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分布在湘耒高速公路沿线的红砂岩具有两种基本结构,即泥状结构和粒状碎屑结构,并富含粘土矿物.在温度变化和干湿循环的条件下,红砂岩具有渐进崩解特性,即红砂岩的结构逐步解体、强度逐步丧失并最终还原为颗粒的松散堆积物,崩解产物简称为红砂土.压实后的红砂土抗剪强度大、抗渗能力强、压缩性低、回弹模量和CBR值较高,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质.  相似文献   

2.
红砂岩路用性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布在湘耒高速公路沿线的红砂岩具有两种基本结构,即泥状结构和粒状碎屑结构,并富含粘土矿物。在温度变化和干湿循环的条件下,红砂岩具有渐进崩解特性,即红砂岩的结构逐步解体、强度逐步丧失并最终还原为颗粒的松散堆积物,崩解产物简称为红砂土。压实后的红砂土抗剪强度大、抗渗能力强、压缩性低、回弹模量和CBR值较高,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红砂岩的试件(样)基本物理指标测试、浸水循环试验、偏光显微镜观察、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从岩石的基本物理指标、微观结构和化学成分元素以及它们的宏观物理裂隙特征入手,探讨红砂岩的崩解、软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红砂岩浸水后,水分子首先进入孔隙中,可溶盐矿物与水发生水解反应,随着易溶盐矿物的溶解,孔隙变大,进而失去黏结力,导致崩解、泥化。烘干后的红砂岩的崩解软化性比天然红砂岩的更为强烈;其崩解量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变化,次数越多,崩解性越为强烈,反之,越弱。同时,红砂岩的崩解性与其矿物成分、含水率以及温度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红砂岩筑路材料的工程性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红砂岩的微观地质特征,物理力学性质,红砂岩,风化崩解后土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并对红砂岩路堤施工方法作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5.
红砂岩的崩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湘耒高速公路多路段采用红砂岩填筑路基的工程实践,通过对已有工程的调查分析和大量室内外试验,提出了红砂岩路基产生沉陷病害的主要原因,并深入探讨了红砂岩的崩解性特点、规律及其用作路基填料时的性能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江西省高速公路多路段采用红砂岩填筑路基的工程实践,通过对已有工程的调查分析和大量室内外试验,提出红砂岩路基产生病害的主要原因,并深入探讨红砂岩的崩解性特点、规律及其用作路基填料时的性能和处理方法,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7.
针对湘耒高速公路多路段采用红砂岩填筑路基的工程实践,通过对已有工程的调查分析和大量室内外试验,提出了红砂岩路基产生沉陷病害的主要原因,并深入探讨了红砂岩的崩解性特点、规律及其用作路基填料时的性能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红砂岩试验路堤填筑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提出将红砂岩在105℃温度下烘干后,冷却至室温并浸入清水中,视其崩解状况分为三类。若红砂岩24h不崩解、或崩解量不大于总量的1%,这类红砂岩为三类可按一般填石路堤对待。据此在常吉公路作了试验段,介绍了试验段内容、方法、工艺及观测成果,总结了分层填压厚度、整平、压实经验。  相似文献   

9.
不同崩解条件下泥质红砂岩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工程实践表明红砂岩在遇水情况下易崩解,且崩解后红砂岩的物理性质变化较大。以湖南长沙某环保科技园工地现场泥质红砂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崩解试验和击实试验对不同条件下红砂岩的崩解情况和红砂岩崩解后的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等物理性质进行试验研究,表明不同崩解条件下红砂岩崩解后的差异性,为红砂岩在路基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红砂岩崩解特性及其路堤填筑技术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结合某高速公路大型模拟试验路堤及实体工程试验路段试验研究,从研究红砂岩的化学成分与结构特征入手,深入探讨了红砂岩崩解试验方法及其崩解机理与特性,从而提出了红砂岩的有效工程分类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红砂岩作为路用材料的路堤填筑技术,进而确定出红砂岩路基填筑的合理施工工艺,并提出了相应合理的路基填筑质量控制标准及其检测方法,为红砂岩地区高速公路路堤填筑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1.
常吉高速沿线红砂岩工程地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卿笃干  朱自强  杨铠 《公路工程》2008,33(6):1-4,15
以常吉高速沿线广泛的红砂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红砂岩沉积环境和地质构造特征;阐述了红砂岩地层岩石组合类型、岩石学特征和物理力学性质。指出了红砂岩主要工程地质特性为遇水易软化、崩解、发育泥化夹层和层间软弱面。以上特性是高速公路沿线红砂岩地区易发开挖面风化快、表层易崩塌剥落和顺层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以常吉高速沿线广泛的红砂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红砂岩沉积环境和地质构造特征;阐述了红砂岩地层岩石组合类型、岩石学特征和物理力学性质。指出了红砂岩主要工程地质特性为遇水易软化、崩解、发育泥化夹层和层间软弱面。以上特性是高速公路沿线红砂岩地区易发开挖面风化快、表层易崩塌剥落和顺层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红砂岩矿物成分分析、土工试验、崩解及CBR试验,结合怀芷高速公路红砂岩路基填筑,发现红砂岩若直接填筑路基,会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陷或塌方。为消除红砂岩作为路基填料的不良特性,采用水泥和石灰分别作为改良剂对红砂岩风化产物进行改良试验。结果表明:掺入4%的水泥可使红砂岩路基的强度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通平高速公路的红砂岩虽然可归类为Ⅲ类岩但其仍具崩解性的特点,从成分、晶体形貌等微观角度研究了该路段红砂岩崩解特性.矿物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该路段红砂岩所含粘土矿物为绿泥石,而非蒙脱石、高岭石、伊利石这3种常见粘土矿物.浸水膨胀试验表明该路段红砂岩虽然可崩解但是不具有膨胀性.对崩解前后的红砂岩成分、晶体形貌的粉晶XRD、...  相似文献   

15.
郑顺  易萍华  时宁 《交通科技》2013,(4):101-104
以瑞寻高速公路K1453+120段的红砂岩为研究对象,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岩样进行室内崩解试验,分析各岩样在崩解过程中的颗粒级配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崩解的可能性。试验结果表明:岩样在浸水后1min内有崩解的现象,初崩时间较短;试样在经过烘干、浸水剧烈的干湿循环后出现快速崩解;在崩解过程中,崩解物颗粒大于5mm的颗粒含量逐渐减小,小于5mm的颗粒含量逐渐增加,但最终两者的颗粒含量趋于平衡。最后,对红砂岩的崩解机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Ⅰ类红砂岩崩解性抑制措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工程实践表明红砂岩崩解可导致压实不足的路基沉陷,也可能导致充分压实的路基膨胀开裂,因此需要研究抑制红砂岩崩解性的工程措施.在对崩解性最强的Ⅰ类红砂岩成分和崩解性状研究基础上,采用ICP-MS测试技术对红砂岩的蒸馏水浸泡过程进行了化学成分跟踪,测试发现水解液中有Ca2+、Mg2+、K+、Na+等离子出现,且部分离子浓...  相似文献   

17.
红砂岩强夯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常(德)吉(首)高速公路湘西段红砂岩填筑路基现场强夯试验,分析了不同强夯能量作用下路基沉降和动应力传播规律,得出红砂岩填筑路基的有效加固深度,并对强夯法在红砂岩地基加固中的效果进行评价,供类似工程设计、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18.
红砂岩岩性特殊,不能直接用于路基填料,因此,对红砂岩的性质及水泥改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红砂岩岩体崩解质量损失与干湿循环次数呈二次曲线关系,首次干湿循环的崩解质量损失较大,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质量损失逐渐趋于稳定;风化后的红砂岩作为路基填料,除满足CBR要求外,同时还应保证无侧限抗压试件遇水后具有一定的强度;风化后红砂岩的黏聚力非常小甚至为零,通过添加水泥改良,其黏聚力与内摩擦角均增大,强度得到大大提高,表明水泥改良崩解红砂岩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红砂岩"成因类型和路基用工程性质新研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志军 《公路工程》2008,33(5):117-120,141
湘南的“红砂岩”是白垩纪的湖相沉积岩(红层),它主要包括碎屑岩类和粘土岩类。粘土岩类中F+3的混入,能够降低岩石的亲水性,因此其液限、塑性指数、自由膨胀率和CBR指标均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随着最大粒径的增大,材料的CBR值逐渐增大。因此当压实层厚度不超厚时,不应再靶松崩解。对于填土路基材料,当现有碾压机械难易将其压碎时,可考虑采用多次崩解破碎和耙压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20.
考虑运营期路基湿度变化对填料性能的影响,通过干湿循环试验和承载比(CBR)试验,定义了干湿循环强度衰减指数K,结合崩解试验,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湿循环强度衰减指数K和崩解特性的红砂岩填料分类方法。依托鄂西地区某高速公路工程,测试了9处不同红砂岩填料崩解性与干湿循环强度衰减指数,分析得出红砂岩填料分类指标与标准;结合干湿循环效应分类指标和规范要求的CBR值标准,明确了不同类型红砂岩填料在路基结构中的适用范围和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