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该文针对模糊C-均值算法容易收敛于局部极小点的缺陷,将遗传算法应用于模糊C-均值算法(FCM)的优化计算中,其中对传统遗传算法的编码方案、遗传算子约束条件及适应值函数等方面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模糊聚类方法。实验表明,将改进的遗传算法与FCM算法结合起来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FCM算法对初始值敏感和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缺陷,使聚类更合理,比单一使用FCM算法进行聚类分析的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2.
图像分割是指将一幅图像分解为若干互不交迭的区域的集合,是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的基本问题之一。为了提高图像分割的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2维直方图加权的塔形模糊c均值(FCM)聚类图像快速分割算法。该方法先通过构造合理的2维直方图对噪声进行抑制;然后通过塔形分解来缩减聚类样本集;最后利用加权FCM聚类算法进行分类。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效率明显优于标准的FCM算法。此外,为确定分割的最优类别数c,还引入了一种基于该快速算法的聚类有效性评价函数——修正划分模糊度,实现了最佳图像分割类别数c的自动确定。基于人造图像和实际图像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隐节点中心的选取一直是各种RBF神经网络学习算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主要针对隐节点中心的选择问题,在研究减法聚类和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模糊聚类算法.仿真实验表明,改进的算法增强了网络对离群点的鲁棒性,同时缩短了网络的训练时间.  相似文献   

4.
5.
高铁土建工程的造价估算是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模糊推理是一种非线性智能预测方法,可以对高铁土建工程造价进行合理估算。从可行性研究决策阶段出发,首先运用显著性成本理论确定影响造价的显著性成本因子。然后,运用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将已完工程聚类,得出各类工程的造价区间。当拟建工程已知的工程特征不足显著性成本因子的数量时,先运用模糊C均值将显著性成本因子聚类,得出拟建工程新的显著性成本因子。最后运用MATLAB R2016a中的模糊推理工具箱,将影响高铁土建工程造价的显著性成本因子及其隶属度函数输入系统,利用计算机内部的智能化运算来纠偏计算,可以有效预测造价。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社团结构定义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网络社团探测新方法.利用网络节点间的最短路径长度、Person相关系数方法及平方法构造了节点间的相关度等价矩阵,从而将社团发现问题转换成节点的聚类问题.在此基础上,应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以及网络划分形式对应的模块度来确定最优的社团结构,最后利用Zachary空手道俱乐部网络和Dolphin网络这两个经典模型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知经典的将图像分割成C类的常用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CMA)依赖于初始聚类中心的选择,通常得到的是局部最优解而并非全局最优解,又由于遗传算法能搜索到全局最优解,因此将遗传算法(GA)与FCMA相结合,对MRI直接进行聚类,利用遗传算法搜索全局最优解,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收敛到局部最优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对MRI的分割,得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多数聚类集成方法忽视潜在信息或获取潜在信息方法复杂这一缺点,提出一种基于链接的模糊聚类集成方法。该算法首先利用模糊聚类算法建立集成信息矩阵,然后使用相应的链接方法将集成信息矩阵转化为反映数据相关性的权重图,最后运用图划分技术得到最终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新提出的算法可以有效地获取潜在信息,同时提高聚类质量。  相似文献   

9.
基于模糊聚类的长三角港口物流服务功能归类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与港口物流发展最发达的区域,其港口物流服务功能应合理分类并实施相应的策略.选取模糊聚类的分析方法,从港口物流的综合服务、基础生产、辅助作业和衍生支持服务等方面进行长三角港口物流服务功能归类,不同的港口物流功能形成了不同的类型.未来长三角港口应根据港口物流功能发展的特征对港口进行合理发展方向定位;区域港口群发展进行分层次的治理模式;加快区域港口资源整合和港口群发展整体的国际竞争力提升.  相似文献   

10.
对于产品而言,其在线口碑的活跃度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指标。在线口碑活跃度的高低,直接揭示产品的生命周期演化模式,对于产品生命周期有全面的了解有助于决策者制定营销计划以及战略。但由于产品在线评论的高维性和复杂性,使得其聚类的难度加大。所以,在普通的K均值算法的基础上引入独立成份分析,对异类产品之间或同类产品在线口碑的活跃度之间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大大降低复杂性和提升聚类准确性;同时深入分析提取出的产品生命周期曲线,有效提升在线口碑信息在电子商务营销管理与决策支持中的作用,深化在线口碑活跃度的管理学视角研究。  相似文献   

11.
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长三角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分布格局与演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整体上呈现出南低北高的集聚格局;高值集聚区呈现出以上海为核心、杭州与南京为延伸的“V”形分布,并且已经对周边地区形成了很强的辐射效应;空间相关性是影响长三角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主要因素之一。由此,政府在制定服务业发展政策时,应打破空间行政界限,以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12.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虽具有较高的城镇化水平,但城乡发展梯度差异明显,城乡一体化水平仍有待提高。当前,把握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机遇,推动城乡一体化,关键是推进农村发展、协调城乡发展。由于长三角地区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更好的经济社会条件,应当从促进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建立惠及城乡的养老和医疗保险体系入手,推进该地区城乡一体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洪涝灾害脆弱性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人口、财产、基础设施高度密集,暴雨洪涝灾害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对该区域城市洪涝灾害脆弱性进行评估是保障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区27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超效率DEA模型,将洪涝灾害脆弱性看作一个负面“生产活动”,构建城市洪涝灾害脆弱性评估模型,在分析脆弱性空间分异特征的基础上确定该地区城市洪涝灾害脆弱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从整体上看,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洪涝灾害脆弱性水平差异较大,安徽及浙江远高于江苏和上海,其中,上海的洪灾脆弱性最低;从空间上看,脆弱性分布有明显的地域集聚特征,脆弱性高的城市分布在浙江东南沿海和安徽南部丘陵地区;降雨量、城市发展水平及基础设施的完善性等因素对城市洪涝灾害脆弱性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多目标多传感器跟踪系统由数据关联和目标状态估计两部分组成,数据关联是多目标跟踪系统研究的核心。数据关联和目标状态估计两部分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又有密切的联系,而将两部分合理地结合对提高跟踪系统的性能是重要的。该文以跟踪目标的有效预测区域为依据,利用基于Mahalanobis距离的模糊均值聚类方法解决数据关联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将数据关联和目标状态估计两个不同的过程相结合,仿真计算说明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生态绿色发展是实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先手棋与突破口。在文献回顾基础上梳理出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生态绿色发展驱动机制,并基于长三角城市的面板数据,在VAR模型框架下识别城际生态绿色发展的动态交互关系,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剖生态绿色发展空间关联网络的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发现:城市的生态绿色发展不仅与自身发展相关,而且受到其地区及整体网络的影响,部分城市已由原来的发展孤岛,逐渐融入区域一体化所形成的复杂、多线程空间关系网络中。城市间关联不断增强,但整体还不够紧密,网络结构日益稳定,等级森严的空间结构被打破,存在四大增长极,中心城市对周边发展的带动尚且不足。板块的形成打破了行政边界限制,关联传导具有明显的梯度溢出特征,城市发展逐渐从离散走向联合。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度、政府科技资金投入、地理区位的差异是生态绿色发展网络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进一步指出,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生态绿色发展,各城市应依据其在整体网络中的角色与作用,以增加关联关系为导向突破地缘限制,由“以邻为壑”向“以邻为伴”转变,完善区域更小尺度的合作协商体制,培养“属性-关系”驱动型网络思维,是提升长三角城市生态绿色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资源空间一体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上海、南京、杭州、苏州等15座旅游城市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一体化发展区域,在我国的区域旅游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该区域城市旅游空间一体化发展加以研究具有深刻的意义。文章对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强度效应、聚集效应、城际差异、绝对丰度、相对丰度、总丰度、空间结构及其主题功能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17.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既受益于区位优势的天然基础,也是特定制度环境下的时代产物。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提供了活力,市场与政府是一体化的推动者,而优化资源配置则是其主要内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尽管初步形成了区际分工与合作共赢的格局,但其发展仍受瓶颈因素制约。同时,政府与市场在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发展中的角色和功能各异。未来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应立足于区域整体联动与利益分配、政策一体化等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8.
城市群是都市连绵区空间结构演变的基础。城市体系的自相似性,使得城市群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无标度特征,可以通过分形维数加以描述。以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下的74个市辖区和县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的县级以上境界面状数据,使用ArcG IS软件,通过ArcM ap ArcToolbox中的自带工具和VBA编程实现长三角城市群分形维数的计算,分析城市群空间分布的向心性、均衡性和相关性。结果表明:首先,长江三角洲地区已逐步形成以上海、南京和杭州为中心的多中心城市群,城市的分布密度由中心向外围逐渐递减;其次,长三角城市群属于复杂分形,其空间分布逐渐趋向均衡;第三,长三角地区顺畅的交通网络促进了区域内城市群的空间相互作用,有利于区域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9.
科学定位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对于制定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以及相关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模糊聚类分析应用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分类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经济指标建立模糊相似矩阵,应用模糊聚类法实现聚类,从而对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20.
区域行政与长三角一体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三角区域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最快、市场最为繁荣的地区之一。其区域经济一体化正稳步推进、有序发展,这为长三角区域行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推动区域行政不断向高级深化,最后走向区域行政一体化。长三角区域要获得更快、更健康的发展,从区域行政走向区域行政一体化是其内在要求,也是其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