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18F-FDG PET-CT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联性。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集笔者医院收治的行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98例。前瞻性分析18F-FDG PET-CT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联性。结果 与病理无效组相比,病理有效组患者SUVmax0显著增加(9.54±3.11 vs 6.12±3.21,P=0.015);SUVmax1变化率显著增加(53%±17% vs 29%±11%,P=0.000);SUVmax2变化率显著增加(61%±21% vs 34%±12%,P=0.000)。与未pCR组相比,pCR组患者SUVmax0显著增加(10.54±4.11 vs 5.87±2.21,P=0.000);SUVmax1变化率显著增加(57%±17% vs 28%±10%,P=0.000);SUVmax2变化率显著增加(64%±23% vs 33%±11%,P=0.000)。结论 18F-FDG PET-CT可作为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一种影像学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自体DC-CIK细胞治疗晚期肺癌患者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表面分子表达情况.方法 抽取63例肺癌晚期患者的外周血分离获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将与患者病理分类相同的肺癌细胞株经反复冻融处理获得可溶性抗原,制备肿瘤相关抗原肽负载DC-CIK细胞,并进行质量控制后回输.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CIK细胞治疗晚期肺癌患者前后T淋巴细胞表面CD3+HLA-DR+、CD3+CD25+、CD3+CD4+CD25+、CD3+CD8+HLA-DR+、CD3+CD8+CD38+细胞百分比及对比治疗前后表达情况.结果 成功获得成熟DC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证实DC细胞成熟的标志分子CD11c、CD83、CD86及HLA-DR的表达均较高,分别为51.6%±10.3%、50.8%±9.7%、48.9%±11.4%、61.2%±6.5%;成功获得CIK细胞细胞,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CD3+CD56+双阳性细胞比例占21.3%±7.6%.与治疗前相比,DC-CIK细胞治疗后CD3+HLA-DR+(12.71±1.54 vs 11.44±4.13,P<0.05)、CD3+CD8+HLA-DR+(7.48±1.01 vs 5.20±1.01,P<0.01)、CD3+CD8+CD38+(8.27±1.71 vs 6.47±1.99,P<0.01)表达明显升高,CD3+CD4+CD25+(5.38±1.47 vs 6.12±0.67,P<0.05)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采用自体DC-CIK免疫细胞治疗晚期肺癌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免疫力.  相似文献   

3.
王跃飞  陈葆国  章鸯  郑瑞 《医学研究杂志》2017,46(8):106-109,131
目的 探讨调节性B细胞(Breg)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3例IM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19+ CD24high CD27+ Breg细胞表达情况。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浆EBV-DNA。同时用ELISA方法分析血清IL-10、TGF-β分泌水平。以5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结果 IM急性期组与对照组比较CD3+ CD4+ T细胞明显降低(t=19.99,P<0.01),CD3+ CD8+ T细胞明显增高(t=17.47,P<0.01),CD4/CD8比值降低(t=16.79,P<0.01)。IM恢复期组与急性期组比较,CD3+ CD4+ T细胞明显增高(t=21.54,P<0.01),CD3+ CD8+ T细胞明显降低(t=17.47,P<0.01),CD4/CD8比值增高(t=16.68,P<0.01)。IM急性期组CD19+ CD24high CD27+ Breg细胞表达水平13.4%±1.87%,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1,P<0.01)。IM急性期组CD19+ CD24high CD27+ Breg细胞表达水平与EBV-DNA病毒载量呈负相关(r=-0.52,P<0.01)。经治疗后IM恢复期组CD19+ CD24high CD27+ Breg细胞表达水平18.3%±2.11%与IM急性期组比较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1,P<0.01)。IM急性期组血清IL-10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0,P<0.01)。治疗后IM恢复期组IL-10较IM急性期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0,P<0.01)。结论 IM急性期存在明显免疫失衡,即CD3+ CD8+ T细胞增多,CD4/CD8比值降低,可能与Breg细胞表达减低导致的免疫抑制功能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4.
张颖绯 《安徽医学》2017,38(10):1333-1336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鼻炎(AR)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CD127lo/-Treg及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厦门长庚医院收治的108例AR患儿作为AR组,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重度组,另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8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对象入院时CD4+CD25+CD127lo/-Treg、IL-2、TNF-α、TGF-β1水平;AR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检测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6个月CD4+CD25+CD127lo/-Treg、IL-2、TNF-α、TGF-β1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疾病严重程度与外周血CD4+CD25+CD127lo/-Treg的相关性及两者与IL-2、TNF-α、TGF-β1相关性。结果 AR患者CD4+CD25+CD127lo/-Treg、IL-2、TGF-β1水平分别为(6.264±0.135)%、(50.16±11.67)ng/L、(14.21±5.34)ng/L,均低于对照组;TNF-α为(1.82±0.62)ng/L,高于对照组的(0.34±0.19)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AR患者CD4+CD25+CD127lo/-Treg、IL-2、TGF-β1水平分别为(6.305±0.137)%、(59.34±13.05)ng/L、(16.97±4.69)ng/L,均高于中重度AR组患者,TNF-α水平为(1.64±0.57)ng/L,低于中重度AR组患者的(1.93±0.65)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R组治疗后第1、6个月CD4+CD25+CD127lo/-Treg、IL-2、TGF-β1水平高于治疗前,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外周血CD4+CD25+CD127lo/-Treg、TNF-α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0.681、0.581,P<0.05),IL-2、TGF-β1与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关系(r=-0.613、-0.579,P<0.05);外周血CD4+CD25+CD127lo/-Treg与IL-2、TGF-β1呈负相关性(r=-0.675、-0.691,P<0.05),与TNF-α呈正相关关系(r=0.618,P<0.05)。结论 AR患者存在CD4+CD25+CD127lo/-Treg及IL-2、TGF-β1下降,TNF-α上升,且与病情程度有关,治疗后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调节性B细胞(Breg)、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滤泡调节性T细胞(Tfr)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初次诊断的30例ITP患者为ITP组,同期选择健康对照组25例,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Breg、Tfh、Tfr细胞的表达水平并统计分析。结果 ITP组患者外周血CD19+B细胞中Breg[(1.93±1.21)%]、IL-10+Breg[(28.64±10.31)%]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CD4+T细胞中Tfh细胞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12.18±5.26)% vs(6.21±1.78)%],Tfr细胞比例[(1.64±1.01)%]、Tfr/Tfh比值(0.21±0.13)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reg细胞降低,IL-10分泌减少,Tfr/Tfh比值失衡,在ITP发病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观察TLR4在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表面的表达,探讨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共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5例(慢性乙型肝炎组)、乙型肝炎并肝癌23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组)、健康对照16例(对照组),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表面TLR4阳性细胞表达百分率和平均荧光强度的几何均数(GMF),并分析TLR4阳性细胞表达百分率和GMF与内毒素水平及CRP、PCT的相关性。结果 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组TLR4阳性细胞表达百分率和GMF分别为79.56%±8.12%、54.14±12.28,较慢性乙型肝炎组(46.15%±5.35%、32.27±6.46)及正常对照组(14.89%±8.21%、15.21±6.87)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TLR4阳性细胞百分率和TLR4 GMF与内毒素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临床指标PCT、CRP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结论 TLR4在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表面表达有显著升高,提示TLR4可能在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肺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与老年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152例患高血压疾病的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冠状动脉疾病,将患者分为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组和非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组,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组84例,非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组68例。结果 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发现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组患者与非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组患者的年龄(75.23±7.49岁vs 71.42±8.21岁)、甘油三酯(1.59±0.41mmol/L vs 1.41±0.63mmol/L)、血肌酐(82.42±39.27μmol/L vs 70.39±25.76μmol/L)、血尿素氮(7.85±4.31mmol/L vs 6.12±2.49mmol/L)、IL-2(567.32pg/dl±191.53pg/dl vs 501.26±217.74)、IL-6(3.95±2.92pg/dl vs 3.04±2.61pg/dl)和CRP (1.75±1.84mg/dl vs 1.04±2.01mg/dl)相比较高,而FEV1%(83.42%±24.57% vs 92.15%±19.38%)和FEV1/FVC (62.91±13.65 vs 70.24±9.42)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发现,FEV1%(P=0.005)、FEV1/FVC (P=0.003)、IL-2(P=0.012)和CRP (P=0.009)差异更明显,为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的独立相关因素;对高血压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IL-2、CRP与肺功能指标FEV1%和FEV1/FVC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炎性因子IL-2与肺功能指标FEV1%(r=-0.391,P=0.000)和FEV1/FVC (r=-0.571,P=0.000)呈负相关,CRP也与肺功能指标FEV1%(r=-0.437,P=0.000)和FEV1/FVC (r=-0.559,P=0.000)呈负相关。结论 肺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是老年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了CKD 3~5期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154表达能力的变化。 方法 以健康人外周血为对照组,以未接受血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脏病(CKD)3~5期(未透析组)及CKD 5期维持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透析组)外周血为实验组,检测各组受试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达频率、CD3+CD8-T细胞CD154的表达比例。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KD 3~5期未透析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细胞所占频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5期透析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为72.05%±2.65%;未透析组为63.06%±3.37%;透析组为68.92%±3.22%)。离子霉素联合佛波酯刺激全血后,各组表达CD154的CD3+CD8- T细胞占CD3+CD8- T细胞比例:未血液净化组(73.61%±1.91%)较对照组(79.78%±2.00%)及血液净化组(78.94%±2.47%)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取PBMC后用离子霉素联合佛波酯刺激,各组间CD154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KD 3~5患者存在CD3+CD8- T细胞CD154表达能力下降,可能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乳腺增生症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表现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83例乳腺增生症患者的超声图像,观察病变区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测量其最高血流速度Vmax和阻力指数(RI),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分别分析超声血流表现与T细胞亚群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乳腺增生症患者有T细胞亚群失调,CD3+CD8+下降,CD4+/CD8+上升,CD3+CD8+与Vmax呈负相关(r=-0.25,P<0.05);CD3+CD8+与RI呈负相关(r=-0.547,P<0.01);CD4+/CD8+与Vmax呈正相关(r=0.373,P<0.01);CD4+/CD8+与RI呈正相关(r=0.464,P<0.01)。结论 对于乳腺增生症患者,超声检测血流,同时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有助于病情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2013年8月~2015年7月在笔者医院儿科住院的83例ITP初治患儿及31例同期在笔者医院门诊体检的健康同龄儿纳入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细胞因子IFN-γ及IL-4浓度。结果 治疗前病例组CD3 60.07%±11.85%、CD4 34.18%±11.72%、CD4/CD8 1.76%±0.94%及IL-4 11.24±8.42pg/m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70.96%±7.26%、45.05%±6.53%,2.26%±0.66%及21.26±9.34pg/ml,IFN-γ水平5.88±4.02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2.12±1.09pg/ml;治疗后8周后,CD3 65.76%±10.87%、CD4 38.71%±11.81%及IL-4 14.59±11.59pg/ml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IFN-γ 3.65±3.15pg/ml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或P < 0.05)。结论 ITP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Thl/Th2平衡失调可能与ITP的发病机制和疾病的活动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小儿耳鼻喉手术麻醉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莉  解雅英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6,38(12):1158-1160
因小儿耳鼻喉手术刺激强,时间短,且常与气道相关,故麻醉的控制有一定难度,现对国内外现阶段小儿耳鼻喉手术麻醉的改良方法及新观点进行评述,以期对临床工作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鼠脑出血灶周围星形胶质细胞内糖原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脑出血后局部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只,随机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细菌胶原酶注射制作纹状体脑出血模型,对照组采用相同方法在相应部位注入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脑出血后24h病变局部及其周围和对照组超微结构的变化和糖原的水平变化.结果:电镜观察到在脑出血动物出血灶周围区,不同类型的细胞内均可见到各种各样的超微结构改变.最为醒目的是在脑内血肿周围星形胶质细胞胞质和突起内有大量的糖原颗粒聚集,尤其在毛细血管周围的胶质细胞突起内非常明显;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内均未发现明显糖原颗粒存在.在生理盐水对照组动物,相应部位的各种细胞的超微结构正常;而且神经元、各种胶质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内均无明显糖原颗粒聚集.结论:脑出血周围糖原含量增高,局部存在明显的糖代谢障碍.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2006年登革热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云南省登革热的疫情动态、人群抗体水平、媒介伊蚊种群(包括成幼虫孳生和密度变化)的动态变化、为登革热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各级医疗、卫生、检疫机构的医务人员对疑似、临床病例进行及时发现和诊断;在流行季节前随机抽取正常人群血清,-20℃保存,用ELISA方法进行血清学检测;在6~10月采用定时、定点调查法,对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埃及伊蚊的种群、孳生环境、伊蚊幼虫指数和成蚊密度进行监测,每月1次。结果2006年云南省发生输入性登革热病例18例;健康人群登革热IgG抗体阳性率8.09%。伊蚊幼虫密度布雷图指数(BI)、容器指数(Cl)分别在14~98、4.7~73.68之间,白纹伊蚊成蚊密度在3.5~34只,人工小时之间。结论云南省输入性登革热疫情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人群抗体水平登革热IgG抗体阳性率较高,提示当地人群中可能存在该病毒的既往感染或隐性感染;媒介伊蚊幼虫布雷图指数、容器指数和白纹伊蚊成蚊密度均较高。对登革热传播具有极高的危险性,应引起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14.
15.
黄芪在体内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黄芪水提物抗氧化、清除体内自由基的生物活性。方法: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黄芪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7天,采血后,迅速取出肝组织,制成匀浆。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黄芪可减少MDA含量,增强SOD活力。结论:黄芪可有效清除体内的氧自由基,具有减少氧化应激引起的器官损伤和延缓机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05年汕头市登革热定点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通过定点监测为汕头市登革热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监测点的登革热疫情、人群抗体水平和媒介伊蚊等监测资料,用EPI2002软件统计分析。结果2005年汕头市无登革热疫情,抗登革热病毒IgG、IgM阳性率低,伊蚊幼虫孳生密度高峰在6、8、9、10月份,低谷在4、7、11月份,孳生情况随着月平均降水量、平均气温变化而变化;孳生场所以农村、暂时性容器为主。结论汕头市有登革热流行的自然、社会环境条件,人群普遍对登革热易感,8~10月是发动爱国卫生运动,清除伊蚊孳生地,预防、控制登革热流行的适当时机。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内外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等的飞速发展,我国医药技术在2001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提前完成了我国所承担的人类基因组汁划中的1%测序任务,到2000年,中国科学家在功能基因研究和基因组多样性领域共完成研究论文1850篇,遍及医药各领域,研究手段和水平可于国际先进水平媲美,中国完全有条件在“后基因时代”成为主角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莪术中姜黄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姜黄素的血药浓度。色谱柱:L ichrospher-5-C18(250 mm×4.6 mm,5μm);柱温:25℃;流动相:乙腈-5%醋酸水(45∶55);体积流量:1 mL/m in;检测波长:420 nm。结果姜黄素在6.5~104μg/mL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8.5%,RSD为2.41%(n=5)。采用药动学计算程序处理,姜黄素的药动学参数:ka为0.53/h、ke为0.10/h、t1/2ka为1.32 h、t1/2k为6.89 h、tpeak为3.89 h、Cm ax为93.15 ng/mL、AUC为1 369.38 ng/mL。结论本法稳定、简单、可靠,可用于姜黄素的血药浓度分析及其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9.
麻醉学双语教学在高校中的开展和推进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重庆医科大学麻醉学教研室通过近10年对双语教学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体会到需要正确认识双语教学,采用高效的教学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及营造良好的双语学习氛围,以便更好地推进麻醉学双语教学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昆明市某高校大学生失眠情况及其分布特征.方法对昆明市某高校957名学生进行睡眠质量和失眠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结果 27.3%的同学有不同程度的失眠,女生失眠率高于男生(P〈0.01);本科生的失眠检出率高于研究生(P〈0.05);三年级学生失眠率高于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P=0.01).不同专业、不同年龄段学生失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性别、年级、学历是影响高校学生睡眠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