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地表化探详查方法确定断块油藏边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阎燕 《科技咨询导报》2011,(9):46-46,49
试井技术以其突出的特色,在断块油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近年来发展形成的外边界模型识别技术、复杂外边界描述技术,低序级断层封堵性评价技术、小断块储量估算技术、分层动态参数确定技术等五项断块油藏试井技术进行了简要总结,并对其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为提高断块油藏试井技术应用水平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复杂断块油藏的特点是被两条以上断层遮挡,内部低级序断层较发育,单个断块含油面积一般为0.3~0.5km,油藏封闭,天然能量较弱。该类型油藏由于地质情况复杂,在开发中需要结合新钻井、测井、动态监测等资料对构造进行不断地认识与论证,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调整。本文以王102X1断块为例,综合运用精细油藏描述技术,从精细地层对比、精细构造解释、储层特征研究、最佳井网密度、油藏潜力研究等方面论述了复杂断块油藏改善开发效果的潜力,在此基础上,编制综合调整方案并实施于现场。  相似文献   

4.
断块层状油藏剩余油分布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预测剩余油分布的手段之一就是在油藏精细描述基础上进行数值模拟.针对断块层状油藏构造复杂和断层断棱的渗流遮蔽作用强烈情况,给出了一种正确建立储层构造模型和描述断块边界传导率的处理方法.基于断块层状油藏的生产史拟合在数值模拟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先拟合断块生产史,后拟合单井动态的思路.以开发了20年的文25西区断块层状油藏的剩余油分布数值模拟为例对其剩余油分布规律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在实际油藏中非封闭边界普遍存在。对于恒压边界和封闭边界的渗流问题,可以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求解;但时于非封闭边界的渗流问题,采用常规方法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论述了应用边界元方法(Boimd娜ElemenoMethod)研究非封闭边界均匀介质油藏中的渗流力学问题,建立并求解考虑井筒储存效应和表皮效应影响的任意形状非封闭边界试井解释数学模型,对渗流微分方程进行拉普拉斯变换,用边界元方法进行处理得到拉普拉斯空间解,再采用Stehfest数值反演算法求得实空间解,并对井底压力动态的曲线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用常规方法确定岩性油藏含油边界需要一定的井孔资料,导致勘探成本较高,为此引入神经网络方法。先对地震资料进行解释,提取地震特性参数,与已知井的试油结果一起组成神经网络的学习样本集,经训练并绘制测线剖面或平面图,最终确定出含油边界。应用该方法对准噶尔盆地玛北油田二叠系乌尔禾组和三叠系百口泉组油藏进行了含油边界的确定,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可以直观地在剖面图上确定油藏的含油边界,这样确定的含油边界能够满足储量计算的要求,且该方法较传统方法有很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在油气地表化探数据处理中常使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但在使用过程中有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如数据的预处理、失真数据的挑选、指标的优选及分类、趋势面次数的合理选择、异常下限的确定等,这些问题对计算和最终成果的解释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结合作者近年来实际工作的经验,针对化探数据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某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使数据处理结果更趋可靠。  相似文献   

8.
在断块油藏开发中水平井具有改善断块油藏连通能力的特点,并且提液作为一种重要的剩余油挖潜手段,具有降本增效的特点。为研究水平井提液参数优化,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针对典型断块油藏的水淹模式进行总结,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水平井提液效果主控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提液效果开展三参数的响应曲面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个参数中注采比对提液效果的影响最大;快速水淹井晚期提液总体效果明显,并且提液时机越早,采出单位的水带出的油越少,水的处理费用越高;缓慢水淹井早期提液总体效果明显,其提液规律与快速类表现基本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提液时机越晚,采出单位水带出来的油越少,水的处理费用越高;经过优化后,快速水淹井提液后累产油提高12.64×104 m3,缓慢水淹井提液后累产油提高7.24×104 m3。  相似文献   

9.
边水小断块稠油藏蒸汽吞吐的效果受多因素的影响,产出水性质的识别对分析小断块边水活跃程度、储量动用状况等尤为重要.作者以新庄油田57 断块稠油开发为侧,在对注蒸汽吞吐开发过程中油层物理和流体变化规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产边水识别的综合判断方法,用周期内生产井的综合含水变化特点、周期产水量/注蒸汽量比值,以及对比累积产水量与累积注蒸汽量等多参数综合分析,将生产井进行科学分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别分析产边水井、正常生产井的开发特点及影响因素,提出了生产井到油水边界的合理距离和边部生产井的工作制度,从而避免生产井多周期低效生产,对提高该类油藏的开发效果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海拉尔盆地属于复杂断块油藏,目前尚无有效的有利开发区块优选评价方法,导致开发投产后,低效井比例大,因此开展海拉尔盆地的区块优选工作,对实现海塔快速上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海拉尔盆地进行了模糊评价优选了有利区块。  相似文献   

11.
在新疆特克斯和昭苏地区开展化探工作中结合 X射线荧光现场样品测试 ,进一步分析确定测区异常成矿元素赋存的矿物形式和可能的元素赋存状态 ,尤其是对赋存矿物形式的确定 ,对于指导勘探技术人员现场找准重要成矿异常部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东北寨微细浸染型金矿床赋矿地层新都桥组黑色岩系含金特点和原生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黑色岩系为矿源层,提供了主要的成矿物质。指示元素组合和元素以及累乘元素比值的分带模式对在松潘地区黑色岩系中金矿勘查、异常评价以及深部预测等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哲波山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初步的研究得出 :矿床次生晕中 Au,As关系密切 ,As是最佳指示元素 ;矿床原生晕特征在不同的成矿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热液成矿作用的早期石英 -毒砂 -黄铁矿阶段以富集 Au,Ag,As,Sb,Bi,W,Mo组合为特征 ,与岩浆演化关系密切 ,地表与之对应的氧化矿为“红矿”。成矿作用的晚期则富集 Au,Ag,As,Sb,Bi,B组合为特征 ,与其有关的热液流体为地下水热液 ,地表与之对应的氧化矿为“灰矿”。总体上分析 As,Bi,B,Ag为哲波山金矿床的特征指示元素 ,对“红矿”可增加 Co,Pb作为辅助指示元素 ;最后给出了哲波山式金矿床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4.
The special formulation that allows an accurate and efficient solution to the heat transfer problems within fin assemblies with very large aspect ratios has been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Numerically, it consists of the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in the wall region and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in the fin region This modified BEM makes tractable a large class of heat transfer problems in the long and thin domains which are frequently encountered in practice.  相似文献   

15.
通过应用测井曲线和地震资料识别的不整合界面、最大水退界面和最大水进界面,将古近系双阳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5个体系域。SQⅠ包括双阳组一段和二段,分为低位体系域、湖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SQⅡ包括了双阳组三段地层,分为低位体系域和湖进体系域。在层序格架内,利用地震沉积学理论和方法,利用等时细分地层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高位体系域中识别出强制性水退期沉积、各时期沉积体系的发育过程和沉积体系边界,在此基础上预测出双阳组比较有利的4套储盖组合。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以双气路色谱法为原理的ST-03型比表面和孔径测定仪的特点。以及仪器的稳定时间、样品管插入液氧深度、平衡气总流速、液氮饱和蒸气压、相对压力范围等因素对固体表面积测定的影响。同时相应提出了降低影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介绍石湖金矿地质概况的基础上,详述了围岩蚀变和成矿地球化学特征,从而总结出成矿演化规律和矿化空间富集规律及综合找矿标志,指出了进一步找矿的有望地段。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测定固体表面积的简易容量吸附装置及其使用。实验结果表明,用该装置对一系列炭黑试样所测表面积数值与文献报导值颇为符合。  相似文献   

19.
针对泥页岩吸附结合水诱发或加剧井壁不稳定问题,采用红外光谱法对粘土表面结合水界限进行了定性确定,同时获得有关水分子中化学键合及水分子与粘土矿物间相互作用的信息。结果表明,粘土矿物能与水相互作用而吸附结合水,随着粘土吸附结合水量增多,水合蒙脱土中水分子的伸缩振动频率ν随之降低。在伸缩振动频率ν随相对水气平衡压p/ps的变化过程中,存在先快、中间慢、后期又快直至稳定的特点,出现两个明显的转折点p/ps=0.9、0.98,它们为粘土—水体系的两个特征湿度,前者为粘土表面强结合水与松散结合水(渗透结合水)之间的交界点(界限),后者为松散结合水(渗透结合水)与自由水之间的交界点(界限)。其结果与离子交换法获得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