法2004年6月~2005年5月在我院预防接种门诊接种吸附百白破疫苗3507例,出现副反应38例,副反应发生率为1.08%。对这38例副反应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8~24月龄加强免疫组儿童副反应发生率、局部反应发生率、全身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3~6月龄基础免疫组儿童(P〈0.01),炎热季节副反应发生率高于其它季节(P〈0.01)。结论接种吸附百白破疫苗时要注意充分摇匀药液,选择正确的接种部位和接种途径,确保注入肌内;要严格消毒接种部位,并做好接种前后的卫生保健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疫苗接种的管理方法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疫苗)是我国儿童计划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生儿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不能用语言交流,疫苗接种的核对难度较高。我院产科自2005年起,成立了疫苗接种监督小组,在工作中不断加强对接种疫苗的管理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工作的免疫效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乙肝两对半进行检测,对1431例6个月至12岁两组儿童(一组为6个月至5岁,接受新生儿乙肝疫苗基础计划免疫;一组为6~12岁)的乙肝相关检测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两组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免疫后乙肝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9.23%和51.08%,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至5岁儿童组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2.07%,6~12岁儿童组HBsAg阳性率10.07%,HBsAg阳性率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在控制儿童HBsAg携带率方面效果显著,是预防乙肝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资料 患儿,男,1999年10月6日出生,该儿童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完成了6岁以前免疫规划的接种。于2006年9月24日下午在地段医院计划免疫门诊接种国家规定的7岁年龄组的麻疹疫苗和白破二联疫苗,在右上臂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了麻疹疫苗0.2ml,同时又在左上臂三角肌附着处肌肉注射了吸附白破二联疫苗HE京天坛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60302,有效期至20090314)0.5ml。接种前体温正常,精神状况良好,接种后观察15分钟,无异常反应后回家。次日上午7:00患儿自述左胳膊胀痛,活动时更痛。  相似文献   

11.
农村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未接种原因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措施,自1992年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以来,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逐年增高。但我市农村仍有部分(10%左右)新生儿未接种乙肝疫苗,这部分儿童将可能成为新的乙肝病毒感染者。为找出未接种原因,制定相应措施,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我们在经济相对欠发达、人均收入偏低的乐陵市部门乡(镇),调查了2000、2001年出生、未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未接种的原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2月,我中心组织专业人员对我县27间镇卫生院所辖地区的儿童各种疫苗接种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为脊髓灰质炎疫苗、卡介苗、百白破三联斜剂、麻疹疫苗、乙脑疫苗、乙肝疫苗、风疹疫苗基础免疫及加强免疫接种率均达95%以上,说明我县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达到较高水平,2005年计划免疫相应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计划免疫工作为保护我县儿童的健康成长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对于百白破无细胞与有细胞联合疫苗接种反应的一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资料 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是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方法,对疫苗的接种,计划成功与否取决于许多原因,对各类疫苗有各类疫苗的接种方法,以及各类人群接受也大不一样,其重要因素,是接种对象的个体以及各类人群接受能力。也大不一样,其重要因素是接种对象的个体差异,与局部以及全身不良反应所出现的异常反应。笔者通过2003年到2005年,分别对1021例百白破有细胞和1021例无细胞疫苗的接种进行观察结果见表1。  相似文献   

14.
陈秀云  王曼 《疾病监测》2018,33(5):433-437
目的 分析广东省中山市1964-2016年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脊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6种疫苗可预防疾病流行趋势。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不同阶段6种疫苗可预防疾病变化趋势。结果 1964-2016年,广东省中山市累计报告麻疹、百日咳、白喉、脊灰、流脑、乙脑发病166 229例,死亡53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08.99/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0.67/10万。突击预防接种阶段麻疹年平均发病率比疫苗使用前阶段下降了27.43%。计划免疫阶段麻疹、百日咳、白喉、脊灰年平均发病率比突击预防接种阶段分别下降了88.96%、95.66%、99.48%和97.76%。扩大免疫规划阶段麻疹年平均发病率比计划免疫阶段下降了87.73%,麻疹发病率在2004-2008年大幅回升;自1989年以来,除1997年和2015年分别报告1例百日咳病例外,其余年份均无病例报告;自1992年以来连续25年无白喉病例报告;自1991年以来连续26年无脊灰病例报告。疫苗使用阶段流脑、乙脑年平均发病率比疫苗使用前阶段分别下降了99.61%和97.51%,扩大免疫规划阶段流脑、乙脑年平均发病率比疫苗使用阶段分别下降了81.82%和95.16%。结论 广东省中山市6种疫苗可预防疾病比实施计划免疫前均出现大幅度的下降,疫苗免疫规划对控制传染病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1资料 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是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方法,对疫苗的接种,计划成功与否取决于许多原因,对各类疫苗有各类疫苗的接种方法,以及各类人群接受也大不一样,其重要因素,是接种对象的个体以及各类人群接受能力。也大不一样,其重要因素是接种对象的个体差异,与局部以及全身不良反应所出现的异常反应。笔者通过2003年到2005年,分别对1021例百白破有细胞和1021例无细胞疫苗的接种进行观察结果见表1。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结核分支杆菌ESAT-6抗原是在人或动物结核病早期细胞介导免疫的主要作用靶点,本研究旨在评价不同佐剂在ESAT-6作为试验性结核疫苗方向的潜能。方法 将溴化二甲基双十八烷基铵(dimethyl dioctadecyl ammonium bromide,DDA)和单磷酰脂质体A(monophosphoryl lipid A,MPL)联合应用作为佐剂,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析干扰素γ(IFN-γ)和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并比较2种佐剂的免疫效果。结果 将ESAT-6为基础的实验性疫苗与含有已知的保护性抗原成分的抗原85B复合体(antigen 85B,Ag85B)和短期培养滤液(ST-CF)等的疫苗进行平行比较,以DDA为佐剂免疫小鼠可以对Ag85B和ST-CF产生强的保护性免疫应答,而DDA佐剂用于ESAT-6时则作用轻微,未见细菌负荷的明显下降。采用DDA和MPL联合应用效果比单用DDA或单用MPL效果显著(P〈0.05)。结论 DDA和MPL的联合应用使得ESAT-6疫苗的接种成为可能,作为诊断性工具鉴别结核感染和接种免疫等方面具有强大潜能,为结核控制和预防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我县推行的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疫苗有卡介苗、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和乙肝疫苗。通过接种,控制直至最终消灭结核病、小儿麻痹症、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乙型肝炎。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病发生的最好方法。预防接种的好坏又直接影响着儿童的一生。  相似文献   

18.
Hib疫苗预防小儿相关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适龄儿童接种B型流感嗜血杆菌(以下简称Hib)疫苗,观察免疫效果.方法将我院所辖社区内适龄儿童按自愿的方法分成A、B两组,A组接种Hib疫苗,B组不接种Hib疫苗,然后观察两组的相关疾病发生率.结果550名接种Hib疫苗后的儿童感染Hib相关疾病者5人,感染发生率为0.9%:1260名未接种Hib疫苗的儿童感染Hib相关疾病者为197名,感染发生率为15.6%:接种与未接种Hib疫苗的儿童感染Hib相关疾病者的感染率,经t检验其P值小于0.01,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论对适龄儿童接种Hib疫苗,能有效预防Hib感染引起的相关疾病,应大力推广应用Hib疫苗,纳入儿童的计划免疫程序,从而达到优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2-1-1”狂犬病疫苗免疫程序的不良反应、血清抗体滴度及接种者的依从性,为其推广使用提供有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12月在接种门诊使用辽宁成大5针免疫程序878例受种者为对照组,2012年1-12月在门诊接种“2-1-1”狂犬疫苗986例受种者为研究组,比较2组不良反应、血清抗体滴度及依从性。结果研究组25例(2.54%)、对照组23例(2.62%)发生了不良反应,经过护理干预都顺利渡过了反应期;研究组946例(95.94%)、对照组834例(94.99%)血清抗体阳转;研究组939例(95.23%)较对照组737例(83.94%)依从性好(P<0.05)。2组受种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血清抗体阳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2-1-1”免疫程序减少了接种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接种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1概述,自从乙型肝炎疫苗面世已经有20多年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世界范围内将儿童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纳入常规免疫。由此,针对婴儿常规免疫开发出多种免疫方案,预防母婴传播以及对年龄较大的人群进行初始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